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制造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厂调峰储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当前火力发电仍是主要的发电形式,但火力发电机组已由原来的电量保障转变为电力、电量双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使得火力发电机组低负荷运行与深度调峰逐步成为常态。但低负荷运行会影响到锅炉、汽轮机及辅机等设备寿命及设备运行安全,加剧设备热应力及振动,并引发堵煤堵灰及设备腐蚀等问题。因此,通过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解决火力发电同可再生能源发展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将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进行结合,将燃料燃烧的热量通过储热材料进行存储,从而提升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以简单有效的系统实现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耦合进行热能储存,并提升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是当前存在的难题。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能够以简单有效的结构提升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实现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的耦合。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7.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包括:8.锅炉;9.颗粒吸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炉内;10.杂质分离装置,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的进口连通;11.高温储罐,所述杂质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所述高温储罐的进口连通;12.颗粒换热器,所述高温储罐的出口与所述颗粒换热器的进口连通;13.低温储罐,所述颗粒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低温储罐的进口连通,所述低温储罐的出口与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进口连通。14.进一步的,还包括颗粒输送装置,所述低温储罐的出口通过所述颗粒输送装置与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进口连通。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吸热装置包括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围成的中空的立方体,所述顶板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左侧板上,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右侧板上。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所述前侧板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所述后侧板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吸热装置为管道,所述管道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围成。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杂质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电磁铁、控制单元、多孔斜板、杂质接收器,所述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电磁铁、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多孔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和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上,所述杂质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多孔斜板下方,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铁控制连接。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20.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颗粒吸热装置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杂质分离装置的进口连通;2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杂质分离装置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高温储罐的进口连通;22.第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高温储罐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颗粒换热器的进口连通;23.第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低温储罐的出口通过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颗粒输送装置连通。24.进一步的:25.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一流量调控阀门;26.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调控阀门;27.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流量控制器、第三流量调控阀门;28.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流量控制器、第四流量调控阀门。2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吸热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锅炉的炉膛,或者是所述锅炉的水平烟道,或者是所述锅炉的尾部烟道。3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温储罐还包括向外输出阀口。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颗粒通过设置在锅炉内的颗粒吸热装置,颗粒可以直接吸收锅炉内部烟气热能,实现烟气热能向颗粒热能或化学能的转化,可基于颗粒流量调控实现吸热量控制,提升火力发电机组内部调峰能力。高温颗粒在杂质分离装置中分离灰渣,依次流入高温储罐、颗粒换热器,实现对外供热,换热后的低温颗粒流经低温储罐,再进入颗粒吸热装置后再次循环。3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能够以简单有效的结构提升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实现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的耦合,并可向外输出热量。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35.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3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整体示意图;3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吸热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3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吸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39.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吸热装置又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40.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杂质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41.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42.图中:1、锅炉;2、颗粒吸热装置;3、杂质分离装置;4、高温储罐;5、颗粒换热器;6、低温储罐;7、颗粒输送装置;8、第一流量控制装置;9、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0、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1、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2、汽轮机;13、向外输出阀口;14、炉膛;15、水平烟道;16、尾部烟道;17、第一过热器;18、第二过热器;19、第三过热器;20、再热器;21、省煤器;43.201、底板;202、前侧板;203、后侧板;204、左侧板;205、右侧板;206、顶板;207、管道;44.301、多孔斜板;302、杂质接收器;303、第一支撑弹簧;304、第二支撑弹簧;305、支撑板;306、控制单元;307、电磁铁;45.801、第一温度传感器;802、第一流量控制器;803、第一流量调控阀门。46.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4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5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包括:51.锅炉1;52.颗粒吸热装置2,设置在锅炉1内;53.杂质分离装置3,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与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连通;54.高温储罐4,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与高温储罐4的进口连通;55.颗粒换热器5,高温储罐4的出口与颗粒换热器5的进口连通;56.低温储罐6,颗粒换热器5的出口与低温储罐6的进口连通,低温储罐6的出口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连通。57.具体的,颗粒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进入颗粒吸热装置2,颗粒吸热装置2设置在锅炉1内,锅炉1内部烟气的热能与颗粒吸热装置2中的颗粒进行换热,颗粒吸热装置2可以防止颗粒泄露或被高速烟气吹飞。颗粒可以直接吸收锅炉1内部烟气热能,实现烟气热能向颗粒热能或化学能的转化,颗粒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在低负荷运行下锅炉1也能维持稳定运行。58.高温颗粒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再经过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进入杂质分离装置3,杂质分离装置3用于分离高温颗粒与灰渣,使颗粒具有较好的吸热特性,能够长期连续稳定吸热。59.经过与灰渣分离的高温颗粒从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再经过高温储罐4的进口进入高温储罐4,高温储罐4用于储存分离灰渣后的高温颗粒。60.当处于用电高峰时,高温颗粒可以用于加热火力发电机组内部做工工质。61.高温储罐4中的高温颗粒从高温储罐4的出口,再经过颗粒换热器5的进口进入颗粒换热器5,高温颗粒在颗粒换热器5中与后续做功工质进行热交换。可选的,高温颗粒加热颗粒换热器5中管束内的做工工质,根据需要,工质可为水蒸汽、旁路给水、旁路凝水、抽汽或凝汽。62.换热后的低温颗粒从颗粒换热器5的出口,再经过低温储罐6的进口进入低温储罐6中,低温储罐6用于接收储存低温颗粒。63.可选的,低温储罐6设置有颗粒加料口,以补充运行过程中损失的颗粒。64.根据锅炉1内热量情况,可选择的将低温储罐6中储存的低温颗粒从低温储罐6的出口,再经过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进入颗粒吸热装置2,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在系统连续运行过程中,颗粒不断重复这一循环,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吸热、储热以及放热。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颗粒通过设置在锅炉1内的颗粒吸热装置2,颗粒可以直接吸收锅炉1内部烟气热能,实现烟气热能向颗粒热能或化学能的转化,可基于颗粒流量调控实现吸热量控制,提升火力发电机组内部调峰能力。高温颗粒在杂质分离装置3中分离灰渣,依次流入高温储罐4、颗粒换热器5,实现对外供热,换热后的低温颗粒流经低温储罐6,再进入颗粒吸热装置2后再次循环。66.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能够以简单有效的结构提升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实现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的耦合。6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还包括颗粒输送装置7,低温储罐6的出口通过颗粒输送装置7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连通。68.颗粒输送装置7用于将低温储罐6中储存的低温颗粒输送至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低温储罐6的出口与颗粒输送装置7的进口连通,颗粒输送装置7的出口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连通。69.可选的,颗粒输送装置7可以为颗粒提升机,颗粒从低温储罐6的出口进入颗粒提升机后,随着链条转动的颗粒提升机内的斗舀出,之后提升至颗粒提升机高处,并被倒入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7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颗粒吸热装置2包括由底板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左侧板204、右侧板205、顶板206围成的中空的立方体,顶板206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设置在左侧板204上,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设置在右侧板205上。71.颗粒吸热装置2倾斜或者是竖直设置在锅炉1内,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低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颗粒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沿着底板201流动至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72.颗粒在颗粒吸热装置2中流动过程中吸收烟气热量并储存,颗粒温度逐渐升高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反应释放的烟气通过顶板206上的孔离开颗粒吸热装置2进入炉膛14,有利于燃料充分燃料。锅炉1的烟气可以从顶板206上的孔随意进出,有效增加了烟气与颗粒的热交换面积,能够更充分的加热颗粒。73.进一步的,底板201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前侧板202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后侧板203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74.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为底板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顶板206均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设置在左侧板204上,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设置在右侧板205上。75.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具有孔的底板201流动,烟气可以从底板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顶板206的孔随意进出,有效增加了烟气与颗粒的热交换面积,能够更充分的加热颗粒。相同吸热量需求下,颗粒吸热装置2可以体积更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7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颗粒吸热装置2为管道207,管道207为多孔板,或者是金属网围成。77.颗粒沿着管道207在管道207内部流动,烟气可以从管道207侧壁的孔随意进出与颗粒进行热交换。管道207的管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从而满足更多类型的空间布置需求。78.可选的,管道207组合使用,形成管排,增加换热面积。管管道207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能够使用更多场景下的布置需求。79.可选的,管道207结构可采用直管结构,也可采用弯管结构。8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底板201、前侧板202、后侧板203、左侧板204、右侧板205、顶板206以及管道207的材质可以为镍铬合金,或者是耐高温陶瓷,或者是堇青石、或者是刚玉,等其它耐高温材料。81.上述的孔的直径均小于颗粒的直径,防止颗粒泄露或者是被高速烟气吹飞。82.可选的,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的颗粒吸热装置2可单独采用一种,或者任选两种组合,或者是三种组合使用,以取得最佳调峰效果。8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颗粒吸热装置2可以设置在锅炉1炉膛14,或者是锅炉1水平烟道15,或者是锅炉1尾部烟道16。84.具体的,颗粒吸热装置2可以设置在锅炉1的炉膛14,也可以设置锅炉1的水平烟道15,也可以设置锅炉1的尾部烟道16。85.还可以任意选择两个位置设置两个颗粒吸热装置2,还可以在锅炉1的炉膛14、锅炉1的水平烟道15、锅炉1的尾部烟道16三个位置均设置颗粒吸热装置2以取得最佳调峰效果。8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杂质分离装置3包括支撑板305、第一支撑弹簧303、第二支撑弹簧304、电磁铁307、控制单元306、多孔斜板301、杂质接收器302,第一支撑弹簧303、电磁铁307、第二支撑弹簧304依次设置在支撑板305上,多孔斜板301设置在第一支撑弹簧303和第二支撑弹簧304上,杂质接收器302设置在多孔斜板301下方,控制单元306与电磁铁307控制连接。87.高温颗粒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再经过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进入杂质分离装置3,杂质分离装置3用于分离高温颗粒与灰渣,使颗粒具有较好的吸热特性,能够长期连续稳定吸热。88.进入杂质分离装置3的颗粒和灰渣,在多孔斜板301上流动,控制单元306控制电磁铁307中电流的通断频率,并配合第一支撑弹簧303和第二支撑弹簧304,使得上部多孔斜板301发生振动,实现对多孔斜板301震动频率的调节,此时灰渣杂质穿过多孔斜板301上的孔进入下部杂质接收器302,颗粒在振动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着多孔斜板301流出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分离的灰渣杂质进入杂质接收器302中被收集,实现颗粒与灰渣杂质的分离。89.需要说明的,多孔斜板301的开孔孔径应大于灰渣粒径,并小于颗粒直径。9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还包括:91.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通过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与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连通;92.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通过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与高温储罐4的进口连通;93.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高温储罐4的出口通过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与颗粒换热器5的进口连通;94.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低温储罐6的出口通过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与颗粒输送装置7连通。95.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可以控制从颗粒吸热装置2到杂质分离装置3的颗粒流量。96.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可以控制从杂质分离装置3到高温储罐4的颗粒流量。97.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可以控制从高温储罐4到颗粒换热器5的颗粒流量。98.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可以控制从低温储罐6到颗粒输送装置7的颗粒流量。99.具体的:100.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801、第一流量控制器802、第一流量调控阀门803;101.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调控阀门;102.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流量控制器、第三流量调控阀门。103.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流量控制器、第四流量调控阀门。104.详细的,以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为例进行说明,沿着颗粒流动方向,第一温度传感器801测量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连接的上游的颗粒吸热装置2中的至少一个测点的颗粒温度,当测得的温度过高或烟气热量需要快速被颗粒换走时,第一流量控制器802控制第一流量调控阀门803调大开度,使颗粒流量增大,实现降温或快速换走烟气热量的效果,反之则调小开度。105.第一流量控制器802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801测得的温度数据并向第一流量调控阀门803发送开度信号。106.可选的,也可以人为控制第一流量控制器802控制第一流量调控阀门803调节开度大小。107.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工作原理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相同,在此不再重复阐述。1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该系统高温储罐4还包括向外输出阀口13。109.高温储罐4中的高温颗粒通过向外输出阀口13向外输出高温颗粒,高温颗粒可以作为热源直接向外供热。1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类型包括惰性颗粒和热化学颗粒。111.将热能只以显热形式储存的颗粒称为惰性颗粒,烟气热能转化为惰性颗粒热能进行储存。惰性颗粒可以为陶瓷颗粒、氧化铝颗粒、碳化硅颗粒、石英砂、沙漠砂、河流砂、陶粒砂和黑铜渣等。112.将热能以显热形式和化学热形式储存的颗粒称为热化学颗粒。烟气热能转化为热化学颗粒的热能和化学能进行储存。热化学颗粒可在可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发生可逆反应从而吸收或释放热能,具有储能密度高和循环稳定性好等优势,有利于维持受热区域温度相对恒定,以保护系统设备。113.热化学颗粒可以是金属氧化物颗粒,主体反应物为金属氧化物材料,或者是金属碳酸盐颗粒,主体反应物为金属碳酸盐材料,或者是金属硫酸盐颗粒,主体反应物为金属硫酸盐材料,或者是金属氢氧化物颗粒,主体反应物为金属氢氧化物材料,或者是钙钛矿颗粒,主体反应物为钙钛矿材料。114.可选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在吸收炉膛14内空气热能的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氧气,有利于形成富氧气氛,促进炉膛14内燃料燃烧。115.具体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为纯金属氧化物颗粒,或者是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116.其中纯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为氧化钴颗粒、氧化铜颗粒和氧化锰颗粒等。117.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为铁锰复合氧化物颗粒、铜铝复合氧化物颗粒和铜锰复合氧化物颗粒等。11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惰性颗粒和热化学颗粒可单独采用一种,或者任意至少两种组合使用,以取得最佳的吸热效果。1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换热器5可以为移动床换热器,或者是流化床换热器。1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输送装置7为颗粒提升机,颗粒提升机采用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通过电机带动链条转动,链条上的斗在低处舀出颗粒,之后在高处倒出,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便于流速调控。虽然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斗式提升机作为颗粒提升机,但是,并不限于此,显然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选定其他具有颗粒提升功能的颗粒提升机。121.需要说明的,上述各个部件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用于颗粒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和流动。122.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123.如图1所示,锅炉1分为三个区域包括锅炉1的炉膛14、锅炉1的水平烟道15、锅炉1的尾部烟道16,颗粒吸热装置2设置三个,在锅炉1的炉膛14、锅炉1的水平烟道15、锅炉1的尾部烟道16三个位置均设置颗粒吸热装置2,以取得最佳调峰效果。124.具体的,在锅炉1的炉膛14可以设置一个颗粒吸热装置2。125.沿着锅炉1水平烟道15排烟流向依次设置第一过热器17、第二过热器18、第三过热器19,在第二过热器18和第三过热器19之间可以设置一个颗粒吸热装置2。126.沿着锅炉1尾部烟道16排烟流向依次设置再热器20、省煤器21。在再热器20前方可以设置一个颗粒吸热装置2。127.下面以颗粒吸热装置2设置在锅炉1炉膛14先进行说明,颗粒吸热装置2可以为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的任一一种,或者是任意两种结构形式以上的组合,组合方式、空间布置位置、以及数量、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128.颗粒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进入颗粒吸热装置2,颗粒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沿着底板201流动至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烟气可以从颗粒吸热装置2上的孔随意进出,颗粒在颗粒吸热装置2中流动时过程中吸收烟气热量,颗粒与烟气在颗粒吸热装置2中进行换热,实现烟气热能向颗粒热能转换,颗粒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在低负荷运行下锅炉1也能维持稳定运行。129.在第一流量控制装置8的控制下,高温颗粒和杂质从颗粒吸热装置2的出口,再经过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进入杂质分离装置3。进入杂质分离装置3的颗粒和灰渣,在多孔斜板301上流动,控制单元306控制电磁铁307中电流的通断频率,并配合第一支撑弹簧303和第二支撑弹簧304,使得上部多孔斜板301发生振动,实现对多孔斜板301震动频率的调节,此时灰渣杂质穿过多孔斜板301上的孔进入下部杂质接收器302,颗粒在振动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着多孔斜板301流出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分离的灰渣杂质进入杂质接收器302中被收集,实现颗粒与灰渣杂质的分离。使颗粒具有较好的吸热特性,能够长期连续稳定吸热。130.经过与灰渣分离的高温颗粒从杂质分离装置3的出口,在第二流量控制装置9的控制下,经过高温储罐4的进口进入高温储罐4,高温储罐4用于储存分离灰渣后的高温颗粒。131.可选的,高温储罐4设置有向外输出阀口13。高温储罐4中的高温颗粒通过向外输出阀口13向外输出高温颗粒,高温颗粒可以作为热源直接向外供热。132.优选的,高温储罐4的出口通过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与颗粒换热器5的进口连通。在第三流量控制装置10的控制下,高温储罐4中的高温颗粒从高温储罐4的出口,再经过颗粒换热器5的进口进入颗粒换热器5,高温颗粒在颗粒换热器5中与后续做功工质进行热交换。133.例如用于加热火力发电机组内部做工工质。当处于用电高峰时,高温颗粒需要用于加热火力发电机组内部做工工质,根据需要,工质可为水蒸汽、旁路给水、旁路凝水、抽汽或凝汽。例如用于驱动汽轮机12。134.换热后的低温颗粒从颗粒换热器5的出口,再经过低温储罐6的进口,进入低温储罐6中,低温储罐6用于接收储存低温颗粒。135.可选的,低温储罐6设置有颗粒加料口,以补充运行过程中损失的颗粒。136.低温储罐6的出口通过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与颗粒输送装置7连通。根据锅炉1内热量情况,在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颗粒从低温储罐6的出口进入颗粒提升机后,随着链条转动的颗粒提升机内的斗舀出,之后提升至颗粒提升机高处,并被倒入颗粒吸热装置2的进口。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在系统连续运行过程中,颗粒不断重复这一循环,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吸热、储热以及放热。137.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锅炉1的水平烟道15和锅炉1的尾部烟道16的两个颗粒吸热装置2除了与设置在锅炉1的炉膛14中的颗粒吸热装置2位置不同以外,运行流程与设置在锅炉1的炉膛14中的颗粒吸热装置2一样,所以不再重复阐述。138.可选的,颗粒输送装置7可以同时为上述三个位置的三个颗粒吸热装置2输送低温储罐6中储存的低温颗,三个颗粒吸热装置2出口均与杂质分离装置3的进口连通。1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颗粒通过设置在锅炉1内的颗粒吸热装置2,颗粒可以直接吸收锅炉1内部烟气热能,实现烟气热能向颗粒热能或化学能的转化,可基于颗粒流量调控实现吸热量控制,提升火力发电机组内部调峰能力。高温颗粒在杂质分离装置3中分离灰渣,依次流入高温储罐4、颗粒换热器5,实现对外供热,换热后的低温颗粒流经低温储罐6,再进入颗粒吸热装置2后再次循环。14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能够以简单有效的结构提升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实现储热技术与火力发电机组的耦合,并可向外输出热量。1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调峰储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10 11:38:28
564
- 下一篇: 一种疲劳驾驶监控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水泵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