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顺风车匹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订单匹配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存储介质。背景技术: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约顺风车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出行方式。顺风车是指司机的行驶路程和方向与乘客的行驶路程和方向一致,因此,通过顺风车出行极大的降低了出行的成本。目前顺风车的订单需要车主通过平台应用进行选择,在行驶时发布行程意愿和订单匹配确认会危害驾驶安全,并且不能及时确认。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旨在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匹配方法。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匹配方法。6.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7.本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平台。8.本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匹配系统。9.本技术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匹配系统。10.本技术的第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11.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方法,应用于服务平台,订单匹配方法包括: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车主的语音信息;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订单匹配方法,首先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车主的语音信息。语音信息包括行程信息,车主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语音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形式向服务平台提交未来的行程信息。然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提取地点、时间等行程信息,得到最终行程信息。服务平台获取乘客端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13.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14.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若是,则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若否,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15.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然后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若包含关键信息,确定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若不包含关键信息,则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不断提升出行场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尤其在上下车点等地址相关信息的识别率,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16.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向移动终端发送二次确认指令,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接收移动终端获取的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17.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向移动终端发送二次确认指令,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然后接收移动终端获取的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最后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向车主进行关键信息的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18.上述技术方案中,订单匹配方法还包括:将匹配顺路订单向乘客端进行推送。19.在该技术方案中,订单匹配方法还包括将匹配顺路订单向乘客端进行推送,同时根据路线匹配度向乘客和车主进行双边推荐,可以提高平台的撮合度。20.上述技术方案中,行程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上车地点、下车地点、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21.在该技术方案中,行程信息可以是上车地点、下车地点、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22.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订单匹配方法包括: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订单匹配方法,首先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然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最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24.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25.上述技术方案中,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通过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语音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模型迭代方法;通过服务平台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若是,则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若否,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26.在该技术方案中,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通过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其中,语音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模型迭代方法。然后通过服务平台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如果包含关键信息,则确定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如果不包含关键信息,则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27.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接收服务平台的二次确认指令;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获取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并向服务平台上传二次语音信息;通过服务平台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28.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接收服务平台的二次确认指令,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然后获取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并向服务平台上传二次语音信息,最后通过服务平台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向车主进行关键信息的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29.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3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上传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31.为实现本技术的第四目的,本技术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服务平台,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订单匹配模块,用于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订单推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3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服务平台,包括接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订单匹配模块和订单推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订单匹配模块用于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订单推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33.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五目的,本技术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系统,包括:如本技术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如本技术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服务平台。3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订单匹配系统,包括如本技术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和如本技术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服务平台,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移动终端和如本技术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服务平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35.为实现本技术的第六目的,本技术第六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36.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七目的,本技术第七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3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3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3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1.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2.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3.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4.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5.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46.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47.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平台的结构示意框图;48.图10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49.图11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50.图1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51.其中,图8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52.10:移动终端;110:获取模块;120:上传模块;130;接收模块;20:服务平台;220:接收模块;230:语音识别模块;240:订单匹配模块;250;订单推送模块;30:订单匹配系统;300:存储器;400: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5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5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55.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存储介质。56.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方法,应用于服务平台,订单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7.步骤s102: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车主的语音信息;58.步骤s104: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59.步骤s106: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60.步骤s108: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61.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订单匹配方法,首先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车主的语音信息。语音信息包括行程信息,车主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语音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形式向服务平台提交未来的行程信息。然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提取地点、时间等行程信息,得到最终行程信息。服务平台获取乘客端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62.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63.步骤s202: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64.步骤s204: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65.步骤s206:若是,则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66.步骤s208:若否,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67.在该实施例中,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然后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若包含关键信息,确定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若不包含关键信息,则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不断提升出行场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尤其在上下车点等地址相关信息的识别率,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68.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69.步骤s302:向移动终端发送二次确认指令,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70.步骤s304:接收移动终端获取的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71.步骤s306: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72.在该实施例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向移动终端发送二次确认指令,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然后接收移动终端获取的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最后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向车主进行关键信息的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73.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74.步骤s402: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车主的语音信息;75.步骤s404: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76.步骤s406: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77.步骤s408: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78.步骤s410:将匹配顺路订单向乘客端进行推送。79.在该实施例中,订单匹配方法还包括将匹配顺路订单向乘客端进行推送,同时根据路线匹配度向乘客和车主进行双边推荐,可以提高平台的撮合度。80.在一些实施例中,行程信息可以是上车地点、下车地点、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81.如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82.步骤s502: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83.步骤s504: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84.步骤s506: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85.在该实施例中,首先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然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最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86.如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87.步骤s602: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88.步骤s604:通过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语音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模型迭代方法;89.步骤s606:通过服务平台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90.步骤s608:若是,则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91.步骤s610:若否,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92.在该实施例中,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通过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行程信息。其中,语音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模型迭代方法。然后通过服务平台判断行程信息是否包含关键信息,如果包含关键信息,则确定行程信息为最终行程信息,如果不包含关键信息,则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93.如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94.步骤s702:接收服务平台的二次确认指令;95.步骤s704: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96.步骤s706:获取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并向服务平台上传二次语音信息;97.步骤s708:通过服务平台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98.在该实施例中,对行程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得到最终行程信息,具体为首先接收服务平台的二次确认指令,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推送二次确认指令,然后获取车主的二次语音信息,并向服务平台上传二次语音信息,最后通过服务平台对二次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向车主进行关键信息的二次确认,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99.如图8所示,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包括: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上传模块120,用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接收模块130,用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100.在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包括获取模块110、上传模块120和接收模块130。其中,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车主的语音信息。上传模块120用于向服务平台上传语音信息,以供服务平台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由服务平台将最终行程信息与服务平台获取的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接收模块130用于接收服务平台反馈的匹配顺路订单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101.如图9所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平台20,包括:接收模块22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230,用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订单匹配模块240,用于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订单推送模块250,用于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102.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平台20包括接收模块220、语音识别模块230、订单匹配模块240和订单推送模块250。其中,接收模块22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230用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得到最终行程信息。订单匹配模块240用于获取乘客顺路订单信息,将最终行程信息和乘客顺路订单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顺路订单信息。订单推送模块250用于向移动终端反馈匹配顺路订单信息,以供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向车主进行推送。通过对车主语音信息的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也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应用进行确认,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及时性。103.如图10所示,本技术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系统3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服务平台20。1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订单匹配系统3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服务平台20,因而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服务平台2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105.如图11所示,本技术第六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匹配系统30,包括:存储器300和处理器400,其中,存储器300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40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400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106.本技术第七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订单匹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107.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订单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8.步骤s802:车主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语音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形式向服务平台提交未来的行程信息;109.步骤s804:移动终端通过与服务平台交互,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和解析,并提取地点、时间等行程信息;110.步骤s806:服务平台通过机器学习不断提升出行场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以及对模糊的信息进行选择方式二次确认;111.步骤s808:根据车主提供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将合适的乘客顺路订单推送给车主;112.步骤s810:车主通过语音播报形式对与车主匹配的顺路订单向车主进行推送。113.其中,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不断提升出行场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尤其在上下车点等地址相关信息的识别率,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提高识别准确度。例如“您的终点是小区北门还是南门?”。二次确认有几个优化方向,一是需要二次确认的时机,如果第一次指令足够明确则不需要,二提供司机最想要的候选项。顺风车模式是一个基于车主行程意愿发布后与乘客行程进行顺路匹配的商业模式,语音识别系统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同时根据路线匹配度可以向乘客和车主进行双边推荐,提高平台的撮合度。此技术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也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app进行确认,提高了安全性和及时性。114.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15.1、通过机器学习中模型迭代不断提升出行场景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率。116.2、针对出行场景的关键信息进行二次确认,提高识别准确度。117.3、通过语音识别方便车主在任意情况下进行前期的行程发布,便于平台收集车主出行意愿。118.4、根据路线匹配度可以向乘客和车主进行双边推荐,提高平台的撮合度。119.5、方便车主在驾驶途中也可以进行行程发布和订单匹配确认,不需要车主打开平台app进行确认,提高了安全性和及时性。120.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121.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1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1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订单匹配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1-23 09:19:38
958
关键词:
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