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光电适配器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1-30 09:56:43     366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一种光电适配器及通信系统1.本技术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10220169.8,原申请日是2021年02月26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技术领域2.本技术涉及到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光电适配器及通信系统。背景技术:3.近年来,数据中心、5g中传和接入网等应用对低成本、大容量的光互连需求越来越强烈。其中,基于硅光子(siph)的多通道发送器、接收器已被广泛认为是光互连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通过业界不断地努力,硅光子(siph)技术也取得了可喜地进展。当前siph收发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少单片集成的光源。通过业界不断地探索,几种将激光集成到siph收发器中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如:倒装芯片键合、管芯或晶圆键合、硅衬底上生长iii-v。4.随着高功率、多通道、可插拔的外接光源模块开发,外接光源模块在与数据中心的电路板连接时,需要通过光连接器实现光信号传输,同时需要电连接器实现电信号传输,但是在外界光源模块与电路板连接过程中,极易出现烧毁光连接器内的光纤的情况,造成光连接器损坏。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适配器及通信系统,用以改善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插拔时的安全性。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适配器,用于与对端适配器进行插拔连接。在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插拔时,对端适配器沿第一方向插入到光电适配器。光电适配器包括:层叠的光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其中,光连接器具有用于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第一连接端;电连接器具有用于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开口方向相同,以使得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分别与对端适配器进行连接。另外,在设置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时,第一连接端可相对第二连接端沿第一方向滑动,且第一连接端被配置为先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光连接器先于电连接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从而保证了传输光信号的通道先连通后,传输电信号的通道才连通,避免了出现烧纤的情况,改善了光电适配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还被配置为后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对端适配器脱离。先实现电信号分离,再实现光信号分离,提高了光电适配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与所述对端适配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滑动距离为d1,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所述对端适配器插入的配合距离为d2;d1和d2满足:d1>d2。第一连接端相对第二连接端的滑动距离大于对端适配器插入第二连接端的距离,从而保证第一连接端先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连接。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光电适配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光连接器和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可相对所述壳体滑动,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与所述对端适配器插拔连接的第一端;在未与所述对端适配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端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在与所述对端适配器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端更靠近所述第一端。保证第一连接端先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连接。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通过电连接器与壳体固定连接实现第二连接端相对壳体固定。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光连接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插芯、第一弹性件和插芯座;其中,所述插芯背离所述插芯座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插芯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插芯与所述插芯座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插芯沿远离所述插芯座的方向滑动。通过插芯与插芯座之间的相对滑动,保证了光连接器可先于电连接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后于电连接器与对端适配器脱离。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簧片。通过不同的类型的弹性件提供插芯滑动的驱动力。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插芯沿远离所述插芯座方向滑动距离的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限定插芯远离插芯座的距离。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光电适配器还包括用于遮挡所述第一连接端的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在所述对端适配器插入到所述壳体内时避让所述对端适配器。通过防尘组件提高了对第一连接端的保护,减少落在光连接器的光纤上灰尘,降低了烧纤的概率。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对端适配器配合插入到所述壳体内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防尘组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侧。通过导向结构提高了光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效果。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遮挡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避让所述对端适配器。通过设置的对开门式的防尘组件保护第一连接端。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推动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抵压在所述导向结构。通过第二弹性件推动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闭合,提高了防尘效果。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转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尘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板呈v形结构,且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端。方便对端适配器推动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转动。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三防尘板;所述第三防尘板转动到第三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三防尘板遮挡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防尘板转动到第四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三防尘板避让所述对端适配器。通过单一的防尘板保护第一连接端。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三防尘板抵压在所述导向结构。通过第三弹性件推动第三防尘板闭合,提高了防尘效果。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连接器通过第三连接端与电路板导电连接。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端包括多个鱼眼针脚;所述多个鱼眼针脚用于与所述电路板压接连接。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端包括多个适配端子;所述多个适配端子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焊接连接。2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器组件及第二电器组件;所述第一电器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光电适配器,所述第一光电适配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电适配器;所述第二电器组件包括第二光电适配器,所述第二光电适配器为与所述第一光电适配器插拔连接的光电适配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光连接器先于电连接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从而保证了传输光信号的通道先连通后,传输电信号的通道才连通,避免了出现烧纤的情况,改善了光电适配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附图说明25.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中心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的架构;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剖视图;29.图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流程图;30.图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脱离的流程图;3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连接器的未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32.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33.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34.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35.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连接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36.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连接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37.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连接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38.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应用于数据中心应用场景,用于实现数据中心的不同模块之间的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连接。参考图1,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中心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的架构。数据中心包括第一电器组件100和第二电器组件200。第一电器组件100设置有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一电连接器102;第二电器组件200设置有第二光连接器201和第二电连接器202。39.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均包含有多根光纤,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配合时,两个光连接器的光纤一一对应连接。40.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均包含有多个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配合时,两个电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信号端子一一对应来接。应理解,上述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为配合的公母端,第一电连接器102中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与第二电连接器202中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为可插拔配合的公端和母端。41.第一电器组件100和第二电器组件200配合时,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插拔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插拔连接,以分别实现第一电器组件100和第二电器组件200之间的光信号和电信号的传输。以第一电器组件100具有光源件103为例,第二电器组件200通过配合后的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给第一电器组件100供电,第一电器组件100的光源件103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形成光信号,光信号通过配合的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传输到第二电器组件200。42.在上述应用场景中,第一电器组件100和第二电器组件200配对时,光连接器(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同步插拔。在连接时可能存在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先于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连接。而在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202先连接时,第一电器组件100和第二电器组件200之间的电信号已经导通,光源件103产生光信号,但此时第一光连接器101和第二光连接器201还未连接,导致产生的光信号从第一光连接器101的光纤的端面照射到第二光连接器201的光纤,出现灼烧光纤的情况,造成第二光连接器201损坏。为了改善烧纤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适配器,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43.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为方便描述光电适配器的结构,首先定义光电适配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光电适配器的第一端用于与对端适配器插拔连接,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互为公母端。光电适配器的第二端用于与电路板连接。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时,对端适配器可沿第一方向(参见图2)插入到光电适配器中,且可沿第二方向从光电适配器中拔出。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功能器件包含光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与光电适配器配合的对端适配器也包含对应的光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为方便描述,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中的光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分别命名为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对端适配器的光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分别命名为第二光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在光电适配器和对端适配器配合时,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二光连接器配合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第一电连接器30和第二电连接器配合以实现电信号传输。45.一并参考图3及图4,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的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主要包括壳体10、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时,第一光连接器20具有第一连接端a(参见图4),第一连接端a用于与对端适配器的第二光连接器配合;第一电连接器30具有第二连接端b(参见图4),第二连接端b用于与对端适配器的第二电连接器配合。46.壳体10作为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的支撑结构部件,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二电连接器30位于壳体10内。47.壳体10的两端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为光电适配器的第一端,第二开口为光电适配器的第二端。壳体10内分隔成两个腔体,为方便描述,将两个腔体分别命名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沿第三方向排列,第三方向垂直于电路板上固定壳体10的设置面,且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光连接器20固定在第一腔体11内,且第一光连接器20的第一连接端a朝向第一开口;第一电连接器30固定在第二腔体12内,且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二连接端b朝向第一开口。即第一连接端a和第二连接端b的开口方向相同,以使得对端适配器在插入到光电适配器时,对端适配器的第二光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a和第二连接端b一一对应连接。48.继续参考图3和图4,第一光连接器20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插芯21、第一弹性件23和插芯座24。插芯座24为第一光连接器20与壳体10固定连接的部件,在第一光连接器20装配在第一腔体11内时,插芯座24与壳体10之间固定连接。插芯21为第一光连接器20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器件,插芯21背离插芯座24的一端为第一光连接器20的第一连接端a,插芯21内具有多条光纤22,在对端适配器插入时,第二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插芯21内的光纤22连接,以组成传输光信号的通道。49.插芯21与插芯座24滑动连接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23设置在插芯21与插芯座24之间,并用于推动插芯21沿远离插芯座24的方向滑动。示例性的,插芯21朝向插芯座24的一端设置有导杆(图中未标示),插芯座24朝向插芯21的一端设置有导孔,导杆滑动装配在导孔内,第一弹性件23可采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装在导杆上。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时,第二光连接器可推动插芯21沿第一方向滑动,由于插芯座24与壳体10固定,因此第一弹性件23被压缩,且第一弹性件23提供插芯21与第二光连接器连接的接触压力。应理解,第一弹性件23不仅可采用压缩弹簧,簧片或者弹性臂等其他弹性件也可作为第一弹性件23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详细赘述。50.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限位插芯21沿远离插芯座24方向滑动距离的限位凸起13。插芯21具有与限位凸起13配合的凸肩(图中未标示),在第一弹性件23的推动下,凸肩抵压在限位凸起13,第一弹性件23被压缩。在对端适配器插入时,第一弹性件23提供第一光连接器20与第二光连接器配合的接触压力。51.在第一光连接器20装配到第一腔体11内时,插芯21和插芯座24从第二开口插入到第一腔体11内,并且插芯座24与壳体10固定连接。插芯21位于第一腔体11内,并可在第一腔体11内滑动。52.插芯座24与壳体10固定连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示例性的,插芯座24通过卡扣与壳体10固定连接,或者插芯座24通过粘接胶与壳体10固定连接,或者插芯座24还可通过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件与壳体10固定连接。53.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导向对端适配器配合插入到壳体10内的导向结构14,导向结构14位于第一腔体11内,且靠近第一开口,对端适配器插入到第一腔体11内时,首先通过导向结构14进行粗对位,以保证对端适配器可准确插入到第一腔体11中,之后通过插芯21与第二光连接器之间的精对位,保证第二光连接器与插芯21内的光纤22配合。上述精对位可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方式配合,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示例性的,导向结构14可以为导向凸起或导向凹槽,在图13中示例的导向结构14为导向凸起。54.继续参考图4,第一电连接器30与壳体10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电连接器30与壳体10之间可采用扣合或一体化装配等方式。第一电连接器30具有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第二连接端b,以及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三连接端c。其中,第二连接端b用于与对端适配器的第二电连接器连接。第三连接端c用于与电路板连接。55.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二连接端b具有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连接端子按功能可划分为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端子包含一对簧片(图中未标示)。在与壳体10配合时,第一电连接器30与壳体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b插入到第二腔体12中,每对簧片中的两个簧片分别抵押在第二腔体12相对的两个侧壁。56.在设置多对簧片时,多对簧片沿第四方向排列成行,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列,第四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在图4中第四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示例性的,多对簧片可排列成不同的行数,如一行、两行或者三行等不同的行数,多行簧片沿第一方向排列。57.多对簧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功能的簧片,如接地簧片(接地端子)、信号簧片(信号端子)以及电源簧片(电源端子)。在多对簧片排列成不同行数,不同功能的簧片可根据需要位于不同行的簧片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58.对端适配器的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与多对簧片配合的金手指,该金手指具有与每对簧片对应的管脚。管脚根据簧片的功能划分也对应划分为电源管脚、信号管脚以及接地管脚。在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30配合时,金手指插入到成对的簧片之间,并与簧片抵压接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二连接端b与对端适配器的连接指代的是相同功能的簧片和管脚一一对应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电连接器30和第二电连接器连接指代的是:电源管脚与电源簧片连接、信号管脚与信号簧片连接,接地管脚与接地簧片连接。59.继续参考图4,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c包括多个鱼眼针脚;多个鱼眼针脚用于与电路板压接连接。其中,鱼眼针脚与成对的簧片之间一一对应,以保证成对的簧片与电路板之间导电连接。60.多个鱼眼针脚设置在第一电连接器30朝向电路板的一面,壳体10上对应设置有避让鱼眼针脚的缺口,以保证鱼眼针脚可与电路板插拔连接。在光电适配器固定到电路板时,鱼眼针脚压接在电路板上,鱼眼针脚即作为光电适配器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件,也作为光电适配器与电路板固定连接的连接件。61.在配置上述的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时,可看出第一连接端可相对第二连接端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连接端a被配置为先于第二连接端b与对端适配器连接。参考图4中所示的结构,在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位于壳体10内时,第一连接端a可相对壳体10滑动,第二连接端b相对壳体10固定。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时,第一连接端a首先与对端适配器的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第二连接端b迟于第一连接端a与对端适配器的电连接器连接。即第一连接端a在与第二光连接器连接时,第二连接端b还未与第二电连接器连接。第二连接端b还未与对端适配器连接包含以下情况:62.1)第二连接端b完全与第二电连接器未接触。第二连接端b中的不同功能的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的不同功能的管脚未一一对应连接。即电源簧片与电源管脚未连接、接地簧片与接地管脚未连接、信号簧片与信号管脚未连接。63.2)第二连接端b的部分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未接触。第二连接端b中的电源簧片和信号簧片中的任一种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中对应的管脚未接触。具体可包含以下情况:64.a)电源簧片和电源管脚连接、接地簧片和接地管脚连接,但信号簧片和信号管脚未连接;65.b)信号簧片和信号管脚连接、接地簧片和接地管脚连接,但电源簧片和电源管脚未连接;66.c)接地簧片和接地管脚连接,但电源簧片与电源管脚未连接,且信号簧片和信号管脚未连接。67.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端a和第二连接端b与对端适配器配合的情况,以第一电连接器30与第二电连接器连接时按照接地、电源、信号的顺序连接,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的配合效果。68.首先参考图5,图5示出了光电适配器和对端适配器刚开始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沿第一方向,对端适配器的第二光连接器50插入到第一腔体11中,第二光连接器50的插芯与第一光连接器20的插芯连接,第二电连接器60与第一电连接器30之间仅接地管脚与接地簧片连接,而电源管脚及信号管脚均未与电源簧片及信号簧片连接。此时,第一光连接器20先于第一电连接器30与对端适配器连接。69.参考图6,沿第一方向,对端适配器继续滑动,第一光电连接器20的插芯在第二光连接器50的推动下,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23被压缩。在第一弹性件23被压缩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3持续提供第一光连接器20与第二光连接器50连接所需的接触压力。另外,在对端适配器继续滑动的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60的电源管脚与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源簧片连接。70.参考图7,沿第一方向,对端适配器继续滑动,第一弹性件23继续被压缩,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二光连接器50持续保持连接效果。在对端适配器的滑动过程中,第二电连接器60的信号管脚与第一电连接器30的信号簧片连接。71.由图5~图7可看出,在光电适配器未与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相对第二连接端更靠近第一端;而在光电适配器与所述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二连接端相对第一连接端更靠近所述第一端。结合图7可看出,第一连接端在未与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的位置a位于第二连接端的左侧(点b所示的位置),在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的位置c位于第二连接端的右侧。给出的对端适配器的第二光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特征,可看出在对端适配器刚插入到光电适配器时,由于第一连接端比第二连接端更靠近第一端,因此第二光连接器先与第一光连接器连接,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在两个光连接器连接后才连接。72.在光电适配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端的滑动距离为点a到点c的距离。对端适配器插入到第一电连接器的距离为点b到点d的距离。即上述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满足: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相对第二连接端的滑动距离为d1(点a到点c的距离),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对端适配器插入的配合距离为d2(点b到点d的距离);d1和d2满足:d1>d2。73.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在光电适配器未与对端适配器连接时,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相对关系还可为:第一连接端相对第二连接端远离第一端,或者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与第一端的距离相等。但是无论采用上述哪种设置方式,只需要满足在与对端适配器配合时,第一连接端相对第二连接端的滑动距离大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插入时的配合距离,即可保证第一连接端先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连接。74.由上述描述可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和对端适配器在连接时的时序为:利用光/电互配先后的时差设计,实现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二光连接器50互配后,通过浮动兼容电互配(第一电连接器30和第二电连接器60互配)的滑动距离。所谓浮动是指在第一光连接器20的内部设有第一弹性件23(压缩弹簧),这样在第二电连接器60的互配侧(包括接地管脚、电源管脚、信号管脚)与第一电连接器30的簧片依次接触并持续前移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3不断压缩后退,但是它的弹力始终保持着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之间光互配面(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二光连接器50的连接面)的可靠连接。从而实现了传输光信号的通道先于传输电信号的通道连接,解决互配场景下,电气性能接通、插芯端面在大功率运用场景下的烧毁问题。75.另外,在对端适配器拔出时,第一电连接器30可先于第一光连接器20与对端适配器脱离,即第一连接端还被配置为后于第二连接端与对端适配器脱离。在对端适配器和光电适配器在脱离时,对端适配器沿第二方向拔出,第一电连接器30开始与对端适配器脱离。在脱离过程中第一电连接器30中的各个簧片按照信号簧片、电源簧片和接地簧片的顺序与对端适配器对应的管脚依次脱离。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进行说明。76.参考图8,图8示出了光电适配器在与对端适配器开始脱离时的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源簧片、信号簧片和接地簧片分别与对端适配器的电源管脚、信号管脚和接地管脚一一对应连接,即第一电连接器30与第二电连接器60连接。而第一光连接器20也与第二光连接器50连接。在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脱离的过程中,第一电连接器30中的信号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60的信号管脚脱离。第一光连接器20在第一弹性件23的推动下沿第二方向滑动,但是第一光连接器20的插芯仍与第二光连接器50的插芯连接。在信号簧片与信号管脚之间脱离后,光电适配器和对端适配器之间的电信号通道已经断开,但光信号通道仍然保持。77.参考图9,沿第二方向,对端适配器继续滑动,第一电连接器30的电源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60的电源管脚脱离,第一光连接器20在第一弹性件23的推动下继续沿第二方向滑动,但是第一光连接器20的插芯仍与第二光连接器50的插芯连接。78.参考图10,沿第二方向,对端适配器继续滑动,第一电连接器30的接地簧片与第二电连接器60的接地管脚脱离,此时第一电连接器30与第二电连接器60脱离。第一光连接器20与第二光连接器50脱离。79.通过上述图8~图10可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第一电连接器30和对端适配器在脱离时的时序为:利用第一光连接器20和第一电连接器30与对端适配器互配时的先后时差设计,实现在光电适配器在与对端适配器脱离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光连接器20的浮动兼容第一电连接器30与第二电连接器60互配的滑动距离,解决了光电适配器和对端适配器在脱离的场景下,第一光连接器20能够在第一电连接器30脱离前一直保持与对端适配器的连接,即在电信号未断开前,光信号的通道一直能够保持,避免出现插芯端面在大功率运用场景下出现烧毁的情况。80.插芯的光纤出现烧毁的情况,除了上述传输电信号的通道先于传输光信号的通道连通出现烧纤的情况外,还存在由于插芯的光纤的端面积尘导致第一光连接器的插芯的光纤与对端适配器的光纤无法紧密贴合造成。81.继续参考图2~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还设置了用于遮挡第一连接端的防尘组件40,该防尘组件40与壳体10转动连接,并且在对端适配器插入到壳体10内时,防尘组件40可避让对端适配器。防尘组件40包括支架41、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82.支架41为防尘组件40的支撑结构,该支架41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中间部分开口,两侧部分折弯形成u型结构。在支架41扣合在壳体10上时,支架41的开口与第一腔体11的第一开口连通,两个折弯部分通过卡扣与壳体10固定连接。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配合时,对端适配器可穿过中间部分的开口插入到第一腔体11中。83.支架41的开口的形状与对端适配器插入第一腔体11内的结构的形状相同,支架41的开口的尺寸大于对端适配器插入第一腔体11内的结构的尺寸,以保证对端适配器插入。另外,开口与第一腔体11的开口的尺寸在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支架41的开口的尺寸可大于、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腔体11的开口的尺寸。84.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上述支架41还可与壳体10为一体结构。85.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设置在支架41的中间部分,并与支架41转动连接。在防尘组件40装配在壳体10时,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位于第一腔体11内并向内打开,所谓的向内打开指代的是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向第一腔体11内转动。86.防尘组件40还设置了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44分别用于推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位于第一设定位置。示例性的,第二弹性件44为扭簧,其中的一个扭簧套装在第一防尘板42与支架41转动连接的转轴上,且扭簧的一端抵压在第一防尘板42,另一端抵压在第一腔体11的一侧壁。在扭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动第一防尘板42抵压在导向结构14,同理,另一个扭簧也采用类似的设置方式,以推动第二防尘板43抵压在导向结构14。87.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打开时的状态。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在第二设定位置,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平行于或者近似平行于第一腔体11相对的两个侧壁,以避让对端适配器。上述第二设定位置对应对端适配器插入时的状态。在对端适配器插入到第一腔体11内时,对端适配器推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向内转动,从而推开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以插入到第一腔体11中。88.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闭合的状态。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封堵支架41的中间部分的开口,此时第一腔体11为一个密封的空间,壳体10外部的灰尘被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阻挡,无法进入到第一腔体11内。89.在第一设定位置,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抵压在第一腔体11的导向结构14,导向结构14一方面用于限位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的限位位置,另一方面用于导向对端适配器。90.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闭合时,导向结构14位于防尘组件40外侧,以保证对端适配器在插入第一腔体11内时,先与导向结构14配合,保证对端适配器可准确的插入到第一腔体11中。91.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导向结构14为v形结构,且v形结构的尖端部分朝向插芯21的第一连接端。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位于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分别抵压在导向结构14的两个斜边上,以使得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呈v形结构,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形成的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背离第一端,尖端部分朝向禅心的第一连接端,以方便对端适配器推动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转动。92.通过上述描述可看出,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遮挡第一连接端;第一防尘板42和第二防尘板43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避让对端适配器。从而实现通过设置的对开门式的防尘组件40保护第一连接端。93.参考图12和图13,图12示出了基于图3所示的光电适配器的另一种光电适配器。图13为图12所示的光电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2和图13中的部分标号可参考图4中的相同标号。图12中的第一光连接器和第一电连接器的结构可参考图3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94.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设置了用于遮挡第一连接端的防尘组件70,该防尘组件70与壳体10转动连接,并且在对端适配器插入到壳体10内时,防尘组件70可避让对端适配器。防尘组件70包括支架71和第三防尘板72,支架71和第三防尘板72之间通过转轴74转动连接。支架71为防尘组件70的支撑结构,该支架71为板状结构。在支架71扣合在壳体10上时,板状结构位于壳体10的定部,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三防尘板72的缺口15,第三防尘板穿过缺口15后位于第一腔体中。对端适配器与光电适配器配合时,对端适配器可穿插入到第一腔体中。应理解,上述支架71还可与壳体10为一体结构,此时,第三防尘板72与壳体10之间转动连接。95.如图12所示,第三防尘板72转动到第三设定位置时,第三防尘板72遮挡第一连接端;第三防尘板72转动到第四设定位置时,第三防尘板72避让对端适配器。通过单一的防尘板保护第一连接端。另外,防尘组件7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73,第三弹性件73用于推动第三防尘板72抵压在壳体10的限位凸起16上,该限位凸起16朝向第一腔体内的一侧为倾斜的斜面,第三防尘板72抵压在限位凸起16上时,呈倾斜状态,以便于对端适配器推动第三防尘板72沿设定的方向转动。96.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限位凸起16上设置了用于导向对端适配器抽入第一腔体内的导向凹槽,用于方便对端适配器插入到第一腔体内。应理解,图12中所示的光电适配器也可采用图3中所示的导向凸起,在采用导向凸起时,第三防尘板抵压在导向凸起,并形成倾斜状态,以便于对端适配器插入。97.参考图14,图1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适配器。图14中的部分标号可参考图4中的相同标号。图14与图4所示的光电适配器的区别在于第一电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c包括多个适配端子;多个适配端子用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在与电路板连接时,第三连接端c可通过回流焊的方式与电路板固定连接。98.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电适配器也包含防尘组件,该防尘组件可采用图11或图12所示的防尘组件,在次不再详细赘述。9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器组件及第二电器组件;第一电器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光电适配器,第一光电适配器为上述任一项的光电适配器;第二电器组件包括第二光电适配器,第二光电适配器为与第一光电适配器插拔连接的光电适配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光连接器先于电连接器与对端适配器连接,从而保证了传输光信号的通道先连通后,传输电信号的通道才连通,避免了出现烧纤的情况,改善了光电适配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100.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板间互连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器组件和第二电器组件均为单板,为方便描述将其分别命名为第一单板300和第二单板400,第一单板300和第二单板400可为背板、插板等常见的单板。第一单板300和第二单板400互连时,通过第一光电适配器301和第二光电适配器401连接。101.参考图16,图16示出了板内互连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器组件为母板500,第二电器组件为子板600。在母板500和子板600连接时,通过第一光电适配器501和第二光电适配器601连接。102.参考图17,图17示出了面板700互配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电器组件为面板700,第二电器组件为外接模块800,该外接模块800可为外接光源模块。在面板700与外接模块800配合时,通过第一光电适配器701和第二光电适配器801连接。10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