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背景技术:2.能源存储技术发展至今,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需求,提供并开发了多种储能技术来满足应用,锂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产业化且规模不断扩大,锂电池的生产包括搅拌、涂布、冷压与预分切、极耳模切与分条、卷绕、烘焙与注液、化成、上料、等离子清洗、电芯涂胶、激光焊接和下线测试等步骤,其中,化成过程中进行充放电测试是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通常采用探针进行充放电测试。3.探针通常由电流针和电压针构成,电流针设有孔,电压针穿设在电流针内,电压针上通常会设置弹簧以实现测电压后的复位,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流针和电压针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损坏,电流针和电压针的头部尖齿部分也容易受到腐蚀,进而影响到探针的测试性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探针,增加了电池在化成阶段的充放电测试成本。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以解决技术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包括杆体、电流针头和电压针组件,所述杆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杆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电流针头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配合以形成卡接腔,所述卡接腔内嵌设有弹簧圈;所述电压针组件包括针体以及电压针头,所述针体一端穿过所述杆体并与所述电压针头可拆卸连接。6.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外表面部分沿其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卡凸,所述卡凸和所述电流针头的一端面抵接。7.进一步地,所述杆体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沿所述杆体的外表面周向延伸。8.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套设在所述杆体的表面,且所述弹片的外周被所述电流针头包裹。9.进一步地,所述弹片面向所述电流针头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凹部,且多个所述凹部沿所述弹片的周向排列。10.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贯穿所述卡接件上下两个端面的阶梯孔,所述针体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卡接在所述阶梯孔内。11.进一步地,所述针体一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部,所述电压针头对应设置有第二卡部,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通过凹凸配合的形式连接。12.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针头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二基体的端面设置有尖齿。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基体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基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沉头孔的深度。14.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针头的端面设置有尖齿。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6.1.本发明提供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其电流针杆体和电流针头、电压针针体以及电压针头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降低了探针的更换成本,当探针头部磨损严重,或受到腐蚀时,可通过拔插方式快速更换电流针头和电压针头,无需更换整个探针,也无需拆卸探针模组线材,提高了检测效率;17.2.本发明提供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其采用弹簧圈来将杆体和电流针头连接,当电流针头抵接在电池的检测部位时,在力的作用下,弹簧圈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促使电流针头被挤压向上移动,从而保证电流针头能够与电池充分接触,提高了探针过流能力,拓展了检测使用范围;18.3.本发明提供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在杆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电流针头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配合以形成卡接腔,弹簧圈卡设在卡接腔内,进而提高了杆体和电流针头的连接牢固性,能够防止电流针头从杆体上脱落下来的风险。附图说明19.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的主视图;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的剖视图;22.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杆体以及电流针头的结构示意图;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压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5.图6为图5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压针头的结构示意图;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2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3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31.1、杆体;11、第一卡槽;12、卡凸;13、螺纹部;2、电流针头;21、第二卡槽;3、弹簧圈;4、电压针组件;41、针体;411、凸块;412、沉头孔;413、第一卡部;42、电压针头;42a、第一基体;42b、第二基体;421、第二卡部;5、弹片;51、凹部;6、卡接件;61、阶梯孔。具体实施方式32.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33.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35.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36.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包括杆体1、电流针头2和电压针组件4,杆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沿杆体1的周向延伸;电流针头2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相互配合以形成卡接腔,卡接腔内嵌设有弹簧圈3;电压针组件4包括针体41以及电压针头42,针体41一端穿过杆体1并与电压针头42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杆体1和电流针头2、针体41和电压针头42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降低了探针的更换成本,当探针头部磨损严重,或受到腐蚀时,可通过拔插方式快速更换电流针头2和电压针头42,无需更换整个探针,也无需拆卸探针模组线材,提高了检测效率。3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采用弹簧圈3来将杆体1和电流针头2连接,当电流针头2抵接在电池的检测部位时,在力的作用下,弹簧圈3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促使电流针头2被挤压向上移动,从而保证电流针头2能够与电池充分接触,提高了探针过流能力,拓展了检测使用范围;其次,在杆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1,电流针头2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相互配合以形成卡接腔,弹簧圈3卡设在卡接腔内,进而提高了杆体1和电流针头2的连接牢固性,能够防止电流针头2从杆体1上脱落下来,当需要更换电流针头2时,只需要在电流针头2上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圈3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电流针头2能够快速与杆体1分离,提高了电流针头2的更换速率。38.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贯穿杆体1上下两端的安装孔,电压针组件4插设在该安装孔内,且电压针头42从杆体1的下端向外露出,更为具体地,电压针组件4和安装孔内壁不接触,即电压针组件4和杆体1之间为间隙配合的关系。39.为了避免电压针组件4和杆体1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在杆体1的下端设置有卡接件6,卡接件6至少一部分插入安装孔内,且卡接件6套设在电压针组件4上,从而使得电压针组件4和安装孔内壁之间始终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两者发生接触。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接件6使得电压采集和电流输出分隔开,解决了电压采集线中有电流通过而产生额外电压差的问题,减小了电压采集误差。41.更为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10所示,卡接件6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贯穿卡接件6上下两个端面的阶梯孔61,针体41端部设置有凸块411,凸块411卡接在阶梯孔61内。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防止卡接件6从电压针组件4上脱落下来,增强了探针的结构牢固性,进而保证探针在使用过程中,杆体1和电压针组件4之间始终有卡接件6将两者相隔开。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杆体1外表面部分沿其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卡凸12,卡凸12和电流针头2的一端面抵接。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限制电流针头2的上移距离,进而避免在使用时由于作用力过大导致电流针头2过度上移影响到最终检测效果。43.为了保证杆体1远离电流针头2的一端能够安装紧固螺母,进而固定住线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杆体1远离第一卡槽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3,螺纹部13沿杆体1的外表面周向延伸。44.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45.为了提高探针的过电流能力,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还设置有弹片5,弹片5套设在杆体1的表面,且弹片5的外周被电流针头2包裹。更为具体地,弹片5由导电材料制成,弹片5面向电流针头2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凹部51,且多个凹部51沿弹片5的周向排列。46.在发明实施例中,针体41一端设置有沉头孔412,沉头孔41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部413,电压针头42对应设置有第二卡部421,第一卡部413和第二卡部421通过凹凸配合的形式连接。更为具体地,第一卡部413为凸起或凹槽,相对应地,第二卡部421为凹槽或凸起,当针体41和电压针头42组装形成电压针组件4时,凸起嵌入凹槽内,进而使得电压针头42和针体41通过凹凸配合的形式连接,便于后期更换电压针头42,降低探针的更换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更换效率,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47.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针头42包括第一基体42a和第二基体42b,第一基体42a和第二基体42b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二基体42b的端面设置有尖齿,电流针头2的端面设置有尖齿。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尖齿刺破电池表面的氧化层,让探针测试头与电池端面接触更为紧密,大大减小探针与电池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探针与电池的接触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出来的数据更加准确。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42a的直径小于第二基体42b的直径,且第一基体42a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沉头孔412的深度。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探针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探针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率。4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5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拔插式快速更换头部探针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1-16 06:51:29
278
关键词: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泥沙自动装袋机
- 上一篇: 一种中耕施肥打药除草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