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车载环视镜头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0-19 07:15:31     500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环视镜头。背景技术:2.如今,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通过一系列配套技术,实现车辆自动或部分自动驾驶,其目的是减少驾驶疲劳、增强驾驶安全。自动驾驶的部分或完全实现,可释放人出行驾驶时间,把汽车变成除家、办公室外的人的第三空间,在出行过程中办公和娱乐等。而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解决车辆在哪、往哪儿去、怎么去这三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涉及硬件平台、软件算法、交互、安全等多个领域和技术。这其中,与影像、车载光学镜头相关的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所以这类镜头需要保证一定的成像质量。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环视镜头,视场大、精密、超薄,高、低温环境下温飘小、成像质量好。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5.一种车载环视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光阑、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沿光轴由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非球面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第六透镜为非球面正透镜。6.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材质均为玻璃,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材质均为塑胶。7.其中,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焦距(efl)满足关系式:0.75mm≤焦距(efl)≤1.25mm;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光圈值(f/no)满足关系式:1.80≤光圈值(f/no)≤2.20;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后焦(bfl)满足关系式:1.45mm≤后焦(bfl)≤3.75mm。8.其中,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焦距(efl)为0.85mm,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的光圈值(f/no)为2.0mm。9.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6.85mm≤f1≤-4.95mm;-2.35mm≤f2≤-1.40mm;2.35mm≤f3≤3.95mm;2.10mm≤f4≤3.15mm;-3.90mm≤f5≤-2.35mm;1.95mm≤f5≤2.85mm。10.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d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d2,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d3,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d4,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d5,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d6,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78≤nd1≤1.88;1.48≤nd2≤1.58;1.72≤nd3≤1.85;1.68≤nd4≤1.85;1.77≤nd5≤1.92;1.48≤nd6≤1.58。11.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为cv1,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为cv2,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光阑之间的间距为cv3,所述光阑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为cv4,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间距为cv5,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95mm≤cv1≤2.70mm;0.65mm≤cv2≤1.35mm;0.49mm≤cv3≤0.72mm;0.03mm≤cv4≤0.30mm;0.02mm≤cv4≤0.17mm。12.其中,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05≤cv1/cv2≤2.75。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为车用环视镜头,采用透镜胶合工艺,将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胶合,配合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共同工作,具有视场大、精密、超薄,高、低温环境下、温飘小,成像质量好,并且在不同光照场景中切换时,影像差异小等特点,整体成本优势明显,性价比较高。附图说明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15.附图标记分别为: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光阑,5、第四透镜,6、第五透镜,7、第六透镜,8、滤光片。具体实施方式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17.一种车载环视镜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光阑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以及第六透镜7,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二透镜2、所述第三透镜3、所述光阑4、所述第四透镜5、所述第五透镜6以及第六透镜7沿光轴由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透镜1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为非球面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为正透镜,第四透镜5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6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四透镜5以及第五透镜6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第六透镜7为非球面正透镜。具体地,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为车用环视镜头,采用透镜胶合工艺,将第四透镜5以及第五透镜6胶合,配合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以及第六透镜7共同工作,具有视场大、精密、超薄,高、低温环境下、温飘小,成像质量好,并且在不同光照场景中切换时,影像差异小等特点,整体成本优势明显,性价比较高。18.本车载光学系统镜头还包括滤光片8,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光阑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以及滤光片8沿光轴由物面至像面依次设置。19.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三透镜3、所述第四透镜5、以及所述第五透镜6的材质均为玻璃,所述第二透镜2以及所述第六透镜7的材质均为塑胶。20.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焦距(efl)满足关系式:0.75mm≤焦距(efl)≤1.25mm;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光圈值(f/no)满足关系式:1.80≤光圈值(f/no)≤2.20;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后焦(bfl)满足关系式:1.45mm≤后焦(bfl)≤3.75mm。21.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车载环视镜头的焦距(efl)为0.85mm,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的光圈值(f/no)为2.0mm。22.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2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3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5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6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7的焦距为f6,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6.85mm≤f1≤-4.95mm;-2.35mm≤f2≤-1.40mm;2.35mm≤f3≤3.95mm;2.10mm≤f4≤3.15mm;-3.90mm≤f5≤-2.35mm;1.95mm≤f5≤2.85mm。23.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nd1,所述第二透镜2的折射率为nd2,所述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为nd3,所述第四透镜5的折射率为nd4,所述第五透镜6的折射率为nd5,所述第六透镜7的折射率为nd6,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78≤nd1≤1.88;1.48≤nd2≤1.58;1.72≤nd3≤1.85;1.68≤nd4≤1.85;1.77≤nd5≤1.92;1.48≤nd6≤1.58。24.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之间的间距为cv1,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之间的间距为cv2,所述第三透镜3与所述光阑4之间的间距为cv3,所述光阑4与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的间距为cv4,所述第五透镜6与所述第六透镜7之间的间距为cv5,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95mm≤cv1≤2.70mm;0.65mm≤cv2≤1.35mm;0.49mm≤cv3≤0.72mm;0.03mm≤cv4≤0.30mm;0.02mm≤cv4≤0.17mm。25.本实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环视镜头,所述车载光学系统镜头满足关系式:1.05≤cv1/cv2≤2.75。26.本镜头采用高精度模具、超精密塑胶成型非球面透镜,玻璃胶合透镜工艺,具有超大视场、精密、超薄,高、低温环境下、温飘小,不但成像质量优秀,且不同光照场景中切换,影像差异小等特点。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