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临床产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产科用助产床。背景技术:2.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科学。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临产的孕妇需要特殊照料,在产妇生产时,需要助产医务工作者的辅助,同时也需要相应的设备等进行辅助生产,助产床是重要的辅助生产设备,缺乏一种方便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的助产床,不利于产妇的生产使用,同时现有的助产床使用结构复杂或者智能化程度高,这就导致制造和使用成本也高,同时后期的维护成本也高,同时现有的助产床和普通病床不能进行互相转换,导致使用也受限。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产科用助产床,具有方便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的特点。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产科用助产床,包括产科助产主床组件,所述产科助产主床组件底部的两侧均滑动套设有下肢抬升组件,且产科助产主床组件底部的中心滑动套设有产科助产副床组件,两组所述下肢抬升组件分布在产科助产副床组件的两侧,且下肢抬升组件的顶部与产科助产副床组件之间齿合连接;所述产科助产主床组件包括产科助产主床,所述产科助产主床一端通过轴杆和轴管转动设置有产科助产端床,且产科助产主床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架台和支撑底座盘,所述支撑底架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导向滑杆,且支撑底架台底部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中心导向滑杆,所述侧面导向滑杆端部固定设置有端部顶推盘,且侧面导向滑杆端部杆体上套设有顶推弹簧,所述支撑底架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导轨齿板,所述侧面导向滑杆和支撑底座盘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支撑底架台和产科助产端床之间转动设置有液压气缸。6.优选的,所述下肢抬升组件包括导向滑座管,所述导向滑座管一端和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座管端盘和座管顶台,所述座管顶台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座管轴杆,所述座管轴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座管齿轮,且座管轴杆顶部开设有螺旋导轨滑槽,所述座管轴杆外部通过导向内滑孔套设有方型座管,所述方型座管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齿条,所述导向内滑孔内壁固定设置有导轨滑凸杆,所述导向滑座管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侧板;所述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包括支撑底架板,所述支撑底架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滑座管,且支撑底架板中部两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和内轴杆转动设置有弧型齿板,所述支撑底架板顶部两侧的中端对称分布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顶轴杆,所述支撑底架板顶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所述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一端均开设有下肢放置槽,所述弧型齿板和第一下肢抬升床之间转动设置有辅助支撑臂。7.优选的,所述第一下肢抬升床一端通过轴管和轴杆与弧型齿板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一下肢抬升床另一端通过轴管和固定顶轴杆与支撑底架板顶部侧面架体转动连接。8.优选的,一侧所述支撑底架板顶部的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之间形成v字型产妇下肢搭升结构,产妇的下肢搭载在所述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上的下肢放置槽上。9.优选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弧型齿板的齿牙相对设置,所述方型座管两侧的两个侧面齿条与两个弧型齿板的齿牙齿合。10.优选的,所述导向滑座管在侧面导向滑杆上往复滑动,所述顶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端部顶推盘和座管端盘上。11.优选的,所述座管轴杆底部的座管齿轮与侧面导轨齿板齿合,所述导向内滑孔内壁上的导轨滑凸杆插入到座管轴杆上的螺旋导轨滑槽内。12.优选的,所述底架滑座管在中心导向滑杆上往复滑动,所述导向滑座管通过连接侧板与底架滑座管固定连接。13.优选的,所述产科助产主床和产科助产端床之间形成产妇的上身躺卧倾斜调节结构,同一侧所述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之间形成产妇的下肢搭升结构。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使用时,产科助产主床和产科助产端床之间形成产妇的上身躺卧倾斜调节结构,产科助产主床组件后端设置有产科助产副床组件,产科助产副床组件顶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同一侧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之间形成产妇的下肢v型搭升结构,产妇生产时,产妇上身躺在产科助产主床和产科助产端床上,产妇双下肢搭载在双侧的双下肢v型搭升结构上,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产妇的辅助助产待产。15.2、下肢抬升组件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底部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顶推弹簧的顶推,使得产科助产副床组件顶部向产科助产主床组件顶部顶推靠拢,第一下肢抬升床抵触靠拢在产科助产主床端部,通过这种抵触靠拢,使得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和产科助产主床组件的顶部床体可以保持产妇平卧的平躺结构。16.3、在产妇助产时,向上掰动第一下肢抬升床,此时第一下肢抬升床解除对产科助产主床的抵触靠拢,此时通过顶推弹簧的顶推,下肢抬升组件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向产科助产主床组件靠拢移动,座管轴杆底部的座管齿轮与侧面导轨齿板齿合,导向内滑孔内壁上的导轨滑凸杆插入到座管轴杆上的螺旋导轨滑槽内,下肢抬升组件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向内移动时,座管轴杆实现转动,此时方型座管向上移动,通过方型座管向上移动,此时两个弧型齿板同步向上转动,通过两个弧型齿板同步向上转动,此时第一下肢抬升床和第二下肢抬升床之间形成v字型产妇下肢搭升结构。附图说明17.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第三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第四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产科助产主床组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下肢抬升组件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下肢抬升组件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下肢抬升组件的爆炸图;图9为本发明产科助产副床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本发明产科助产副床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中:1、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01、产科助产主床;102、产科助产端床;103、支撑底架台;104、支撑底座盘;105、侧面导向滑杆;106、中心导向滑杆;107、侧面导轨齿板;108、加强筋板;109、顶推弹簧;110、端部顶推盘;111、液压气缸;2、下肢抬升组件;201、导向滑座管;202、座管端盘;203、座管顶台;204、座管轴杆;205、座管齿轮;206、螺旋导轨滑槽;207、方型座管;208、导向内滑孔;209、侧面齿条;210、导轨滑凸杆;211、连接侧板;3、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01、支撑底架板;302、底架滑座管;303、弧型齿板;304、内轴杆;305、第一下肢抬升床;306、第二下肢抬升床;307、下肢放置槽;308、固定顶轴杆;309、辅助支撑臂。具体实施方式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9.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产科用助产床,包括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底部的两侧均滑动套设有下肢抬升组件2,且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底部的中心滑动套设有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两组下肢抬升组件2分布在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的两侧,且下肢抬升组件2的顶部与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之间齿合连接;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包括产科助产主床101,产科助产主床101一端通过轴杆和轴管转动设置有产科助产端床102,产科助产主床101和产科助产端床102之间形成产妇的上身躺卧倾斜调节结构,且产科助产主床101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架台103和支撑底座盘104,支撑底架台1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导向滑杆105,且支撑底架台103底部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中心导向滑杆106,侧面导向滑杆105端部固定设置有端部顶推盘110,且侧面导向滑杆105端部杆体上套设有顶推弹簧109,支撑底架台1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导轨齿板107,侧面导向滑杆105和支撑底座盘104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板108,支撑底架台103和产科助产端床102之间转动设置有液压气缸111。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肢抬升组件2包括导向滑座管201,导向滑座管201一端和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座管端盘202和座管顶台203,座管顶台203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座管轴杆204,座管轴杆204底部固定设置有座管齿轮205,且座管轴杆204顶部开设有螺旋导轨滑槽206,座管轴杆204外部通过导向内滑孔208套设有方型座管207,方型座管207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面齿条209,导向内滑孔208内壁固定设置有导轨滑凸杆210,座管轴杆204底部的座管齿轮205与侧面导轨齿板107齿合,导向内滑孔208内壁上的导轨滑凸杆210插入到座管轴杆204上的螺旋导轨滑槽206内,导向滑座管201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侧板211,导向滑座管201在侧面导向滑杆105上往复滑动,顶推弹簧109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端部顶推盘110和座管端盘202上;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包括支撑底架板301,支撑底架板30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滑座管302,且支撑底架板301中部两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和内轴杆304转动设置有弧型齿板303,支撑底架板301顶部两侧的中端对称分布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顶轴杆308,支撑底架板301顶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一端均开设有下肢放置槽307,弧型齿板303和第一下肢抬升床305之间转动设置有辅助支撑臂309,第一下肢抬升床305一端通过轴管和轴杆与弧型齿板303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另一端通过轴管和固定顶轴杆308与支撑底架板301顶部侧面架体转动连接,第一下肢抬升床305的使用结构与第二下肢抬升床306的使用结构一致,一侧支撑底架板301顶部的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之间形成v字型产妇下肢搭升结构,产妇的下肢搭载在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上的下肢放置槽307上,同一侧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之间形成产妇的下肢搭升结构,同一侧两个弧型齿板303的齿牙相对设置,方型座管207两侧的两个侧面齿条209与两个弧型齿板303的齿牙齿合,底架滑座管302在中心导向滑杆106上往复滑动,导向滑座管201通过连接侧板211与底架滑座管302固定连接。21.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下肢抬升组件2可相对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向两侧倾斜设置,此时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顶部两侧的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也相对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向两侧倾斜设置,下肢抬升组件2得倾斜度和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向两侧的倾斜度一致,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抬升时,产妇下肢放置时,产妇的下肢处于分开的状态,通过此种方式,更能方便产妇的助产。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使用时,产科助产主床101和产科助产端床102之间形成产妇的上身躺卧倾斜调节结构,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后端设置有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顶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同一侧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之间形成产妇的下肢v型搭升结构,产妇生产时,产妇上身躺在产科助产主床101和产科助产端床102上,产妇双下肢搭载在双侧的双下肢v型搭升结构上,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产妇的辅助助产待产,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下肢抬升组件2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搭配使用时,导向滑座管201在侧面导向滑杆105上往复滑动,顶推弹簧109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端部顶推盘110和座管端盘202上,底架滑座管302在中心导向滑杆106上往复滑动,导向滑座管201通过连接侧板211与底架滑座管302固定连接,通过顶推弹簧109的顶推,使得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顶部向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顶部顶推靠拢,助产床平卧使用时,通过顶推弹簧109的顶推,第一下肢抬升床305抵触靠拢在产科助产主床101端部,通过这种抵触靠拢,使得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和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的顶部床体可以保持产妇平卧的平躺结构,在产妇助产时,向上掰动第一下肢抬升床305,此时第一下肢抬升床305解除对产科助产主床101的抵触靠拢,此时通过顶推弹簧109的顶推,下肢抬升组件2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向产科助产主床组件1靠拢移动,此时由于座管轴杆204底部的座管齿轮205与侧面导轨齿板107齿合,导向内滑孔208内壁上的导轨滑凸杆210插入到座管轴杆204上的螺旋导轨滑槽206内,座管轴杆204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导向滑座管201上,此时下肢抬升组件2和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向内移动时,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座管轴杆204实现转动,此时方型座管207向上移动,由于产科助产副床组件3中部两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和内轴杆304转动设置有弧型齿板303,同一侧两个弧型齿板303的齿牙相对设置,方型座管207两侧的两个侧面齿条209与两个弧型齿板303的齿牙齿合,通过方型座管207向上移动,此时两个弧型齿板303同步向上转动,由于第一下肢抬升床305一端通过轴管和轴杆与弧型齿板303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另一端通过轴管和固定顶轴杆308与支撑底架板301顶部侧面架体转动连接,第二下肢抬升床306的连接结构与第一下肢抬升床305的连接结构一致,通过两个弧型齿板303同步向上转动,弧型齿板303和第一下肢抬升床305之间转动设置有辅助支撑臂309,此时一侧支撑底架板301顶部的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之间形成v字型产妇下肢搭升结构,产妇的下肢搭载在第一下肢抬升床305和第二下肢抬升床306上的下肢放置槽307上,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产妇生产时的助产使用。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临床产科用助产床
作者:admin
2022-08-31 15:53:25
382
- 下一篇: 视频的目标分割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 上一篇: 触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