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31 15:43:26     525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背景技术:2.电池包热安全随着电动汽车普及越来越受重视,热安全防护已经成为了动力电池最重要的设计。模组之间的电芯通过铝巴以一定的串、并联形式连接起来,不同铝巴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差。电池包热失控后电芯喷发的高温气流会携带导电物质,存在导通铝巴后短路,拉弧的风险,引发热失控扩散加剧,使得热蔓延难以控制;现今,为了保护电池包,模组端板与电芯之间设计有绝缘膜,但该绝缘膜在模组热失控后,对模组端板的热冲击防护不够,受到冲击易丧失绝缘效果,有热扩散的风险。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受到冲击时易发生热扩散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热扩散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5.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包括设在电芯组件上的铝巴,铝巴上方设有绝缘片,绝缘片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避开铝巴且绝缘片对铝巴的上表面形成遮挡。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电芯位于电芯组件内并分隔设置,铝巴串联各个电芯,而铝巴上方设有绝缘片,因而,绝缘片起到防止高温气流冲击同模组其他电芯的作用,对电池包热失控后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此外,在绝缘片上开设有排气口,方便高温气流的排出,防止绝缘片受到高温气流冲击时脱落,对绝缘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绝缘片的耗损,提高绝缘片对铝巴、电芯的防护效果。7.进一步地,绝缘片通过弯折形成倒u字形,绝缘片u字形的底部位于铝巴的上方。u字形结构,提高绝缘片的稳定性;热失控时,绝缘片的顶部受到冲击,而两侧固定,该种结构稳定性好,防止绝缘片的脱落。8.进一步地,排气口呈长条状并位于绝缘片u字形的底部。排气口位于绝缘片底部,绝缘片对铝巴形成遮挡的同时,便于高温气体的排出。9.进一步地,绝缘片u字形的两侧边均设有端板并通过端板夹紧在电芯组件上。绝缘片的两侧通过与端板夹紧起到固定的作用。10.进一步地,绝缘片由pc和云母的复合材料制成。11.进一步地,铝巴有五个并呈两列排列,铝巴将电芯组件的电芯串联在一起。铝巴将相邻的电芯串联在一起,而铝巴呈两列排布,方便排气口位置的设置。12.进一步地,排气口位于两列铝巴的中部。排气口位于中部,排气效果好。13.进一步地,绝缘片的上方设有模组上盖,模组上盖对绝缘片和排气口形成遮挡。设置模组上盖,防止日常使用时,防止杂物的进入,对绝缘片、铝巴、电芯起到保护作用。14.进一步地,模组上盖由pc制成。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6.电芯位于电芯组件内并分隔设置,铝巴串联各个电芯,而铝巴上方设有绝缘片,因而,绝缘片起到防止高温气流冲击同模组其他电芯的作用,对电池包热失控后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此外,在绝缘片上开设有排气口,方便高温气流的排出,防止绝缘片受到高温气流冲击时脱落,对绝缘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绝缘片的耗损,提高绝缘片对铝巴、电芯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的爆炸图。1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的结构图。20.图3示出了图1中的绝缘片结构。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22.10、电芯组件;20、铝巴;30、绝缘片;31、排气口;40、端板;50、模组上盖。具体实施方式23.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25.如图1至图3,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包括设在电芯组件10上的铝巴20,铝巴20上方设有绝缘片30,绝缘片30上开设有排气口31,排气口31避开铝巴20且绝缘片30对铝巴20的上表面形成遮挡。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电芯位于电芯组件10内并分隔设置,铝巴20串联各个电芯,而铝巴20上方设有绝缘片30,因而,绝缘片30起到防止高温气流冲击同模组其他电芯的作用,对电池包热失控后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此外,在绝缘片30上开设有排气口31,方便高温气流的排出,防止绝缘片30受到高温气流冲击时脱落,对绝缘片30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绝缘片30的耗损,提高绝缘片30对铝巴20、电芯的防护效果。27.进一步地,绝缘片30通过弯折形成倒u字形,绝缘片30u字形的底部位于铝巴20的上方。u字形结构,提高绝缘片30的稳定性;热失控时,绝缘片30的顶部受到冲击,而两侧固定,该种结构稳定性好,防止绝缘片30的脱落。28.进一步地,排气口31呈长条状并位于绝缘片30u字形的底部。排气口31位于绝缘片30底部,绝缘片30对铝巴20形成遮挡的同时,便于高温气体的排出。29.进一步地,绝缘片30u字形的两侧边均设有端板40并通过端板40夹紧在电芯组件10上。绝缘片30的两侧通过与端板40夹紧起到固定的作用。30.进一步地,绝缘片30由pc和云母的复合材料制成。31.进一步地,铝巴20有五个并呈两列排列,铝巴20将电芯组件10的电芯串联在一起。铝巴20将相邻的电芯串联在一起,而铝巴20呈两列排布,方便排气口31位置的设置。32.进一步地,排气口31位于两列铝巴20的中部。排气口31位于中部,排气效果好。33.进一步地,绝缘片30的上方设有模组上盖50,模组上盖50对绝缘片30和排气口31形成遮挡。设置模组上盖50,防止日常使用时,防止杂物的进入,对绝缘片30、铝巴20、电芯起到保护作用。34.进一步地,模组上盖50由pc制成。35.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36.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1.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电芯组件(10)上的铝巴(20),所述铝巴(20)上方设有绝缘片(30),所述绝缘片(30)上开设有排气口(31),所述排气口(31)避开所述铝巴(20)且所述绝缘片(30)对所述铝巴(20)的上表面形成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30)通过弯折形成倒u字形,所述绝缘片(30)u字形的底部位于所述铝巴(2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1)呈长条状并位于所述绝缘片(30)u字形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30)u字形的两侧边均设有端板(40)并通过所述端板(40)夹紧在所述电芯组件(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30)由pc和云母的复合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巴(20)有五个并呈两列排列,所述铝巴(20)将所述电芯组件(10)的电芯串联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1)位于两列铝巴(20)的中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30)的上方设有模组上盖(50),所述模组上盖(50)对所述绝缘片(30)和排气口(31)形成遮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上盖(50)由pc制成。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防热失控结构,包括设在电芯组件上的铝巴,铝巴上方设有绝缘片,绝缘片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避开铝巴且绝缘片对铝巴的上表面形成遮挡。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芯位于电芯组件内并分隔设置,铝巴串联各个电芯,而铝巴上方设有绝缘片,因而,绝缘片起到防止高温气流冲击同模组其他电芯的作用,对电池包热失控后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此外,在绝缘片上开设有排气口,方便高温气流的排出,防止绝缘片受到高温气流冲击时脱落,对绝缘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减缓绝缘片的耗损,提高绝缘片对铝巴、电芯的防护效果。电芯的防护效果。电芯的防护效果。技术研发人员:何其艮 赵建雄 黄小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1.28技术公布日:2022/8/30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