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8-31 09:17:43     266



有机化合物处理,合成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酚醛树脂保温板由酚醛泡沫树脂制成,酚醛泡沫树脂是一种新型不燃、防火低烟保温材料,它是由酚醛树脂加入发泡剂、固化剂及其它助剂制成的闭孔硬质泡沫塑料,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燃、低烟、抗高温歧变,克服了原有泡沫塑料保温材料易燃、多烟、遇热变形的缺点,保留了原有泡沫塑料型保温材料质轻、施工方便等特点。3.但是,用于金属表面时,往往与金属表面的结合能力较差,导致保温板不能完全发挥效果,同时酚醛树脂保温板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韧性差、抗压强度差、易产生形变等,因此本发明研究制备了一种抗压强度、耐热性较好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一种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包括酚醛树脂泡沫板和保温层,所述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是将酚醛树脂发泡后制成酚醛树脂泡沫板,再将保温层浆料涂覆在酚醛树脂泡沫板上制得。6.优选的,所述酚醛树脂利用羟基乙氧基萘与甲醛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再引入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制得。7.优选的,所述羟基乙氧基萘是由2,6-二羟基萘和1-溴乙醇反应制得;所述一氯均三嗪衍生物是由三聚氯氰、间氨基苯甲酸和间氨基苯磺酸反应制得。8.优选的,所述保温层是将保温层浆料涂覆在酚醛树脂泡沫板表面制得;所述保温层浆料在醇酸树脂上引入环氧基后,再与叠氮羟基噻烷反应制得是。9.优选的,所述叠氮羟基噻烷是由苯酰基叠氮与2,5-二羟基-1,4-二噻烷反应制得。10.优选的,所述一种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1.(1)将羟基乙氧基萘与质量分数为37~40%的甲醛水溶液按质量比1:3~1:5混合,升温至40~43℃,以50~100rpm的速率搅拌并以3~5ml/min的速率滴加质量分数为40~5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成后调节温度至50~52℃,反应1~3h后再升温至80~82℃,反应2~4h,降温至30~40℃,用盐酸调节ph至6.8~7.2,最后在55~60℃条件下真空脱水,制得酚醛树脂基体;12.(2)将酚醛树脂基体加热至80~82℃,加入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35~0.45倍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和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2~0.06倍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在50~100rpm下搅拌反应48~72h,自然冷却至室温,水洗并烘干,制得酚醛树脂;13.(3)将酚醛树脂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质量0.06~0.08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质量0.06~0.08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5~75℃,保温搅拌15~20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100~20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14.(4)将亚麻油、e-20环氧树脂和氧化锌按质量比30:0.1:8~33:0.3:10混合,升温至175~180℃,反应2~3h后,加入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亚麻油、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的质量比为30:2:14:10~33:6:14:12,升温至200~220℃,并保持酸值为10~15mgkoh/g,反应5~8h后,冷却至室温,制得环氧醇酸树脂;15.(5)将环氧醇酸树脂升温至150~180℃,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3~1.5倍的叠氮羟基噻烷,在30~50rpm下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并加入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环氧醇酸树脂、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的质量比为55:0.5:6:8:4:5:7:9:11~65:2:8:14:6:10:9:11:15,转移至分散研磨机中,在1000~2000rpm下分散2~4h,制得保温层浆料;16.(6)向保温层浆料中加入保温层浆料质量0.02~0.04倍的二氯亚砜,升温至70~80℃,搅拌均匀后,趁热涂覆于酚醛树脂泡沫板表面,制得保温层,固化、干燥后,制得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17.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羟基乙氧基萘的制备方法为,将2,6-二羟基萘与无水碳酸钾按质量比1:1.12~1:1.18混合,反应0.5~1h后,以3~5ml/min的速率滴加2,6-二羟基萘质量0.7~0.8倍的2-溴乙醇,升温至80~85℃,反应40~50h后,加入2,6-二羟基萘质量15~20倍的去离子水,并用盐酸调节ph至6.8~7.2,过滤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5:8,收集洗脱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制得羟基乙氧基萘。18.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一氯均三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与去离子水按质量1:5~1:8混合并于并于下打浆20~30min,制得三聚氰胺打浆液;将无水间氨基苯磺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31:4.3~1:0.33:4.5混合,搅拌溶解后,调节温度至0~5℃,并以3~5ml/min的速率滴加无水间氨基苯磺酸质量6~10倍的三聚氰胺打浆液,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2~3,制得溶液a;将无水间氨基苯甲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0.4:1:6.5~0.45:1:6.8混合,搅拌溶解制得溶液b,将溶液b以5~8ml/min的速率滴加到溶液b质量1~2倍的溶液a中,升温至30~35℃,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3~5,反应5~8h后,用盐酸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6.8~7.2,用乙酸钾析出并抽滤,再用乙醇淋洗3~5min,真空干燥,制得一氯均三嗪衍生物。19.优选的,上述步骤(5)中:叠氮羟基噻烷的制备方法为:将苯酰基叠氮与乙腈按质量比1:10~1.2:10混合搅拌溶解,加入苯酰基叠氮质量0.55~0.6倍的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苯酰基叠氮质量8~10倍的乙腈,升温至75~80℃,反应8~12h后,过滤并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得到澄清上层,用硫酸钠干燥并旋蒸,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柱层析后将洗脱液进行旋蒸,制得叠氮羟基噻烷。20.优选的,上述步骤(6)中:保温层厚度为0.5~2mm。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22.本发明在进行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时,包括酚醛树脂泡沫板和保温层,将酚醛树脂发泡后制成酚醛树脂泡沫板,再将保温层浆料涂覆在酚醛树脂泡沫板上,制备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23.首先,利用羟基乙氧基萘与甲醛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再引入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制得酚醛树脂;羟基乙氧基萘上的酚羟基与甲醛进行加成缩合,形成酚醛树脂基体,使得酚醛树脂基体中含有萘和大量羟基,提高刚性,增强抗压强度;再引入一氯均三嗪衍生物,一氯均三嗪衍生物上的羧基与酚醛树脂基体上的羟基反应,在酚醛树脂基体上引入更多的芳环,进一步增强抗压强度;减少酚醛树脂上的强极性基团,降低吸水性,保证使用时保温板的刚性;一氯均三嗪衍生物还能够与酚醛树脂基体形成互穿聚合网络结构,纠缠在芳核之间,降低了酚醛树脂的脆性,增强了耐热性;24.其次,保温层浆料是在醇酸树脂上引入环氧基后,再与叠氮羟基噻烷反应制得;引入环氧基后,不仅提高了保温层与酚醛树脂泡沫板的粘结性,还能够与叠氮羟基噻烷上的羟基反应,在保温层上引入叠氮基,增强保温层与金属层的结合强度;保温层浆料上的羟基还能够与酚醛树脂泡沫板上的磺酸基反应,将保温层与酚醛树脂泡沫板紧密连接,增强剥离强度。具体实施方式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27.抗压强度: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参照gb/t8813进行抗压强度测试。28.耐热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参照gb/t1029进行导热系数测定。29.与金属层的结合强度: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参照gb/t1.1进行界面结合强度测试。30.剥离强度: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得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用剥离强度测试仪进行剥离强度测试。31.实施例132.(1)将2,6-二羟基萘与无水碳酸钾按质量比1:1.12混合,反应0.5h后,以3ml/min的速率滴加2,6-二羟基萘质量0.7倍的2-溴乙醇,升温至80℃,反应40h后,加入2,6-二羟基萘质量15倍的去离子水,并用盐酸调节ph至6.8,过滤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5:8,收集洗脱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制得羟基乙氧基萘;将羟基乙氧基萘与质量分数为37%的甲醛水溶液按质量比1:3混合,升温至40℃,以50rpm的速率搅拌并以3ml/min的速率滴加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成后调节温度至50℃,反应1h后再升温至80℃,反应2h,降温至30℃,用盐酸调节ph至6.8,最后在55℃条件下真空脱水,制得酚醛树脂基体;33.(2)将三聚氰胺与去离子水按质量1:5混合并于并于下打浆20min,制得三聚氰胺打浆液;将无水间氨基苯磺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31:4.3混合,搅拌溶解后,调节温度至0℃,并以3ml/min的速率滴加无水间氨基苯磺酸质量6倍的三聚氰胺打浆液,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2,制得溶液a;将无水间氨基苯甲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0.4:1:6.5混合,搅拌溶解制得溶液b,将溶液b以5ml/min的速率滴加到溶液b质量1倍的溶液a中,升温至30℃,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3,反应5h后,用盐酸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6.8,用乙酸钾析出并抽滤,再用乙醇淋洗3min,真空干燥,制得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将酚醛树脂基体加热至80℃,加入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35倍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和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2倍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在50rpm下搅拌反应48h,自然冷却至室温,水洗并烘干,制得酚醛树脂;34.(3)将酚醛树脂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质量0.06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质量0.06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5℃,保温搅拌15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10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35.(4)将亚麻油、e-20环氧树脂和氧化锌按质量比30:0.1:8混合,升温至175℃,反应2h后,加入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亚麻油、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的质量比为30:2:14:10,升温至200℃,并保持酸值为10mgkoh/g,反应5h后,冷却至室温,制得环氧醇酸树脂;36.(5)将苯酰基叠氮与乙腈按质量比1:10混合搅拌溶解,加入苯酰基叠氮质量0.55倍的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苯酰基叠氮质量8倍的乙腈,升温至75℃,反应8h后,过滤并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得到澄清上层,用硫酸钠干燥并旋蒸,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柱层析后将洗脱液进行旋蒸,制得叠氮羟基噻烷;将环氧醇酸树脂升温至150℃,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3倍的叠氮羟基噻烷,在30rpm下搅拌反应8h,冷却至室温,并加入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环氧醇酸树脂、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的质量比为55:0.5:6:8:4:5:7:9:11,转移至分散研磨机中,在1000rpm下分散2h,制得保温层浆料;37.(6)向保温层浆料中加入保温层浆料质量0.02倍的二氯亚砜,升温至70℃,搅拌均匀后,趁热涂覆于酚醛树脂泡沫板表面,制得厚度为0.5mm保温层,固化、干燥后,制得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38.实施例239.(1)将2,6-二羟基萘与无水碳酸钾按质量比1:1.15混合,反应1h后,以4ml/min的速率滴加2,6-二羟基萘质量0.8倍的2-溴乙醇,升温至83℃,反应45h后,加入2,6-二羟基萘质量18倍的去离子水,并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5:8,收集洗脱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制得羟基乙氧基萘;将羟基乙氧基萘与质量分数为39%的甲醛水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升温至42℃,以80rpm的速率搅拌并以4ml/min的速率滴加质量分数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成后调节温度至51℃,反应2h后再升温至81℃,反应3h,降温至35℃,用盐酸调节ph至7,最后在58℃条件下真空脱水,制得酚醛树脂基体;40.(2)将三聚氰胺与去离子水按质量1:6混合并于并于下打浆25min,制得三聚氰胺打浆液;将无水间氨基苯磺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32:4.4混合,搅拌溶解后,调节温度至4℃,并以4ml/min的速率滴加无水间氨基苯磺酸质量8倍的三聚氰胺打浆液,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2.5,制得溶液a;将无水间氨基苯甲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0.4:1:6.6混合,搅拌溶解制得溶液b,将溶液b以6ml/min的速率滴加到溶液b质量1.5倍的溶液a中,升温至33℃,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4,反应6h后,用盐酸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7,用乙酸钾析出并抽滤,再用乙醇淋洗4min,真空干燥,制得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将酚醛树脂基体加热至81℃,加入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4倍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和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4倍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在80rpm下搅拌反应65h,自然冷却至室温,水洗并烘干,制得酚醛树脂;41.(3)将酚醛树脂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质量0.07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质量0.07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0℃,保温搅拌18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15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42.(4)将亚麻油、e-20环氧树脂和氧化锌按质量比32:0.2:9混合,升温至177℃,反应2.5h后,加入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亚麻油、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的质量比为32:4:14:11,升温至210℃,并保持酸值为13mgkoh/g,反应7h后,冷却至室温,制得环氧醇酸树脂;43.(5)将苯酰基叠氮与乙腈按质量比1.1:10混合搅拌溶解,加入苯酰基叠氮质量0.6倍的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苯酰基叠氮质量9倍的乙腈,升温至77℃,反应10h后,过滤并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得到澄清上层,用硫酸钠干燥并旋蒸,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柱层析后将洗脱液进行旋蒸,制得叠氮羟基噻烷;将环氧醇酸树脂升温至165℃,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4倍的叠氮羟基噻烷,在40rpm下搅拌反应9h,冷却至室温,并加入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环氧醇酸树脂、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的质量比为60:1:7:12:5:8:8:10:13,转移至分散研磨机中,在1500rpm下分散3h,制得保温层浆料;44.(6)向保温层浆料中加入保温层浆料质量0.03倍的二氯亚砜,升温至75℃,搅拌均匀后,趁热涂覆于酚醛树脂泡沫板表面,制得厚度为1.5mm保温层,固化、干燥后,制得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45.实施例346.(1)将2,6-二羟基萘与无水碳酸钾按质量比1:1.18混合,反应1h后,以5ml/min的速率滴加2,6-二羟基萘质量0.8倍的2-溴乙醇,升温至85℃,反应50h后,加入2,6-二羟基萘质量20倍的去离子水,并用盐酸调节ph至7.2,过滤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5:8,收集洗脱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制得羟基乙氧基萘;将羟基乙氧基萘与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水溶液按质量比1:5混合,升温至43℃,以100rpm的速率搅拌并以5ml/min的速率滴加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成后调节温度至52℃,反应3h后再升温至82℃,反应4h,降温至40℃,用盐酸调节ph至7.2,最后在60℃条件下真空脱水,制得酚醛树脂基体;47.(2)将三聚氰胺与去离子水按质量1:8混合并于并于下打浆30min,制得三聚氰胺打浆液;将无水间氨基苯磺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0.33:4.5混合,搅拌溶解后,调节温度至5℃,并以5ml/min的速率滴加无水间氨基苯磺酸质量10倍的三聚氰胺打浆液,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3,制得溶液a;将无水间氨基苯甲酸、无水碳酸钠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0.45:1:6.8混合,搅拌溶解制得溶液b,将溶液b以8ml/min的速率滴加到溶液b质量2倍的溶液a中,升温至35℃,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5,反应8h后,用盐酸用碳酸氢钠固体调节ph至7.2,用乙酸钾析出并抽滤,再用乙醇淋洗5min,真空干燥,制得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将酚醛树脂基体加热至82℃,加入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45倍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和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6倍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在100rpm下搅拌反应72h,自然冷却至室温,水洗并烘干,制得酚醛树脂;48.(3)将酚醛树脂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质量0.08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质量0.08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5℃,保温搅拌20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20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49.(4)将亚麻油、e-20环氧树脂和氧化锌按质量比33:0.3:10混合,升温至180℃,反应3h后,加入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亚麻油、苯甲酸、季戊四醇和苯酐的质量比为33:6:14:12,升温至220℃,并保持酸值为15mgkoh/g,反应8h后,冷却至室温,制得环氧醇酸树脂;50.(5)将苯酰基叠氮与乙腈按质量比1.2:10混合搅拌溶解,加入苯酰基叠氮质量0.6倍的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苯酰基叠氮质量10倍的乙腈,升温至80℃,反应12h后,过滤并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得到澄清上层,用硫酸钠干燥并旋蒸,最后用硅胶柱层析,柱层析后将洗脱液进行旋蒸,制得叠氮羟基噻烷;将环氧醇酸树脂升温至180℃,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5倍的叠氮羟基噻烷,在50rpm下搅拌反应10h,冷却至室温,并加入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环氧醇酸树脂、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的质量比为65:2:8:14:6:10:9:11:15,转移至分散研磨机中,在2000rpm下分散4h,制得保温层浆料;51.(6)向保温层浆料中加入保温层浆料质量0.04倍的二氯亚砜,升温至80℃,搅拌均匀后,趁热涂覆于酚醛树脂泡沫板表面,制得厚度为2mm保温层,固化、干燥后,制得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52.对比例153.对比例1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的不同,将步骤(1)修改为:(1)将苯酚与质量分数为39%的甲醛水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升温至42℃,以80rpm的速率搅拌并以4ml/min的速率滴加质量分数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成后调节温度至51℃,反应2h后再升温至81℃,反应3h,降温至35℃,用盐酸调节ph至7,最后在58℃条件下真空脱水,制得酚醛树脂基体。54.对比例255.对比例2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2)的处理,并将步骤(3)修改为:将酚醛树脂基体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7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基体质量0.07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0℃,保温搅拌18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15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56.对比例357.对比例3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的不同,将步骤(5)修改为:将环氧醇酸树脂与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混合,环氧醇酸树脂、发泡剂三聚氰胺、滑石粉、磷酸锌、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磷酸三苯酯和水的质量比为60:1:7:12:5:8:8:10:13,转移至分散研磨机中,在1500rpm下分散3h,制得保温层浆料。58.对比例459.对比例4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4)(5)(6)的处理,并将步骤(3)修改为:将酚醛树脂到搅拌器中,接着加入酚醛树脂质量0.08倍的发泡剂正己烷和酚醛树脂质量0.08倍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5℃,保温搅拌20min,浇注成型,制得厚度为200mm的酚醛树脂泡沫板,即为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60.效果例61.下表1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与对比例1、2、3、4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各性能分析结果。62.表1[0063][0064]通过表1中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实验数据比较可以明显发现,实施例1、2、3制备的热稳定抗形变保温板的耐热性、抗压强度、与金属层的结合强度和剥离强度较好;[0065]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2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利用羟基乙氧基萘与甲醛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制成的酚醛树脂基体中含有萘和大量羟基,提高刚性,增强抗压强度,引入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上的羧基与酚醛树脂基体上的羟基反应,在酚醛树脂基体上引入更多的芳环,进一步增强抗压强度,同时一氯均三嗪衍生物还能够与酚醛树脂基体形成互穿聚合网络结构,纠缠在芳核之间,降低了酚醛树脂的脆性,增强了耐热性,一氯均三嗪衍生物上的磺酸基还能够与保温层反应,增强剥离强度;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3、4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醇酸树脂上引入环氧基后,再与叠氮羟基噻烷反应,提高了保温层与酚醛树脂泡沫板的粘结性,环氧基还能够与叠氮羟基噻烷上的羟基反应,在保温层上引入叠氮基,增强保温层与金属层的附着力;保温层浆料上的羟基还能够与酚醛树脂泡沫板上的磺酸基反应,将保温层与酚醛树脂泡沫板紧密连接,增强剥离强度。[006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