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车身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0-29 07:55:36     897



自行车,非机动车装置制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身和汽车。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为方便乘客存取物品,通常会在汽车的尾部增加汽车尾门,该汽车尾门可相对车身翻转打开,但由于汽车尾门与车身之间的翻转结构,会使尾门与车身之间具有较大的缝隙。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吹过缝隙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大大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身及汽车,旨在降低汽车风噪。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身,包括:5.车身本体;6.尾门,所述尾门通过转动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本体上,且所述尾门与所述车身本体的连接处具有转动缝隙,所述尾门上具有阻流部,且设于所述转动缝隙内,所述阻流部用于阻挡气流由所述转动缝隙进入汽车内部。7.可选地,所述车身本体包括车顶,所述尾门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所述阻流部包括延伸段与扰流段,所述延伸段的一侧连接所述尾门,另一侧连接所述扰流段,所述延伸段向所述车顶延伸,所述扰流段用于改变并阻挡吹入所述转动缝隙内的气流。8.可选地,所述车身本体朝向所述汽车内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尾门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转动铰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9.可选地,所述扰流段与所述延伸段呈夹角设置,所述扰流段向所述安装腔内延伸。10.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扰流段的截面轮廓均为相对所述安装腔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且所述扰流段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扰流段的延伸方向变小设置。11.可选地,所述车身本体包括车顶,所述尾门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所述阻流部包括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向所述车顶延伸,用于减小所述转动缝隙的宽度。12.可选地,所述阻流部到所述车身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mm。13.可选地,所述阻流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尾门。14.可选地,所述尾门与所述车身本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一侧抵紧于所述车身本体,另一侧抵紧于所述阻流部或所述尾门。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尾门通过转动结构转动安装于车身本体上,且为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故尾门与车身本体的连接处具有转动缝隙,以为尾门与车身本体之间的转动预留运动空间。且尾门上具有阻流部,并设于转动缝隙内,该阻流部能够减少经入转动缝隙中的气流量,并改变直吹入转动缝隙中的气流,从而降低汽车风噪,提升用户乘车体验。附图说明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身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19.图2为图1中车身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21.图4为图1中车身的局部截面轮廓图。22.附图标号说明:[0023][0024][00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00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2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身。[00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车身包括车身本体10和尾门20,尾门20通过转动结构转动安装于车身本体10上,且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的连接处具有转动缝隙11,尾门20上具有阻流部21,且设于转动缝隙11内,阻流部21用于阻挡气流由转动缝隙11进入汽车内部。[0031]其中,因尾门20通过转动结构转动安装于车身本体10上,即尾门20相对车身本体10产生相对转动,为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故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的连接处具有转动缝隙11,以为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之间的转动预留运动空间。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沿着车身轮廓流动,当气流流经转动缝隙11时,因转动缝隙11的存在会使气流灌入转动缝隙11中,产生较大风噪。使得乘客在车内听到类似口哨的噪音,大大影响了乘客的乘车体验。故于转动缝隙11中设置阻流部21,且该阻流部21固定于尾门20上,该阻流部21用于阻挡气流由转动缝隙11进入汽车内部。该阻流部21能够减少经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量,并改变直吹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从而降低汽车风噪。[0032]本实施例中,阻流部21一体成型于尾门20。不仅减少了阻流部21与尾门20之间的安装工序,而且保证了阻流部21与尾门20的连接强度,减少阻流部21从尾门20上脱落的可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阻流部21与尾门20也可也可采用焊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003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尾门20通过转动结构转动安装于车身本体10上,且为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故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的连接处具有转动缝隙11,以为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之间的转动预留运动空间。且尾门20上具有阻流部21,并设于转动缝隙11内,该阻流部21能够减少进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量,并改变直吹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方向,从而降低汽车风噪,提升用户乘车体验。[0034]在一实施例中,车身本体10包括车顶12,尾门20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于车身本体10,阻流部21包括延伸段22与扰流段23,延伸段22的一侧连接尾门20,另一侧连接扰流段23,延伸段22向车顶12延伸,扰流段23用于改变并阻挡吹入转动缝隙11内的气流。具体地,尾门20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于车身本体10,因转动铰链结构简单,且转动平稳。阻流部21包括延伸段22与扰流段23,延伸段22的一侧连接尾门20,另一侧连接扰流段23,延伸段22向车顶12延伸,从而减少转动缝隙11的宽度,减少气流进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量,扰流段23一方面进一步阻挡气流进入转动缝隙11中,另一方面引导气流的流动,使得气流沿延伸段22的表面轮廓流动,从而改变气流流向,并降低气流流速,从而降低汽车风噪。[0035]在另一实施例中,车身本体10包括车顶12,尾门20通过转动铰链转动连接于车身本体10,阻流部21包括延伸段22,延伸段22向车顶12延伸,用于减小转动缝隙11的宽度。具体地,阻流部21包括延伸段22,延伸段22向车顶12延伸,即该阻流部21仅具有延伸段22,且延伸段22与尾门20一体成型,尾门20向车顶12延伸一段距离,从而减小转动缝隙11的宽度。减少气流进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量,从而降低汽车风噪。[0036]进一步的,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mm。具体地,当阻流部21筋包括延伸段22时,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即为延伸段22到车身本体10的距离;当阻流部21筋包括延伸段22与扰流段23时,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为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最短距离,既可以为延伸段22到车身本体10的距离,也可以为扰流段23到车身本体10的距离,以二者距离更小值作为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若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大于4mm。则距离过大,难以阻挡气流进入转动缝隙11中,难以保证降低汽车风噪的效果。[0037]其中,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mm、2mm、3mm、4m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阻流部21到车身本体1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于4mm。[0038]在又一实施例中,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的一侧抵紧于车身本体10,另一侧抵紧于阻流部21或尾门20。具体地,该密封件用于封堵转动缝隙11,且因密封件一般为橡胶、硅胶、泡棉等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变形量,故而能够保证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够顺利进行。密封件的一侧抵紧于车身本体10,另一侧抵紧于阻流部21或尾门20。当密封件的一侧抵紧于车身本体10,另一侧抵紧于阻流部21时,即该密封件设于转动缝隙11内,且密封件可与该转动缝隙11采用过盈配合;当密封件的一侧抵紧于车身本体10另一侧抵紧于尾门20时,即该密封件设于转动缝隙11的缝隙口处,并盖设于阻流部21之上,也可以不设置阻流部21,直接将密封件抵紧于尾门20与车身本体10之间,从而密封所述转动缝隙11。[0039]结合参照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车身本体10朝向汽车内部设有安装部13,安装部13与尾门20围合形成安装腔14,转动铰链置于安装腔14内。具体地,安装部13与尾门20围合形成安装腔14,转动铰链置于安装腔14内,从而将转动铰链隐藏入安装腔14内,避免转动铰链裸露出来,从而提高车身本体10的外观整体性,提高车身美观。[0040]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3一体成型于车身本体10。不仅减少了安装部13与车身本体10之间的安装工序,而且保证了安装部13与车身本体10的连接强度,减少安装部13部从车身本体10上脱落的可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部13与车身本体10也可采用焊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0041]当阻流部21包括延伸段22与扰流段23时,在一实施例中,扰流段23与延伸段22呈夹角设置,扰流段23向安装腔14内延伸。具体地,延伸段22向车顶12延伸,减少气流进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量,使得气流沿延伸段22的表面轮廓流动,从而改变气流流向,并降低气流流速,从而降低汽车风噪。且扰流段23向安装腔14内延伸,从而减少安装腔14的内部空间,使得气流沿延伸段22的表面轮廓流动,从而改变气流流向,并降低气流流速,使得气流不会直吹该转动缝隙11,从而降低风噪。[0042]进一步的,安装部13与扰流段23的截面轮廓均为相对安装腔14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且扰流段23与安装部13之间的距离沿扰流段23的延伸方向变小设置。安装部13的截面轮廓为相对安装腔14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从而在保证不发生转动干涉的情况下,尽量小的减少安装腔14的内部空间,进而减少转动缝隙11。且安装部13的截面轮廓的弧形结构形状,因尽量贴合尾门20与车顶12连接端部的转动路线。扰流段23的截面轮廓也为相对安装腔14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且扰流段23与安装部13并行设置,从而进一步为流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导向,且扰流段23与安装部13之间的距离沿延伸段22的延伸方向变小设置,使得流入转动缝隙11中的气流的流动空间逐渐变小,从而进一步封堵转动缝隙11,气流的流动难度,降低汽车风噪。[004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该车身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