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0-18 22:46:04     858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背景技术:2.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pvc类高氯树脂和其他氯化物,这些是最主要的氯源。研究表明,垃圾热化学处理过程中排放的hcl主要来源于医废中的含氯塑料,热解时产生大量的 hcl,造成烟气脱酸负荷大。而氯具有非常高的活性,在高温条件下可与几乎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形成的氯化物具有低熔点和高的蒸汽压。使用焚烧方式进行医疗废物处理后,能将垃圾中的病菌和病原体消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垃圾在焚烧过程中,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焚烧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烟气中除了包含有过量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外,还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成分,包括粉尘、酸性气体、二噁英、重金属污染等,在对医疗废物焚烧烟气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可以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利用,但是为了避免二噁英的再次生成,温度在200-500℃之间的烟气余热不宜利用,所以要用喷水的方法让锅炉出口高温烟气急速冷却降温到200℃左右,但是现有的急冷塔结构比较单一,急冷效果差的同时功能也仅停留在对烟气的降温上,不能同时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且可以同时对烟气进行中和处理的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包括用于对医废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及中和的急冷除酸塔本体,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四组石灰喷枪及至少一组紧急冷却喷枪,所述石灰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石灰浆液以对烟气进行中和及降温,所述紧急冷却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急冷水以对烟气进行降温;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且第一急冷塔的直径小于第二急冷塔的直径,所述第一急冷塔的底部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急冷塔的底部高度,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连接,且该连接管道与第二急冷塔的连接端面处设置有外扩口,连接管道的底部为由第一急冷塔向第二急冷塔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面。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急冷塔的底部为圆斗形料斗,该圆斗形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带双阀门的排灰口,飞灰从排灰口排入灰箱内,所述圆斗形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物料传感器,该物料传感器用于根据圆斗形料斗内的飞灰堆积量控制双阀门的开闭;所述第二急冷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干式反应器连通以对烟气进行后续处理。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石灰喷枪及紧急冷却喷枪喷液量的喷液控制系统,所述喷液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一急冷塔进烟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第二急冷塔排烟口处的第二传感器。7.进一步地,所述紧急冷却喷枪为压缩空气雾化急冷水喷枪。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石灰喷枪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石灰浆,对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中和酸性气体、部分去除气体中含有的粉尘,从而降低气体中的粉尘含量,减小后续过滤设备的过滤压力;此外,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增加了烟气行程,从而也可以使得降温效果更好。附图说明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0.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1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包括用于对医废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及中和的急冷除酸塔本体1,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四组石灰喷枪及至少一组紧急冷却喷枪,其中,所述紧急冷却喷枪为压缩空气雾化急冷水喷枪。所述石灰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1内喷射石灰浆液以对烟气进行中和及降温,所述紧急冷却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1内喷射急冷水以对烟气进行降温;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急冷塔2和第二急冷塔3,且第一急冷塔2的直径小于第二急冷塔3的直径,所述第一急冷塔2的底部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急冷塔3的底部高度,第一急冷塔2和第二急冷塔3之间通过连接管道4进行连接,且该连接管道4与第二急冷塔3的连接端面处设置有外扩口5,通过该外扩口5可以使得第二急冷塔3的进烟口更大,从而减缓烟气流速,使得降温中和更加充分,连接管道4的底部为由第一急冷塔2向第二急冷塔3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面6。13.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二急冷塔3的底部为圆斗形料斗7,该圆斗形料斗7的底部设置有带双阀门的排灰口8,飞灰从排灰口8排入灰箱内,所述圆斗形料斗7的内壁上设置有物料传感器,该物料传感器用于根据圆斗形料斗7内的飞灰堆积量控制双阀门的开闭;所述第二急冷塔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干式反应器连通以对烟气进行后续处理。此外,本急冷塔还包括用于控制石灰喷枪及紧急冷却喷枪喷液量的喷液控制系统,所述喷液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一急冷2塔进烟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第二急冷塔3排烟口处的第二传感器,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烟气温度或根据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烟气温度控制石灰喷枪紧急冷却喷枪的喷液量。14.高温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后,温度降至500~600℃,经烟道上方进入急冷除酸塔、设置四杆石灰喷枪和一杆紧急冷却喷枪,一定浓度的石灰浆通过喷嘴进入塔内,与烟气发生反应,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烟气在瞬间(1s内)被降至200±5℃,同时,烟气的酸性气体成分被石灰浆中和(石灰浆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生成caso3、caso4、cacl2、caf2等,使烟气中的so2、hcl、hf的去除率都可以达90%以上)。烟气经过反应吸收塔后,进一步达到排放标准,急冷除酸塔底部配备双阀门排灰口,飞灰从排灰口进入标准灰箱内,送往稳定固话后进行填埋。15.本实用新型通过石灰喷枪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石灰浆,对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中和酸性气体、部分去除气体中含有的粉尘,从而降低气体中的粉尘含量,减小后续过滤设备的过滤压力;此外,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增加了烟气行程,从而也可以使得降温效果更好。1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技术特征:1.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包括用于对医废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及中和的急冷除酸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四组石灰喷枪及至少一组紧急冷却喷枪,所述石灰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石灰浆液以对烟气进行中和及降温,所述紧急冷却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急冷水以对烟气进行降温;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且第一急冷塔的直径小于第二急冷塔的直径,所述第一急冷塔的底部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急冷塔的底部高度,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连接,且该连接管道与第二急冷塔的连接端面处设置有外扩口,连接管道的底部为由第一急冷塔向第二急冷塔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急冷塔的底部为圆斗形料斗,该圆斗形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带双阀门的排灰口,飞灰从排灰口排入灰箱内,所述圆斗形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物料传感器,该物料传感器用于根据圆斗形料斗内的飞灰堆积量控制双阀门的开闭;所述第二急冷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干式反应器连通以对烟气进行后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石灰喷枪及紧急冷却喷枪喷液量的喷液控制系统,所述喷液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一急冷塔进烟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第二急冷塔排烟口处的第二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冷却喷枪为压缩空气雾化急冷水喷枪。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废垃圾焚烧烟气的急冷塔,包括急冷除酸塔本体,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四组石灰喷枪及至少一组紧急冷却喷枪,所述石灰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石灰浆液以对烟气进行中和及降温,所述紧急冷却喷枪用于向急冷除酸塔本体内喷射急冷水以对烟气进行降温;所述急冷除酸塔本体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且第一急冷塔的直径小于第二急冷塔的直径,所述第一急冷塔的底部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急冷塔的底部高度,第一急冷塔和第二急冷塔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连接,且该连接管道与第二急冷塔的连接端面处设置有外扩口,连接管道的底部为由第一急冷塔向第二急冷塔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面。倾斜的斜坡面。倾斜的斜坡面。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斌 朱友军 方燕青 康婷 袁璐韫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临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5.11技术公布日:2022/10/17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