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按压拨动发声泡沫泵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19 22:08:37     484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按压液体泡沫泵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按压拨动发声泡沫泵。背景技术:2.现在大众都比较注意自身卫生及健康,人们在洗手、洗脸、沐浴时都习惯于使用清洁液来进行清洗,达到健康卫生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大多数是将清洁液放入瓶子类的容器中,通过倒出清洁液在人体上进行清洁。为了避免由于倒出过多清洁液而导致浪费的情况,通常会在容器顶部安装按压泵体,例如常见的瓶装沐浴露即有安装按压液体泡沫泵体,通过按压泵体可以根据各个人的需求挤出相应定量液体,方便人民使用。3.现有的按压泵体通常按压通常是无感的,也即用户在对按压泵体进行按压操作时,整个按压过程中是完全静音,导致用户无感,使得用户在每次按压时不清楚是否按压或按压到位,只有待容器内的液体流出或多次按压都无液体流出,用户才感觉到按压泵体可能损坏或者按压错误(例如防压夹未完全取出等原因),导致用户体验差。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拨动发声泡沫泵,其能够解决现有按压泵体在按压过程中无跳点声音的问题。5.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拨动发声泡沫泵,包括压盖、弹片、外盖、薄片、大拍,6.所述压盖与外盖连接,且压盖可沿着外盖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7.所述弹片套设在压盖上,弹片位于大拍与外盖之间,弹片可沿着外盖的轴线上下滑动,8.外盖上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薄片,9.压盖在外力作用下而使得弹片从初始位置到达下行极限位置过程中,弹片越过薄片而拨动薄片,使得薄片发出声音,10.初始位置:弹片位于薄片上端且弹片的上端与外盖的顶端间隔设置,11.下行极限位置:凸出长条的斜面与压盖上骨位的斜面完全接触。12.进一步地,所述薄片朝内侧横向凸出。13.进一步地,还包括防压夹,防压夹安装在外盖靠近压盖的一端,位于外盖的外部且位于压盖的下端,防压夹的上端与压盖的下端相接触,防压夹用于防止非正常使用时按压压盖沿外盖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以避免非正常使用时意外挤出液体泡沫。14.进一步地,所述压盖的下端与大拍的上端卡扣连接,从而使得压盖扣合在外盖上。15.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以卡扣连接所述上内腔内的压盖的下端上。16.进一步地,还包括摩筒,所述大拍位于摩筒的内腔中且大拍与摩筒密封接触连接,摩筒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内腔和下内腔,大拍的上端延伸至摩筒的上内腔中,下端延伸至摩筒的下内腔中,且延伸至下内腔的大拍末端与同样位于外盖下内腔中的摩筒上端密封活动连接,大拍末端可沿着摩筒上端的内侧壁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摩筒的顶端与外盖固定连接。17.进一步地,摩筒还可通过垫片与外盖的内上壁连接。18.进一步地,还包括摩网,摩网安装在大拍上且与压盖的用于液体排出的排出通道连通连接,从而使得按压后经内腔体排出的气液混合物经摩网挤出后形成泡沫。19.进一步地,还包括细拍、拉杆、弹簧、圆球,细拍位于大拍与摩筒围成的腔体内,细拍靠近压盖的一端伸入至大拍的内腔内并与大拍连接,细拍的另一端伸入至位于下方的摩座内,20.拉杆悬挂设置在细拍的内腔且沿细拍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拉杆与细拍的接触面构成一个密封斜面,拉杆的上端悬挂在细拍内腔上端而使得拉杆的上端也位于所述上内腔中,且在轴向方向上拉杆与细拍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得细拍与拉杆之间可相对移动,拉杆的下端穿过弹簧后伸入至摩筒内,且可沿着摩筒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21.所述弹簧套设在摩筒上,弹簧靠近压盖的一端与细拍相接触,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摩筒上,摩筒的下端与吸管连通连接。22.进一步地,摩筒内还设置有圆球,圆球位于拉杆和弹簧的下方。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弹片和薄片的相互配合,在每次按压压盖时,当按压到位,弹片拨动薄片而发出声音,提醒用户表示按压到位,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度。附图说明24.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5.图2为立体分解示意图;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27.图中,1-防压夹、2-薄片、3-压盖、4-摩网、5-弹片、6-外盖、7-拉杆、8-大拍、9-细拍、10-弹簧、11-摩筒、12-摩座、13-圆球、14-吸管。具体实施方式2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按压拨动发声泡沫泵,包括防压夹1、薄片2、压盖3、摩网4、弹片5、外盖6、大拍8、摩筒11、拉杆7、细拍9、摩座12、弹簧10、圆球13和吸管14。防压夹1安装在外盖6靠近压盖3的一端,位于外盖6的外部且位于压盖3的下端,防压夹1的上端与压盖3的下端相接触,防压夹1用于防止非正常使用时按压压盖3沿外盖6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以避免非正常使用时意外挤出液体泡沫。30.所述压盖3的下端与大拍8的上端卡扣连接,且压盖3可相对外盖6在外盖6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压盖3扣合在外盖6上。所述大拍8位于摩筒11的内腔中且大拍8与摩筒11密封接触连接,摩筒11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内腔和下内腔,大拍8的上端延伸至摩筒11的上内腔中,下端延伸至摩筒11的下内腔中,且延伸至下内腔的大拍8末端与同样位于外盖6下内腔中的摩筒11上端密封活动连接,大拍8末端可沿着摩筒11上端的内侧壁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摩筒11的顶端与外盖6固定连接,摩筒11还可通过垫片(图中未示出)与外盖6的内上壁连接。31.所述弹片5以卡扣连接所述上内腔内的压盖3的下端上,在初始位置,弹片5位于薄片2上端且弹片5的上端与外盖6的顶端间隔设置,使得弹片5在到达下行极限位置之前,弹片5可向大拍8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弹片5位于大拍8与外盖6之间,弹片5的外径略微大于外盖6靠近压盖一端的内径,且弹片5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弹片5在压盖向下作用力下可被推挤至外盖内。外盖6靠近压盖一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径向向内侧凸出的若干薄片2,薄片2也即是朝外盖6上端的圆心方向(即内侧方向)凸出,以使得弹片2在压盖3向下作用力而朝大拍8方向移动过程中,弹片2的下端从薄片2的上方越过薄片2后而位于薄片2的下方,从而拨动薄片2发出声音,从而提示用户操作到位。反之,当车去作用于压盖3的作用力,压盖3向上回弹并带动弹片2向上一起回弹,弹片2再次拨动薄片2发出响声。32.当弹片5到达下行极限位置时,弹片5的上端悬挂抵触在外盖6的顶端,弹片5无法继续向下移动。33.压盖3在外力作用下(例如人手向下按压压盖3),压盖3推动弹片5向靠近大拍8方向移动,在弹片5到达下行极限位置前,弹片5与压盖外盖6上的薄片2相接触并发出响声。到达下行极限位置后,弹片5在弹簧10向上作用力下,弹片5再次越过薄片2,使得弹片5间断拨动薄片2而发出间断的声音,这种间断的声音称之为跳声,其属于机械式响声,从而提醒用户表示按压到位。34.所述摩网4安装在大拍8上且与压盖3的用于液体排出的排出通道连通连接,从而使得按压后经内腔体排出的气液混合物经摩网4挤出后形成泡沫。35.所述大拍8远离压盖3的一端与摩筒11密封接触连接,摩筒11的上端与外盖6的内壁避免接触连接。细拍9位于大拍8与摩筒11围成的腔体内,细拍9靠近压盖3的一端伸入至大拍8的内腔内并与大拍8连接,细拍9的另一端伸入至位于下方的摩座12内。拉杆7悬挂设置在细拍9的内腔且沿细拍9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拉杆7与细拍9的接触面构成一个密封斜面,拉杆7的上端悬挂在细拍9内腔上端而使得拉杆7的上端也位于所述上内腔中,且在轴向方向上拉杆7与细拍9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从而使得细拍9与拉杆7之间可相对移动。拉杆7的下端穿过弹簧10后伸入至摩筒11内,且可沿着摩筒11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弹簧10套设在摩筒11上,弹簧10靠近压盖3的一端与细拍9相接触,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摩筒11上。摩筒11内还设置有圆球13,圆球13位于拉杆7和弹簧10的下方。摩筒11的下端与吸管14连通连接。当外力作用于压盖3,使得压盖3推动弹片5到达下行极限位置时,吸管14用于吸入位于外部容器内的液体并且液体依次经过摩筒11、拉杆7和细拍9之间的缝隙、大拍8和摩网4之间的缝隙、压盖3后流出,从而完成将容器内的液体经按压后挤出,并且在此过程中,液体经摩网4作用后挤出泡沫,泡沫从压盖3流出。吸管14能够将外部容器内的液体吸入并最终从压盖3流出为泡沫泵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36.本发明通过弹片5和薄片2的相互配合,在每次按压压盖3时,当按压到位(即将容器内的液体吸入并从压盖3挤出),弹片5拨动薄片2而发出声音,提醒用户表示按压到位,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度。37.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单方面特征的一个例证,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其他任何功能等效的实施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