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及水转印产品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10-19 07:15:11     331



工艺制品设备的制造及其制作,处理技术1.本发明涉及水转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及水转印产品。背景技术:2.水转印技术广泛应用于不规则物件表面的印刷,例如汽车方向盘、迎宾踏板、汽车内饰件、童车、玩具等物品的印刷。3.现有的水转印纸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转印纸浸泡于水中,接着将基材层剥离,然后再将剥离基材层后的转印纸贴附在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但是剥离基材层后的转印纸又软又薄,使得在贴附过程中转印纸容易出现褶皱或者被损坏,操作十分困难,且转印效率低。例如,公开号为cn11275780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光致聚合物水转印纸制作方法、水转印纸及应用方法方法,其应用方法中存在上述所说的由于除去基材层后的转印纸又软又薄而导致操作困难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及水转印产品。5.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6.预备防水转印纸和待转印产品;其中,防水转印纸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水溶层、附着层、打印层、图案层以及防水层;7.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8.将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贴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9.作用于防水转印纸的防水层,使得附着层与基材层相对错位,基材层的部分外漏;10.作用于基材层外漏部分,移除基材层,附着层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获得预转印产品;11.对预转印产品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水转印产品。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将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贴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13.使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活动。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附着层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5.作用于防水层,以改变附着层于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位置至预设区域。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包括:17.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0-100s。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使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活动,包括以下子步骤:19.作用于防水转印纸;20.防水转印纸于水中移动预设距离。2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基材层为基纸。2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对预转印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包括以下子步骤:23.刮除预转印产品上的水珠;24.将预转印产品晾干或者烘干。2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防水转印纸还包括可剥离层,可剥离层覆盖于防水层背向图案层的一面;26.预设防水转印纸,包括以下子步骤:27.撕下可剥离层;28.根据图案层上的图案裁剪防水转印纸。2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防水转印纸还包括可剥离层,可剥离层覆盖于防水层背向图案层的一面;30.对预转印产品进行干燥处理,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31.撕下可剥离层。32.一种水转印产品,其根据上述的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制得。3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浸泡后的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接着再除去基材层,使得附着层贴附在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贴附时防水转印纸的厚度和硬度,防止转印纸贴附时出现褶皱或者被损坏,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3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35.图1为实施例中防水转印纸的层级结构示意图;36.图2为实施例中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3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38.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39.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4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41.实施例一:42.参照图1,图1为实施例中防水转印纸的层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数码打印防水转印纸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1、水溶层2、附着层3、打印层4、图案层5以及防水层6,图案层5通过数码打印机打印在打印胶层4上。43.在实际应用时,基材层1可采用基纸。水溶层2采用水解胶制成,使得水溶层2遇水会分离融化,从而让基材层1和附着层3分离。附着层3采用防水附着胶制成,通过设置附着层3,可以防止在打印层4采用水性胶时,打印层4将水溶层2溶解,同时,在使用时,附着层3会带着打印层4以及图案层5一起贴附到待转印物品上。打印层4为打印胶,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图案层的图案打印在打印层4上。防水层6可采用透明防水树脂或防水过塑膜,在采用透明防水树脂作为防水层6时,采用喷涂或刷涂的方式将防水树脂覆盖在图案层5上;在采用防水过塑膜作为防水层6时,将防水过塑膜覆盖在图案层5上,然后通过过塑处理结合在一起。44.优选的,数码打印的防水转印纸还包括可剥离层7,可剥离层7设于防水层6背向图案层5的一面,可剥离层7为离型膜。45.通过在图案层上设置防水层6,使得转印纸具有防水性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印刷掉色或者点模糊的现象,提高印刷质量,同时,还可以防止承印物受潮时能够将水分与图形层隔开,从而避免图形层上的图案受潮导致淡化脱色。46.实施例二47.参照图1-2,图2为实施例中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具体是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数码打印防水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其括以下步骤:48.s1:预备防水转印纸;其中,防水转印纸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1、水溶层2、附着层3、打印层4、图案层5以及防水层6。49.s2: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50.s3:使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活动。51.s4:将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1贴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52.s5:作用于防水转印纸的防水层6,使得附着层3与基材层1相对错位,基材层1的部分外漏。53.s6:作用于基材层1外漏部分,移除基材层1,附着层3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获得预转印产品。54.s7:对预转印产品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水转印产品。55.优选的,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56.s11:根据图案层上的图案裁剪防水转印纸。57.s12:清洁待转印产品的表面。58.s13:在待转印产品表面预设转印区域。59.在步骤s1中,当防水转印膜上只有单个图案时,其图案主要设置在防水转印膜的图案层中央,然后在周围留白,裁剪防水转印膜后,将图案周围的留白裁剪除去,缩小了防水转印膜的面积,便于防水转印膜后续的使用。当防水转印膜上有多个图案时,需要先将待使用的转印图案从整个防水转印膜上裁剪下来,便于防水转印膜后续的使用。60.具体的,在步骤12中,可以使用清水清洗待转印产品的表面。清洁产品表面可防止产品上的灰尘等污渍对防水转印膜的使用造成影响,防止污垢影响转印效果。61.优选的,防水转印纸还包括可剥离层7,可剥离层7覆盖于防水层6背向图案层的一面,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62.s10:撕下可剥离层7。63.通过设置可剥离层7,可以防止转印纸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粘连,同时,还可以防止图案层在运输过程中被刮花。在实际生产时,在采用透明防水树脂作为防水层6时,可剥离层7直接贴附在防水层6上;在采用防水过塑膜作为防水层6时,先将防水过塑涂布在可剥离层7上,再将防水层6和可剥离层7一起覆盖在图案层上,然后通过过塑处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可剥离层7增加厚度有便于生产操作,可制作更薄的防水过塑胶膜,使得图案转印后膜感不明显。64.优选的,在步骤s2中,防水转印纸的浸泡时间为20-100s,在具体应用时,浸泡时间可以根据防水转印纸的面积来决定,防水转印纸的面积越大,所需的浸泡时间越长,防水转印纸的面积越小,所需的浸泡时间越短。浸泡后水溶层2的水解胶遇水后融化,此时基材层1与附着层3之间虽然依然相接,但两者之间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相对分离。65.优选的,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66.s31:作用于防水转印纸。67.s32:防水转印纸于水中移动预设距离。68.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2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水溶层2虽然已遇水后融化,但是此时基材层1与附着层3之间依然处于相接状态,一般需要较大外力的介入才能够使得两者之间错位分离,而在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紧跟着再使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活动,例如,使得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滑动一段距离,如此可使得基材层1与附着层3之间的相接状态弱化,使得两者具有相对错位分离的趋势,换句话说,此时通过较小力的介入即可使得基材层1与附着层3分离,以便于后续步骤的执行。69.具体的,在步骤s4中,基材层1位于附着层3和待转印产品之间。70.具体的,在步骤s5中,附着层3所采用的附着胶在被打湿时,不具有粘性,且此时附着层3、打印层4、图案层5以及防水层6为一完整的膜,因而当操作者作用于防水转印纸的防水层6时,可以直接推动附着层3及以上部分相对于基材层1滑动。使得基材层1与附着层3及以上部分相对错位后,有一部分基材层1露出附着层3及以上部分。71.优选的,步骤s6包括以下子步骤:72.s61:作用于基材层1外漏部分,移除基材层1,附着层3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73.s62:作用于防水层6,以改变附着层3于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位置至预设区域,获得预转印产品。74.具体的,在步骤s61中,将基材层1从附着层3和待转印产品工件之间抽出基材层1,以移除基材层1。在步骤s62中,可以理解的是,附着层在未干燥前是处于没有粘性的状态,此时,若是附着层3的位置没有摆正,可以通过作用于防水层6,以改变附着层3的位置,使得附着层3移动到预设区域。75.优选的,步骤s7包括以下子步骤:76.s71:刮除所述预转印产品上的水珠。77.s72:将所述预转印产品晾干或者烘干。78.优选的,步骤s71包括以下子步骤:79.s711:刮除所述预转印产品表面上的水滴以及贴附后的图案下的水珠和气泡。80.s712:擦干所述预转印产品的表面。81.具体的,在步骤s711中,可以采用排水工具或吸水纸刮除刮除所述预转印产品表面上的水滴以及贴附后的图案下的水珠、气泡,防止图案下的水珠、气泡没有排出,使得转印后的图案凹凸不平,影响转印质量82.具体的,在步骤s712中,可以采用吸水布或吸水纸擦干所述预转印产品的表面。83.优选的,在步骤s72中,将预转印产品晾干或者烘干,获得水转印产品。84.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将浸泡后的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1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接着再除去基材层1,使得附着层3贴附在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贴附时防水转印纸的厚度和硬度,防止转印纸贴附时出现褶皱或者被损坏,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85.实施例三86.复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具体是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数码打印防水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其括以下步骤:87.s1:预备防水转印纸;其中,防水转印纸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1、水溶层2、附着层3、打印层4、图案层5以及防水层6。88.s2:将防水转印纸浸泡在水中。89.s3:使防水转印纸于水中活动。90.s4:将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1贴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91.s5:作用于防水转印纸的防水层6,使得附着层3与基材层1相对错位,基材层1的部分外漏。92.s6:作用于基材层1外漏部分,移除基材层1,附着层3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获得预转印产品。93.s7:对预转印产品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水转印产品。94.优选的,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95.s11:根据图案层上的图案裁剪防水转印纸。96.s12:清洁待转印产品的表面。97.s13:在待转印产品表面预设转印区域。98.优选的,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99.s31:作用于防水转印纸。100.s32:防水转印纸于水中移动预设距离。101.优选的,步骤s6包括以下子步骤:102.s61:作用于基材层1外漏部分,移除基材层1,附着层3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103.s62:作用于防水层6,以改变附着层3于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位置至预设区域,获得预转印产品。104.优选的,步骤s7包括以下子步骤:105.s71:刮除所述预转印产品上的水珠。106.s72:将所述预转印产品晾干或者烘干。107.s73:撕下可剥离层7,获得预转印产品。108.实施例四109.一种水转印产品,其是根据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的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制得的。110.综上:本技术中的水转印产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将浸泡后的防水转印纸的基材层贴附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接着再抽出基材层,使得附着层贴附在到待转印产品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贴附时防水转印纸的厚度和硬度,防止转印纸贴附时出现褶皱或者被损坏,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11.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