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堵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背景技术:2.医用耗材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对人体内部注入流体物质,例如药剂、生理调节、诊疗或补给溶液,因此医用耗材的内部通堵情况是决定该医用耗材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只有内部腔道正常连通才不会造成药剂或溶液供给中断,除此之外,在非使用状态下维持医用耗材蓄液腔与医用耗材外部密封隔绝,对于维持其内部药剂或溶液的清洁卫生也有重要意义。3.以鼻腔给药装置为例,鼻腔给药装置包括雾化器及注射器,二者配合连接为一体配套使用,注射器的供液口处设有阀体。现有针对鼻腔给药装置的检测方式,所得检测结果不能作为判断鼻腔给药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的准确依据。例如向注射器加注流体时,若检测结果为雾化器出液口无流体溢出,则可能原因包括1)注射器或雾化器内部堵塞;2)阀体对注射器的预压力过大,流体不足以克服阀体预压力。反之,如果检测结果为雾化器出液口有流体溢出,那么虽然可以认为注射器和雾化器内部腔道通畅无堵,但不能排除阀体预压力不足或者阀体没有预压力的情形,而阀体预压力不足或不具备意味着注射器的蓄液腔无法和外部密封隔绝,会引发流体向外泄漏或污染。4.由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医用耗材,特别是鼻腔给药装置内部腔道通堵性以及非使用状态下的蓄液腔密封性的检测方法或者检测装置,并希望借助这种方法或装置得到真实、准确、令人确信的检测结果。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面向医用耗材,特别是面向鼻腔给药装置的通堵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医用耗材内部腔道通堵性和非使用状态下的蓄液腔密封性进行快捷、准确的检测,并得到确信的检测结果。6.通堵检测方法包括:7.a、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2,p2大于标准气压值;8.b、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发生泄压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的蓄液腔正常贯通;9.c、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使其大于标准气压值并且不超过p1,其中p1小于p2;10.d、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阀体能够正常预闭合蓄液组件。11.首先将蓄液组件内部压强提升至至少为p2的水平,p2为医用耗材排出/向人体内注入流体时需向蓄液组件内部加载压强的预设压强上限,也即如果蓄液组件内的压强达到p2时仍无法排出液体,则表明被测医用耗材的内部腔道的通畅性不足,不符合产品相关质量要求,需要进行修整或者报废处理;否则便继续对蓄液腔在非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检测,也即考察蓄液组件内部压强在大于标准气压值且不超过p1时是否有流体从蓄液腔中逃逸,p1为维持阀体预闭合蓄液组件供液口所对应的蓄液腔压强上限,并且也是医用耗材排出/向人体内注入流体时需向蓄液组件内部加载压强的预设压强下限。12.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通堵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3.针对医用耗材的腔道通堵性检测和非使用状态下蓄液腔密封性检测先后依次进行,可以显著缩短检测耗时、简化蓄液组件的压力调节控制,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达成所需要的蓄液组件内部压强调节目标;基于检测结果,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有关医用耗材是否能正常使用的结论,避免由于检测不充分或者误判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品下线。14.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达成所需要的蓄液组件内部压强调节目标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堵检测方法还包括:16.e、将排液组件的至少部分腔室闭合,以形成与蓄液组件的供液口相连通的闭合空间;17.f、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1;18.g、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的密封配合正常。19.如此设置,可以对医用耗材进行更加全面充分的检测。理论上当蓄液组件内部压强超过p2后发生泄压,那么蓄液腔与医用耗材外部环境的连通路径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1)蓄液腔-排液腔-出液口;2)蓄液腔-蓄液组件与排液组件配合部位;3)蓄液腔-排液腔-出液口与蓄液腔-蓄液组件与排液组件配合部位兼而有之,本实施方式可以将对应情形1)和情形3)的不合格品筛选出来,确保最终下线的医用耗材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可靠性都能满足要求,即不仅能供流体正常排出以及蓄液组件在非使用状态下能够被阀体通过预闭合而密封,而且在使用状态下流体不会从蓄液组件与排液组件的配合部位泄漏。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e,将排液组件的至少部分腔室闭合,以形成与蓄液组件的供液口相连通的闭合空间,包括:21.e1、利用密封单元密封连接排液组件,使密封单元背向排液组件的排液腔的一侧与排液腔通过密封单元密闭分隔。22.如此设置,密封单元将蓄液腔-排液腔-出液口这一使蓄液腔和医用耗材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路径关闭,这样就可以确保当蓄液组件与排液组件配合不良时,流体仅能从蓄液组件和排液组件配合部位逃逸,从而避免无法有效检测到蓄液组件与排液组件配合不良的结果。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g,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的密封配合正常,包括:24.g1、维持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不小于p1,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二预设维持时长。25.如此设置,在第二预设维持时长内考察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可以得到更可靠的检测结果,使得被判定为合格的医用耗材产品的真实密封性能可靠,一如其检测结果所呈现的密封性。2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堵检测方法还包括:27.h、连接加压单元与蓄液组件,使加压单元的等压腔与蓄液组件的蓄液腔均压连通;28.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包括:加压单元吸收流体或者改变吸入等压腔的流体的吸入量,以改变蓄液腔的压强。29.如此设置,蓄液腔的压强调节方式更加简单、容易实现。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包括:31.在等压腔均压连通蓄液腔的情况下,利用压强读取计读取等压腔的压强值;32.在压强读取计的读取值没有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未泄压;33.在压强读取计的读取值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发生泄压。34.如此设置,蓄液组件发生泄压的判定更加简单、直观,判定依据更可信。3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堵检测方法还包括:36.h、连接加压单元与蓄液组件,使加压单元的等压腔与蓄液组件的蓄液腔均压连通;37.步骤a,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2,p2大于标准气压值,包括:38.a1、加压单元吸收流体至等压腔,直至等压腔的压强大于或等于p2;39.步骤c,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使其大于标准气压值并且不超过p1,其中p1小于p2,包括:40.c1、加压单元中止吸入流体至等压腔21,加压单元中止吸入流体的持续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维持时长;41.步骤d,检测蓄液组件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阀体能够正常闭合蓄液组件,包括:42.d1、考察压强读取计的读取值在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是否减小;43.d2、在压强读取计的读取值没有在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未泄压。44.如此设置,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达到不超过p1的水平。在判定蓄液组件和排液组件各自腔道通畅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加压单元使其中止吸入流体,蓄液组件内残存的流体在内外压差下自发向医用耗材外部逃逸,同时蓄液组件内压强逐渐降低,阀体也同步进行形变恢复活动,最终当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降低至不超过p1的值时,阀体自动恢复至重新预闭合蓄液组件的状态,此后即可确保蓄液组件内部压强稳定,不会因压强波动而干扰对非使用状态下的蓄液腔密封性的判定。4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上述通堵检测方法检测医用耗材的通堵情况,检测装置包括:46.检堵单元,用于检测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并呈现检测结果;47.加压单元,能够连接蓄液组件以使加压单元的等压腔与蓄液组件的蓄液腔均压连通,用于调节蓄液组件的内部压强。4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30包括:49.密封单元,包括与排液组件适配的密封配合部;50.加载单元,连接于密封单元,能够通过对密封单元作用压力以带动密封配合部与排液组件密封配合。51.如此设置,密封单元能够将排液组件的至少部分腔室闭合,从而隔绝被闭合的排液组件腔室与医用耗材外部环境,阻断流体沿蓄液腔-排液腔-供液口逃逸的路径,进而为准确判断蓄液组件和排液组件之间密封性能提供置信保障。5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单元开设有抱夹空隙以供排液组件至少部分地置于密封单元的内侧,抱夹空隙的周缘形成密封配合部;53.在排液组件至少部分置于密封单元内侧且与密封配合部密封配合时,密封单元将密封单元背向抱夹空隙与排液组件的一侧与排液组件的排液腔密闭分隔。54.如此设置,密封配合部可以阻断排液腔内的残存流体从中经过并逃逸,密封单元通过抱夹排液组件使得排液组件的全部排液腔都被密封单元密封隔绝,在实际检测时,密封单元和排液组件的密封连接更加方便,容易操作且密封效果更好,密封配合部贴合排液组件后的位置稳定性更强。5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单元呈环状或管筒状,且具有形变自由度,抱夹空隙开设于密封单元第一端,加载单元连接于密封单元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加载单元能够向第二端作用指向第一端的压力。56.如此设置,在加载单元的外力作用下,密封单元能够产生使其抱夹空隙缩小的形变,从而缩小其密封配合部的空隙宽度或孔径大小,如此便可以对排液组件施加沿周向分布且作用于排液组件轴心的压力。本实施方式显著简化了加载单元和密封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力作用方式。5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与密封单元外部形状相适配的止胀单元,密封单元的第一端及外周部贴靠止胀单元;及/或,58.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呈管筒状并且套设密封单元与加载单元,密封单元与导向单元固定连接,加载单元与导向单元的内侧壁滑动配合。59.如此设置,止胀单元可以限制密封单元外侧径向尺寸以及轴向尺寸增加,迫使密封单元向内扩撑形变以缩小抱夹空隙的尺寸,进而缩小其密封配合部的空隙宽度或孔径大小;同时排液组件的受力合理,不容易出现使其径向截面椭圆花或长扁化形变。6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压单元具有等压腔,且能够通过连接蓄液组件以使等压腔与蓄液组件的蓄液腔均压连通;检堵单元包括压强读取计,压强读取计用于在等压腔均压连通蓄液腔时读取等压腔的压强。61.如此设置,蓄液组件内部压强的读取更加方便,将压强读取计设置在等压腔内不会影响蓄液组件内部压强值的测量结果,直接读取压强数值便可以判断出蓄液组件内部是否稳压或泄压。附图说明62.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与医用耗材适配连接后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63.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与医用耗材适配连接后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64.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65.附图标记说明:66.100、检测装置;11、压强读取计;20、加压单元;21、等压腔;30、第一定位组件;31、密封单元;311、抱夹空隙;32、加载单元;33、导向单元;35、止胀单元;40、泄压检测单元;67.200、医用耗材;210、蓄液组件;2101、进液口;2102、供液口;2103、蓄液腔;220、排液组件;2201、注液口;2202、出液口;2203、排液腔;2204、容置空间;230、阀体。具体实施方式6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6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70.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医用耗材200,特别是面向用于对人体内部注射流体的组合式注射装置,例如鼻腔给药装置的通堵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100,主要是检测医用耗材200内部腔道的通堵性以及非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医用耗材200内容纳的流体可以是药剂、生理调节或补给溶液,本发明不对此特别限定;此外,本发明也并不仅针对鼻腔给药装置进行检测。71.以鼻腔给药装置为例,鼻腔给药装置包括蓄液组件210、排液组件220以及阀体230。蓄液组件210呈管筒状,用于容纳液体药剂;排液组件220呈锥筒状,其内部开设有用于供蓄液组件210部分伸入并置于其中的容置空间2204,以及连通容置空间2204的排液腔2203;阀体230可动地设置于容置空间2204内,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72.蓄液组件210从排液组件220基部的一端伸入并与用于围设形成容置空间2204的内壁面密封配合,二者的配合部位如图1至图2所示h所指引的位置。蓄液组件210内开设有贯穿其两端且用于容纳药剂的蓄液腔2103,蓄液腔2103在蓄液组件210背离排液组件220的一端形成进液口2101,在蓄液组件210伸入容置空间2204内的一端形成供液口2102,阀体230与供液口2102相对设置。73.容置空间2204的内径大于排液腔2203的内径,因而排液组件220内部设有台阶面,排液腔2203形成于台阶面的开口为注液口2201,而排液腔2203形成于排液组件220相对远离其基部的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液口2202,药剂自此排出鼻腔给药装置,出液口2202外侧设有泄压检测单元40用于感测是否有流体流出出液口2202,因此能够检测蓄液组件210是否泄压。在非使用状态,即蓄液腔2103内的压强与标准大气压强相同或相近的状态下,阀体230对蓄液组件210形成供液口2102的一端产生预压力,因此阀体230将蓄液腔2103预闭合。如果不考虑阀体230的存在,则蓄液腔2103、容置空间2204以及排液腔2203相连通。74.如前述,阀体230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蓄液腔2103的压强增大后,在压力作用下阀体230出现压缩弹性形变。不断提高蓄液腔2103的压强直至阀体230被压缩至能够开启供液口2102的尺寸,此时鼻腔给药装置便切换至使用状态,蓄液腔2103和容置空间2204得以连通,并且本实施例中由于阀体230的具体结构设计(有关阀体230的结构设计与本发明技术问题并不相关,故在此不对阀体230具体结构详细阐述),容置空间2204与排液腔2203始终保持连通,因此在切换至使用状态后,蓄液腔2103、容置空间2204以及排液腔2203均连通。75.以下介绍通堵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该方法包括:76.s10、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2,p2大于标准气压值;77.s20、检测蓄液组件210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210发生泄压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的蓄液腔2103正常贯通;78.s30、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使其大于标准气压值并且不超过p1,其中p1小于p2;79.s40、检测蓄液组件210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210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阀体230能够正常预闭合蓄液组件210;80.s50、将排液组件220的至少部分腔室闭合,以形成与蓄液组件210的供液口2102相连通的闭合空间;81.s60、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1;82.s70、检测蓄液组件210是否泄压,在蓄液组件210未泄压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和排液组件220的密封配合正常。83.在此,p2>p1大于标准气压值,其中p2是一个预设的压强上限值,该预设值为液体从排液组件220排出时,蓄液组件210内部所能容许存在的最大压强,也即如果蓄液腔2103内的压强达到p2后仍无法向排液腔2203供给液体,那么鼻腔给药装置的内部腔道便被判定为不通畅,这样的鼻腔给药装置无法正常使用;p1是一个预设的临界压强值,如果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达到p1,同时蓄液组件210不发生泄压,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认定阀体230能够对供液口2102正常作用预压力从而在非使用状态下正常预闭合蓄液腔2103;而当蓄液组件210内部压强大于p1的情况下发生蓄液组件210泄压则是可以接受的。84.在执行完步骤s10后,如果检测到蓄液组件210未发生泄压,那么便可以判定鼻腔给药装置内部腔道的通畅性不足,可能是蓄液组件210内部发生堵塞,也可能是排液组件220内部发生堵塞,造成堵塞的原因可能是在上一工位对蓄液组件210和排液组件220进行粘接固化时粘接剂意外流入容置空间2204或排液腔2203,从而将注液口2201或排液腔2203封堵。85.需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在执行步骤s10之后检测到蓄液组件210发生泄压,则只能判定蓄液腔2103正常贯通,无法据此推断出排液腔2203正常贯通的结论。因为蓄液腔2103以及容置空间2204内的流体可能不是从排液腔2203中逃逸的,而是从蓄液组件210与排液组件220的配合部位处逃逸的。因此,针对可能存在的后一种情形,需要执行步骤s50、s60以及s70予以确认。86.设置步骤s50的目的是:在检测蓄液组件210与排液组件220配合部处气密性之前,首先将流体从排液组件220内部腔室向排液组件220外部逃逸的流通路径封闭,闭合位置可以是排液腔2203内壁面,也可以是排液组件220用于形成出液口2202的端面,还可以是排液组件220的外端面。因此闭合后与蓄液腔2103/供液口2102相连通的闭合空间既可以是容置空间2204+部分排液腔2203,也可以是容置空间2204+全部排液腔2203。接下来再执行步骤s60,如果测得蓄液组件210发生泄压,那么就可以确信地得出蓄液组件210与排液组件220的密封配合不良,因为此时允许蓄液腔2103内气体逃逸的流通路径只能是蓄液组件210与排液组件220的配合部。87.具体地,步骤s50包括:88.s51、利用密封单元31密封连接排液组件220,使密封单元31背向排液组件220的排液腔2203的一侧与排液腔2203通过密封单元31密闭分隔;89.步骤s60包括:90.s61、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3,其中p3大于p2;91.如前述,p2是一个预设理论压强上限值,对于不同的鼻腔给药装置,阀体230开启供液口2102时所需要的蓄液组件210内部压强不尽相同,这主要受阀体230尺寸或材料类型等因素而影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医用耗材200,若想符合合格的要求,特别是通畅性要求,则必须在蓄液组件210内部压强达到p2时能够发生蓄液腔2103泄压。为了确保对各种形式的医用耗材200进行正确严谨的检测,防止某些原本被设计成需借助较大外力才能泄压、但是蓄液组件210和排液组件220配合部位存在间隙的医用耗材200被误判为气密性良好的合格品,针对步骤s60将蓄液组件210内部压强调节目标提高至p3。换言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执行步骤s60时,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虽然大于p1,但是并不足以克服阀体230对供液口2102的预压力,不足以令蓄液腔2103发生泄压,此时如果将蓄液组件210未发生泄压的医用耗材200判定为密封性良好,则有可能造成真正存在密封性不良的产品漏检下线。9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30和步骤s40在执行完步骤s10和步骤s20之后执行;且执行步骤s10之前,通堵检测方法还包括:93.s01、连接加压单元20与蓄液组件210,使加压单元20的等压腔21与蓄液组件210的蓄液腔2103均压连通;94.加压单元20与蓄液组件210连接后二者形成密封配合,因而等压腔21与蓄液腔2103连通,若等压腔21的压强发生变化,则蓄液腔2103会随之变化直至二者压强达到相同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等压腔21与蓄液腔2103能够共享均等的压强值,对等压腔21进行压强检测,其检测结果可以代替蓄液腔2103的压强值。95.对于前述步骤s10、s30以及s60中所涉及的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则采用以下手段实现:96.加压单元20吸入流体或者改变吸入其等压腔21的流体吸入量,以改变蓄液腔2103的压强。优选地,加压单元20通过吸入气体或者改变吸入等压腔21的气体吸入量来改变等压腔21与蓄液腔2103的压强。97.对于前述步骤s20、s40、s70中所涉及的检测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则采用以下手段实现:98.在等压腔21与蓄液腔2103保持均压连通,也即加压单元20与蓄液组件210保持密封连接的情况下,利用压强读取计11读取等压腔21的压强值;99.在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没有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未泄压;100.在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发生泄压。101.蓄液组件210本身结构精密且尺寸较小,直接对其蓄液腔2103测量压强,无论是选取测试读数器件还是将该测试读数器件设置在蓄液腔2103内,难度和成本都极大;而正因为等压腔21和蓄液腔2103能均压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等压腔21的压强来间接获取蓄液腔2103的压强,压强读取计11的选型和布置都更加容易。102.籍由以上,步骤s10包括:103.s11、加压单元20吸收流体至等压腔21,直至等压腔21的压强大于或等于p2;104.步骤s20包括:105.s21、考察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是否减小;106.s22、在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的蓄液腔2103正常贯通,否则,判定蓄液组件210的蓄液腔2103通畅性不足;107.步骤s30包括:108.s31、加压单元20中止吸入流体至等压腔21,加压单元20中止吸入流体的持续时长不小于第一预设维持时长;109.步骤s40包括:110.s41、考察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在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是否减小;111.s42、在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在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没有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能够正常预闭合蓄液组件210;否则,判定蓄液组件210无法预闭合蓄液腔2103;112.步骤s50包括:113.s51、利用密封单元31密封连接排液组件220,使密封单元31背向排液组件220的排液腔2203的一侧与排液腔2203通过密封单元31密闭分隔;114.步骤s60包括:115.s61、调节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使其不小于p3,其中p3大于p2;116.步骤s70包括:117.s71、考察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在第二预设维持时长内是否减小;118.s72、在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在第二预设维持时长内未减小的情况下,判定蓄液组件210和排液组件220的密封配合正常;否则,判定蓄液组件210和排液组件220密封配合不良。119.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执行步骤s10之后,由于蓄液腔2103压强在超过p2之前已经高于标准气压值,也即蓄液腔2103在其压强超过p2之前已属于高压环境,而且蓄液腔2103内各个位置的压强基本均等。因此,蓄液腔2103一旦发生泄压,使得蓄液腔2103中的流体蓄留量减少后,在流体流动性以及流体压力势能的作用下,蓄液腔2103内各个位置的压强差异将会以极快的速率消除。换言之,位于蓄液腔2103内局部高压区域/相对远离供液口2102的区域的流体会快速向发生流体逃逸的区域/相对靠近供液口2102的区域流动递补,直至阀体230将供液口2102闭合,最终蓄液腔2103内将会以极短的时间重新切换成各处均压的状态。120.因此,在执行步骤s31后,如果被检测医用耗材200的阀体230确实能很好地满足预闭合功能的要求,那么其阀体230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闭合供液口2102,这意味着蓄液腔2103的压强将会以极快的速率恢复至稳定状态,蓄液腔2103内各个位置的压强差异将会以极短的时间消除从而达到各处均压的状态。因此,在紧接着的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几乎不会再发生变化,而是稳定在一个大于标准大气压值的水平。这便符合压强读取计11的读取值在第一预设维持时长内不发生减小的情形。121.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维持时长为10~20秒,第二预设维持时长为5~10秒。122.以下介绍检测装置100,该装置能够采用以上通堵检测方法检测医用耗材200,其中包括检堵单元以及加压单元20;检堵单元用于检测蓄液组件210的内部压强并即时呈现检测结果,加压单元20能够在正式进行检测操作之前预先和蓄液组件210密封连接,从而使加压单元20自身的等压腔21与蓄液组件210的蓄液腔2103均压连通,随后加压单元20通过切换运行状态改变等压腔21内的压强,进而调节蓄液腔2103的压强。本实施例中,检堵单元包括至少部分设于等压腔21内的压强读取计11,加压单元20与蓄液组件210一经形成密封连接,压强读取计11便可以读取并呈现等压腔21的压强值。123.进一步地,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30,第一定位组件30的用途是用于辅助执行步骤s50,也即在执行步骤s60和s70之前率先将排液组件220的至少部分腔室闭合,以形成与蓄液组件210供液口2102相连通的闭合空间,这一闭合空间与医用耗材200外部环境气密分隔。124.请参阅图3,第一定位组件30包括密封单元31、加载单元32、止胀单元35以及导向单元33。其中密封单元31呈环状或管筒状结构,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密封单元31的第一端通过开设沉槽、凹腔或盲孔形成抱夹空隙311,沉槽、凹腔或盲孔的开口边缘则形成密封配合部,密封配合部的形状与排液组件220的外侧壁相适配,抱夹空隙311允许排液组件220形成有出液口2202的一端伸入密封单元31内,从而使排液组件220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于密封单元31中,并且密封单元31由此环抱并贴合排液组件220外侧壁。125.加载单元32设置于密封单元31第二端外侧,密封单元31第二端与其第一端相对设置,加载单元32能够向第二端作用指向密封单元31第一端的压力以迫使密封单元31发生弹性形变,随着加载单元32作用于第二端的压力逐渐增大,抱夹空隙311的内径逐渐缩小,密封配合部与排液组件220的外侧壁逐渐紧贴形成密封配合。最终排液组件220的全部排液腔2203被密封单元31关闭,密封单元31背向抱夹空隙311与排液组件220的一侧,也即密封单元31的轴向以及第二端外侧与排液腔2203密闭分隔。若加载单元32撤销对第二端的压力,则抱夹空隙311的开口会逐渐变大,直至密封单元31与排液组件220之间的密封配合撤销。126.之所以加载单元32向第二端作用压力能够使抱夹空隙311开口减小,原因是止胀单元35与密封单元3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形状仿形适配。本实施例中止胀单元35套设于密封单元31的第一端,包括底壳以及凸设于底壳一端并且沿底壳轴向延伸的环抱部。底壳开设有通孔使得当密封单元31与之适配连接后,抱夹空隙311与该通孔同轴对应,密封单元31与止胀单元35仿形适配后,第一端与底壳的底壁贴合,外周壁与环抱部的内侧壁贴合,因此止胀单元35能够限制密封单元31沿径向扩大外周壁尺寸以及扩大轴向尺寸的弹性形变自由度。当加载单元32向第二端作用压力后,密封单元31外周壁径向外扩和向第一端外侧延伸形变均被限制,迫使抱夹空隙311内壁向其轴线扩展,于是便缩小了抱夹空隙311的内径尺寸和密封配合部的尺寸。127.导向单元33呈直管筒状,加载单元32包括推杆以及连接于推杆端部的施力部,施力部与导向单元33的内周壁滑动配合,同时导向单元33与密封单元31以及止胀单元35均同轴设置,加载单元32的施力方向,也即施力部在导向单元33内部滑动的方向与排液组件220/密封单元31/止胀单元35的轴线方向一致。导向单元33的设置使得加载单元32能够均匀地对密封单元31第二端作用压力,确保第二端表面压强基本均等,如此则有利于抱夹空隙311均匀地向内收缩,并带动密封配合部与排液组件220形成压力沿周向均布的密封配合,以提高二者密封连接的可靠性。128.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导向单元33套设密封单元31的部分外周壁,导向单元33与止胀单元35固定连接为一体。129.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有关第一定位组件30的实施例仅仅是一个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单元31与排液组件220形成密封配合的部位也不一定在排液组件220的外周壁上,例如密封单元31可以伸入排液腔2203内,并与排液腔2203的内壁面密封贴合,密封贴合后,密封单元31背向排液组件220出液口2202的一侧的排液腔2203部分形成闭合空间并且与排液组件220外部环境气密分隔;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载单元32也并不一定对密封单元31的第二端作用轴向压力,还可以对密封单元31的外周壁作用径向压力,压力方向与密封配合部的收缩方向一致;止胀单元35和导向单元33也可以根据密封单元31、加载单元32的结构以及加载单元32的施力方式适应性改变或取消设置。1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检漏单元,检漏单元用于感测经排液组件220与蓄液组件210的配合部位排出的流体。可选的,检漏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漏单元沿着排液组件220的容置空间2204的开口边缘围设;或者,检漏单元沿着容置空间2204的开口边缘延伸。131.如此设置,检漏单元的检测结果能够作为判断排液组件220和蓄液组件210是否密封配合良好的依据,其确信度更高,避免了因检漏单元数量过少或者排布不合理,导致流体仅从容置空间2204的开口的局部排出而没有被检漏单元检测到的情况发生。132.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133.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通堵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10-01 06:16:21
729
关键词: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应用于空间消毒和环境净化的益生菌复合雾化方法与流程
- 上一篇: 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