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8-31 14:28:11     430



无机化学及其化合物制造及其合成,应用技术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技术领域1.本发明属于硅单晶拉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背景技术:2.现有的直拉半导体单晶炉,直拉法高阻单晶电阻率的控制主要是使用n或p型合金掺杂的方式控制,受到硼/磷单质分凝的影响,直拉法半导体单晶电阻率分布为头部电阻高,尾部电阻低,因此,符合客户规格的入档电阻率有限,尤其是n型高阻半导体单晶,分凝系数为0.35,电阻入档率极低,生产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在单晶拉制过程中,通入掺杂气体,进行气相掺杂,通过控制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对单晶轴向电阻率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步骤:5.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根据拉制第一颗单晶时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和单晶电阻率计算掺杂效率;6.确定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与拉制第一颗单晶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根据第二颗单晶的电阻率和第一颗单晶的电阻率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7.根据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进行单晶的拉制。8.进一步的,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9.设置气掺装置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且控制勾形磁场保持不开启状态;10.设定第一掺杂效率为100%,根据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11.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进行第一颗单晶拉制,第一颗单晶拉制后,测量第一颗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12.根据测得的第一颗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13.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14.进一步的,根据测得的第一颗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步骤中,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0015][0016]其中,n为杂质浓度,ρ为电阻率。[0017]进一步的,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步骤中,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0018]掺杂效率=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0019]进一步的,掺杂气体为掺杂气源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掺杂气源的流量为1-100ml/min,掺杂气源的浓度为40-400ppm,氩气的流量为1000-30000ml/min。[0020]进一步的,掺杂气体在化料结束时进行掺杂。[0021]进一步的,确定勾形磁场的抑制率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0022]设置勾形磁场的高度及强度;[0023]采用与第一颗单晶拉制时的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测量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24]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0025]进一步的,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0026]勾形磁场抑制率=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27]进一步的,勾形磁场的高度为零磁面距离硅溶液液面以上10-20mm,勾形磁场的强度为600-1000gs。[0028]进一步的,勾形磁场在化料阶段至停炉过程中均保持开启状态。[002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拉单晶的过程中,采用气掺装置对掺杂气体进行气相掺杂,使用气相掺杂的方式替代合金掺杂,通过控制气相掺杂的时间,并控制掺杂气体的浓度及流量及掺杂气体的开启时机,控制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同时控制勾形磁场的位置及强度,并控制勾形磁场的开启时机,对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达到降低硅单晶的氧含量的目的,对硅溶液中的高阻硅溶液的对流和低阻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使得高氧区局部对流向低氧区局部对流进行补充,控制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使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和尾部电阻率相当,将单晶的电阻率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电阻区域,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实现直拉法半导体单晶电阻率的控制,提高一颗单晶的电阻入档率,提高直拉法高阻半导体单晶的合格率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30]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单晶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中:[0032]1、气掺装置ꢀꢀꢀꢀꢀꢀ2、磁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3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用于拉制单晶时使用,在单晶拉制过程中进行掺杂气体的气相掺杂,并在单晶拉制过程中,控制勾形磁场的位置及强度和掺杂气体的浓度及流量,并控制勾形磁场的开启时机及掺杂气体的开启时机,对硅溶液中的高阻硅溶液的对流和低阻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使得高氧区局部对流向低氧区局部对流进行补充,控制气相掺杂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控制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使得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0035]一种提高cz法高阻半导体单晶轴向电阻率均一性的方法,采用如图1所示的单晶炉系统进行拉制,气掺装置1进行掺杂气体的通入,磁场装置2用于产生勾形磁场,在单晶拉制过程中,通入掺杂气体,进行气相掺杂,通过控制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对单晶轴向电阻率进行控制,利用勾形磁场能够对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以及气相掺杂杂质浓度可控的特点,能够将直拉法高阻半导体单晶电阻率控制到一个相对较小的电阻区域,使得单晶电阻率分布为头部-尾部电阻相当,提高一颗单晶的电阻入档率,提高直拉法高阻半导体单晶的合格率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003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37]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根据拉制第一颗单晶时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和单晶电阻率计算掺杂效率,由于不同的炉台和工艺条件下掺杂效率是不同的,所以,首先需要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以此控制拉制单晶过程中的掺杂气体的掺杂量,以便于对单晶的电阻率进行控制;具体地,在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0038]设置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且控制勾形磁场保持不开启状态,掺杂气体进行掺杂时,采用气掺装置1对掺杂气体进行导向,使得掺杂气体能够直接流动至石英坩埚内硅溶液液面处,掺杂气体能够均匀分布在单晶硅棒下方的硅溶液处,进行气相掺杂,减少掺杂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在确定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时,首先确定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后续在进行单晶拉制时均以该距离进行气掺装置1的位置的设置,保证流动至硅溶液液面处掺杂气体的量一致,这里,指的是气掺装置1的气体输出端(气掺装置1的末端)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保证气掺装置1的末端与硅溶液液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气掺装置1与硅溶液接触而引入新的杂质,同时,能够使得掺杂气体从气掺装置1内流出后直接与硅溶液接触,均匀的分布在硅溶液上,进行气相掺杂,[0039]气掺装置1的位置确定后,设定第一掺杂效率为100%,根据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在拉制第一颗单晶时,按照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为第一掺杂效率时,也就是按照掺杂效率为100%进行掺杂,根据设定的需要拉制的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该计算公式为公知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头部目标电阻率为第一颗单晶拉制之前需设定的目标值,根据头部目标电阻率和掺杂效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0040]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确定后,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浓度进行第一颗单晶拉制,第一颗单晶拉制后,测量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0041]测量得到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后,根据测得的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在该步骤中,n型/p型单晶电阻率对应的掺杂剂浓度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0042][0043]其中,n为掺杂剂浓度,ρ为单晶电阻率,[0044][0045]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掺杂剂浓度与对应的单晶电阻率之间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0046][0047]同理,根据上述公式也可以计算出单晶电阻率与对应的掺杂剂浓度之间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0048][0049]根据上述公式,将测量得到的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带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气相掺杂时的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0050]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在该计步骤中,采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0051]掺杂效率=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由上一步计算可以知道,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可以控制,在单晶拉制过程中,可以设置掺杂气体的流量和掺杂气体的浓度,所以,根据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和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可以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0052]根据计算得到的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在进行第二颗单晶及后续多颗单晶的拉制时,可以根据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计算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根据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和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单晶的电阻率,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出每一颗单晶在任一长度的电阻率,在每一颗单晶拉制过程中,控制单晶任一长度的电阻率所对应的掺杂气体的流量和浓度,以此控制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使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和尾部电阻率相当,将单晶电阻率控制到一个相对较小的电阻区域,使得单晶电阻率一致性好。[0053]在单晶拉制过程中,控制掺杂气体的掺杂时机,以便控制拉制单晶的电阻率,在本实施例中,掺杂气体在化料结束时进行掺杂,在单晶拉制过程中,在化料阶段不进行掺杂,在化料阶段结束后进入引晶阶段时,进行掺杂气体的掺杂,向单晶炉内通入掺杂气体,掺杂气体可以在任一时间段结束通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0054]上述的掺杂气体为磷烷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或硼烷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掺杂气源为磷烷或硼烷,根据需拉制的单晶的类型进行选择,拉制n型单晶时选择磷烷进行掺杂,拉制p型单晶时选择硼烷进行掺杂。[0055]在单晶拉制过程中,控制掺杂气源的浓度和流量,同时控制氩气的流量,进而控制掺杂气体的浓度和流量,掺杂气源的流量为1-100ml/min,掺杂气源的浓度为40-400ppm,氩气的流量为1000-30000ml/min,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0056]确定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根据第二颗单晶的电阻率和第一颗单晶的电阻率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在直拉单晶过程中,控制勾形磁场的位置和磁场强度,能够降低单晶头部氧含量,保证单晶轴向氧含量的均一性,能够抑制硅溶液对流从而达到降低氧含量的目的。在拉制第二颗单晶时,与拉制第一颗单晶的掺杂工艺相同,即,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掺杂气体的流量和浓度、掺杂气体的通入时机等均保持不变,则掺杂效率保持不变,进行第二颗单晶的拉制,但在拉制第二颗单晶过程中打开勾形磁场。具体地,该确定勾形磁场的抑制率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0057]设置勾形磁场的高度及强度,在拉制第二颗单晶的过程中,保持勾形磁场开启状态,并控制勾形磁场的高度和强度,勾形磁场的高度为零磁面距离硅溶液液面以上10-20mm,勾形磁场的强度为600-1000gs,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同时,勾形磁场在化料阶段至停炉过程中均保持开启状态。[0058]采用与第一颗单晶拉制时的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测量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59]测量得到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后,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0060]勾形磁场抑制率=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根据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和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可以对单晶拉制过程中勾形磁场的抑制率进行计算,得到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勾形磁场的抑制率能够显示勾形磁场对硅溶液对流的抑制比例,体现在单晶的氧含量上,通过勾形磁场对硅溶液对流的抑制作用,单晶氧含量得以降低。[0061]当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均确定后,根据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和勾形磁场的抑制率进行单晶的拉制,控制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使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和尾部电阻率相当,缩小单晶的电阻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0062]勾形磁场对硅溶液的对流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控制硅溶液中高阻硅溶液和低阻硅溶液的混合效率,在单晶首次气体掺杂后在等径过程中不再补充掺杂气体的情况下,该混合效率影响单晶的轴向电阻率分布,磁场强度越强,抑制作用越强,因此可根据第二颗单晶的轴向电阻分布调整勾形磁场强度,确保单晶轴向电阻通颗在档。[0063]当磁场强度影响的混合效率,无法满足轴向电阻均一性,即,出现电阻率反翘(电阻率头低尾高)的情况下,需要对气体掺杂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根据电阻率反翘的等径长度、掺杂效率和磁场抑制作用,计算气掺掺杂量,在对应等径位置设定气体掺杂的开启时机和气掺量,确保轴向电阻通颗在档。[0064]下面以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0065]实施例一[0066]在进行单晶拉制的过程中,设置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且控制勾形磁场保持不开启状态,气掺装置1的末端至硅溶液的液面距离为15mm;[0067]设定第一掺杂效率为100%,根据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为80ω·cm,则可以计算出为了得到该目标电阻率晶棒杂质浓度5.35967e+13atom/cm3;得到该目标电阻率理论掺杂气体杂质浓度1.48064e+14atom/cm3;[0068]理论掺杂气体杂质浓度确定后,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杂质浓度进行第一颗单晶拉制,在化料阶段结束后,向单晶炉内通入掺杂气体,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产量,确定掺杂气源的流量、浓度及氩气的流量,掺杂气源的流量为1.100062889ml/min,掺杂气源的浓度为100ppm,氩气的流量为23000ml/min,通气时间1min;[0069]第一颗单晶拉制完成后,测量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为114ω·cm;[0070]根据测得的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进入硅单晶的杂质浓度为:3.74242e+13atom/cm3,溶液的杂质浓度为1.03141e+14atom/cm3;[0071]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掺杂效率=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得到的掺杂效率为69.6594%;[0072]打开磁场装置2,设置勾形磁场的高度及强度,在拉制第二颗单晶的过程中,保持勾形磁场开启状态,勾形磁场的高度为零磁面距离硅溶液液面以上10mm,勾形磁场的强度为600gs;[0073]采用与第一颗单晶拉制时的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测量第二课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74]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勾形磁场抑制率=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得到勾形磁场的抑制率为70%。[0075]采用上述的工艺方法拉制的单晶,头部电阻率为81.9ω·cm,尾部电阻率为77.5ω·cm,单晶的长度与单晶轴向电阻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0076]单晶长度/mm030060090012001500电阻率/ω·cm81.98079.278.878.277.5[0077]由上表可以知道,随着单晶长度的增加,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0078]实施例二[0079]在进行单晶拉制的过程中,设置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且控制勾形磁场保持不开启状态,气掺装置1的末端至硅溶液的液面距离为18mm;[0080]设定第一掺杂效率为100%,根据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为80ω·cm,则可以计算出为了得到该目标电阻率晶棒杂质浓度5.35967e+13atom/cm3;得到该目标电阻率理论掺杂气体杂质浓度1.48064e+14atom/cm3;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确定后,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进行第一颗单晶拉制,在化料阶段结束后,向单晶炉内通入掺杂气体,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产量,确定掺杂气源的流量、浓度及氩气的流量,掺杂气源的流量为1.100062889ml/min,掺杂气源的浓度为100ppm,氩气的流量为23000ml/min,通气时间1min;[0081]第一颗单晶拉制完成后,测量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为132ω·cm;[0082]根据测得的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进入硅单晶的杂质浓度为:3.22559e+13atom/cm3,溶液的杂质浓度为8.87843e+13atom/cm3;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掺杂效率=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得到的掺杂效率为59.9633%;[0083]打开磁场装置2,设置勾形磁场的高度及强度,在拉制第二颗单晶的过程中,保持勾形磁场开启状态,勾形磁场的高度为零磁面距离硅溶液液面以上15mm,勾形磁场的强度为800gs;[0084]采用与第一颗单晶拉制时的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测量第二课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85]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勾形磁场抑制率=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得到勾形磁场的抑制率为62.2%。[0086]采用上述的工艺方法拉制的单晶,头部电阻率为82.1ω·cm,尾部电阻率为75.3ω·cm,单晶的长度与单晶轴向电阻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0087]单晶长度/mm030060090012001500电阻率/ω·cm82.180.279.377.976.875.3[0088]由上表可以知道,随着单晶长度的增加,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0089]实施例三[0090]在进行单晶拉制的过程中,设置气掺装置1至硅溶液液面的距离,且控制勾形磁场保持不开启状态,气掺装置1的末端至硅溶液的液面距离为20mm;[0091]设定第一掺杂效率为100%,根据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计算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第一颗单晶头部目标电阻率为80ω·cm,则可以计算出为了得到该目标电阻率晶棒杂质浓度5.35967e+13atom/cm3;得到该目标电阻率理论掺杂气体杂质浓度1.48064e+14atom/cm3;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确定后,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掺杂量进行第一颗单晶拉制,在化料阶段结束后,向单晶炉内通入掺杂气体,根据理论掺杂气体的产量,确定掺杂气源的流量、浓度及氩气的流量,掺杂气源的流量为1.100062889ml/min,掺杂气源的浓度为100ppm,氩气的流量为23000ml/min,通气时间1min;[0092]第一颗单晶拉制完成后,测量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为146ω·cm;[0093]根据测得的单晶头部实际电阻率计算进入硅溶液的杂质浓度,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进入硅单晶的杂质浓度为:2.9123e+13atom/cm3,溶液的杂质浓度为8.00818e+13atom/cm3;计算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掺杂效率=实际气体掺杂进入单晶硅溶液的杂质浓度/进入单晶炉内的掺杂气体的浓度,得到的掺杂效率为54%;[0094]打开磁场装置2,设置勾形磁场的高度及强度,在拉制第二颗单晶的过程中,保持勾形磁场开启状态,勾形磁场的高度为零磁面距离硅溶液液面以上20mm,勾形磁场的强度为1000gs;[0095]采用与第一颗单晶拉制时的相同的掺杂工艺拉制第二颗单晶,测量第二课单晶的头部电阻率;[0096]计算勾形磁场的抑制率,勾形磁场的抑制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勾形磁场抑制率=第二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第一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得到勾形磁场的抑制率为54.8%。[0097]采用上述的工艺方法拉制的单晶,头部电阻率为83.5ω·cm,尾部电阻率为72.1ω·cm,单晶的长度与单晶轴向电阻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0098]单晶长度/mm030060090012001500电阻率/ω·cm83.581.380.178.275.872.1[0099]由上表可以知道,随着单晶长度的增加,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010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拉单晶的过程中,采用气掺装置对掺杂气体进行气相掺杂,使用气相掺杂的方式替代合金掺杂,通过控制气相掺杂的时间,并控制掺杂气体的浓度及流量及掺杂气体的开启时机,控制掺杂气体的掺杂效率;同时控制勾形磁场的位置及强度,并控制勾形磁场的开启时机,对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达到降低硅单晶的氧含量的目的,对硅溶液中的高阻硅溶液的对流和低阻硅溶液的对流进行抑制,使得高氧区局部对流向低氧区局部对流进行补充,控制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使得单晶的头部电阻率和尾部电阻率相当,将单晶的电阻率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电阻区域,单晶的轴向电阻率一致性好,实现直拉法半导体单晶电阻率的控制,提高一颗单晶的电阻入档率,提高直拉法高阻半导体单晶的合格率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0101]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