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工程机械框架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1-16 06:51:20     630



水利;给水;排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左右纵梁加长与配重上安装板组合承载的框架,属于挖掘机领域。背景技术:2.一般来说,液压挖掘机包括下行进体,可旋转地安装在下行进体上的上回转体,以及可操作地安装在上回转体上的工作臂装置。上回转体的框架包括主体构件,水平地设置在主体构件的两侧上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右裙部构件,以及连接主体构件和每个裙部构件的多个梁构件。工作臂装置的安装部分设在主体构件的前端侧上以用于安装工作臂装置,且配重附接部分设在主体构件的后端部分上以用于附接配重以便与工作臂装置平衡。当液压挖掘机在高度不平的地面上行进时,或者当其利用工作臂装置钻孔时,配重可能在整车振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倾斜。也就是说,配重的右端部分和左端部分可以围绕主体构件的配重附接部分交替地垂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扭力负载作用在上回转体的框架上,其通过使右裙部构件从前向后并向上倾斜来使右裙部构件变形,并且通过使左裙部构件从前向后并向下倾斜来使左裙部构件变形。当扭力负载作用于上回转体的框架上时,应力可集中在框架的每个位置上,使得裂纹可在框架的每个位置出现,特备是配重安装组件连接的后横梁与左右纵向竖直板的连接焊缝。配重安装组件采用焊接方式与框架进行组合时,对焊接要求较高,此位置由于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开裂现象较多。3.现有专利cn112166217a所介绍的一种在液压挖掘机中使用的框架,其配重安装支座通过焊接连接在后横梁上,后横梁再通过焊接与左右纵梁和底板连接,配重的扭转载荷和弯曲载荷全部由焊缝传递,对焊接要求较高,焊缝存在缺陷时后横梁与左右纵梁焊缝存在开裂现象。技术实现要素: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框架,将左右纵梁加长与配重上安装件板组合承载,解决了配重安装支架周围开焊的问题,增加了框架的可靠性。5.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框架,包括主体构件、左裙部构件、右裙部构件、多个梁构件和配重安装支架;主体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表面上的一对左纵梁和右纵梁;左裙部构件、右裙部构件水平设置在所述主体构件的左侧和右侧;多个梁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构件与所述右裙部构件之间以及所述主体构件与所述左裙部构件之间;配重安装支架安装在位于所述左纵梁后端与右纵梁后端之间的横向板上,且还与从横向板延伸出的左纵梁和右纵梁相连,用于附接配重。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安装支架包括支承件和安装件;支承件对称布置在所述横向板后面,与所述底板的后端部分的顶表面和横向板的后表面相连;安装件对称布置在所述横向板后面,其中一个与所述左纵梁的内侧面、横向板的后表面和支承件的顶端部分相连,另一个与所述右纵梁的内侧面、横向板的后表面和支承件的顶端部分相连。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通过安装螺栓将配重固定在主体构件上。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件前侧与横向板在竖直方向有左右两条焊缝;所述安装件与支承件在上下两侧连接处有两条焊缝。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与左纵梁在上下两侧连接处有两条焊缝,安装件与右纵梁在上下两侧连接处有两条焊缝。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件上设有通孔或者豁口。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板与左纵梁在竖直方向有前后两条焊缝,横向板与右纵梁在竖直方向有前后两条焊缝。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裙部构件、右裙部构件均为箱型结构。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裙部构件与左纵梁之间尾部处以及右裙部构件与右纵梁之间尾部处各连接有一个以垂直竖立方式布置的板梁构件。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安装有上述的工程机械框架。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配重连接结构的框架,左、右纵梁整体延伸到框架最后端与配重安装支架整体组合形成承重部件;通过焊缝组成框架承载配重对框架持加的扭力,经过结构优化减少焊缝的承载。附图说明18.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19.在附图中: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框架结构示意图;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安装支架立体图;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安装支架主视图;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安装支架俯视图。24.附图标识:1-框架,2-主体构件,3-底板,4-梁构件,5-左裙部构件,6-板梁构件,7-左纵梁,8-1-安装件,8-2-支承件,9-横向板,10-右纵梁,11-板梁构件,12-右裙部构件,13-螺栓孔。25.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9.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工程机械框架1,包括主体构件2、左裙部构件5、右裙部构件12、多个梁构件4和配重安装支架;主体构件2包括底板3以及设置在底板3顶表面上的一对左纵梁7和右纵梁10;左裙部构件5、右裙部构件12水平设置在主体构件2的左侧和右侧;多个梁构件4分别设置在主体构件2与右裙部构件12之间以及主体构件2与左裙部构件5之间;配重安装支架安装在位于左纵梁7后端与右纵梁10后端之间的横向板9上,且还与从横向板9延伸出的左纵梁7和右纵梁10相连,用于附接配重,以便与工作臂装置平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配重连接结构的框架,解决了配重安装支架周围开焊的问题,增加了框架的可靠性。30.继续参照图2所示,配重安装支架包括支承件8-2和安装件8-1;支承件8-2对称布置在横向板9后面,与底板3的后端部分的顶表面和横向板9的后表面相连;安装件8-1对称布置在横向板9后面,其中一个与左纵梁7的内侧面、横向板9的后表面和支承件8-2的顶端部分相连,另一个与右纵梁10的内侧面、横向板9的后表面和支承件8-2的顶端部分相连。31.进一步的方案:一对螺栓孔13在安装件8-1上的纵向方向上以间隔形成。另外,安装螺栓从下方穿过每个螺栓孔13,使得安装件8-1的顶表面上安装的配重通过安装螺栓附接到框架1。32.配重支架焊接要求:横向板9与左纵梁7在竖直方向前后两条焊缝,横向板9与右纵梁10在竖直方向前后两条焊缝,每个支承件8-2前侧与横向板9在竖直方向有左右两条焊缝,安装件8-1与左纵梁7上下两侧两条焊缝,安装件8-1与右纵梁10上下两侧两条焊缝,安装件8-1与支承件8-2在上下两侧连接处两条焊缝。33.继续参照图1所示,左裙部构件5、右裙部构件12均为箱型结构。左裙部构件5与左纵梁7之间尾部处连接有一个以垂直竖立方式布置的板梁构件6;右裙部构件12与右纵梁10之间尾部处各连接有一个以垂直竖立方式布置的板梁构件11。34.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件8-1与相邻部件在高度上可以进行调整采用增加剖口焊接,支承件8-2可以是梯形,也可以是三角形或者相似三角、相似梯形或其他形状,可以在上面设置孔位或者豁口也可以不设置。35.综上,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配重连接结构的框架,左、右纵梁整体延伸到框架最后端与配重安装支架整体组合形成承重部件;通过焊缝组成框架承载配重对框架持加的扭力,经过结构优化减少焊缝的承载。36.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37.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同样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获知的技术方案和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组合的方式来使用。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