发布信息

一种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台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26 20:34:14     434



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智慧乡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台管理系统。背景技术:2.当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同时也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数字乡镇规划结构中纳入bim、gis等新兴技术,实现产业复合,乡镇功能型科技融合模式。3.现有的乡村管理系统中,乡村各部门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且乡村管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乡村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台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大数据中台,用于采集乡村终端提供的乡村数据,对所述乡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并将所述预处理数据存储形成乡村大脑数据库;协同共享平台,连接所述大数据中台,用于对能力部件进行能力封装和协议适配,并通过接口对外提供服务,以支撑不同技术体系的业务应用对所述乡村大脑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调用和交互;决策应用,分别连接所述大数据中台和一乡村大屏,用于根据预先生成的算法分析引和所述乡村大脑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所述乡村大屏向乡村管理者进行展示,用以监测乡村状态并为所述乡村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5.优选的,所述大数据中台具体包括:乡村数据资源,用于采集乡村终端提供的乡村数据并存储;数据共享平台,连接所述乡村数据资源,用于实现不同所述乡村终端对应的所述乡村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数据治理平台,分别连接所述乡村数据资源和所述数据共享平台,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所述乡村数据的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数据管理平台,连接所述数据治理平台,用于对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库模块,连接所述数据治理平台,用于将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存储形成乡村大脑数据库。6.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标识,数据归纳。7.优选的,所述数据管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标准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体系管理。8.优选的,所述协同共享平台包括:技术模块,用于收集管理所述协同共享平台的决策支持;应用管理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协同共享平台的所有所述数据信息接入者创建的业务应用,并向系统管理员提供所述业务应用的管理权限;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开放接口对外提供服务,并对所述接口进行管理。9.优选的,所述接口为api接口。10.优选的,所述乡村大屏包括但不仅限于乡村数据展示模块,经济创新展示模块,民生保障展示模块,生态环境展示模块,社会治理展示模块,乡村规划展示模块。11.优选的,所述数据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移动设备,基础设备。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大大数据中台技术,以乡村数据为基础,找出潜在规律和联系,进行预测分析,能够实现乡村日常协同管理的高效智能、应急指挥决策的实时精准、乡村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政务业务效能的有效考核,让乡村能够最大程度的自我发现问题、辅助解决,最终实现乡村的自我调节,人与乡村和谐相处。附图说明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台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数据中台示意图。15.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同共享平台示意图。1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乡村大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18.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台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大数据中台1,用于采集乡村终端提供的乡村数据,对乡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并将预处理数据进行存储形成乡村大脑数据库;协同共享平台2,连接大数据中台1,用于对能力部件进行能力封装和协议适配,并通过开放接口对外提供服务,以支撑不同技术体系的业务应用对乡村大脑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处理数据进行调用和交互;决策应用3,分别连接大数据中台1和一乡村大屏4,用于根据预先生成的自适应决策分析引擎集和乡村大脑数据库中存储的预处理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乡村大屏向乡村管理者进行展示,以实时监测乡村状态并为乡村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9.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大数据中台1具体包括:乡村数据资源11,用于采集乡村终端提供的乡村数据并进行存储;数据共享平台12,连接乡村数据资源11,用于实现不同乡村终端对应的乡村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数据治理平台13,分别连接乡村数据资源11和数据共享平台 12,用于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乡村数据的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数据管理平台14,连接数据治理平台13,用于对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库模块15,连接数据治理平台13,用于将预处理数据进行存储形成乡村大脑数据库。20.进一步地,通过数据治理平台13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汇聚,数据清洗,数据关联,数据融合,数据标识等功能。21.进一步地,数据管理平台14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标准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体系管理。22.进一步地,数据库模块15用于将预处理数据进行存储形成乡村大脑数据库。乡村大脑数据库优选包含基础库、主题库和专题库。加入基础库的内容,通过对乡村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进行集成治理和数据融合,形成主题库,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合规性与关联性,实现一数一源。从主题库中抽取数据形成专题库,通过乡村大脑协同共享平台提供的标准api接口,支撑数据的各类应用。23.上述基础库中存储的信息包括经过清洗比对的各种结构化业务数据的结构化信息资源库;通过交换体系整合的部门公文、政策文件和音视频文件等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存储按照主题或专题建立的模型和支撑分析型应用的数据仓库。此外,还应包括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的目录服务内容信息库和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的交换信息库和共享信息库;支撑人口业务等的业务系统。24.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处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标识,数据归纳。2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数据汇聚具体为通过数据集成系统,同步海量数据进入数据平台,完成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数据集成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支持集群部署模式,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不可用,并允许将高负载数据转换处理组件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并发执行,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效率。26.上述数据融合具体为根据业务维度将数据融合成主/专题库。27.上述数据标识具体为根据数据属性和业务需要打数据标签。28.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标准管理,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质量管理。2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标准管理规范了业务术语,元数据,参考数据,基础数据,指标数据的规范定义、获取原则、管理要求等。包括设计基础类和分析类数据标准,制定数据标准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数据标准管理组织和职责,以明确的组织、职责、流程设计为前提,调动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和系统技术团队共同参与数据标准设计,建立全局数据标准流程,制定总体落地计划,推动数据标准落地执行,增强内部对数据标准的理解,指导信息化建设中对数据标准的参照。数据标准管理体系主要包含数据标准管理、落地实施机制、及数据标准管理平台维护三部分。落地实施机制从规范推广、技术平台支撑两方面保障;数据标准平台维护主要包括建设数据标准技术平台,支撑数据标准日常管理工作两方面。30.上述元数据管理根据元数据用途及针对使用角色的不同,制定元数据分类框架,规划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操作元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类型和集合。依照元数据管理制度及要求,获取元数据后,根据规则进行元数据分类,后续根据每类元数据定义,实现元数据的分类管理。元数据贯穿数据“流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源元数据、数据采集元数据、数据仓库存储元数据、数据集市元数据、应用服务层元数据和门户管理元数据。其中,上述业务元数据为介于业务人员和系统之间的语义层,包含业务定义,业务部门,业务规则,管理部门等信息。上述技术元数据主要指所在系统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逻辑,表/字段等技术细节信息。上述操作元数据主要指数据访问权限,数据处理作业的结果等数据处理过程的元数据。31.上述数据质量管理框架将重点围绕数据质量重点数据范围,结合数据认责机制、数据标准以及元数据的建设,重点解决核心数据的质量问题,共同推动数据质量的检测和提升。32.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同共享平台2包括:技术模块21,用于集中展示协同共享平台2的上架能力;应用管理模块22,用于展示协同共享平台2的所有上架能力接入者创建的业务应用,并向系统管理员提供业务应用的管理权限;接口管理模块23,用于开放接口对外提供服务,并对对外接口进行管理。3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模块21是集中展示协同共享平台2已经上架能力,可以按照协同共享平台2设置的能力类别或者主题类别来浏览能力列表,能具体查看每个能力的能力概述、功能介绍、能力使用的帮助文档以及能力使用的一些典型场景等等详细信息,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和使用平台提供的能力。34.上述应用管理模块22展示协同共享平台2所有能力接入者创建的业务应用,提供给系统管理员对全平台业务应用管理功能。平台系统管理员可以启用/禁用目标应用,当管理员禁用目标应用后,此应用将不能再使用协同共享平台2接入任何业务能力。35.上述接口管理模块23优选用于开放api接口对外提供服务,并对api接口进行管理。api网关构建企业系统边界上的面向api的、串行的强管控服务,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api托管服务,使用户能够快速、低成本、低风险的开放服务。主要包括api管理、负载管理、流量策略、黑白名等。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唯一入口。从面向对象设计的角度看,它与外观模式类似。api网关封装了系统内部架构,为每个客户端提供一个定制的api。它可能还具有其它职责,如身份验证、监控、负载均衡、缓存、请求分片与管理、静态响应处理。api网关方式的核心要点是,所有的使用端都通过统一的网关接入微服务,在网关层处理所有的非业务功能。通常,网关也是提供rest/http的访问api。服务端通过api-gw注册和管理服务。36.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口为api接口。37.本发明实施例中,乡村大屏4包括乡村展示模块41,经济创新展示模块42,民生保障展示模块43,生态环境展示模块44,社会治理展示模块45,乡村规划展示模块46。3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乡村大屏4展现大数据智能化理解和认知,强化信息掌控能力,提供全局态势可视,展示乡村趋势,展现乡村超级洞察力,提升乡村的动态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地,乡村大屏4包括但不限于乡村展示模块41,经济创新展示模块42,民生保障展示模块43,生态环境展示模块44,社会治理展示模块45,乡村规划展示模块46。39.上述乡村展示模块41盯紧领导工作报告重点关注规划目标,精细识别乡村空间单元运营状态,精准监测乡村实时动态变化指标。通过全面监测乡村状态辅助乡村管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40.上述经济创新展示模块42融合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两部分业务数据,形成经济与科创数据的大屏。41.上述民生保障展示模块43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目标,作为整个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板块的主线。42.上述生态环境展示模块44关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43.上述社会治理展示模块45全域展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动态。44.上述乡村规划展示模块46关注乡村的合理布局,包含土地利用情况与乡村重点终端,与人口分布信息结合,形成生动的乡村规划“一张图”。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