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19 22:12:40     969



有机化合物处理,合成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橡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背景技术:2.氯化聚乙烯橡胶是通过聚乙烯的氯取代反应制取的无规氯化物,具有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候性,色稳定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和难燃性等特性,且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但是存在弹性差,压缩性变大的缺点。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具有弹性高、抗变形、强度高、耐冲击的特点,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及弹性模量。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100份、石墨烯40~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25份、纳米填料5~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5份、硫化剂5~10份、硫化促进剂2~6份、热稳定剂5~10份。5.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份、石墨烯 4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份、纳米填料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 5 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份、硫化剂5份、硫化促进剂 2份、热稳定剂 5份。6.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100份、石墨烯 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25份、纳米填料 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 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5份、硫化剂 10份、硫化促进剂 6份、热稳定剂 10份。7.作为本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5份、石墨烯5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30.5份、纳米填料7.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7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5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3份、硫化剂7.5份、硫化促进剂4份、热稳定剂7.5份。8.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纳米填料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9.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pt75,硫化促进剂为噻二唑类促进剂903。10.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热稳定剂为稀土热稳定剂和氧化镁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所得。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弹性高、抗变形、强度高、耐冲击的特点,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及弹性模量。具体实施方式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13.实施例1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份、石墨烯 4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 5 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份、硫化剂pt755份、噻二唑类促进剂903 2份、稀土热稳定剂 4份、氧化镁1份。14.实施例2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100份、石墨烯 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25份、纳米蒙脱土 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 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5份、硫化剂pt75 10份、噻二唑类促进剂903 6份、热稳定剂 8份、氧化镁2份。15.实施例3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5份、石墨烯5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30.5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蒙脱土2.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7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5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3份、硫化剂pt75 7.5份、噻二唑类促进剂903 4份、热稳定剂6份、氧化镁1.5份。16.制备方法:s1、将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蒙脱土通过超声波振荡设备分散于纯净水中形成分散液;s2、将石墨烯超声分散于上述分散液中,得混合分散液;s3、将所得混合分散液通过液体喂料泵注入双螺杆挤出机,与氯化聚乙烯(粉末)共混,水全部蒸发,得混合物;s4、将所得混合物与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加入密炼机中进行一次混炼,一次混炼温度为100~150℃,一次混炼时间为10~20min,再向密炼机中加入上述质量份配比的热稳定剂、氧化镁、辛基酚醛增粘树脂进行二次混炼,二次混炼温度为150~180℃,二次混炼时间为10~20min,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配比的硫化剂pt75、噻二唑类促进剂903、进行炼胶,炼胶温度为80~100℃,炼胶时间为1~3min,薄通排料,下片。17.性能检测:拉伸强度按照astm d638标准进行测试,拉伸速度为50mm/min;弯曲强度按照astm d790标准进行测试,弯曲速度为3mm/min;缺口冲击强度按照astm d256标准进行测试,缺口类型为a类,样条厚度为1/8”;表1可见,本发明所得的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具有优良的拉绳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且均显著高于市售氯化聚乙烯橡胶。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1.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100份、石墨烯40~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25份、纳米填料5~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5份、硫化剂5~10份、硫化促进剂2~6份、热稳定剂5~1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份、石墨烯 4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份、纳米填料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 5 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份、硫化剂5份、硫化促进剂 2份、热稳定剂 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100份、石墨烯 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25份、纳米填料 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 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5份、硫化剂 10份、硫化促进剂 6份、热稳定剂 10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5份、石墨烯5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30.5份、纳米填料7.5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7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5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3份、硫化剂7.5份、硫化促进剂4份、热稳定剂7.5份。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填料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pt75,硫化促进剂为噻二唑类促进剂903。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稀土热稳定剂和氧化镁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所得。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橡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抗变形氯化聚乙烯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氯化聚乙烯(粉末)90~100份、石墨烯40~60份、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18~25份、纳米填料5~10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5份、辛基酚醛增粘树脂20~3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1~5份、硫化剂5~10份、硫化促进剂2~6份、热稳定剂5~10份。本发明的氯化聚乙烯橡胶具有弹性高、抗变形、强度高、耐冲击的特点,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及弹性模量。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及弹性模量。技术研发人员:刘树伟 武光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树伟技术研发日:2022.06.13技术公布日:2022/8/18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