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其所选用的电极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传统正极材料钴酸锂具有宽的放电窗口和良好的循环特性,但是正极材料钴酸锂中的钴含量较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正极材料钴酸锂很难满足高容量、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需求。近年来,三元正极材料集合了锂钴氧、锂镍氧和锂锰氧三种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特征,减轻了钴含量较高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且实现了三种材料结构和性能的互补,以大于150mah/g的高容量、良好循环性能、合成工艺简单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性而成为了目前最具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3.然而,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时,由于锂离子嵌入和嵌出的量较多、反应较剧烈且产生的各向异性应力较强,容易导致三元正极材料颗粒破碎,进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6.一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和柔性包覆体,所述柔性包覆体包覆在所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7.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包括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1+xniacobmnco2,1/3≤a≤0.8,0.1≤b≤1/3,0.1≤c≤1/3,0≤x《0.2,a+b+c=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1/3co1/3mn1/3o2、lini0.4co0.2mn0.4o2、lini0.5co0.2mn0.3o2、lini0.6co0.2mn0.2o2或lini0.8co0.1mn0.1o2。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苯胺为磷钨酸掺杂改性聚苯胺。11.一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得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2.获取柔性包覆物;13.对所述柔性包覆物进行分散处理;14.向分散处理后的所述柔性包覆物中加入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包覆操作,以使所述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表面包覆有柔性包覆体,得到所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柔性包覆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6.获取苯胺;17.将聚氨酯弹性体加入至所述苯胺中进行分散附着操作,以使苯胺附着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上,得到包覆液;18.对所述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得到所述柔性包覆物。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苯胺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质量比为(0.5~1.25):1。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聚氨酯弹性体加入至所述苯胺中进行分散附着操作的步骤之前,且在所述获取苯胺的步骤之后,所述获取柔性包覆物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21.将所述苯胺与磷钨酸进行分散混合处理。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苯胺与所述磷钨酸的质量比为1:(5~1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h2o2对所述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25.本发明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使得柔性包覆体为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并且包覆在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外表面,即使得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多个表面包覆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由于含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柔性包覆体兼具柔弹性和导电性,进而使得含有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就是在脱嵌锂的过程中,柔性包覆体能适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变化而维持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稳定性和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动态完整性。同时,柔性包覆体能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均匀的锂离子传输界面,进而较好地减轻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易破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附图说明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2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28.图2为实施例3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sem图;29.图3为实施例3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另一sem图。具体实施方式3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3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上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和柔性包覆体,柔性包覆体包覆在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柔性包覆体包括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34.上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使得柔性包覆体为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并且包覆在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外表面,即使得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多个表面包覆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由于含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柔性包覆体兼具柔弹性和导电性,进而使得含有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就是在脱嵌锂的过程中,柔性包覆体能适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变化而维持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稳定性和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动态完整性,同时,柔性包覆体能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均匀的锂离子传输界面,进而较好地减轻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易破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包覆体与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质量比为(2-8):100,较好地确保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充分包覆,进而较好地实现了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提高。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包覆体包括多个柔性包覆单体,每一柔性包覆单体包括聚氨酯弹性体颗粒和聚苯胺膜,聚苯胺膜包覆于聚氨酯弹性体颗粒的表面,多个柔性包覆单体的聚氨酯弹性体颗粒均匀堆积包覆于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较好地确保了柔性包覆体的柔弹性和导电性,进而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包覆体包括多个柔性包覆单体,每一柔性包覆单体包括聚氨酯弹性体颗粒和磷钨酸掺杂改性聚苯胺膜,磷钨酸掺杂改性聚苯胺膜包覆于聚氨酯弹性体颗粒的表面,多个柔性包覆单体的聚氨酯弹性体颗粒均匀堆积包覆于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聚苯胺为磷钨酸掺杂改性聚苯胺。可以理解,磷钨酸为多核配合物,既具有配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性和强酸性,可以提供质子与聚苯胺掺杂形成掺杂态聚合物,即形成磷钨酸改性掺杂的聚苯胺,并且嵌入到聚苯胺基质的磷钨酸依旧保持了自身的结构特征,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即可在聚氨酯弹性体表面聚合形成聚苯胺,并在该过程中实现磷钨酸对聚苯胺的掺杂,即保持了聚苯胺的结构,又保持了磷钨酸的结构,并且使得掺杂磷钨酸后的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质子化作用使磷钨酸的酸碱性得到有效调节,降低了磷钨酸的酸碱催化活性,并且减少了磷钨酸对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3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下对本技术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40.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41.s100、获取柔性包覆物。可以理解,柔性包覆物具有较好的柔弹性和导电性,获取柔性包覆物对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加工包覆,使得含有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在脱嵌锂的过程中,柔性包覆体能适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变化而维持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稳定性和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动态完整性,同时,柔性包覆体能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均匀的锂离子传输界面,进而较好地减轻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易破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42.s200、对柔性包覆物进行分散处理。可以理解,先对柔性包覆物进行分散处理后,有利于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均匀混合于柔性包覆体,进而较好地确保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一步的包覆效果。43.s300、向分散处理后的柔性包覆物中加入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包覆操作,以使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表面包覆有柔性包覆体,得到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可以理解,柔性包覆物包覆于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即在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形成了柔性包覆体,在柔性包覆物进行分散处理后接着加入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包覆,较好地提高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和柔性包覆物的混合均匀性,进而较好地提高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效果,即较好地提高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率以及提高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均一性。44.上述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取柔性包覆物,并在柔性包覆物后进一步加入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包覆,使得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形成柔性包覆体,较好地提高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和柔性包覆物的混合均匀性,进而较好地提高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率以及提高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均一性,并且由于柔性包覆体具有较好的柔弹性和导电性,使得含有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在脱嵌锂的过程中,柔性包覆体能适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变化而维持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稳定性和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动态完整性,同时,柔性包覆体能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均匀的锂离子传输界面,进而较好地减轻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易破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1+xniacobmnco2,1/3≤a≤0.8,0.1≤b≤1/3,0.1≤c≤1/3,0≤x《0.2,a+b+c=1,较好地适配柔性包覆物,进而有利于提高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1/3co1/3mn1/3o2、lini0.4co0.2mn0.4o2、lini0.5co0.2mn0.3o2、lini0.6co0.2mn0.2o2或lini0.8co0.1mn0.1o2,较好地适配柔性包覆物,进而有利于提高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柔性包覆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48.获取苯胺;49.将聚氨酯弹性体加入至苯胺中进行分散附着操作,以使苯胺附着于聚氨酯弹性体上,得到包覆液;50.对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得到柔性包覆物。51.可以理解,由于聚苯胺较难熔融,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例如混合熔融挤出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需要增大聚苯胺的使用量,且即使如此也较难实现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充分混合均匀,影响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层的性能。因此,在本技术中,获取苯胺,先使得苯胺附着于聚氨酯弹性体上,接着,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使得苯胺发生氧化聚合而在聚氨酯弹性体上形成聚苯胺膜层,较好地确保了聚氨酯弹性体与聚苯胺的混合均匀性,并且较好地确保了柔性包覆物具有较好的柔弹性和导电性,进而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苯胺与聚氨酯弹性体的质量比为(0.5~1.25):1,较好地确保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充分包覆,在较好地确保了聚氨酯弹性体的柔弹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导电性,进而较好地确保了柔性包覆物的柔弹性和导电性。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聚氨酯弹性体加入至苯胺中进行分散附着操作的步骤之前,且在获取苯胺的步骤之后,获取柔性包覆物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苯胺与磷钨酸进行分散混合处理,确保了在对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时,苯胺可有效与质子结合而发生原位氧化聚合以在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形成聚苯胺膜,并同时较好地确保了磷钨酸于聚苯胺膜的有效掺杂嵌入,同时较好地确保了磷钨酸自身的结构特性,进而较好地确保了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操作得到的柔性包覆物的柔弹性和导电性。5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苯胺与磷钨酸的质量比为1:(5~10),较好地确保了原位氧化聚合的有效进行,即较好地确保了聚氨酯的磷钨酸掺杂改性,较好地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导电性。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h2o2对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较好地实现了对苯胺的聚合氧化。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h2o2对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的步骤具体为向包覆液中滴加h2o2并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0h~25h。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分散剂对包覆液进行颗粒分散处理。5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包覆液进行颗粒分散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在转速为100rpm的条件下,向包覆液中加入分散剂搅拌30~50min,较好地实现了包覆液的充分分散均匀。5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对包覆液具有较好地分散效果,进而较好地实现了包覆液的分散均匀性。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柔性包覆物之前,且对所述包覆液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操作的步骤之后,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原位氧化聚合操作后的包覆液进行干燥处理,减少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水份或溶剂的残留,进而较好确保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包覆液进行干燥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在55℃~60℃条件下,对原位氧化聚合操作后的包覆液进行真空干燥20~25h,较好地实现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残留的水份或溶剂的减少,进而较好确保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63.本发明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使得柔性包覆体为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并且包覆在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外表面,即使得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多个表面包覆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由于含有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柔性包覆体兼具柔弹性和导电性,进而使得含有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就是在脱嵌锂的过程中,柔性包覆体能适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变化而维持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界面稳定性和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动态完整性,同时,柔性包覆体能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均匀的锂离子传输界面,进而较好地减轻了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易破碎而导致产生较多的副反应,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较好地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64.以下列举一些实施例,但需注意的是,下列实施例并没有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且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65.实施例166.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1/3co1/3mn1/3o2;67.柔性包覆物的制备:将0.1kg苯胺单体100l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0.1kg聚酰胺弹性体粉末,100rpm搅拌15min,使聚氨酯弹性体粉末的表面充分吸附苯胺单体,然后缓慢滴0.4l氧化剂(浓度为3%的h2o2溶液),在室温下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弹性体中发生原位氧化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25h),过滤,去离子水洗涤,60℃真空干燥24h,制得柔性包覆物;68.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将0.1kg柔性包覆物置于nmp中搅拌得到分散液;将5kg三元正极活性材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69.实施例270.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71.柔性包覆物的制备:将1kg磷钨酸溶解于100l去离子水中,加入0.125kg苯胺单体,搅拌分散均匀,再加入0.125kg聚酰胺弹性体粉末,100rpm搅拌20min,使聚氨酯弹性体粉末的表面充分吸附苯胺单体,然后缓慢滴入0.4l氧化剂(浓度为3%的h2o2溶液),在室温下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弹性体中发生原位氧化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约23h),过滤,去离子水洗涤,55℃真空干燥25h,制得柔性包覆物;72.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将0.1kg柔性包覆物置于nmp中搅拌得到分散液;将3kg三元正极活性材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73.实施例374.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75.柔性包覆物的制备:将1kg磷钨酸溶解于100l去离子水中,加入0.2kg苯胺单体,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0.4kg聚酰胺弹性体粉末,100rpm搅拌20min,使聚氨酯弹性体粉末的表面充分吸附苯胺单体,然后缓慢滴入0.6l氧化剂(浓度为3%的h2o2溶液),在室温下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弹性体中发生原位氧化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25h),过滤,去离子水洗涤,60℃真空干燥24h,制得柔性包覆物;76.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将0.1kg柔性包覆物置于nmp中搅拌得到分散液;将2kg三元正极活性材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77.实施例478.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1/3co1/3mn1/3o2;79.柔性包覆物的制备:将1kg磷钨酸溶解于100l去离子水中,加入0.1kg苯胺单体,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0.08kg聚酰胺弹性体粉末,100rpm搅拌15min,使聚氨酯弹性体粉末的表面充分吸附苯胺单体,然后缓慢滴0.4l氧化剂(浓度为3%的h2o2溶液),在室温下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弹性体中发生原位氧化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20h),过滤,去离子水洗涤,60℃真空干燥20h,制得柔性包覆物;80.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将0.1kg柔性包覆物置于nmp中搅拌得到分散液;将1.25kg三元正极活性材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81.对比例182.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83.包覆物为聚苯胺;84.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0.1kg聚苯胺置于nmp搅拌得到分散液;将2kg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85.对比例286.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87.包覆物为聚氨酯弹性体;88.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0.1kg聚氨酯弹性体置于nmp搅拌得到分散液;将2kg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89.对比例390.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91.包覆物为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混合物,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质量比为1:2;92.包覆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胺弹性体粉末和聚苯胺共混熔融、制粒;93.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0.1kg聚氨酯弹性体置于nmp搅拌得到分散液;将2kg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94.对比例495.三元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96.包覆物为磷钨酸改性掺杂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混合物(磷钨酸改性掺杂聚苯胺中的磷钨酸与苯胺单体的配比与实施例3的相同),磷钨酸改性掺杂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混合比例以苯胺单体:聚氨酯=1:2的质量比计;97.包覆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胺弹性体粉末和磷钨酸改性掺杂聚苯胺共混熔融、制粒;98.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0.1kg包覆物置于nmp搅拌得到分散液;将2kg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加入分散液中搅拌,蒸干溶剂,得到正极材料。99.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得到的正极材料制备成扣式电池进行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扣式电池的制备步骤为: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按照质量比8︰1︰1的比例将正极活性物质与乙炔黑、pvdf混合均匀,涂覆于铝箔上,经80℃鼓风干燥8h后,于120℃真空干燥12h。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装配电池,负极为金属锂片,隔膜为聚丙烯膜,电解液为1mlipf6-ec/dmc(1︰1,v/v)。100.测试扣式电池在4.45v截止电压下,0.1c的放电容量,25℃环境下4.45v截止电压0.1c充放电循环50周容量保持率,结果如表1所示:101.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得到的正极材料制备成的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0102][0103]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扣式电池相对于对比例1-2的扣式电池的放电容量、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和循环保持率均较高,说明使得混合的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对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进行包覆,较好地提高了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保持率;实施例2-4的扣式电池相对于对比例3-4的扣式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保持率均较高,并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说明本技术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原位氧化聚合得到的三元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磷钨酸改性掺杂聚苯胺和聚氨酯弹性体的均一性较好,且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的包覆均匀性较好,以及通过本技术的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具有较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保持率。[010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11-09 09:26:38
962
关键词: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医用儿童二氧化碳监测仪用气体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用于仿真动物的摆尾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