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31 15:27:54     225



水利;给水;排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背景技术: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3.现有的技术中,常见的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功能不全,因其没有水平校准功能,当其辅助进行打桩定位时,无法保证打桩的垂直度,导致其功能性低下,无法满足施工使用需求。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6.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顶端壁设有多个水平尺,所述定位筒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四角均设有调节螺套,每个所述调节螺套内均安装安装有定位钎,所述定位筒上部内端壁两侧均安装有滚轮,每个所述滚轮后端均设有移动块。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钎上部设有螺纹,所述定位钎顶端安装有把手,使用时,首先将定位筒通过底座放置打桩处,然后将每个调节螺套内均插入定位钎将定位筒位置限定。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定位钎上的螺纹均与调节螺套转动连接,当定位筒位置限定后,通过水平尺的辅助,再手动把手转动即可调整定位筒的垂直度,避免其倾斜,导致后续打桩不垂直,使用方便,且有效提高其功能性。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滚轮均与移动块转动连接,使用时,当打桩进入定位筒内侧时,通过滚轮可避免桩与定位筒内端壁接触摩擦影响打桩效率,且有利于对定位筒的维护。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移动块后端壁均设有拼接座,每个所述拼接座外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每个所述螺杆中部均安装有立板,每个所述螺杆贯穿立板处均设有加固套,使用时,立板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定位筒两端壁,起到承载螺杆的作用。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螺杆贯穿立板外端均安装有转盘,使用时,可根据打桩的尺寸调节多个滚轮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桩使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功能性。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筒和底座两端壁均设有固定块,当定位筒使用后完毕后,通过固定块将定位筒和底座拆分即可将定位筒拆卸取出。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4.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定位钎上的螺纹均与调节螺套转动连接,当定位筒位置限定后,通过水平尺的辅助,再手动把手转动即可调整定位筒的垂直度,避免其倾斜,导致后续打桩不垂直,使用方便,且有效提高其功能性;并且当打桩进入定位筒内侧时,通过滚轮可避免桩与定位筒内端壁接触摩擦影响打桩效率,且有利于对定位筒的维护,并且可根据打桩的尺寸调节多个滚轮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桩使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功能性。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套的结构示意图;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18.图中:1、定位筒;11、水平尺;2、底座;21、调节螺套;3、定位钎;31、螺纹;32、把手;4、固定块;5、滚轮;51、移动块;6、转盘;61、螺杆;62、拼接座;7、立板;71、加固套。具体实施方式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1,定位筒1顶端壁设有多个水平尺11,定位筒1下端设有底座2,底座2上端四角均设有调节螺套21,每个调节螺套21内均安装安装有定位钎3,定位筒1上部内端壁两侧均安装有滚轮5,每个滚轮5后端均设有移动块51。21.其中,定位钎3上部设有螺纹31,定位钎3顶端安装有把手32,使用时,首先将定位筒1通过底座2放置打桩处,然后将每个调节螺套21内均插入定位钎3将定位筒1位置限定。22.每个定位钎3上的螺纹31均与调节螺套21转动连接,当定位筒1位置限定后,通过水平尺11的辅助,再手动把手32转动即可调整定位筒1的垂直度,避免其倾斜,导致后续打桩不垂直,使用方便,且有效提高其功能性。23.多个滚轮5均与移动块51转动连接,使用时,当打桩进入定位筒1内侧时,通过滚轮5可避免桩与定位筒1内端壁接触摩擦影响打桩效率,且有利于对定位筒1的维护。24.每个移动块51后端壁均设有拼接座62,每个拼接座62外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61,每个螺杆61中部均安装有立板7,每个螺杆61贯穿立板7处均设有加固套71,使用时,立板7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定位筒1两端壁,起到承载螺杆61的作用。25.每个螺杆61贯穿立板7外端均安装有转盘6,使用时,可根据打桩的尺寸调节多个滚轮5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桩使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功能性。26.定位筒1和底座2两端壁均设有固定块4,当定位筒1使用后完毕后,通过固定块4将定位筒1和底座2拆分即可将定位筒1拆卸取出。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定位筒1通过底座2放置打桩处,然后将每个调节螺套21内均插入定位钎3将定位筒1位置限定,当定位筒1位置限定后,通过水平尺11的辅助,再手动把手32转动即可调整定位筒1的垂直度,避免其倾斜,导致后续打桩不垂直,使用方便,且有效提高其功能性,当打桩进入定位筒1内侧时,通过滚轮5可避免桩与定位筒1内端壁接触摩擦影响打桩效率,且有利于对定位筒1的维护,立板7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定位筒1两端壁,起到承载螺杆61的作用,每个螺杆61贯穿立板7外端均安装有转盘6,使用时,可根据打桩的尺寸调节多个滚轮5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桩使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功能性,当定位筒1使用后完毕后,通过固定块4将定位筒1和底座2拆分即可将定位筒1拆卸取出。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顶端壁设有多个水平尺(11),所述定位筒(1)下端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端四角均设有调节螺套(21),每个所述调节螺套(21)内均安装安装有定位钎(3),所述定位筒(1)上部内端壁两侧均安装有滚轮(5),每个所述滚轮(5)后端均设有移动块(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钎(3)上部设有螺纹(31),所述定位钎(3)顶端安装有把手(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钎(3)上的螺纹(31)均与调节螺套(2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滚轮(5)均与移动块(5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块(51)后端壁均设有拼接座(62),每个所述拼接座(62)外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61),每个所述螺杆(61)中部均安装有立板(7),每个所述螺杆(61)贯穿立板(7)处均设有加固套(7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杆(61)贯穿立板(7)外端均安装有转盘(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和底座(2)两端壁均设有固定块(4)。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施工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顶端壁设有多个水平尺,所述定位筒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四角均设有调节螺套,每个所述调节螺套内均安装安装有定位钎;每个定位钎上的螺纹均与调节螺套转动连接,当定位筒位置限定后,通过水平尺的辅助,再手动把手转动即可调整定位筒的垂直度,避免其倾斜,导致后续打桩不垂直,使用方便,且有效提高其功能性;并且当打桩进入定位筒内侧时,通过滚轮可避免桩与定位筒内端壁接触摩擦影响打桩效率,且有利于对定位筒的维护,并且可根据打桩的尺寸调节多个滚轮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桩使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功能性。有效提高其功能性。有效提高其功能性。技术研发人员:袁静 张栋 李宝恒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1.27技术公布日:2022/8/30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