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2-06 16:47:14     782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涉及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属于卷钢托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对卷钢形成全包围方向的三点固定,有效避免卷钢在运输中发生滚落,同时方便对卷钢和托架进行整体移动的多功能托架。背景技术:2.卷钢是一种为了方便对钢板、钢带等进行存储运输而将其制作成卷状结构的工件,由于卷钢重量基本是按吨计算,质量较大,在运输中为了保证运输安全避免卷钢在运输中产生翻滚撞击产生损坏,一般会采用专门的托架对卷钢进行定位固定,但是现有的卷钢托架在使用时对卷钢的限位多是集中在卷钢靠底部的两侧,当卷钢伴随运输产生震动时,极容易从托架上震滚而出,从而产生安全事故。3.公告号cn202743674u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安全型卷钢集装托架,包括卷钢托架体底面为长方形,上有四根弧形纵梁,纵梁中部有一根横梁,各纵梁两端都穿有卷钢直径调节滑台,弹簧钢板通过固定轴被固定在各纵梁中间位置,其下部的卷钢直径调节滑台可沿纵梁滑动从而调整弹簧钢板的翘起角度,该托架在支撑固定卷钢时其支托固定点主要位于靠近卷钢底部两侧,同时托架结构强度低,容易受卷钢影响而产生晃动。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对卷钢形成全包围方向的三点固定,有效避免卷钢在运输中发生滚落,同时方便对卷钢和托架进行整体移动的多功能托架。5.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由夹持架、滚轮、绕绳槽、连接臂、铰接耳、底座、限位板、定位块、防滑筋、螺栓、固定板和连接板组成,底座下表面开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等距固定置有多个防滑筋,所述防滑筋之间存在空隙,所述防滑筋底端和底座底端相齐平,底座上边面中部固定置有有两组对称的定位块,定位块顶角为圆角,每组定位块由多个定位块等距排列组成,相邻定位块之间存在空隙,底座上表面两端边缘均固定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置于底座上边面两侧边缘,所述限位板为三角形结构,底座上边面两端均固定置有两组铰接耳,两组铰接耳分别置于底座上边面两侧边缘,同组铰接耳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内铰接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和限位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夹持架的一端为凸起的弧面,所述夹持架上等距开有至少两个绕绳槽,所述夹持架靠近卷钢主体一侧的侧面上带有锯齿,夹持架上开有两个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内铰接有滚轮,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夹持架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臂相连接,连接架的两端分别和同一端的两个夹持架上的矩形通槽对应,夹持架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和夹持架之间形成有30°的夹角,所述夹角内固定置有三角形连接板,所述三角形连接板和夹角中部固定连接,同侧的两个夹持架上的固定板通过螺栓相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持架和底座连接形成三角形的框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架和底座的结构改为拱形结构,且均向卷钢主体方向拱起。6.有益效果。7.一、能够对卷钢形成全包围方向的三点固定,有效避免卷钢在运输中产生的滚动避免滚落。8.二、 三角形支架结构强度更高,牢固性更好。9.三、 能够方便对卷钢和托架进行整体移动。附图说明10.图1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11.附图中其中为:夹持架(1),滚轮(2),绕绳槽(3),连接臂(4),铰接耳(5),底座(6),限位板(7),定位块(8),防滑筋(9),螺栓(10),固定板(11),卷钢主体(12),连接板(13),绑绳(14)。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卷钢多功能托架由夹持架(1)、滚轮(2)、绕绳槽(3)、连接臂(4)、铰接耳(5)、底座(6)、限位板(7)、定位块(8)、防滑筋(9)、螺栓(10)、固定板(11)和连接板(13)组成,底座(6)下表面开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等距固定置有多个防滑筋(9),所述防滑筋(9)之间存在空隙,所述防滑筋(9)底端和底座(6)底端相齐平,底座(6)上边面中部固定置有有两组对称的定位块(8),定位块(8)顶角为圆角,每组定位块(8)由多个定位块(8)等距排列组成,相邻定位块(8)之间存在空隙,底座(6)上表面两端边缘均固定置有两个限位板(7),两个限位板(7)分别置于底座(6)上边面两侧边缘,所述限位板(7)为三角形结构,底座(6)上边面两端均固定置有两组铰接耳(5),两组铰接耳(5)分别置于底座(6)上边面两侧边缘,同组铰接耳(5)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内铰接有夹持架(1),所述夹持架(1)和限位板(7)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夹持架(1)的一端为凸起的弧面,所述夹持架(1)上等距开有至少两个绕绳槽(3),所述夹持架(1)靠近卷钢主体(12)一侧的侧面上带有锯齿,夹持架(1)上开有两个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内铰接有滚轮(2),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夹持架(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臂(4)相连接,连接架的两端分别和同一端的两个夹持架(1)上的矩形通槽对应,夹持架(1)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夹持架(1)之间形成有30°的夹角,所述夹角内固定置有三角形连接板(13),所述三角形连接板(13)和夹角中部固定连接,同侧的两个夹持架(1)上的固定板(11)通过螺栓(10)相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持架(1)和底座(6)连接形成三角形的框体结构;使用时,将卷钢主体(12)放置在底座(6)的两组定位块(8)之间,再转动两端的夹持架(1),使其端部的固定板(11)相贴合,然后通过螺栓(10)将两组固定板(11)进行连接固定,在旋转夹持架(1)时,两侧的夹持架(1)对卷钢主体(12)进行挤压,以此对卷钢主体(12)形成固定夹持和限位,避免其产生晃动,再通过绑绳(14)将其绕着绕绳槽(3)上,并对卷钢进行捆绑固定,提高对卷钢固定时的牢固性,当需要移动托架时,先使用吊机将托架吊起后,通过转动托架使得托架上任意一端的夹持架(1)靠近地面,并使靠近地面的夹持架(1)上的滚轮(2)触底,以此形成能够滚动的托架。13.实施例2:所述夹持架(1)和底座(6)的结构改为拱形结构,且均向卷钢主体(12)方向拱起;使用时,使得托架在对卷钢主体(12)进行夹持固定时,能够提供更大的向心夹持力,保证对卷钢主体(12)的稳定紧固度。14.所述梯形凹槽内等距固定置有多个防滑筋(9)的设计,能够提高装置底部的摩擦力,避免其产生滑动;所述防滑筋(9)之间存在空隙的设计,能够便于叉车插入进行叉运;所述防滑筋(9)底端和底座(6)底端相齐平的设计,能够加强底座(6)的支撑作用,避免底座(6)在受重力往下压时使底座(6)形变弯曲或被压断;所述夹持架(1)和限位板(7)在同一直线上的设计,同时能够在同侧的两个夹持架(1)连接时对其进行抵撑和限位,避免夹持架(1)旋转过度影响托架的固定效果;所述夹持架(1)的一端为凸起的弧面的设计,能够使夹持架(1)更加易于转动,避免支撑架旋转时卡住;所述夹持架(1)上等距开有至少两个绕绳槽(3)的设计,能够通过在绕绳槽(3)上使用绑绳(14)对卷钢主体(12)进行捆绑,加强对卷钢主体(12)的固定效果;所述夹持架(1)靠近卷钢主体(12)一侧的侧面上带有锯齿的设计,能够提高夹持架(1)和卷钢主体(12)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卷钢主体(12)被固定时产生的滚动;所述矩形通槽内铰接有滚轮(2)的设计,能够在任意支撑架置于底部时,使滚轮(2)触底,便于滚轮(2)带动托架整体滚动进行移动,有效减少搬运时的工作强度;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夹持架(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臂(4)相连接的设计,能够加强夹持架(1)的强度,避免夹持架(1)在受力时形变弯曲,影响托架整体的稳固性;所述夹角内固定置有三角形连接板(13),所述三角形连接板(13)和夹角中部固定连接的设计,能够在固定板(11)和夹持架(1)之间形成固定支撑的作用,避免固定板(11)相连接时发生形变,影响托架的固定效果;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持架(1)和底座(6)连接形成三角形的框体结构的设计,能够对卷钢形成全包围方向的三点固定,有效避免卷钢在运输中发生滚落,同时三角形结构的支撑强度大,能够避免托架受卷钢滚动影响而产生晃动;所述夹持架(1)和底座(6)的结构改为拱形结构,且均向卷钢主体(12)方向拱起的设计,能够使夹持架(1)和底座(6)在对卷钢主体(12)进行夹持固定时,减少和卷钢主体(12)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加强对卷钢主体(12)的固定和限位;达到能够通过对卷钢形成全包围方向的三点固定,有效避免卷钢在运输中发生滚落,同时方便对卷钢和托架进行整体移动的目的。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