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氯化镁提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氯化镁提取装置。背景技术:2.海水晒盐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卤水,卤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为了提取出卤水中的氯化镁,往往先需要将卤水进行浓缩再制粒。3.目前,现有的氯化镁提取装置采用直接对卤水进行加热的工艺,这种工艺在对氯化镁加热浓缩的过程中存在氯化镁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装置的浓缩效率低,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提取到的氯化镁也达不到生产要求。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镁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氯化镁浓缩效率低的问题。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氯化镁提取装置,氯化镁提取装置包括:储液罐,用于储存物料;浓缩罐,与储液罐连通;加热件,设置在浓缩罐上;搅拌组件,包括穿设在浓缩罐上的第一转轴和设置在第一转轴外周的搅拌叶片,以对进入浓缩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造粒机,位于浓缩罐的一侧,且造粒机与浓缩罐连接,造粒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口,进风口能够与冷源或外部环境连通。6.进一步地,第一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搅拌叶片为环绕第一转轴的螺旋形叶片;或者,搅拌叶片为多个,多个搅拌叶片绕第一转轴的周向间隔设置,搅拌叶片为圆形或矩形或弧形。7.进一步地,浓缩罐限定出腔体,加热件位于腔体内并与浓缩罐的内壁面连接,加热件位于搅拌叶片的外周。8.进一步地,搅拌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的外周的刮板,刮板具有与浓缩罐的内壁形状相配合的弧形面。9.进一步地,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浓缩罐外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驱动连接。10.进一步地,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之间的轴封,轴封与第一转轴密封连接。11.进一步地,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破碎组件,破碎组件位于进风口的下方,破碎组件用于对自造粒机输出的物料进行破碎。12.进一步地,破碎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穿设在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外周的破碎绞龙。13.进一步地,浓缩罐上设有浓缩罐进口和浓缩罐出口,浓缩罐进口设置在浓缩罐的周向侧壁上,浓缩罐出口设置在浓缩罐的底部,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造粒机的造粒机进口和浓缩罐出口的输送管路,以及位于输送管路上的动力泵。14.进一步地,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储液罐外侧的防腐层和位于储液罐底部的支撑座。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热件能够对浓缩罐进行加热,使浓缩罐内的物料加速蒸发,从而使液态的物料浓缩变为熔融态;驱动第一转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搅拌叶片能够随第一转轴同步转动,搅拌组件可以对浓缩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这样,浓缩罐内的全部物料浓缩成熔融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氯化镁提取装置的浓缩效率。通过造粒机的进风口,外部冷源产生的冷风或者外部环境的自然风能够被输送至造粒机内部,熔融态氯化镁在冷风或自然风的冷却作用下结晶,转变为氯化镁晶体,从而完成提取氯化镁的过程。附图说明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氯化镁提取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氯化镁提取装置的浓缩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19.图3示出了图1的氯化镁提取装置的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21.1、储液罐;10、储液腔;11、防腐层;12、支撑座;13、储液罐进口;14、储液罐出口;15、连接管路;16、搅拌叶片;17、刮板;171、弧形面;18、输送管路;2、浓缩罐;20、腔体;21、浓缩罐进口;22、浓缩罐出口;24、排气口;26、第一电机;27、轴封;28、第一转轴;29、加热件;3、造粒机;30、壳体;31、造粒机进口;32、进风口;33、支撑架;34、造粒机出口;35、造粒机出口盖;36、破碎组件;37、第二电机;38、第二转轴;381、破碎绞龙;4、动力泵;40、搅拌组件;5、外壳。具体实施方式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氯化镁提取装置。氯化镁提取装置包括:储液罐1、浓缩罐2、加热件29、搅拌组件40以及造粒机3,其中,储液罐1用于储存物料;浓缩罐2与储液罐1连通;加热件29设置在浓缩罐2上;搅拌组件40包括穿设在浓缩罐2上的第一转轴28和设置在第一转轴28外周的搅拌叶片16,以对进入浓缩罐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造粒机3位于浓缩罐2的一侧,且造粒机3与浓缩罐2连接,造粒机3包括壳体30和设置在壳体30上的进风口32,进风口32能够与冷源或外部环境连通。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液罐1能够储存待提取氯化镁的物料(比如纯化后的卤水),浓缩罐2内的加热件29与外接电源连接,加热件29能够对浓缩罐2进行加热,使浓缩罐2内的物料加速蒸发,从而使液态的物料浓缩变为熔融态;当浓缩罐2内升至一定的温度(比如,110°),启动搅拌组件40,驱动第一转轴28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搅拌叶片16能够随第一转轴28同步转动,这样,搅拌组件40可以对浓缩罐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熔融态的物料能够由浓缩罐2进入造粒机3,通过造粒机3的进风口32,外部冷源产生的冷风或者外部环境的自然风能够被输送至造粒机3内部,熔融态氯化镁在冷风或自然风的冷却作用下结晶,转变为氯化镁晶体,从而完成提取氯化镁的过程。25.通过上述设置,液态的物料经加热浓缩和冷却结晶两个步骤后能够转化为氯化镁晶体,从而实现提取氯化镁的作用;同时,加热后通过搅拌组件40对物料进行搅拌,可以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这样,位于浓缩罐2内的全部物料浓缩成熔融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氯化镁提取装置的浓缩效率。2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8沿竖直方向延伸,搅拌叶片16为环绕第一转轴28的螺旋形叶片。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轴28的一端穿出浓缩罐2的顶壁,第一转轴28的另一端位于浓缩罐2内,螺旋叶片设在第一转轴28的外周,通过设置螺旋形的叶片,可以提高搅拌组件40对物料的搅拌效果和搅拌效果,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28.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尺寸和结构的需求,也可以这样设置搅拌叶片16:搅拌叶片16为多个圆形或矩形叶片,多个搅拌叶片16绕第一转轴28的周向或轴向间隔设置。这样,当第一转轴28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搅拌叶片16同样可以起到搅拌物料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的作用。29.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浓缩罐2限定出腔体20,加热件29位于腔体20内并与浓缩罐2的内壁面连接,加热件29位于搅拌叶片16的外周。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件29为绕浓缩罐2的内壁面螺旋设置的盘管,这样,盘管的表面积较大,盘管能够使浓缩罐2内迅速升温,同时,由于盘管在浓缩罐2的周向上均匀布置,这样能够使浓缩罐2内的物料受热均匀同时迅速浓缩形成熔融态氯化镁。另外,加热件29的内径大于搅拌叶片16的外径,这样设置,加热件29和搅拌叶片16能够互不干扰,分别独立对浓缩罐2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搅拌,从而提高氯化镁提取装置对氯化镁的浓缩效率。31.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加热件29也可以设置为绕浓缩罐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管,多个加热管可以为直型单端管、直型双端管、u型管、w型管或异型管中的一种或几种。32.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搅拌组件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28的外周的刮板17,刮板17具有与浓缩罐2的内壁形状相配合的弧形面171。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轴28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刮板17与浓缩罐2的内壁滑动配合,这样刮板17能够将沉淀在浓缩罐2的底壁或者侧壁上的物料刮动,从而可以避免物料残留导致氯化镁提取装置的浓缩效率降低的问题。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浓缩罐2外部的第一电机26,第一电机26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8驱动连接。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26设置在浓缩罐2的顶壁,这样便于与第一转轴28的穿出浓缩罐2的一端驱动连接,第一电机26能够驱动第一转轴28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以使搅拌组件40对浓缩罐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第一电机26设在浓缩罐2外,可以避免浓缩罐2内的物料对第一电机26造成干扰。另外,浓缩罐2的顶壁还开设有排气口24,浓缩罐2内的物料在加热蒸发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能够有排气口24排出。3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电机26和第一转轴28之间的轴封27,轴封27与第一转轴28密封连接。37.通过上述设置,轴封27能够对第一转轴28起密封作用,避免浓缩罐2内的物料外溢,也可以避免外部空气进入浓缩罐2内部;同时,轴封27的背离浓缩罐2的一侧还可以用于支撑第一电机26,这样设置,结构紧凑。38.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30内的破碎组件36,破碎组件36位于进风口32的下方,破碎组件36用于对自造粒机3输出的物料进行破碎。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壳体30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造粒机进口31、进风口32、破碎组件36、造粒机出口34以及设在在造粒机出口34处的造粒机出口盖35,熔融态氯化镁有造粒机进口31进入壳体30内,进风口32输入冷风,在冷风的冷却作用下,熔融态氯化镁冷却结晶形成氯化镁晶体,氯化镁晶体经过破碎组件36形成氯化镁颗粒,打开造粒机出口盖35,即可从造粒机出口34收集到氯化镁颗粒。另外,造粒机3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造粒机3的支撑架33。40.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破碎组件36包括沿水平方向穿设在壳体30上的第二转轴38以及设置在第二转轴38的外周的破碎绞龙381。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破碎组件36还包括第二电机37,第二转轴38的一端穿出壳体30后与第二电机37连接,在第二电机37的驱动下,第二转轴38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位于第二转轴38外周的破碎绞龙381能够对氯化镁晶体进行破碎,从而可以得到氯化镁颗粒。42.优选地,破碎绞龙38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破碎叶片。43.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破碎绞龙381也可以为绕第二转轴38的螺旋形叶片。44.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浓缩罐2上设有浓缩罐进口21和浓缩罐出口22,浓缩罐进口21设置在浓缩罐2的周向侧壁上,浓缩罐出口22设置在浓缩罐2的底部,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浓缩罐出口22和造粒机3的造粒机进口31的输送管路18,以及位于输送管路18上的动力泵4。4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浓缩罐进口21通过连接管路15与储液罐出口14连通,以将浓缩罐2与储液罐1连通;浓缩罐出口22通过输送管路18与造粒机进口31连通,以将浓缩罐2与造粒机3连通,位于输送管路18上的动力泵4与外接电源连接,动力泵4能够将位于低处的浓缩罐出口22处的熔融态氯化镁输送至高处的造粒机进口31。46.如图1所示,浓缩罐进口21设置在浓缩罐2的侧壁的中间偏下的位置。47.当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浓缩罐进口21也可以设置在浓缩罐2的侧壁的中间偏上的位置。48.需要说明的是,储液罐出口14可以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储液罐1的中间偏下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储液罐1的中间偏上的位置。49.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储液罐出口14和浓缩罐进口21之间的连接管路15上设置输送泵,便于将储液罐1内的物料输送至浓缩罐2内。50.优选地,动力泵4为提升泵,提升泵能够将低处的物料输送至高处,有效防止输送管路18内的液体回流。51.优选地,浓缩罐2为立式圆柱体结构。52.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氯化镁提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储液罐1外侧的防腐层11和位于储液罐1底部的支撑座12。5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液罐1包括外壳5,外壳5限定出储液腔10,外壳5上还设有与储液腔10连通的储液罐进口13以及储液罐出口14;其中,储液腔10用于存储物料,储液罐1通过储液罐出口14与浓缩罐2连通;防腐层11设在外壳5的外侧,从而减少物料对外部环境的腐蚀;支撑座12用于支撑储液罐1,这样,可以减少储液罐1内的物料对地面的污染。54.优选地,外壳5的顶部为弧形结构。5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加热件能够对浓缩罐进行加热,使浓缩罐内的物料加速蒸发,从而使液态的物料浓缩变为熔融态;驱动第一转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搅拌叶片能够随第一转轴同步转动,搅拌组件可以对浓缩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使物料受热均匀,这样,浓缩罐内的全部物料浓缩成熔融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氯化镁提取装置的浓缩效率。造粒机的进风口能够将外部冷源产生的冷风或者外部环境的自然风输送至造粒机内部,熔融态氯化镁在冷风或自然风的冷却作用下结晶,转变为氯化镁晶体,从而完成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另外,螺旋形的搅拌叶片可以提高搅拌组件对物料的搅拌效果和搅拌效果;加热件为绕浓缩罐的内壁面螺旋设置的盘管,盘管能够使浓缩罐内的物料受热均匀同时迅速浓缩形成熔融态氯化镁;刮板能够将沉淀在浓缩罐的底壁或者侧壁上的物料刮动;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搅拌组件对浓缩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轴封能够对第一转轴起密封作用,同时支撑第一电机;破碎组件用于对自造粒机输出的氯化镁晶体进行破碎形成氯化镁颗粒;动力泵能够将位于低处的浓缩罐出口处的熔融态氯化镁输送至高处的造粒机进口;防腐层可以减少物料对外部环境的腐蚀;支撑座可以减少储液罐内的物料对地面的污染。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氯化镁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06 18:08:01
427
关键词: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电动动态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网易云等级计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