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的设备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钻机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移对接式石油钻机回转操作台。背景技术:2.石油钻机设备中,钻机操作台主要功用是井架操作工在操作平台上站立进行起、下钻等生产作业时使用的操作台。3.现有技术中,多点位的立柱操作平台之间进行诸如钻井设备的转场移动时,需要借助吊装设备吊装进行,才能实现诸如钻井设备在多个平台之间的转场移动。可见,吊装式进行设备的转场移动,不仅费工费时费力,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对此,现提出如下改进技术方案。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移对接式石油钻机回转操作台,采用可回转的主操作平台与其它点位的副操作平台旋转后对接的方式,实现钻井设备在多个操作平台之间的快速转移,解决目前钻井设备在多点位操作平台上仅能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转移,导致的施工准备工作费工、费时、费力,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转移对接式石油钻机回转操作台,包括一个带护栏的主操作平台和两个带护栏的副操作平台;主操作平台具有主立柱;主立柱顶端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动力输出端竖直朝上设置并与旋转平台底端同轴固连为一体,以带动旋转平台绕主立柱中心定心旋转;旋转平台外侧连通水平向外延伸的转移平台;转移平台外侧分别设有轴对称的延伸平台;转移平台与延伸平台对接处设有无护栏过道ⅰ;副操作平台分别具有固定的副立柱;副立柱顶端分别设有带护栏的副平台;两个副平台中心以主立柱中心为圆心,在主立柱外圆径向某一点固定设置;且一个主操作平台与两个副操作平台三个平台的中心点均落在以主立柱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同心圆上;旋转的主操作平台通过其延伸平台可以与某一副操作平台无缝衔接匹配相连;且副操作平台与延伸平台衔接处同样设有无护栏过道ⅱ。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延伸平台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延伸平台将无护栏过道ⅰ和无护栏过道ⅱ连通时,无护栏过道ⅰ和无护栏过道ⅱ组成的衔接过道为扇形圆环过道;扇形圆环过道为以主立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扇形圆环过道。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减速电机动力输出端竖直朝上设置,且减速电机动力输出端同轴固连主旋转立柱底端;主旋转立柱顶端同心固连旋转平台底端;在旋转平台外侧设有的转移平台,以及在转移平台外侧设有的延伸平台中;延伸平台和转移平台两个平台底端与主旋转立柱之间分别设有倾斜的加固斜撑。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9.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的主操作平台,可以将主操作平台旋转一定角度后,将主操作平台与其同心圆上所在任一副操作平台无缝衔接,从而将主操作平台上增加脚轮的待转移设备,将待转移设备无需吊装,而是通过推送,就能实现待转移设备在主操作平台和副操作平台之间的快速高效位置转移,设备在平台之间的转移省工、省时、省力,有效提高设备在平台之间的转移效率,保证施工进度。10.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同心设置且夹角为任意夹角,距离主立柱中心半径为任意半径的主操作平台与副操作平台之间设备的快速转移,一方面节省设备转移时间,提高设备转移效率;另一方面,无需二次吊装,无需搭建大尺寸半径的圆环形平台,节省圆环平台的平台搭建用料,经济实用,安全、可靠、高效。附图说明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图;12.图2为图1第一实施例中主操作平台旋转后与某一副操作平台衔接胡的状态示意图;13.图3为图1中主操作平台的主视图;14.图4为图1中副操作平台的主视图;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俯视图;16.图中:1-主操作平台,2-副操作平台,3-主立柱,301-主旋转立柱;4-减速电机,5-旋转平台,6-转移平台,7-延伸平台,8-无护栏过道ⅰ,9-副立柱,10-副平台,11-无护栏过道ⅱ,12-加固斜撑。具体实施方式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18.(如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转移对接式石油钻机回转操作台,包括一个带护栏的主操作平台1和两个带护栏的副操作平台2。19.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为实现主操作平台1和两个副操作平台2之间设备的快速转场移动功能:所述主操作平台1具有主立柱3;所述主立柱3顶端设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动力输出端竖直朝上设置并与旋转平台5底端同轴固连为一体,以带动旋转平台5绕主立柱3中心定心旋转。20.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4动力输出轴同轴固连法兰盘,并通过法兰盘同心固连旋转平台5底端,以带动旋转平台5定心旋转,必要地:所述旋转平台5操作外围设有半圆弧包围的安全护栏。21.带护栏的所述旋转平台5外侧连通水平向外延伸的转移平台6;所述转移平台6与旋转平台5组成一字型连通结构。所述转移平台6外侧分别设有轴对称的延伸平台7。22.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平台7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转移平台6与延伸平台7对接处设有无护栏过道ⅰ8;所述无护栏过道ⅰ8用于方便操作工人将待转移设备从转移平台6移动至延伸平台7。23.在此基础上:所述副操作平台2分别具有固定的副立柱9;所述副立柱9顶端分别设有带护栏的副平台10。副立柱9固定支撑副平台10的定点固定支撑安装。24.(如图1、图5所示两个实施例)两个所述副平台10中心以主立柱3中心为圆心,在主立柱3外圆径向某一点固定设置;两个所述副平台10的夹角可以为任意夹角。但是,一个主操作平台1与两个副操作平台2三个平台的中心点均落在以主立柱3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同心圆上。即所述副操作平台2与主操作平台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任意角,如图1所示的90°夹角,或如图5所示的任意夹角。只要保证一个主操作平台1与两个副操作平台2三个平台的中心点均落在以主立柱3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同心圆上即可。因此,只要主操作平台1与两个副操作平台2平台中心分别距离主立柱3中心的半径相等,而半径尺寸却可以为任意半径。采用任意半径但同心的本实用新型多平台结构,就可满足多种点位距离平台之间设备的快速转场移动。25.其中,具体为实现设备快速转场移动:旋转的主操作平台1通过其延伸平台7可以与某一副操作平台2无缝衔接匹配相连。26.(如图2所示状态)为主操作平台1与90°夹角的其中一个副操作平台2衔接状态下的示意图。且为了实现设备的转场移动:所述副操作平台2与延伸平台7衔接处同样设有无护栏过道ⅱ11。27.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平台7为等腰三角形结构。28.所述延伸平台7将无护栏过道ⅰ8和无护栏过道ⅱ11如图2所示状态连通时,所述无护栏过道ⅰ8和无护栏过道ⅱ11组成的衔接过道为扇形圆环过道;所述扇形圆环过道为以主立柱3中心为圆心的同心扇形圆环过道。采用以主立柱3中心为圆心的同心扇形圆环过道,可缩短设备转场移动的距离,避免拐角过道阻碍设备的转场移动。29.为保证结构强度:(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4动力输出端竖直朝上设置,且所述减速电机4动力输出端同轴固连主旋转立柱301底端;所述主旋转立柱301顶端同心固连旋转平台5底端。30.在所述旋转平台5外侧设有的转移平台6,以及在所述转移平台6外侧设有的延伸平台7中;所述延伸平台7和转移平台6两个平台底端与主旋转立柱301之间分别设有倾斜的加固斜撑12。31.具体地,所述主操作平台1和副操作平台2用型材拼焊搭建制成,材料易得,结构简单,经济实用。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电机驱动主操作平台1定角度旋转。通过旋转的主操作平台1,将主操作平台1定角度旋转一定角度后,从而将主操作平台1与其同心圆上所在任一副操作平台2无缝衔接,(如图2所示的衔接状态),从而将原先在主操作平台1上设置的设备(该设备预先增加脚轮),通过推送,无需二次吊装,就能实现待设备在主操作平台1和副操作平台2之间的快速高效转场位移。因此,设备在主副平台之间的转场移动无需二次吊装,因此变得省工、省时、省力,安全高效;有效提高设备在各平台之间的转移效率,不影响施工进度。33.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同心设置且夹角为任意夹角,半径为任意半径的主操作平台1与副操作平台2之间设备的快速旋转衔接式转移:一方面无需二次吊装转移,节省设备转移时间,提高设备转移效率;另一方面,无需搭建大半径的圆环形平台,节省大直径大尺寸圆环平台搭建的平台用料,可实现任意半径点位但同心圆上设备平台之间的无缝隙高效转场移动,平台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全、高效、可靠。3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转移对接式石油钻机回转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0-22 12:19:10
359
- 下一篇: 一种吨袋包装机的挂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微信支付密码忘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