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预失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背景技术:2.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技术对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功耗、延时和带宽等指标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射频功率放大器作为信号发射端的核心模块,其线性度的好坏决定着通信技术系统的发射质量。但由于功放自身是一个非线性器件,其非线性即会产生带外寄生辐射也会产生带内的信号干扰,因此必须对功放进行线性化。3.现阶段线性化技术主要采用数字预失真(dpd)技术和模拟预失真(apd)技术。模拟预失真技术是出现较早的一种线性化技术,其结构简单,功耗低,带宽大,体积小,成本低,在军事和卫星通信中运用广泛。dpd技术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其精度高,能够实时动态校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在当前通信系统中已被大规模商用,但是数字预失真技术能够处理的信号带宽有限,一般几十mhz至上百mhz。而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信号带宽可达几百mhz甚至上ghz,这对模数转换(adc)和数模转换(dac)器件的速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大量的数据会使数字预失真的计算量大大增加,耗费更多的计算资源,功耗显著增高,系统整体效率急剧下降。同时,由于传输距离较近,通信组网需要更多的基站,并且massive-mimo技术也使得通信通道成倍增加,因此所需的数字预失真器也成急剧增加。这样,过多的数字预失真器不仅会极大降低系统整体效率,而且会导致高昂的系统设备制造成本。模拟预失真器凭借其低功耗,低成本,大带宽等优点,成为了解决当前通信系统线性化问题的热点技术。4.传统的模拟预失真器主要分为两类:单路模拟预失真器和多路模拟预失真器。单路模拟预失真器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的改善量比较有限,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多路模拟预失真器,可以有效针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在改善信号的三阶交调失真等方面表现优异。但是,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多路模拟预失真器对于增益和相位的改变是相关联的,不能满足不同功放对增益和相位的独立需求。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分别调节增益和相位,满足不同功放对增益和相位的独立需求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包括隔绝直流电路、第一功分器电路、第二功分器电路、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相位改变电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和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分别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射频原始信号rfin,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偏置电压,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偏置电压,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将输入其处的射频原始信号rfin进行平均分配后生成两路信号输出,其中第一路信号通过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输出至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第二路信号通过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输出至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利用其内肖特基二极管本身产生的非线性,采用控制偏置电压的方式进行预失真产生非线性信号输出至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采用控制偏置电压方式与其内电阻配合,使输送至其处的信号的相位改变后输出至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二功分器将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功率合并,生成模拟预失真输出信号rfout在所述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输出。7.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包括第一矩形微带线、第二矩形微带线和第一电容,所述的第一矩形微带线的一端为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的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包含第三矩形微带线、第四矩形微带线、第五矩形微带线、第六矩形微带线、第一t形微带线、第二t形微带线、第三t形微带线、第一弧形微带线、第二弧形微带线和第一电阻,所述的第一t形微带线、所述的第二t形微带线和所述的第三t形微带线均具有三个连接端,所述的第一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三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六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二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二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四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五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三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一功分器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三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二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六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包括第七矩形微带线、第八矩形微带线、第九矩形微带线、第十矩形微带线、第十一矩形微带线、第四t形微带线、第三弧形微带线和第一蝶形微带线,所述的第四t形微带线具有三个连接端,所述的第七矩形微带线的一端作为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七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四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四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八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八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九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蝶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蝶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一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一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第四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为所述的第一偏置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包括第五t形电路、第六t形电路、第十二矩形微带线、第十三矩形微带线、第四弧形微带线、第五弧形微带线、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的第五t形电路和所述的第六t形电路均具有三个连接端,所述的第五t形微带线第二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五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十二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二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的第十三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三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四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为所述的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四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五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包括第七t形微带线、第八t形微带线、第九t形微带线、第十四矩形微带线、第十五矩形微带线、第十六矩形微带线、第十七矩形微带线、第六弧形微带线、第七弧形微带线和第四电阻,所述的第七t形微带线、所述的第八t形微带线和所述的第九t形微带线均具有三个连接端,所述的第七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七t形微带线第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四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四矩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六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六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八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八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十五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八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为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十五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六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六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九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七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七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七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七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七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九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包括第十八矩形微带线、第十九矩形微带线、第二十矩形微带线、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第十t形微带线、第八弧形微带线、第五电阻和第二蝶形微带线,所述的第十t形微带线具有三个连接端,所述的第十八矩形微带线的一端作为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第十八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t形微带线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的第十t形微带线的第三个连接端作为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十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与所述的第十九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十九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八弧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八弧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十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十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蝶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蝶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的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第二肖特基二极管和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所述的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的一端作为所述的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的另一端作为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该结构中,射频信号由第一功分器电路一分为二流经上下两支路,上支路中在第一偏置电压的控制下,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阻抗发生变化,与第三电阻构成的相位改变模块整体变为一个受偏置电压控制的可变衰减器,上支路信号流经相位改变电路,相位和增益便可以在偏压的控制下同向改变,下支路中,第二偏置电路所提供的第二偏置电压控制第二肖特基二极管产生非线性信号进行增益补偿,下支路信号流经非线性产生电路时通过调节第二偏置电压可使增益与相位发生反向改变,上下两支路信号经第二功分器电路合成一路信号,于是便可以通过改变上下两个支路偏置电压大小来达到增益和相位分别可调的目的。8.所述的第一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二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三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所述的第四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五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六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所述的第七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4.5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八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92mm,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九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2.54mm,宽度为0.64mm;所述的第十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5.9mm,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十一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2.54mm,宽度为2mm;所述的第十二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十三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十四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所述的第十五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1.35mm;所述的第十六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1.35mm;所述的第十七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所述的第十八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4mm,宽度为1.35mm;所述的第十九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92mm,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二十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0.62mm,宽度为2.54mm,所述的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5.9mm,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1.05mm,宽度为3mm;所述的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的长度为3.5mm,宽度为2.25mm;所述的第一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二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三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四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五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2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mm,所述的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2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mm,所述的第七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八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九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所述的第十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58mm,,所述的第一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所述的第二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所述的第三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58mm,角度为70度,半径为7.9mm,所述的第四弧形微带线宽度为2mm,角度为90度,半径为3.2mm,所述的第五弧形微带线宽度为2mm,角度为90度,半径为3.2mm,所述的第六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所述的第七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所述的第八弧形微带线宽度为0.58mm,角度为70度,半径为7.9mm,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容值为1000pf,所述的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所述的第二电阻的阻值为47欧姆,所述的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所述的第四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所述的第五电阻的阻值为47欧姆,所述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和所述的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型号均为m4ae2037。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绝直流电路、第一功分器电路、第二功分器电路、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相位改变电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构建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隔绝直流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电路和第二功分器电路分别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二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相位改变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非线性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射频原始信号rfin,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偏置电压,第一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偏置电压,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分器电路的输出端为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电路将输入其处的射频原始信号rfin进行平均分配后生成两路信号输出,其中第一路信号通过第一偏置电路输出至相位改变电路,第二路信号通过第二偏置电路输出至非线性产生电路,非线性产生电路利用其内肖特基二极管本身产生的非线性,采用控制偏置电压的方式进行预失真产生非线性信号输出至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位改变电路采用控制偏置电压方式与其内电阻配合,使输送至其处的信号的相位改变后输出至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功分器将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功率合并,生成模拟预失真输出信号rfout在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输出,本发明中,当固定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为某一数值时,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变化范围内,增益扩张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相位压缩随偏置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此时,相位压缩和增益补偿均在较大范围,而当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时,相位变化减小,增益处于较大范围,本发明中非线性补偿电力的偏置电压和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具有不同作用,通过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使得增益和相位补偿均减小,通过改变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使得增益补偿增大,相位补偿减小,由此综合通过改变相位改变电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两个支路的偏置电压,实现了该线性化器增益和相位转换的独立调节,由此本发明能够分别调节增益和相位,满足不同功放对增益和相位的独立需求。附图说明10.图1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电路图;11.图2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相同相位(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am-am(amplitude modulation-amplitud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12.图3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相同相位(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am-pm(amplitude modulation-phas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13.图4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am-am(amplitude modulation-amplitud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14.图5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am-pm(amplitude modulation-phas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具体实施方式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16.实施例:一种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包括隔绝直流电路、第一功分器电路、第二功分器电路、第一偏置电路、第二偏置电路、相位改变电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隔绝直流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电路和第二功分器电路分别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二偏置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相位改变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非线性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入端为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射频原始信号rfin,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偏置电压,第一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偏置电压,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和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分器电路的输出端为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电路将输入其处的射频原始信号rfin进行平均分配后生成两路信号输出,其中第一路信号通过第一偏置电路输出至相位改变电路,第二路信号通过第二偏置电路输出至非线性产生电路,非线性产生电路利用其内肖特基二极管本身产生的非线性,采用控制偏置电压的方式进行预失真产生非线性信号输出至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位改变电路采用控制偏置电压方式与其内电阻配合,使输送至其处的信号的相位改变后输出至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功分器将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功率合并,生成模拟预失真输出信号rfout在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的输出端输出。1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隔绝直流电路包括第一矩形微带线t1、第二矩形微带线t2和第一电容c1,第一矩形微带线t1的一端为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矩形微带线t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微带线t2的一端连接,第二矩形微带线t2的另一端作为隔绝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电路包含第三矩形微带线t3、第四矩形微带线t4、第五矩形微带线t5、第六矩形微带线t6、第一t形微带线tee1、第二t形微带线tee2、第三t形微带线tee3、第一弧形微带线cueve1、第二弧形微带线cueve2和第一电阻r1,第一t形微带线tee1、第二t形微带线tee2和第三t形微带线tee3均具有三个连接端,第一t形微带线tee1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第一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t形微带线tee1的第二个连接端与第三矩形微带线t3的一端连接,第一t形微带线tee1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六矩形微带线t6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微带线t3的另一端与第一弧形微带线cueve1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微带线cueve1的另一端与第二t形微带线tee2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二t形微带线tee2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第一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t形微带线tee2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四矩形微带线t4的一端连接,第四矩形微带线t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五矩形微带线t5的一端连接,第五矩形微带线t5的另一端与第三t形微带线tee3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三t形微带线tee3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第一功分器第二输出端,第三t形微带线tee3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二弧形微带线cueve2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微带线cueve2的另一端与第六矩形微带线t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偏置电路包括第七矩形微带线t7、第八矩形微带线t8、第九矩形微带线t9、第十矩形微带线t10、第十一矩形微带线t11、第四t形微带线tee4、第三弧形微带线cueve3和第一蝶形微带线stub1,第四t形微带线tee4具有三个连接端,第七矩形微带线t7的一端作为第一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七矩形微带线t7的另一端与第四t形微带线tee4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四t形微带线tee4的第一个连接端与第八矩形微带线t8的一端连接,第八矩形微带线t8的另一端与第三弧形微带线cueve3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微带线cueve3的另一端与第九矩形微带线t9的一端连接,第九矩形微带线t9的另一端与第一蝶形微带线stub1的一端连接,第一蝶形微带线stub1的另一端与第十矩形微带线t10的一端连接,第十矩形微带线t1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矩形微带线t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矩形微带线t11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偏置电路第二输入端,第四t形微带线tee4的第一个连接端为第一偏置电路的输出端;相位改变电路包括第五t形电路、第六t形电路、第十二矩形微带线t12、第十三矩形微带线t13、第四弧形微带线cueve4、第五弧形微带线cueve5、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和第三电阻r3,第五t形电路和第六t形电路均具有三个连接端,第五t形微带线tee5第二个连接端作为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入端,第五t形微带线tee5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十二矩形微带线t1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矩形微带线t12的另一端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十三矩形微带线t13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矩形微带线t13的另一端与第六t形微带线tee6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六t形微带线tee6的第一个连接端与第四弧形微带线cueve4的一端连接,第六t形微带线tee6的第三个连接端为相位改变电路的输出端,第四弧形微带线cueve4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五弧形微带线cueve5的一端连接,第五弧形微带线cueve5的另一端与第六t形微带线tee6的第一个连接端连接;第二功分器电路包括第七t形微带线tee7、第八t形微带线tee8、第九t形微带线tee9、第十四矩形微带线t14、第十五矩形微带线t15、第十六矩形微带线t16、第十七矩形微带线t17、第六弧形微带线cueve6、第七弧形微带线cueve7和第四电阻r4,第七t形微带线tee7、第八t形微带线tee8和第九t形微带线tee9均具有三个连接端,第七t形微带线tee7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第二功分器电路的输入端,第七t形微带线tee7第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矩形微带线t14的一端连接,第十四矩形微带线t14的第二个连接端与第六弧形微带线cueve6的一端连接,第六弧形微带线cueve6的另一端与第八t形微带线tee8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八t形微带线tee8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十五矩形微带线t15的一端连接,第八t形微带线tee8的第一个连接端为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十五矩形微带线t15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矩形微带线t16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矩形微带线t16的另一端与第九t形微带线tee9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九t形微带线tee9的第三个连接端与第七弧形微带线cueve7的一端连接,第七弧形微带线cueve7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矩形微带线t17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矩形微带线t17的另一端与第七t形微带线tee7的第三个连接端连接,第九t形微带线tee9的第一个连接端作为第二功分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二偏置电路包括第十八矩形微带线t18、第十九矩形微带线t19、第二十矩形微带线t20、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t21、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t22、第十t形微带线tee10、第八弧形微带线cueve8、第五电阻r5和第二蝶形微带线stub2,第十t形微带线tee10具有三个连接端,第十八矩形微带线t18的一端作为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十八矩形微带线t18的另一端与第十t形微带线tee10的第二个连接端连接,第十t形微带线tee10的第三个连接端作为第二偏置电路的输出端,第十t形微带线tee10的第一个连接端与第十九矩形微带线t19的一端连接,第十九矩形微带线t19的另一端与第八弧形微带线cueve8的一端连接,第八弧形微带线cueve8的另一端与第二十矩形微带线t20的一端连接,第二十矩形微带线t20的另一端与第二蝶形微带线stub2的一端连接,第二蝶形微带线stub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t21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t21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t2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t22的另一端作为第二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非线性产生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t23、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和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t24,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t23的一端作为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t23的另一端与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t24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t24的另一端作为非线性产生电路的输出端。18.本实施例中,第一矩形微带线t1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二矩形微带线t2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三矩形微带线t3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第四矩形微带线t4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五矩形微带线t5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六矩形微带线t6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第七矩形微带线t7的长度为4.5mm,宽度为2.25mm,第八矩形微带线t8的长度为3.92mm,宽度为0.58mm;第九矩形微带线t9的长度为2.54mm,宽度为0.64mm;第十矩形微带线t10的长度为5.9mm,宽度为0.58mm;第十一矩形微带线t11的长度为2.54mm,宽度为2mm;第十二矩形微带线t12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十三矩形微带线t13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十四矩形微带线t14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第十五矩形微带线t15的长度为3mm,宽度为1.35mm;第十六矩形微带线t16的长度为3mm,宽度为1.35mm;第十七矩形微带线t17的长度为1.58mm,宽度为0.62mm;第十八矩形微带线t18的长度为4mm,宽度为1.35mm;第十九矩形微带线t19的长度为3.92mm,宽度为0.58mm;第二十矩形微带线t20的长度为0.62mm,宽度为2.54mm,第二十一矩形微带线t21的长度为5.9mm,宽度为0.58mm,第二十二矩形微带线t22的长度为1.05mm,宽度为3mm;第二十三矩形微带线t23的长度为3mm,宽度为2.25mm;第二十四矩形微带线t24的长度为3.5mm,宽度为2.25mm;第一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二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三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四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58mm,第五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2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mm,第六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2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2mm,第七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八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九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62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14mm,第十t形微带线的第一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二个连接端的宽度为1.35mm,第三个连接端的宽度为0.58mm,第一弧形微带线cueve1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第二弧形微带线cueve2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第三弧形微带线cueve3宽度为0.58mm,角度为70度,半径为7.9mm,第四弧形微带线cueve4宽度为2mm,角度为90度,半径为3.2mm,第五弧形微带线cueve5宽度为2mm,角度为90度,半径为3.2mm,第六弧形微带线cueve6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第七弧形微带线cueve7宽度为0.62mm,角度为180度,半径为3.51mm,第八弧形微带线cueve8宽度为0.58mm,角度为70度,半径为7.9mm,第一电容c1的容值为1000pf,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00欧姆,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47欧姆,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100欧姆,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100欧姆,第五电阻r5的阻值为47欧姆,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和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m4ae2037。19.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相同相位(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am-am(amplitude modulation-amplitud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相同相位(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am-pm(amplitude modulation-phas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am-am(amplitude modulation-amplitud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恒定条件下,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am-pm(amplitude modulation-phase modulation)实验测试图如图5所示。测试时采用的是中心频率为3.5ghz,功率大小为0dbm的连续波。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不同非线性产生电路偏置电压下,本发明的两路模拟预失真器的非线性不同,当固定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为某一数值时,在非线性产生电路的偏置电压为0.8-1.5v电压范围内,增益扩张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相位压缩随偏置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此时,相位压缩和增益补偿均在较大范围。从图4和图5中国可以看出,当改变相位改变电路的偏置电压时,相位变化减小,增益补偿曲线还处于较大范围,验证了本发明可以单独对增益和相位进行调节的目的。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两路可调模拟预失真器
作者:admin
2022-08-06 09:34:41
972
关键词: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智能型酿酒葡萄果实收集装置
- 上一篇: 制动开关故障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