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绞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水平对绞电缆对绞装置。背景技术:2.对绞电缆就是将不同的两根绝缘的导线互相绞在一起,与双绞线作用类似,是用来降低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3.现有对绞装置在对绞过程中,缺乏对导线的有效限位矫正,从而导致对绞后的对绞电缆,不够均匀密实,进而松散强度低,且易造成两个导线的长度不同,而影响其使用。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水平对绞电缆对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水平对绞电缆对绞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通过轴承装有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左侧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末端设有圆形连接头,并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底座顶面左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下方的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所述转盘右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连接轴顶面与底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放线机构,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放线机构对应的过线孔,所述限位板上下端沿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对应的第一过线槽,所述底座上通过支撑杆固定有位于所述限位板右侧的对绞管,所述底座顶面右端通过支撑架固定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底座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第二链条。6.优选的,所述转盘、所述连接轴、所述圆形连接头、所述限位板一体成型。7.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为方柱型结构。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后侧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均设有出口,并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有位于所述套管内的活塞,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装有推力弹簧,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安装有两个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过线槽对应的第二过线槽。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末端为无棱角的圆弧形结构。10.优选的,所述对绞管轴心线与所述限位板中心线共线。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2.1、导线经过线孔、第一过线槽限位,从而对绞时导线不易松散更均匀密实。13.2、在限位轮的第二过线槽作用下,导线会经限位轮压直矫正,进而对绞效果更好,强度更高。附图说明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右视结构示意图;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右视结构示意图;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连接杆、活塞、推力弹簧剖视结构示意图。20.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轴承;4、转盘;5、连接轴;6、圆形连接头;7、第一从动链轮;8、第一电机;9、第一主动链轮;10、第一链条;11、限位板;12、放线机构;13、过线孔;14、第一过线槽;15、支撑杆; 16、对绞管;17、支撑架;18、收卷机构;19、第二从动链轮;20、第二电机;21、第二主动链轮;22、第二链条;23、套管;24、连接杆;25、活塞; 26、推力弹簧;27、连接板;28、限位轮;29、第二过线槽。具体实施方式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2.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水平对绞电缆对绞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内通过轴承3装有可转动的转盘4,从而转盘4可在支撑板2内转动;所述转盘 4左侧固定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末端设有圆形连接头6,并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7,所述底座1顶面左部固定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轴上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下方的第一主动链轮9,所述第一主动链轮9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10,所述转盘4右侧固定有限位板11,进而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主动链轮9转动,并进一步通过第一链条10带动第一从动链轮7转动,进而带动圆形连接头6、连接轴5、转盘4、限位板11转动;所述连接轴5顶面与底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放线机构12,所述转盘4上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放线机构12对应的过线孔13,所述限位板11上下端沿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13对应的第一过线槽14,所述底座1上通过支撑杆15固定有位于所述限位板11右侧的对绞管16,所述底座1顶面右端通过支撑架17固定有收卷机构18,所述收卷机构18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二从动链轮19,所述底座1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主动链轮21,所述第二主动链轮21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19之间安装有第二链条22,使用时,从两个放线机构12同步放出两个导线,分别穿过过线孔13后,再经第一过线槽14限位后,进入对绞管16,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圆形连接头6、连接轴5、转盘4、限位板11转动,从而同步带动两个导线在对绞管16内对绞,最后经第二电机 20带动收卷机构18收卷。23.具体而言,所述转盘4、所述连接轴5、所述圆形连接头6、所述限位板11 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便于转盘4、连接轴5、圆形连接头6、限位板11整体制作,提高加工效率,且连接处更稳定。24.具体而言,所述连接轴5为方柱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便于在其顶面和底面安装放线机构12。25.具体而言,所述限位板11后侧固定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上下两端均设有出口,并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固定有位于所述套管23 内的活塞25,两个所述连接杆24上均套装有推力弹簧26,所述连接杆24末端固定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上均安装有两个限位轮28,所述限位轮28设有与所述第一过线槽14对应的第二过线槽29;在本实施例中,从而在限位轮 28的第二过线槽29作用下,导线经过限位轮28时,经推力弹簧26压力作用会对导线压直矫正,进而对绞效果更好,强度更高。26.具体而言,所述限位板11末端为无棱角的圆弧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避免导线穿过限位板11末端时被刮擦。27.具体而言,所述对绞管16轴心线与所述限位板11中心线共线;在本实施例中,从而做到两根导线的同步对绞。28.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29.工作原理:使用时,从两个放线机构12同步放出两个导线,分别穿过过线孔13后,再经第一过线槽14限位后,进入对绞管16,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主动链轮9转动,并进一步通过第一链条10带动第一从动链轮7转动,进而带动圆形连接头6、连接轴5、转盘4、限位板11转动,从而同步带动两个导线在对绞管16内对绞,最后经第二电机20带动收卷机构18收卷;期间导线经过线孔13、第一过线槽14限位,从而对绞时导线不易松散更均匀密实;且在限位轮28的第二过线槽29作用下,导线会经限位轮28压直矫正,进而对绞效果更好,强度更高。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增强型水平对绞电缆对绞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06 18:09:02
287
关键词: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拼接防爆灯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施工环保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