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31 15:03:05     448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用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背景技术:2.电动涡旋压缩机主要是通过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齿合形成的封闭式月牙形工作腔来压缩制冷剂气体,静涡旋盘安装在后盖上并由其支撑,动涡旋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被压缩气体施加反向的轴向气体力,迫使动涡旋盘工作面与静涡旋盘工作面发生分离,导致制冷剂气体出现轴向泄漏,降低压缩机的制冷效率;现有技术中,仅在动涡旋盘背面放置耐磨片并施加一个定值轴向预紧力来限制其轴向分离,实际上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动涡旋盘所受轴向气体力是不断变化的,现有技术无法保证动涡旋盘在运动中保持高效平稳,并且在使用时其可能会发生轴向泄露,制冷效率从而会降低;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背压机构的需要。技术实现要素:4.由于现有的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在配合使用时,动涡旋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反向的轴向气体力,使得动涡旋盘工作面与静涡旋盘工作面发生分离,导致制冷剂气体出现轴向泄露,降低了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不易发生轴向泄露,压缩机的制冷效率高,便于企业进行使用。5.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包括动涡旋盘、静涡旋盘,所述动涡旋盘包括动涡旋型线体、设置于动涡旋型线体下方的第一底板,所述静涡旋盘包括静涡旋型线体、设置于静涡旋型线体下方的第二底板,所述动涡旋型线体的端面、第一底板正面分别与静涡旋盘的第二底板正面、静涡旋型线体的端面贴合形成有效的压缩气体工作腔,所述动涡旋型线体上设有引压孔与引压通道连接从而方便将高压气体导入到第一底板背面的背压腔内,所述第一底板上靠近引压孔一侧还开设有泄压孔,所述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内还设有背压机构。6.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背压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底板下方的前盖、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动盘轴承、设置于前盖上的主轴承、设置于主轴承内圈的曲轴、设置于曲轴末端的后轴承;所述前盖与动涡旋盘之间还安装有动盘耐磨片,所述动盘耐磨片放置于前盖端面上并与第一底板远离动涡旋型线体一侧紧密贴合,所述动盘耐磨片与前盖端面中心区域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底板远离动涡旋型线体一侧设有中心孔,所述动盘轴承设置于中心孔内,所述前盖上设有内孔用于安装主轴承。7.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曲轴上靠近动涡旋盘一侧纵向设有背压入口,所述曲轴下方横向设有背压出口。8.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前盖内位于曲轴的外侧还设有轴封。9.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前盖内位于曲轴的外侧还设有轴封挡圈,所述轴封挡圈设置于轴封的上方。10.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曲轴的背压入口通道内安装有降压器。11.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降压器的外表面设有螺纹通道。12.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前盖内还设有偏心配重,所述偏心配重的上端与动盘轴承内圈连接,所述偏心配重安装在曲轴上端面上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供背压腔气体流入曲轴背压入口通道内。13.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其能够自动调节背压腔的气体压力,保证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背压腔的气体压力可以对动涡旋盘施加相应的轴向预紧力来限制其轴向分离,使得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的工作面之间的密封效果好,不易发生轴向泄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不会降低。附图说明14.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5.图2是本发明动涡旋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16.图3是本发明动涡旋盘的后视结构示意图;17.图4是本发明曲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8.图5是本发明曲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19.图6是降压器的结构示意图;20.图中,1、动涡旋盘;111、动涡旋型线体;112、第一底板;2、静涡旋盘;3、引压孔;4、泄压孔;5、背压机构;51、前盖;52、动盘轴承;53、主轴承;54、曲轴;541、背压入口;542、背压出口;55、后轴承;56、动盘耐磨片;57、轴封;58、轴封挡圈;59、降压器;6、偏心配重;7、背压腔。具体实施方式21.由于现有的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在配合使用时,动涡旋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反向的轴向气体力,使得动涡旋盘工作面与静涡旋盘工作面发生分离,导致制冷剂气体出现轴向泄露,降低了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不易发生轴向泄露,压缩机的制冷效率高,便于企业进行使用。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6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3.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背压机构,包括动涡旋盘1、静涡旋盘2,所述动涡旋盘1包括动涡旋型线体111、设置于动涡旋型线体111下方的第一底板112,所述静涡旋盘2包括静涡旋型线体、设置于静涡旋型线体下方的第二底板,所述动涡旋型线体111的端面、第一底板112正面分别与静涡旋盘2的第二底板正面、静涡旋型线体的端面贴合形成有效的压缩气体工作腔,所述动涡旋型线体111上设有引压孔3与引压通道连接从而方便将高压气体导入到第一底板112背面的背压腔7内,所述第一底板112上靠近引压孔3一侧还开设有泄压孔4,以防止极端工况下背压腔7气体压力陡然增加并无法及时降压,避免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发生长时间有害磨损,所述引压孔3的直径大于泄压孔4的直径;所述动涡旋盘1与静涡旋盘2内还设有背压机构5。24.下面将对背压机构5的结构作详细地阐述,其包括设置于第一底板112下方的前盖51、设置于第一底板112上的动盘轴承52、设置于前盖51上的主轴承53、设置于主轴承53内圈的曲轴54、设置于曲轴54末端的后轴承55;所述前盖51与动涡旋盘1之间还安装有动盘耐磨片56,所述动盘耐磨片56放置于前盖51端面上并与第一底板112远离动涡旋型线体111一侧紧密贴合,所述动盘耐磨片56与前盖51端面中心区域之间存在间隙以便背压腔7气体压力可以有效作用到动涡旋盘1上的第一底板112背面与动盘耐磨片56的贴合面上;所述第一底板112远离动涡旋型线体111一侧设有中心孔,所述动盘轴承52设置于中心孔内,所述前盖51上设有内孔用于安装主轴承53。25.其中,所述曲轴54上靠近动涡旋盘1一侧纵向设有背压入口541,所述曲轴54下方横向设有背压出口542。26.其中,所述前盖51内位于曲轴54的外侧还设有轴封57;所述前盖51内位于曲轴54的外侧还设有轴封挡圈58,所述轴封挡圈58设置于轴封57的上方,能够限制轴封57轴向窜动,起到密封背压腔7的作用。27.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曲轴54的背压入口541通道内安装有降压器59,所述降压器59的外表面设有螺纹通道,背压腔7高压气体通过降压器59的螺纹通道降压成低压气体从曲轴54末端的背压出口542通道流出,背压腔7内的气体压力同步降低。28.更佳地,所述前盖51内还设有偏心配重6,所述偏心配重6的上端与动盘轴承52内圈连接,所述偏心配重6安装在曲轴54上端面上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供背压腔7气体流入曲轴54背压入口541通道内。29.下面将系统的说明本发明的整体工作原理:在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动涡旋盘1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被压缩气体施加反向的轴向气体力也在不断变化,当背压腔7的气体压力不足以保持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紧密贴合时,中心工作腔内的高压气体会通过引压通道汇入引压孔3流入到背压腔7,从引压孔3过来的高压气体使得背压腔7压力不断升高,迫使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逐步贴合,当背压腔7压力上升到特定压力后,引压通道被迫关闭,此时背压腔7压力刚好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即动涡旋盘1轴线方向两侧的压力达到平衡,从而保障了动涡旋盘1的高效平稳运行;当背压腔7的气体压力足以保持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紧密贴合时,随着压缩腔反向的轴向气体力减小,就需要通过降压器59持续不断地减少背压腔7的气体压力来与之对应,否则会导致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预紧力的增加,运行功耗增加,压缩机制冷效率降低,在背压腔7的气体压力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当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出现分离时,引压通道就会随时开启,高压气体就会通过引压孔3重新进入背压腔7并增大其气体压力,使其达到新的平衡;当极端工况条件下背压腔7的气体压力陡然增加并无法及时通过降压器59快速降压时,为了防止动、静涡旋盘2工作面发生长时间有害磨损,在压缩腔次高压气体区域的动涡旋盘1底板面开设一个泄压孔4,其直径小于引压孔3,不仅可以实现背压腔7气体压力的快速释放而且能够保证动涡旋盘1平稳运行。30.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