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及封装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11-09 09:26:57     963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背景技术:2.目前,风机叶片的防雷装置主要用于风机叶片的雷击保护,当有雷电出现在风电叶片附近时,防雷装置能够使雷电无法直接击穿风机叶片,而是通过相应设置的接闪器对雷电进行拦截,保证雷击发生在防雷装置的接闪器上,并通过自身的电流引下系统将雷击电流传导至风机叶片的叶根部位,再通过塔筒转移至地面,从而降低雷击对风机叶片的损害,减小雷害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以保证风电机组长期持续有效的发电供应;3.现有技术中,风机叶片的防雷装置,由于防雷装置封装采用绝缘层为粘接增强结构,粘接增强结构包括网格结构、倒刺结构和锯齿结构中的一种,使得防雷装置的绝缘性性能不佳;4.因此需要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具有良好绝缘性能,且能够使叶片避免遭受雷电流的破坏。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6.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包括叶尖防雷装置,所述叶尖防雷装置安装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尖防雷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底座、叶尖接闪器、叶尖传导引下线以及第一绝缘层;7.叶尖接闪器底座,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内;8.叶尖接闪器,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并显露于风机叶片的外壁,9.叶尖接闪器与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入端卡接固定,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出端连接有叶尖传导引下线;10.第一绝缘层,包覆于叶尖接闪器底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的外周。11.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底座包括接闪部和连接部,所述接闪部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固定连接,所述接闪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所述连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12.进一步,所述接闪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用于承载从所述风力涡轮机的表面到布置在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的内部部件的雷电电流;13.所述连接部包括叶尖接闪器导体;14.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为t型,螺栓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固定连接,螺栓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的水平端,且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的水平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卡接固定,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垂直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15.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垂直端周侧包裹有叶尖接闪器基座。16.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远离风机叶片的叶尖底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尺寸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水平端尺寸相适应,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水平端卡接在第一安装槽内;17.所述叶尖接闪器靠近底端一表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螺母放置所述叶尖接闪器的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贯通所述开口一端;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螺母紧固在螺栓一端上。18.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铜铝接头,所述铜铝接头内安装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19.进一步,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还包括叶身防雷装置,叶身防雷装置安装于风机叶片的叶身部位,20.所述叶身防雷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和第二绝缘层,所述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通过所述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21.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位于所述风机叶片的叶身部位内,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出端通过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22.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具有接闪部和连接部,23.所述接闪部包括叶身接闪器,显露于所述风机叶片的外壁,24.所述连接部包括嵌件,所述嵌件为圆柱件,嵌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铜铝接头,所述嵌件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铜铝接头一端;两第二铜铝接头另一端分别位于叶身接闪器基座的外部;25.所述嵌件与叶身接闪器通过不锈钢螺丝固定连接;26.所述嵌件侧壁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输出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嵌件侧壁另一端连接有叶身传导引下线;两第二铜铝接头另一端分别套接在叶身传导引下线和叶尖传导引下线上;27.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与所述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的外周。28.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包括自融带和绝缘热缩套管,所述自融带分别缠绕在所述叶尖接闪器基座和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或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所述绝缘热缩套管套接在自融带上;29.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30.s1:清理铜铝接头表面污渍,确保铜铝接头干净无毛刺;31.s2:清理铝叶尖与叶尖接闪器基座和叶身接闪器基座端面的毛刺及污垢,确保接触面平滑干净;将铜铝接头分别装入叶尖接闪器基座一端和叶身接闪器基座的两端;32.s3:将叶尖接闪器和叶尖接闪器导体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和垫片固定连接;叶尖接闪器导体另一端与叶身接闪器基座一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电连接;叶身接闪器基座另一端与叶身传导引下线电连接;33.s3-1:叶尖接闪器与叶尖接闪器导体水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叶尖接闪器导体垂直端与叶身接闪器基座一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34.先用剪线钳将叶尖传导引下线分别按所需长度截断,保证截面平整,无毛刺;将叶尖传导引下线用尺子测量从量一定距离,缠绕电工胶布;35.剥掉叶尖传导引下线截断面到电工胶布外侧橡皮护套,再按着实际gtl-70铜铝接头深度剥掉一段第二层绝缘套后截断面处倒角5-10mm;然后将叶尖传导引下线倒角端插入叶身接闪器基座上固定连接的铜铝接头内部底端,再然后用电动压线钳通过95压块压在铜铝接头上的铝端2道,通过50压块在铜铝接头上的铜端压2道;之后用自融带将叶身接闪器基座和叶尖接闪器基座连接处缠绕;最后再用自融带从叶尖传导引下线20-30mm处向将叶身接闪器基座和叶尖接闪器基座连接处缠绕;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通过叶身传导引下线,自融带缠绕在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所述绝缘热缩套管套接在自融带上;36.s4:最后用热风枪从叶尖接闪器基座和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以及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步加热;37.s4-1:绝缘热缩套管包括第一绝缘热缩套管和第二绝缘热缩套管,将第一绝缘热缩套管截取250-350mm,再用第二绝缘热缩套管截取10-20mm套入叶尖接闪器基座和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对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热缩,最后用热风枪对两处所述连接处从所述连接处一端到另一端逐步加热紧固;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39.(1)本发明防雷装置封装方法,叶尖防雷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底座、叶尖接闪器、叶尖传导引下线以及第一绝缘层;叶尖接闪器底座,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内;叶尖接闪器,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并显露于风机叶片的外壁,叶尖接闪器与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入端卡接固定,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出端连接有叶尖传导引下线;叶身防雷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包括自融带和绝缘热缩套管,包覆于叶尖接闪器基座和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以及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使该防雷装置具有更好绝缘性;40.(2)本发明防雷装置中的叶尖接闪器与叶尖接闪器基座内的叶尖接闪器导体卡接固定,这样使所述便于叶尖接闪器更换方便,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防雷装置定位牢固,且绝缘性好。附图说明41.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42.图1:本发明风机叶片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43.图2:本发明叶尖防雷装置结构示意图;44.图3:本发明叶尖防雷装置爆炸图;45.图4:本发明风机叶片防雷装置的安装示意图;46.图5:本发明叶身接闪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47.图6:本发明风机叶片防雷装置连接示意图;48.图中:1-叶尖接闪器,2-螺栓,3-叶尖接闪器基座,4-叶尖接闪器导体,5-第一铜铝接头,6-叶尖传导引下线,7-叶身接闪器基座,8-叶身接闪器,9-自融带,10-绝缘热缩套管;11-嵌件,13-叶身传导引下线,13-1-橡皮护套,13-2-橡皮护套,14-第二铜铝接头,15-风机叶片。具体实施方式4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50.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防雷装置,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包括叶尖防雷装置,所述叶尖防雷装置安装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尖防雷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底座、叶尖接闪器、叶尖传导引下线6以及第一绝缘层;51.叶尖接闪器底座,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内;52.叶尖接闪器,位于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并显露于风机叶片15的外壁,53.叶尖接闪器1与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入端卡接固定,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出端连接有叶尖传导引下线6;54.第一绝缘层,包覆于叶尖接闪器底座与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的外周;55.需要说明的是:螺栓2为不锈钢双头螺纹杆;叶尖接闪器与叶尖接闪器基座内的叶尖接闪器导体卡接,且通过螺纹杆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叶尖接闪器更换方便,且绝缘性好,通过设置叶尖防雷装置和叶身防雷装置使该防雷装置具备操作简单、定位牢固的优点。56.叶尖传导引下线6为50mm2中压电缆;叶身传导引下线13为50mm2低压电缆引下线;57.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底座包括接闪部和连接部,所述接闪部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1固定连接,所述接闪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所述连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6。58.进一步,所述接闪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2,用于承载从所述风力涡轮机的表面到布置在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的内部部件的雷电电流;59.所述连接部包括叶尖接闪器导体4;60.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为t型,螺栓2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1固定连接,螺栓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的水平端,且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的水平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1卡接固定,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垂直端固定连接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6;61.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垂直端周侧包裹有叶尖接闪器基座3;62.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1远离风机叶片15的叶尖底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尺寸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水平端尺寸相适应,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水平端卡接在第一安装槽内;63.所述叶尖接闪器1靠近底端一表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螺母放置所述叶尖接闪器1的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贯通所述开口一端;所述螺栓2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螺母紧固在螺栓2一端上。64.进一步,所述叶尖接闪器基座3上固定连接有铜铝接头5,所述铜铝接头5内安装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6。65.进一步,所述风机叶片防雷装置还包括叶身防雷装置,叶身防雷装置安装于风机叶片15的叶身部位,66.所述叶身防雷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7和第二绝缘层,所述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7通过所述叶身传导引下线13连接;67.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7,位于所述风机叶片15的叶身部位内,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底座输出端通过所述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68.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7具有接闪部和连接部,69.所述接闪部包括叶身接闪器8,显露于所述风机叶片15的外壁,70.所述连接部包括嵌件11,所述嵌件11为圆柱件,嵌件11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铜铝接头14,所述嵌件11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铜铝接头14一端;两第二铜铝接头14另一端分别位于叶身接闪器基座7的外部;71.所述嵌件11与叶身接闪器8通过不锈钢螺丝固定连接;72.所述嵌件11侧壁一端与所述叶尖接闪器导体4输出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嵌件11侧壁另一端连接有叶身传导引下线13;两第二铜铝接头14另一端分别套接在叶身传导引下线13和叶尖传导引下线6上;73.第二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所述叶身传导引下线连接处的外周。74.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包括自融带9和绝缘热缩套管10,所述自融带9分别缠绕在所述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或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身传导引下线13连接处;所述绝缘热缩套管10套接在自融带9上;75.具体实施中,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76.s1:清理铜铝接头表面污渍,确保铜铝接头干净无毛刺;77.s2:清理铝叶尖1与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端面的毛刺及污垢,确保接触面平滑干净;将铜铝接头分别装入叶尖接闪器基座3一端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的两端;78.s3:将叶尖接闪器1和叶尖接闪器导体4一端通过螺栓2、螺母和垫片固定连接;叶尖接闪器导体4另一端与叶身接闪器基座7一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叶身接闪器基座7另一端与叶身传导引下线13电连接;79.s3-1:叶尖接闪器1与叶尖接闪器导体4水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叶尖接闪器导体4垂直端与叶身接闪器基座7一端通过叶尖传导引下线6连接;80.先用剪线钳将叶尖传导引下线6分别按所需长度截断,保证截面平整,无毛刺;将叶尖传导引下线6用尺子测量从量一定距离,缠绕电工胶布;81.剥掉叶尖传导引下线6截断面到电工胶布外侧橡皮护套,再按着实际gtl-70铜铝接头深度剥掉一段第二层绝缘套后截断面处倒角5-10mm;然后将叶尖传导引下线6倒角端插入叶身接闪器基座7上固定连接的铜铝接头内部底端,再然后用电动压线钳通过95压块压在铜铝接头上的铝端2道,通过50压块在铜铝接头上的铜端压2道;之后用自融带9将叶身接闪器基座7和叶尖接闪器基座3连接处缠绕;最后再用自融带9从叶尖传导引下线20-30mm处向将叶身接闪器基座7和叶尖接闪器基座3连接处缠绕,边缠绕边拉紧,保证缠绕平滑、紧固;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7通过叶身传导引下线6,自融带9缠绕在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身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所述绝缘热缩套管10套接在自融带9上;82.s4:最后用热风枪从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以及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身传导引下线13连接处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步加热;83.s4-1:绝缘热缩套管10包括第一绝缘热缩套管和第二绝缘热缩套管,将第一绝缘热缩套管截取250-350mm,再用第二绝缘热缩套管截取10-20mm套入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对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热缩,最后用热风枪对两处所述连接处从所述连接处一端到另一端逐步加热紧固;84.该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安装过程: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引下线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该风机叶片防雷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1、叶尖接闪器基座3一件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三件;铜铝接头为gtl-70铜铝接头;85.将gtl-70铜铝接头分别装入叶尖接闪器基座3一端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的两端;铜铝接头为铝棒,装入前清理铝棒表面污渍,确保铝棒干净无毛刺;安装时注意铝接头断面处离叶尖接闪器基座3端面贴紧;将叶尖接闪器两个m8螺丝和垫片,使用扳手紧固于叶尖接闪器基座3上,确保螺丝禁锢,无松动;装叶尖接闪器时注意清理叶尖与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端面的毛刺及污垢,确保接触面平滑干净;将叶尖接闪器1、叶尖接闪器基座3一件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三件依次摆放开始连接;86.用剪线嵌将叶尖传导引下线分别按所需长度截断,保证截面平整,无毛刺;将电缆用尺子测量从截一定距离,缠绕电工胶布,便于剥线;87.将叶尖传导引下线剥好,外侧橡皮护套剥掉一定距离,第二层绝缘套剥掉35mm(按着实际gtl-70铜铝接头深度);叶尖传导引下线需要倒角;将叶尖传导引下线分别插入gtl-70铜铝接头,插到底,用电动压线钳分别:铝端用95压块压2道、铜端用50压块压2道;之后用自融带9将叶身接闪器基座7和叶尖接闪器基座3连接处缠绕;最后再用自融带9从叶尖传导引下线20-30mm处向将叶身接闪器基座7和叶尖接闪器基座3连接处缠绕,边缠绕边拉紧,保证缠绕平滑、紧固;多个叶身接闪器基座7通过叶身传导引下线6,自融带9缠绕在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身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所述绝缘热缩套管套接在自融带上;88.绝缘热缩套管10包括第一绝缘热缩套管和第二绝缘热缩套管,将第一绝缘热缩套管截取250-350mm,再用第二绝缘热缩套管截取10-20mm套入叶尖接闪器基座3和叶身接闪器基座7与叶尖传导引下线连接处;对叶身接闪器基座与叶身传导引下线6连接处热缩,最后用热风枪对两处所述连接处从所述连接处一端到另一端逐步加热紧固。89.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