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除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模组、除湿器及除湿控制方法。背景技术:2.实验室、药厂、手术室以及食品厂都对工作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度等;其中,为了满足湿度的要求,一般采用除湿器进行除湿,具体地,通过除湿器中的复合型除湿模组进行除湿。3.复合型除湿模组的布局一般是将转轮除湿模组放置于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使得空气先经过蒸发器进行凝水,再经过转轮进一步析出水分,以达到更好的除湿效果。而相关技术中冷凝器和转轮除湿模组中间存在较大空间无法利用,结构不够紧凑,进而影响整机尺寸及装柜量。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模组、除湿器及除湿控制方法,通过缺口使得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三者紧贴设置,进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模组,除湿模组包括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转轮除湿组件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6.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一侧面和蒸发器紧贴,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加热盒,冷凝器的端面设置有缺口,加热盒位于缺口中使得冷凝器能够紧贴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二侧面。7.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冷凝器通过连接组件与转轮除湿组件配合。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冷凝器上的配合片,配合片上开设有滑孔;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在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二侧面上的滑扣,滑孔与滑扣配合实现冷凝器与转轮除湿组件的连接。9.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固定组件,当滑孔与滑扣配合后,固定组件将冷凝器与转轮除湿组件固定在一起。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轮除湿组件还包括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壶、转盘以及支架,水壶和转盘均固定在支架上,加热盒固定在支架靠近冷凝器的一侧;转轮除湿组件还包括回流单元,回流单元的一端与加热盒连通,另一端与水壶连通。11.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壶为中空结构,且水壶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有用于气体流过的栅格,两个侧面上的栅格使得水壶的内部与外界连通。12.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流单元包括风道和风机,经转盘分离出的水蒸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风道进入水壶中。1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上开设有与转盘匹配的孔,加热盒和回流单元固定在支架靠近冷凝器的一侧,且位于支架的下部区域上;对应地,缺口开设在冷凝器的下部区域,使得冷凝器通过缺口嵌入转轮除湿组件上。14.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冷凝器的厚度不大于第一厚度,其中,第一厚度为加热盒和风机中较大的厚度。15.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温湿度检测组件,温湿度检测组件设置在蒸发器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进风的温度和湿度,并以此控制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的工作状态。16.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内预设有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控制器接收温湿度检测组件采集的温度和湿度,并与对应的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的工作状态。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器,除湿器包括上述的除湿模组。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除湿模组,除湿控制方法包括:19.检测蒸发器入口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且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时,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均工作;反之仅有转轮除湿组件工作。20.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除湿的同时,实时检测环境湿度,当环境湿度小于设定值时,除湿模组停止工作。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除湿模组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22.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一侧面和蒸发器紧贴,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加热盒,冷凝器的端面设置有缺口,加热盒位于缺口中使得冷凝器能够紧贴转轮除湿组件的第二侧面;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缺口使得蒸发器、转轮除湿组件以及冷凝器三者紧贴设置,进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23.在进行除湿的过程中,常温潮湿空气进入蒸发器中,在蒸发器的作用下进行了降温,同时析出水分,实现干燥,被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升温,即可在保证温度基本不变、使得吹出的风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实现除湿;在这个基础上,本发明还增加了转轮除湿组件,进一步提高了析出水分的能力,使得整体的除湿效果更好。24.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除湿器是基于上述除湿模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除湿模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2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除湿控制方法是基于上述除湿模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除湿模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2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27.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的爆炸图;28.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29.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的剖视图;30.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31.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中滑孔和滑扣配合后的剖视图;32.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33.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中滑扣的结构示意图;34.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中转轮除湿组件的爆炸图;35.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模组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36.图10是图9中a-a方向的剖视图;37.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38.其中:39.1、蒸发器;2、转轮除湿组件;3、冷凝器;4、连接组件;21、加热盒;22、水壶;23、转盘;24、支架;25、回流单元;26、电机;31、缺口;41、配合片;42、滑孔;43、滑扣;221、栅格;251、风道;252、风机。具体实施方式4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43.实施例1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模组,如图1和图2所示,除湿模组包括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转轮除湿组件2位于蒸发器1和冷凝器3之间;45.转轮除湿组件2的第一侧面和蒸发器1紧贴,转轮除湿组件2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加热盒21,冷凝器3的端面设置有缺口31,加热盒21位于缺口31中使得冷凝器3能够紧贴转轮除湿组件2的第二侧面;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缺口31使得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三者紧贴设置,进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46.在进行除湿的过程中,常温潮湿空气进入蒸发器1中,在蒸发器1的作用下进行了降温,同时析出水分,实现干燥,被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3升温,使得吹出的风温度适宜并实现除湿;在这个基础上,本发明还增加了转轮除湿组件2,进一步提高了析出水分的能力,使得整体的除湿效果更好。47.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模组主要由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组成,转轮除湿组件2夹在蒸发器1和冷凝器3中间;冷凝器3可选择为l型,进而实现嵌入转轮除湿组件2上,充分利用其可通风区域进行换热,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对除湿能力的影响。48.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除湿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组件4,冷凝器3通过连接组件4与转轮除湿组件2配合。49.具体地,连接组件4为了使冷凝器3和转轮除湿组件2紧密配合,且为了装配方便,尽量减少螺钉的数量。50.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在冷凝器3上的配合片41,配合片41上开设有滑孔42;连接组件4还包括固定在转轮除湿组件2的第二侧面上的滑扣43,滑孔42与滑扣43配合实现冷凝器3与转轮除湿组件2的连接。51.具体地,冷凝器3总共有四个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假设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相对的两个面,且与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其中,第一面靠近转轮除湿组件2;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相对的两个面,且与气体的流动方向水平,则配合片41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或第一侧面和第四侧面相交的边上,且向外延伸,配合片41的中心处开设有滑孔42,为了保证配合片41的强度,滑孔42所占的配合片41的面积比例不能过大;另外,转轮除湿组件2靠近冷凝器3的一面称之为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滑扣43,且位置与滑孔42对应,滑扣43为圆柱体或者立方体结构,如图7所示,其紧挨转轮除湿组件2第二侧面的一面向内凹陷,当滑孔42套设在滑扣43上,将冷凝器3向凹陷的方向推动,即可实现将冷凝器3连接在转轮除湿组件2上。52.另外,为了使得冷凝器3更稳定地连接在转轮除湿组件2上,连接组件4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扣43需向同一方向凹陷;优选设置三个。当缺口31开设在冷凝器3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时,则其中两个配合片41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相交的边上,另外一个配合片41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四侧面相交的边上。53.在具体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固定组件,当滑孔42与滑扣43配合后,固定组件将冷凝器3与转轮除湿组件2固定在一起。54.也就是说,通过连接组件4将冷凝器3卡接在转轮除湿组件2上后,通过固定组件实现两者的固定;具体地,固定组件为一个螺钉结构。55.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4和固定组件后,通卡接的方式使冷凝器3和转轮除湿组件2卡接在一起,之后再通过一个螺钉即可完成两者的固定,整个装配过程减少了螺钉的使用数量。56.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转轮除湿组件2还包括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壶22、转盘23以及支架24,水壶22和转盘23均固定在支架24上,加热盒21固定在支架24靠近冷凝器3的一侧;转轮除湿组件2还包括回流单元25,回流单元25的一端与加热盒21连通,另一端与水壶22连通。57.具体地,加热盒21为电加热盒,可以将水蒸气加热为蒸汽,其固定在支架24上,且尽可能的避开转盘23;58.如图9和图10所示,水壶22为中空结构,且水壶22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有用于气体流过的栅格221,两个侧面上的栅格221使得水壶2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水壶22底部连通有接水盘,气体可通过水壶22上的栅格221进行流通,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水壶22底部的接水盘中;59.如图1和图3所示,回流单元25包括风道251和风机252,风道251的一端和电加热盒连接,另一端通过风机252与水壶22连通,当然,风机252与水壶22之间也设置有管道;经转盘23分离出的水蒸气在风机252的作用下,经过风道251进入水壶22中,由于水壶22和蒸发器1紧贴,因此,水壶22中的水蒸气经蒸发器1降温后,析出冷凝水,冷凝水从水壶22下方的出水口流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栅格221流出;60.支架24上开设有与转盘23匹配的孔,加热盒21和回流单元25固定在支架24靠近冷凝器3的一侧,且位于支架24的下部区域上;对应地,缺口31开设在冷凝器3的下部区域,使得冷凝器3通过缺口31嵌入转轮除湿组件2上。61.更具体地,支架24为四边形结构,中心处开设有孔,转盘23位于水壶22和支架24之间,且转盘23靠近支架24的侧面恰好位于孔中,支架24的上端高于转盘23,使得支架24通过其上端高出的部分可以直接与水壶22顶部的连接件连接,这样就实现了水壶22、转盘23以及支架24的固定。6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转轮除湿组件2,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涂布在转盘23上的硅胶将空气中的水份以物理方式吸附与具有多孔结构的硅胶上,之后在电加热盒处,将吸附在硅胶孔洞的水汽加热汽化,进而在风机252的作用下,通过风道251进入水壶22中,由于水壶22紧贴蒸发器1设置,因此水壶22中的气体降温,进而析出水份,析出的水份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接水盘中。63.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电机26驱动转盘23工作,电机26固定在支架24上且不覆盖支架24上的孔。64.在具体实施例中: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冷凝器3的厚度不大于第一厚度,其中,第一厚度为加热盒21和风机252中较大的厚度;也就是说,由于电加热盒及风道的遮挡,转轮除湿组件2的下部区域无空气流经,故设置异形的冷凝器3,其形状为l形,尽可能覆盖转轮除湿组件2的有效通风区域,以维持除湿模组整体的除湿能力;另外,异形的冷凝器3可嵌入式安装在转轮除湿组件2的支架24上,其深度方向尺寸不超过电加热盒或风机二者中最大的深度尺寸,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小除湿模组的整体厚度。65.在具体实施例中:除湿模组还包括温湿度检测组件,温湿度检测组件设置在蒸发器1的进风口处,用于检测进风的温度和湿度,并以此控制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的工作状态。66.并且,除湿模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内预设有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控制器接收温湿度检测组件采集的温度和湿度,并与对应的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的工作状态。67.具体地,温湿度检测组件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进风的温度和湿度,也即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68.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模组的工作原理为:69.由于空气在不同的温度下所能容纳的水分是不同的,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空气通过蒸发器时,空气冷却降温,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并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的露点继续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并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的露点继续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变成凝结水并析出,从而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得到降低,空气实现了除湿过程。70.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模组结合上述原理,具体的除湿过程为:空气经蒸发器1后,通过水壶22上的栅格221进入转盘23,在转盘23转动的作用下,分为两路进行传递,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一路进入电加热盒中;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另外一路进入冷凝器3中。71.其中,进入电加热盒中的这一路,电加热盒加热其覆盖的那部分转盘23,将转盘23吸收的经过蒸发器1后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加热汽化,进而在风机252的作用下,通过风道251进入水壶22中,由于水壶22紧贴蒸发器1设置,因此水壶22中的气体降温,进而析出水份,析出的水份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接水盘中。72.实施例2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器,除湿器包括实施例1的除湿模组。74.实施例37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实施例1的除湿模组,除湿控制方法包括:76.如图11所示,开机后,检测蒸发器1入口处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且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时,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均工作;反之仅有转轮除湿组件2工作。77.在具体实施例中:除湿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除湿的同时,实时检测环境湿度,当环境湿度小于等于设定值时,除湿模组停止工作。78.具体地,本实施例在蒸发器1的入风口处设置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且环境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时,转轮除湿组件和压缩机都工作,也即,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均工作;否则仅转轮除湿组件2工作。在除湿的同时,当采集的环境湿度值小于湿度设定值时,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停止运行,进入待机状态。79.在本实施例中,湿度设定值小于湿度阈值。80.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每间隔固定时间进行一次数据的采集,固定时间优选为2min。81.具体地,为了更好的进行假设说明,假设温度阈值为25℃,湿度阈值为50%,湿度设定值为40%;82.假设某次采集的环境温度为30℃,环境湿度为60%,则蒸发器1、转轮除湿组件2以及冷凝器3均工作;随着除湿工作的进行,当环境温度为28℃,环境湿度为48%时,则关闭蒸发器1和冷凝器,仅转轮除湿组件2工作;随着除湿工作的进行,当环境湿度为39%时,转轮除湿组件2也停止工作,除湿结束。83.上述数据仅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温度阈值、湿度阈值以及湿度设定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84.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85.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除湿模组、除湿器及除湿控制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9-03 18:58:35
585
- 下一篇: 烧结台车隔热装置及更换方法与流程
- 上一篇: 一种超低介电常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