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单转子破碎机。背景技术:2.破碎机设备作为矿山开采的主力设备,主要针对大小不一的物料进行破碎,破碎机设备主要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环锤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等设备。物料由机器上部直接落入高速旋转的转盘;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另一部分以伞型方式分流在转盘四周的飞石产生高速碰撞与高密度的粉碎,物料在互相打击后,又会在转盘和机壳之间形成涡流运动而造成多次的互相打击、摩擦、粉碎,从下部直通排出。形成闭路多次循环,由筛分设备控制达到所要求的粒度。3.单转子破碎机利用冲击能破碎物料,工作时,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反击式破碎机的转子高速旋转,物料进入后,与转子上的板锤撞击破碎,然后又被反击到衬板上再次破碎,最后从出料口排出。用户可调整反击架和转子架之间的间隙可达到改变物料出料粒度和物料形状的目的。现有的破碎机物料在破碎完成后直接从出料口排出,物料容易堆积,长时间使用破碎机能耗增加,物料堆积也会增加内部破碎锤和反击板的磨损,需要经常对破碎机进行维护。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转子破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包括破碎机外壳、进料口、上活动门、侧观察门、前门、后上门、后下门、底架、轴承座、液压缸、轴承、主轴、护罩、上拉杆装置、下拉杆装置、转轴圆盘、破碎锤、上反击板、下反击板、下反击板支撑架、底挡板、底衬板架、底衬板;所述进料口为矩形,位于破碎机外壳顶部;所述上活动门位于破碎机外壳上表面,位于进料口后方;所述侧观察门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左右侧面上方;所述前门位于破碎机外壳前侧面下侧;所述后上门位于破碎机外壳后侧面上侧;所述后下门位于破碎机外壳后侧面下侧;所述底架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左右侧面下侧,底面与破碎机外壳底面共面;所述轴承座安装在底架上表面;所述液压缸配有底座,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左右侧面,其活塞杆连接在底架前后两侧;所述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主轴穿过轴承,从破碎机外壳两侧穿出;所述护罩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左侧的主轴轴端;所述上拉杆装置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后侧面上方,位于后上门上方;所述下拉杆装置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后侧面下方,位于后下门下方;所述转轴圆盘安装在主轴上;所述破碎锤安装在转轴圆盘圆周上;所述上反击板位于破碎机外壳内部上侧,固定在破碎机外壳内壁上;所述下反击板位于破碎机外壳内部下侧,固定在破碎机外壳内壁上,与上反击板形成弧面;所述下反击板支撑架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内部下侧中央;所述底挡板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内部下侧,位于下反击板支撑架前侧;所述底衬板架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内部下侧,位于反击板支撑架与底挡板之间;所述底衬板安装在底衬板架后侧面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碎机外壳分为前后两部分,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口位于破碎机外壳前半部分上侧;所述侧观察门共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前半部分左右侧面;所述前门共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前半部分正侧面;位于所述上活动门破碎机外壳后半部分上表面;所述后上门、后下门、上拉杆装置、下拉杆装置均为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后半部分后侧面。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架、轴承座、轴承均为两件,安装在破碎机外壳左右侧面中间,主轴穿过轴承,主轴上均布有八件转轴圆盘,每件转轴圆盘上圆周均布有十二件破碎锤。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反击板支撑架安装时与破碎机外壳前半部分组成出料口,下反击板安装时固定在下反击板支撑架上。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衬板架后侧面上安装有三件底衬板,三件底衬板平行贴合安装,完全覆盖底衬板架,底衬板宽度大于底衬板架宽度。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破碎机出料口设有底挡板、底衬板架、底衬板,可以改变破碎机内部风流方向,物料在破碎后经底挡板、底衬板架、底衬板引导排出,减少了物料堆积,有利于卸料,更加节能,减少对破碎机内部破碎锤与反击板的磨损,减少了设备整体的维护次数。附图说明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ⅰ;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ⅱ;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14.图4为本实用破碎机出料口结构立体示意图15.图中:1-破碎机外壳、2-进料口、3-上活动门、4-侧观察门、5-前门、 61-后上门、62-后下门、7-底架、8-轴承座、9-液压缸、10-轴承、11-主轴、 12-护罩、13-上拉杆装置、14-下拉杆装置、15-转轴圆盘、16-破碎锤、17-上反击板、18-下反击板、19-下反击板支撑架、20-底挡板、21-底衬板架、22‑ꢀ底衬板。具体实施方式16.实施例1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单转子破碎机,包括破碎机外壳1、进料口2、上活动门3、侧观察门4、前门5、后上门61、后下门 62、底架7、轴承座8、液压缸9、轴承10、主轴11、护罩12、上拉杆装置 13、下拉杆装置14、转轴圆盘15、破碎锤16、上反击板17、下反击板18、下反击板支撑架19、底挡板20、底衬板架21、底衬板22;所述进料口2为矩形,位于破碎机外壳1顶部;所述上活动门3位于破碎机外壳1上表面,位于进料口后方;所述侧观察门4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左右侧面上方;所述前门5 位于破碎机外壳1前侧面下侧;所述后上门61位于破碎机外壳1后侧面上侧;所述后下门62位于破碎机外壳1后侧面下侧;所述底架7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左右侧面下侧,底面与破碎机外壳1底面共面;所述轴承座8安装在底架7上表面;所述液压缸9配有底座,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左右侧面,其活塞杆连接在底架7前后两侧;所述轴承10安装在轴承座8上;所述主轴11穿过轴承,从破碎机外壳1两侧穿出;所述护罩12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左侧的主轴11轴端;所述上拉杆装置13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后侧面上方,位于后上门 61上方;所述下拉杆装置14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后侧面下方,位于后下门62 下方;所述转轴圆盘15安装在主轴11上;所述破碎锤16安装在转轴圆盘15 圆周上;所述上反击板17位于破碎机外壳1内部上侧,固定在破碎机外壳1 内壁上;所述下反击板18位于破碎机外壳1内部下侧,固定在破碎机外壳1 内壁上,与上反击板17形成弧面;所述下反击板支撑架19安装在破碎机外壳 1内部下侧中央;所述底挡板20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内部下侧,位于下反击板支撑架19前侧;所述底衬板架21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内部下侧,位于反击板支撑架19与底挡板20之间;所述底衬板22安装在底衬板架21后侧面。所述破碎机外壳1分为前后两部分,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口2位于破碎机外壳1前半部分上侧;所述侧观察门4共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1前半部分左右侧面;所述前门5共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1前半部分正侧面;位于所述上活动门3破碎机外壳1后半部分上表面;所述后上门61、后下门62、上拉杆装置13、下拉杆装置14均为两件,位于破碎机外壳1后半部分后侧面。所述底架7、轴承座8、轴承10均为两件,安装在破碎机外壳1左右侧面中间,主轴11穿过轴承10,主轴11上均布有八件转轴圆盘15,每件转轴圆盘15上圆周均布有十二件破碎锤16。所述下反击板支撑架19安装时与破碎机外壳1前半部分组成出料口,下反击板18安装时固定在下反击板支撑架19 上。所述底衬板架21后侧面上安装有三件底衬板22,三件底衬板22平行贴合安装,完全覆盖底衬板架21,底衬板22宽度大于底衬板架21宽度。1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在主轴11上安装链轮,外接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主轴11转动,带动转轴圆盘15以及破碎锤转动,调节上拉杆装置13 以及下拉杆装置14,通过侧观察门14观察,使上反击板17和下反击板18与破碎锤16间距处于合适状态,然后从进料口2想破碎机内部倒入物料,转轴圆盘15上的破碎锤16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起并高速冲击给入的物料,对物料进行首次破碎。被锤击的物料以高速向上反击板17、下反击板18飞溅,与上反击板17、下反击板18撞击获得二次破碎。撞击上反击板17、下反击板18 的物料在反弹过程中与向外飞溅的物料之间相互碰撞获得第三次破碎,直至破碎完成。19.破碎完成的物料经底挡板20、底衬板架21、底衬板22引导分成三部分从下反击板支撑架19与破碎机外壳1前半部分形成的出料口排出,减少物料的在出料口的堆积,有利于卸料,更加节能,减少对破碎机内部破碎锤与反击板的磨损,减少了设备整体的维护次数。20.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3.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新型单转子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14 09:18:15
500
关键词: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180度纱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