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三七连作土壤生物炭修复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10-19 07:05:43     371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三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连作土壤生物炭修复方 法。背景技术:2.三七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栽种过三七的土壤即便轮作玉米、烤烟、 土豆等作物或休耕也需要间隔15年以上,有些地块甚至需间隔30年以上才能 再次种植三七。3.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氯化苦土壤熏蒸,缺点氯化苦受国家管控、毒性 高、田间操作安全性低、存在污染水源风险。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三七连作土壤修复方法。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七连作土壤生物炭修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 比,本发明不采用高毒化学药剂,不污染水源,田间操作安全性高。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7.一种三七连作土壤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8.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9.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清除病原体 及通过紫外线充分消毒杀菌;10.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石灰用于土壤消毒;11.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2-3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 土表,橡胶木炭可以作为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的载体,能提高微生物制剂有 效性,微生物可以为三七提供营养,改善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预 防三七病害,并且将其翻耙入0~25cm的土层;12.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13.6)二年生三七进入休眠期,追施橡胶木炭275~325kg/亩,均匀撒施到三七 厢面即可;三年生三七10月份即可以采收进行初加工。14.进一步,在步骤3)中,生石灰的使用量为80-100kg/亩。15.进一步,在步骤4)中,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550~650kg/亩,微生物有机 肥的加入量为160~200kg/亩。16.进一步,在步骤5)中,二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400~500g/亩, 二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4次,每次间隔1个月。17.进一步,在步骤5)中,三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500~600g/亩; 三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3次,每次间隔1个月。18.进一步,在步骤6)中,二年生三七的休眠期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上旬。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采用高毒化学药剂,不污染水源,田间操作安 全性高。能调节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ph值和ec值为三七连作障碍主要影响 因子之一),能降低土壤酚酸类化感物质(酚酸类化感物质为三七连作障碍主 要影响因子之一),能调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抑制原尖孢镰刀菌生长(原尖 孢镰刀菌为三七连作障碍主要影响因子之一,主要引起根腐病),从而修复三 七连作土壤。附图说明21.图1为三种生物炭最佳组合对连作三七存苗率的影响图。22.图2为稻壳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ph值的影响图。23.图3为稻壳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nh4+-n浓度的影响图。24.图4为稻壳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no3‑‑n浓度的影响图。25.图5为稻壳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浓度的影响图。26.图6为橡胶木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ph值的影响图。27.图7为橡胶木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nh4+-n浓度的影响图。28.图8为橡胶木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no3‑‑n浓度的影响图。29.图9为橡胶木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浓度的影响图。30.图10为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图。31.图11为烟杆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nh4+-n浓度的影响图。32.图12为烟杆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no3‑‑n浓度的影响图。33.图13为烟杆炭各处理合对连作土壤中有机质浓度的影响图。34.图14为三种生物炭对连作地土壤中ph值的影响图。35.图15为三种生物炭对连作地土壤中nh4+-n含量的影响图。36.图16为三种生物炭对连作地土壤中no3‑‑n含量的影响图。37.图17为三种生物炭对连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图。38.图18为稻壳炭对连作地土壤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图。39.图19为橡胶木炭对连作地土壤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图。40.图20为烟杆炭对连作地土壤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图。41.图21为三种生物炭最优处理组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图。42.图22为三种生物炭各处理及三种三种生物炭最优组合对连作地土壤中尖孢 镰刀菌丰度的影响图。具体实施方式4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44.实施例145.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46.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47.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48.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80kg/亩;49.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2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55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160kg/亩, 并且将其翻耙入12cm的土层;50.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二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400g/亩, 二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4次,每次间隔1个月;51.6)二年生三七进入休眠期,二年生三七的休眠期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上旬, 追施橡胶木炭275kg/亩。52.实施例253.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54.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55.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56.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90kg/亩;57.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2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60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160~200kg/ 亩,并且将其翻耙入15cm的土层;58.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二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450g/亩, 二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4次,每次间隔1个月;59.6)二年生三七进入休眠期,二年生三七的休眠期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上旬, 追施橡胶木炭300kg/亩。60.实施例361.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62.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63.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64.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100kg/亩;65.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3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65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200kg/亩, 并且将其翻耙入25cm的土层;66.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二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500g/亩, 二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4次,每次间隔1个月;67.6)二年生三七进入休眠期,二年生三七的休眠期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上旬, 追施橡胶木炭325kg/亩。68.实施例469.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70.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71.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72.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80kg/亩;73.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2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55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160kg/亩, 并且将其翻耙入12cm的土层;74.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三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500g/亩; 三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3次,每次间隔1个月;75.6)三年生三七10月份即可以采收进行初加工。76.实施例577.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78.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79.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80.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90kg/亩;81.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2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60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160~200kg/ 亩,并且将其翻耙入15cm的土层;82.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三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550g/亩; 三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3次,每次间隔1个月;83.6)三年生三七10月份即可以采收进行初加工。84.实施例685.三七栽培地块为三七连作地,距上次种植三七8年,一种三七连作土壤 生物炭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86.1)橡胶木炭的制备:将橡胶木材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成橡胶木炭备用;87.2)三七采挖后,通过深翻、暴晒清除地块中残留的三七病残体;88.3)次年10月前,种植三七的地块再次进行深翻、暴晒,并且撒施生石灰进 行土壤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量为100kg/亩;89.4)在移栽三七种苗前3周,将制备的橡胶木炭和微生物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 表,橡胶木炭的加入量为650kg/亩,微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200kg/亩, 并且将其翻耙入25cm的土层;90.5)三七出苗后投入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 菌,4种菌剂混合稀释灌根,三年生三七四种菌剂的加入量为600g/亩; 三年生三七栽培期间灌根共用3次,每次间隔1个月;91.6)三年生三七10月份即可以采收进行初加工。92.对比例193.对比例1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94.对比例295.对比例2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96.对比例397.对比例3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98.对比例499.对比例4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4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100.对比例5101.对比例5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5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102.对比例6103.对比例6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6相同,区别在于,不使用橡胶木炭进行修 复,而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104.结果分析:105.将实施例1-6,对比例1-6种植的三件亩产(kg/亩),三七主根皂苷含量 (%),三七主根醇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述:106.表1[0107][0108]从表1可以看出,橡胶木炭修复三七土壤比使用氯化苦熏蒸处理具有较好 的效果。[0109]实验分析:[0110]一、生物炭[0111]将稻壳、橡胶木和烟杆于500℃缺氧条件下制成稻壳炭、橡胶木炭和烟杆炭[0112]二、生物炭使用量和使用方法[0113]稻壳炭:0kg/亩、600kg/亩、800kg/亩、1000kg/亩、1200kg/亩[0114]橡胶木炭:0kg/亩、600kg/亩、800kg/亩、1000kg/亩、1200kg/亩[0115]烟杆炭:0kg/亩、600kg/亩、800kg/亩、1000kg/亩、1200kg/亩[0116]移栽三七种苗前2周,将三种生物炭按以上使用量均匀撒施于土表,并将 其翻耙入20cm的土层。[0117]三、实验结果[0118]3.1生物炭对三七存活率的影响[0119]如图1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施用稻壳炭后,三七存活率多重比较结果见图1(稻壳炭)。结果表明,当栽培 两年后,连作土三七存活率降为0%,施加稻壳炭能提高连作三七存活率,在4 组稻壳炭处理中,600kg/亩处理组存活率最佳,但存活率比非连作土低65.67%。[0120]施用橡胶木炭后,三七存活率多重比较结果见图1(橡胶木炭)。结果表明, 当栽培两年后,连作土三七存活率降为0%,施加橡胶木炭能显著性提高连作三 七存活率,其存活率随橡胶木炭施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提高三七连作此存活 率以600kg/亩最佳。[0121]施用烟杆炭后,三七存活率多重比较结果见图1(烟杆炭)。结果表明,当 栽培两年后,连作土三七存活率降为0%,施加烟杆炭能提高连作三七存活率, 在4组烟杆炭处理存活率差异不大,但以1000kg/亩处理组存活率最佳。[0122]经上述三种生物炭对三七连作土壤改良分析结果得出,稻壳炭以600kg/亩 处理存活率在所有稻壳炭处理中最高,橡胶木炭以600kg/亩处理存活率在所有 橡胶木炭处理中最高,烟杆炭以1000kg/亩处理组存活率在所有烟杆炭处理中最 高。该三种生物炭最佳处理与非连作土三七存活率多重比较结果见图1(三种生 物炭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三中生物炭处理,三七栽培两年后,施加橡胶木 炭600kg/亩处理组存活率保持51.14%,优于稻壳炭和烟杆炭处理。[0123]3.2、生物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124]3.2.1土壤理化性质与连作三七存活率的影响[0125]土壤理化性质与三七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存活率与土壤ph值 (r2=0.345,p<0.01)、no3‑‑n(r2=0.357,p<0.01)和om(r2=0.230,p< 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h4+n(r2=0.046,p<0.05)呈显著负相关。[0126]3.2.2稻壳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127]如图2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 平上差异显著),施用稻壳炭后,稻壳炭对三七连作土壤ph值的影响见图2。 结果显示,在三七24个月种植过程中,土壤ph值随种植时间增加而降低。在 三七24个月种植过程中,与连作土比较,ph值随稻壳炭施入量增加而显著性升 高。在三七24个月种植过程中,与非连作土比较,稻壳炭1200kg/亩处理组土 壤ph值均显著性高于其他处理组和非连作土ph值;稻壳炭1000kg/亩处理组与 非连作土ph值无显著性差异;当稻壳炭以600kg/亩或800kg/亩投入时,前12 个月ph值无显著性差异,后12个月稻壳炭600kg/亩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低于 800kg/亩处理。说明稻壳炭的投入能显著增加三七连作土壤的ph值,且ph值 随稻壳炭的投入量增加而增加。[0128]如图3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稻壳炭对土壤中nh4+-n的影响见图3,结果显示,除连作土 壤外,各稻壳炭处理组和非连作土壤中nh4+-n随栽培时间增加而降低,各稻壳 炭处理对三七连作土壤nh4+-n含量影响较小,其中稻壳炭600kg/亩处理组与非 连作土壤中nh4+-n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性高于稻壳炭1200kg/亩处理组。 说明稻壳炭的投入对三七连作土壤中nh4+-n含量影响不明显[0129]如图4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稻壳炭对土壤中no3-‑n的影响见图4,结果显示,在三七 24个月种植过程中,连作土壤中no3-‑n的含量显著性高于各稻壳炭处理组和非 连作土,其中稻壳炭600kg/亩和8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no3—n的含量均显著性 低于非连作土。说明稻壳炭按600kg/亩和800kg/亩投入,能显著性降低三七连 作土壤中no3-‑n的含量。[0130]如图5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 平上差异显著)。稻壳炭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见图5,结果显示,各稻壳炭处理组 对三七连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稻壳炭几乎不影响连作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0131]3.2.3橡胶木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132]如图6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 平上差异显著),施用橡胶木炭后,橡胶木炭对三七连作土壤ph值的影响见图6。结果显示,在三七24个月种植过程中,土壤ph值随种植时间增加而降低, 其中连作土的ph值最低;各橡胶木炭处理组的土壤ph值显著性高于连作土和 非连作土,且ph值随橡胶木炭投入量增加而升高,当橡胶木炭以600kg/亩投入 时,在18~24个月之间,ph值明显下降,在第24个月时显著性低于非连作土。 说明橡胶木炭的投入能显著增加三七连作土壤的ph值,且ph值随橡胶木炭的 投入量增加而增加。[0133]如图7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橡胶木炭对土壤中nh4+-n的影响见图7。结果显示,在6~ 18个月中,连作土壤中nh4+-n的含量显著性高于非连作土壤和各橡胶木炭处理 组,橡胶木炭各处理组土壤中nh4+-n的含量均显著性低于非连作土壤,而在第 18~24个月中,除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组外,橡胶木炭其它处理组土壤中 nh4+-n的含量与连作土壤中nh4+-n无明显差异。在三七栽培的24个月中,非连 作土和橡胶木炭处理土壤中的nh4+-n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投入橡胶木炭能在 连作土三七栽培的前18个月中,显著降低土壤中nh4+-n含量。且随橡胶木炭投 入量增加而降低。[0134]如图8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橡胶木对土壤中no3-‑n的影响见图8,结果显示,在三七前 12个月栽培中,连作土壤中no3-‑n的含量显著性高于各橡胶木炭处理组和非连 作土,橡胶木炭除1000kg/亩处理组外,另外3个处理组土壤中no3-‑n的含量显 著性低于非连作土壤。在整个三七栽培过程中,所有橡胶木炭处理土壤中no3-‑n 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三七连作土投入橡胶木炭后,前12个月能降低土壤 中no3-‑n的含量,后12个月却会增加土壤中no3-‑n的含量。[0135]如图9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橡胶木炭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见图9。结果显示,各橡胶木炭 处理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土和非连作土,且有机质含量随橡胶 木炭投入量增加而增加,但在所有处理中有机质却随栽培时间增加而减少。说 明对三七连作土投入橡胶木炭后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有机质含量 随橡胶木炭投入量增加而增加。[0136]3.2.4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137]如图10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施用烟杆炭后,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ph值的影响见图10。 结果显示,烟杆炭1000kg/亩和1200kg/亩处理组在24个月的栽培期间土壤ph 值显著高于连作土,而烟杆炭600kg/亩和800kg/亩处理组在前18个月栽培期 间土壤ph值与连作土相当,仅在18~24个月时显著性低于连作土壤ph值。说 明烟杆炭的投入能显著增加三七连作土壤的ph值,且ph值随烟杆炭的投入量 增加而增加。[0138]如图11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烟杆炭对土壤中nh4+-n的影响见图11,结果显示,前18个 月栽培过程中,烟杆炭各处理土壤中nh4+-n含量均显著低于连作土,但在第18~ 24个月期间,所有处理与连作土土壤中nh4+-n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投入烟 杆炭能在连作土三七栽培的前18个月中降低土壤中nh4+-n含量,其中烟杆炭 1000kg/亩和1200kg/亩两处理组土壤中nh4+-n含量下降最显著。[0139]如图12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 平上差异显著)。烟杆炭对土壤中no3-‑n的影响见图12,结果显示,在栽培过 程的前6个月中,所有烟杆炭处理组土壤中no3-‑n的含量均显著性低于连作土; 在栽培过程的前12个月中施加600kg/亩、800kg/亩和1000kg/亩3个处理组 土壤中no3-‑n的含量与连作土无明显差异;在栽培的第24个月时,600kg/亩和 800kg/亩处理组no3-‑n的含量最高,10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no3-‑n的含量与 连作土无差异。说明投入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中no3-‑n含量的影响不明显。[0140]如图13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栽培时间段不同处理间在p<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烟杆炭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见图13,结果显示,各烟杆炭处 理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土和非连作土,但在所有处理中有机质 却随栽培时间增加而减少。说明对三七连作土投入橡胶木炭烟杆炭后能显著提 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且有机质含量随烟杆炭投入量增加而增加。[0141]3.2.5、三种生物炭最优处理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0142]根据第24个月三七存苗率大小得出3种生物炭最优处理分别为,稻壳炭600 kg/亩、橡胶木炭600kg/亩、烟杆炭1000kg/亩。[0143]如图14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与非连作土壤比较,栽培过程中,前6个月,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 ph值最高,其次是稻壳炭和烟杆炭,且后两者与非连作土ph值无显著差异;随 栽培时间推移,所有处理的ph值均呈下降趋势;到第24个月时非连作土壤ph 值最高,其次是橡胶木炭和烟杆炭,而稻壳炭最低。说明橡胶木炭600kg/亩处 理提高土壤ph值优于其它两种生物炭。[0144]如图15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 著)。与非连作土壤比较,栽培过程中,前6个月,稻壳炭600kg/亩处理土壤 中nh4+-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烟杆炭1000kg/亩处理和非连作土,橡胶木炭 600kg/亩处理组nh4+-n含量最低;当栽培了12个月时,烟杆炭1000kg/亩处理 土壤中nh4+-n含量最高,橡胶木炭处理土壤中nh4+-n含量任然是最低;当栽培 24个月后,三种生物炭处理土壤中nh4+-n的含量与非连作土无显著差异。说明 连作地投入橡胶木炭600kg/亩,在栽培的前12个月中,降低连作土壤中nh4+-n 的含量比稻壳炭和烟杆炭效果明显,而栽培的后12个月3种生物炭对土壤中 nh4+-n含量影响无差异。[0145]如图16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与非连作土壤比较,栽培过程中,前6个月,非连作土壤中no3-‑n含量最高, 其次是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和烟杆炭1000kg/亩,稻壳炭600kg/亩处理土壤 中no3-‑n含量最低;当栽培了24个月时,稻壳炭600kg/亩仍然是3种生物炭处 理土壤中no3-‑n含量最低的处理,橡胶木炭600kg/亩和烟杆炭1000kg/亩处理 与非连作土壤中no3-‑n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橡胶木炭600kg/亩和烟杆炭 1000kg/亩处理提高土壤中no3-‑n含量优于稻壳炭600kg/亩处理。[0146]如图17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与非连作土壤比较,栽培过程中,前6个月,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是烟杆炭1000kg/亩,稻壳炭6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ph 值最低;橡胶木炭600kg/亩和烟杆炭1000kg/亩处理组在第24个月时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稻壳炭600kg/亩处理和非连作土,其中稻壳炭600kg/ 亩处理与非连作土无显著差异。说明说明橡胶木炭600kg/亩和烟杆炭1000kg/ 亩处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优于稻壳炭600kg/亩处理。[0147]3.3、生物炭对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影响[0148]3.3.1土壤中酚酸类物质与连坐三七存活率的相关性分析[0149]土壤酚酸类物质与三七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存活率与土壤中 阿魏酸含量(r2=0.146,p<0.01)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香草酸、丁香酸、对香 豆酸、对羟基苯甲酸无明显相关性。[0150]3.3.2、稻壳炭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0151]如图18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施加稻壳炭后,稻壳炭对三七连作土壤阿魏酸影响如图18,结果显示,稻壳炭 各处理土壤中阿魏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连作土和非连作土;稻壳炭600kg/亩、 800kg/亩和1000kg/亩处理土壤中阿魏酸含量差异不大,但从第6个月到采收时, 其以上3种稻壳炭处理土壤中阿魏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稻壳炭1200kg/亩处理组。 说明按1200kg/亩投入稻壳炭能显著降低连作土壤中阿魏酸含量。[0152]3.3.3、橡胶木炭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0153]如图19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施加橡胶木炭后,橡胶木炭对三七连作土壤阿魏酸影响如图19,结果显示,在 栽培过程中,前6个月橡胶木炭各处理组土壤中阿魏酸含量较低;在第12个月 时,连作土中阿魏酸含量最高,橡胶木炭600kg/亩和800kg/亩土壤中最低;从 第12个月开始到采收时橡胶木炭1000kg/亩和1200kg/亩处理无显著差异,但 显著高于橡胶木炭600kg/亩和800kg/亩处理组。说明按600kg/亩或800kg/亩 投入橡胶木炭能显著降低连作土壤中阿魏酸含量[0154]3.3.4、烟杆炭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0155]如图20(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施 加烟杆炭后,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阿魏酸影响如图20,结果显示,在栽培过 程中,烟杆炭各处理组土壤中阿魏酸含量随烟杆炭投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且 显著高于连作土和非连作土。说明烟杆炭处理能显著提高连作土壤中阿魏酸含 量。[0156]3.3.5、三种生物炭最优处理组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0157]如图21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根据第24个月三七存苗率大小得出3种生物炭最优处理分别为,稻壳炭600kg/ 亩、橡胶木炭600kg/亩、烟杆炭1000kg/亩。与非连作土比较,栽培过程中, 前6个月,3种生物炭最优处理土壤中阿魏酸含量与非连作土壤中阿魏酸含量无 显著差异;当在栽培的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时,各处理组和非连作土土壤中 阿魏酸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烟杆炭1000kg/亩处理阿魏酸含量最高,橡胶木炭 600kg/亩处理阿魏酸含量最低;在整个栽培过程中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组土 壤中阿魏酸含量与非连作土壤中阿魏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橡胶木炭按 600kg/亩投入连作地,其对土壤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与非连作土相似,优于投 入稻壳炭和烟杆炭。[0158]3.4、生物炭对连作土微生物的影响[0159]如图22所示(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三七存活率与尖孢镰刀菌丰度(r2=0.010,p<0.484)呈负相关;尖孢镰刀菌丰 度随稻壳炭投入量增加而减少,随橡胶木炭拖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烟杆炭投入 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橡胶木炭600kg/亩处理组土壤中尖孢镰刀菌丰度最低, 三七存活率最高。[0160]四、结论[0161]综上所述,本试验证实了橡胶木炭和烟杆炭具有提高三七存活率和促进 三七生长的潜在能力。三七连作地投入橡胶木炭和烟杆炭可提高土壤ph值、增 加土壤中no3—-n和有机质含量,降低nh4+-n含量、酚酸类物质和尖孢镰刀菌丰 度,进而提高连作三七存活率,其中按600kg/亩投入橡胶木炭改良效果最佳。[0162]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 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 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 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 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 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