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及主机板系统,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容设主机板模块的壳体及主机板系统。背景技术:2.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了电子产品的统整功能及方便携带,相关业者遂将主机板模块及电子元件容设于一壳体的容设空间中,并作为一主机系统,例如电脑主机或服务器主机等。而主机系统在长期使用下,需要清洁容设空间的灰尘,进行相关维护作业,或将故障的电子元件或主机板模块进行汰换。然而,现有的壳体结构,在进行主机板模块的抽离或安装作业,或是电子元件的维护作业时,往往需要先卸除壳体的前盖,方能进行作业,造成作业上的困难度。3.有鉴于此,一种能提升作业流畅度的壳体及主机板系统仍是目前相关业者共同努力的目标。技术实现要素:4.依据本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壳体,其包含一壳体主体、一前盖以及一旋转机构。壳体主体包含一上壁、二侧壁及一底壁,上壁、二侧壁及底壁连接形成一容设空间,其中容设空间用以供一主机板模块容设。前盖可动地盖设于壳体主体,以封闭容设空间,前盖包含一侧板。旋转机构包含一旋转板、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连接杆。旋转板以一枢点枢设于一侧壁,且设置于前述一侧壁与侧板之间,旋转板包含一第一旋转槽及一第二旋转槽。第一旋转槽位于旋转板靠近前述一侧壁的一第一表面,且第一旋转槽的形状为以枢点为圆心的一弧形。第二旋转槽位于旋转板靠近侧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二旋转槽具有一旋转区段及一直行区段,旋转区段较直行区段靠近枢点,且旋转区段与直行区段夹一第一夹角以使第二旋转槽呈弯折状。第一旋转轴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一旋转槽。第二旋转轴设置于侧板且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二旋转槽。连接杆的一端枢设于第一旋转轴且另一端枢设于第二旋转轴。其中当前盖受一外力拉动,前盖带动第二旋转轴相对第二旋转槽滑动,并带动旋转板绕枢点转动,且第一旋转轴相对第一旋转槽移动,使得该前盖打开与前述一侧壁夹一钝角。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其中上壁可包含一扣合孔,前盖包含一卡扣部,卡扣部位于前盖的上缘,并且卡扣部用以扣合于扣合孔。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其中旋转区段与直行区段所夹的第一夹角可为116度。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可还包含一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含一限位槽及一限位轴。限位槽设置于旋转板,且位于旋转板的第二表面,限位槽具有一旋转限位区段及一直行限位区段,其中旋转限位区段较直行限位区段靠近枢点,且旋转区段与直行限位区段夹一第二夹角,且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相等。限位轴枢接该前盖,且可滑动地限位于限位槽。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其中底壁可具有一滑动槽,用以供该旋转机构穿过。9.依据本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主机板系统,其包含一壳体、一主机板模块以及多个电子元件。壳体包含一壳体主体、一前盖以及一旋转机构。壳体主体包含一上壁、二侧壁及一底壁,上壁、二侧壁及底壁连接形成一容设空间。前盖可动地盖设于壳体主体,以封闭容设空间,前盖包含一侧板。旋转机构包含一旋转板、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连接杆。旋转板以一枢点枢设于一侧壁,且设置于前述一侧壁与侧板之间,旋转板包含一第一旋转槽及一第二旋转槽。第一旋转槽位于旋转板靠近前述一侧壁的一第一表面,且第一旋转槽的形状为以枢点为圆心的一弧形。第二旋转槽位于旋转板靠近侧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二旋转槽具有一旋转区段及一直行区段,旋转区段较直行区段靠近枢点,且旋转区段与直行区段夹一第一夹角以使第二旋转槽呈弯折状。第一旋转轴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一旋转槽。第二旋转轴设置于侧板且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二旋转槽。连接杆的一端枢设于第一旋转轴且另一端枢设于第二旋转轴。其中当前盖受一外力拉动,前盖带动第二旋转轴相对第二旋转槽滑动,并带动旋转板绕枢点转动,且第一旋转轴相对第一旋转槽移动,使得该前盖打开与前述一侧壁夹一钝角。主机板模块容设于容设空间。电子元件设置于前盖的内侧。1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主机板系统,其中上壁可包含一扣合孔,前盖包含一卡扣部,卡扣部位于前盖的上缘,并且卡扣部用以扣合于扣合孔。1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主机板系统,其中旋转区段与直行区段所夹的第一夹角可为116度。1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主机板系统,其中壳体可还包含一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含一限位槽及一限位轴。限位槽设置于旋转板,且位于旋转板的第二表面,限位槽具有一旋转限位区段及一直行限位区段,其中旋转限位区段较直行限位区段靠近枢点,且旋转区段与直行限位区段夹一第二夹角,且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相等。限位轴枢接该前盖,且可滑动地限位于限位槽。1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主机板系统,其中底壁可具有一滑动槽,用以供该旋转机构穿过。附图说明14.图1示出依照本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15.图2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壳体的爆炸示意图;16.图3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17.图4示出依照图3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侧视图;18.图5示出依照图3实施例的旋转板的侧视图;19.图6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壳体的局部示意图;20.图7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前盖与旋转机构的作动示意图;21.图8a示出依照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主机板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及22.图8b示出依照图8a实施例的主机板系统于前盖打开的示意图。23.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4.100:壳体25.110,110a:壳体主体26.111:上壁27.1111:扣合孔28.112:侧壁29.113:底壁30.1131:滑动槽31.120,120a:前盖32.121:侧板33.122:卡扣部34.130,130a:旋转机构35.131:旋转板36.1311:第一表面37.1312:第二表面38.1313:枢孔39.1314:枢轴40.132:第一旋转槽41.133:第二旋转槽42.1331:旋转区段43.1332:直行区段44.134:第一旋转轴45.135:第二旋转轴46.136:连接杆47.150:定位结构48.151:限位槽49.1511:旋转限位区段50.1512:直行限位区段51.152:限位轴52.10:主机板系统53.200:电子元件54.θ1:第一夹角55.θ2:第二夹角具体实施方式56.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其中图1示出依照本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壳体100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旋转机构130的立体示意图,图4 示出依照图3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侧视图,图5示出依照图3实施例的旋转板131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100包含一壳体主体110、一前盖120以及一旋转机构130。壳体主体110包含一上壁111、二侧壁 112及一底壁113。上壁111、二侧壁112及底壁113连接形成一容设空间,其中容设空间用以供一主机板模块容设。前盖120可动地盖设于壳体主体110,以封闭容设空间,前盖120包含一侧板121。旋转机构130包含一旋转板131、一第一旋转轴134、一第二旋转轴135及一连接杆136。旋转板131以一枢点枢设于一侧壁112,且设置于一侧壁112与侧板121 之间,旋转板131包含一第一旋转槽132及一第二旋转槽133。第一旋转槽132位于旋转板131靠近侧壁112的一第一表面1311,且第一旋转槽 132的形状为以枢点为圆心的一弧形。第二旋转槽133位于旋转板131靠近侧板121的一第二表面1312,其中第二旋转槽133具有一旋转区段1331 及一直行区段1332,旋转区段1331较直行区段1332靠近枢点,且旋转区段1331与直行区段1332夹一第一夹角θ1,使第二旋转槽133呈弯折状。第一旋转轴134可滑动地限位于第一旋转槽132。第二旋转轴135设置于侧板121且可滑动地限位第二旋转槽133。连接杆136的一端枢设于第一旋转轴134且另一端枢设于第二旋转轴135。其中当前盖120受一外力拉动,前盖120带动第二旋转轴135相对第二旋转槽133滑动,并带动旋转板131绕枢点转动,且第一旋转轴134相对第一旋转槽132移动,使得前盖120打开与侧壁112夹一钝角。57.通过旋转机构130的配置,受力打开的前盖120可相对枢点旋转,使得前盖120的侧板121与侧壁112夹成钝角,借此避免设置于前盖120上的电子元件,如风扇、led灯组,遮挡住容设空间,进而可将主机板模块自容设空间顺利抽离或装入,而无须先将前盖120自壳体主体110拆卸,再进行抽离或装入主机板模块的作业。借此,可提升维护或安装作业的流畅度。58.具体来说,旋转板131是一中空板体结构而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1311 及第二表面1312,第一表面1311具有一枢孔1313,枢孔1313靠近于第一表面1311的下缘,且位于第一旋转槽132的圆心位置。进一步来说,第一旋转槽132为以枢孔1313中心点为圆心的弧形槽。旋转板131还包含一枢轴1314,其设置于枢孔1313并枢设于侧壁112,使得旋转板131 以枢点枢设于侧壁112,且旋转板131可绕枢点转动。详细来说,枢点为枢孔1313及枢轴1314的中心点。再者,第一旋转轴134及第二旋转轴 135皆为螺件,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连接杆136设置于第一表面1311 及第二表面1312之间,且位于旋转板131的中空腔内。连接杆136的形状为一z字凹折形状,使得连接杆136枢设于第一旋转轴134的一端与连接杆136枢设于第二旋转轴135的另一端具有一高度差,借此第二旋转轴 135的头部可容置于连接杆136与第一表面1311之间。借此,可减少旋转板131的体积。59.请配合参照图6及图7,其中图6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壳体100的局部示意图,图7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前盖120与旋转机构130的作动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旋转区段1331的形状为一弧形,且旋转区段133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直行区段1332,直行区段1332由旋转区段1331 的前述一端直线延伸。如图7所示,当前盖120受外力拉动打开时,前盖 120带动第二旋转轴135相对第二旋转槽133滑动,使得前盖120的移动轨迹沿第二旋转槽133的轨迹方向移动。当第二旋转轴135在旋转区段 1331滑动时,连接杆136同时带动第一旋转轴134相对第一旋转槽132 移动,使得旋转板131绕枢点旋转,借此带动前盖120绕枢点旋转。再当第二旋转轴135沿着第二旋转槽133的轨迹至直行区段1332滑动时,前盖120沿着直行区段1332的轨迹朝向远离壳体主体110的方向移动,使得前盖120上缘及下缘皆远离壳体主体110,进一步来说,前盖120相对枢点向上抽离,并且当第二旋转轴135滑动至直行区段1332的端点时,连接杆136同时持续带动第一旋转轴134相对第一旋转槽132移动,使得前盖120绕枢点旋转,且第二旋转轴135往回滑动,使得前盖120与侧壁 112夹钝角。借此,前盖120可完全不遮盖容设空间,使得壳体100可在不卸除前盖120的情况下,进行主机板模块抽离或安装的作业。如图6所示,底壁113可具有一滑动槽1131,其用以供旋转机构130穿过。具体而言,在前盖120受力并带动旋转机构130旋转的过程中,旋转板131及连接杆136的部分会在旋转时穿过滑动槽1131并裸露于底壁113外。借此,可提升前盖120转动的流畅度。60.具体而言,旋转区段1331与直行区段1332所夹的第一夹角θ1可为 116度,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借此,可避免前盖120在旋转时抵顶底壁 113,降低前盖120旋转的流畅度。61.进一步来说,旋转机构130的数量可为二,并分别枢设于二侧壁112,本新型不以附图公开数量为限。62.如图2所示,上壁111可包含一扣合孔1111,前盖120可包含一卡扣部122,卡扣部122位于前盖120的上缘,并且卡扣部122用以扣合于扣合孔1111。具体而言,卡扣部122可在前盖120盖合于壳体主体110 并封闭容设空间时,将前盖120固定于一封闭位置,借此提升前盖120使用的稳定度。63.进一步来说,壳体100可还包含一定位结构150,其包含一限位槽151 及一限位轴152。限位槽151设置于旋转板131,且位于旋转板131的第二表面1312,限位槽151具有一直行限位区段1512及一旋转限位区段 1511,其中旋转限位区段1511较直行限位区段1512靠近枢点,且旋转限位区段1511与直行限位区段1512夹一第二夹角θ2,且第二夹角θ2与第一夹角θ1相等。限位轴152枢接前盖120,且可滑动地限位于限位槽151。通过在旋转板131设置限位槽151及限位轴152,可限位前盖120的侧板 121,进而避免侧板121相对旋转板131转动,借此提升前盖120旋转的稳定度。详细来说,限位槽151的形状与第二旋转槽133相同,并且限位槽151及第二旋转槽133平行设置于第二表面1312,限位轴152可为一螺件,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结构用以固定前盖与旋转机构的相对位置,不以上述公开结构为限。64.请参照图8a及图8b,其中图8a示出依照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主机板系统10的局部示意图,图8b示出依照图8a实施例的主机板系统10 于前盖120a打开的示意图。如图8a及图8b所示,主机板系统10包含一壳体、一主机板模块以及多个电子元件200。壳体的壳体主体110a、前盖120a及旋转机构130a可与图1实施例的壳体主体110、前盖120及旋转机构130相同,在此不赘述。主机板模块容设于壳体主体110a的容设空间。电子元件200设置于前盖120a的内侧。通过旋转机构130a的配置,前盖120a可打开并与壳体主体110a的侧壁夹一钝角,避免设置于前盖 120a的电子元件200阻碍将主机板模块抽离或安装的作业,并且可在不拆卸前盖120a的情况下,清理或维护设置于前盖120a的电子元件200。借此,可提升维护主机板系统10的流畅度。65.具体而言,主机板系统10可为一服务器主机系统电子元件200可为一风扇元件。当使用者打开前盖120a后,可在不卸除前盖120a的情况下,清理电子元件200,并且亦可在不卸除电子元件200的状况下,进行主机板模块抽离或安装的流程,方便使用者进行维护作业。66.综合上述,本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其一,通过旋转机构的配置,可在不卸除前盖的情况下进行主机板模块抽离或安装的作业。以及,其二,通过定位结构,可避免前盖自转。67.虽然本新型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壳体及主机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1-30 12:25:58
846
关键词:
计算;推算;计数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