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1.本发明涉及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背景技术:2.以往,提出了各种扁平率小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偏平比的称呼为65以下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该重载荷用充气轮胎通过确定胎肩周向槽、带束以及边缘冠带的位置关系,在维持成形性的同时,期待耐偏磨损性能的提高。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52136号公报4.通常,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存在因使用引起的劣化而使外径生长的倾向。特别是,扁平率为65%以下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端附近和轮胎赤道附近,外径生长量的差大,因此,存在在胎面部产生偏磨损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上述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若要改善耐偏磨损性能,则存在牺牲滚动阻力、湿路性能的倾向。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课题在于,在扁平率为65%以下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在不牺牲滚动阻力、湿路性能的情况下提高耐偏磨损性能。6.本发明是扁平率为65%以下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其中,该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包含:胎体,其从一方的胎圈部经由胎面部到达另一方的胎圈部;以及带束层,其配置在所述胎面部的内部,所述胎面部包含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个周向槽,所述周向槽包含一对胎肩周向槽和设置在所述一对胎肩周向槽之间的至少1条胎冠周向槽,所述胎冠周向槽是在承受最大载荷的接地时闭合的细槽,所述一对胎肩周向槽分别是在承受最大载荷的接地时不闭合的宽槽,所述带束层包含多个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金属制的带束帘线,所述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的一对外端分别位于比所述一对胎肩周向槽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从轮胎赤道到所述带束层的所述一对外端的带束半宽是胎体半宽的55%~85%,所述胎体半宽是从轮胎赤道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处的所述胎体的轮胎轴向的距离。7.在本发明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优选从轮胎赤道到所述一对胎肩周向槽的槽中心的轮胎轴向的距离是所述胎体半宽的40%~60%。8.在本发明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在所述一对胎肩周向槽之间设置有2条所述胎冠周向槽。9.在本发明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带束层包含在轮胎半径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带束帘布层,一个所述带束帘布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朝相同方向倾斜的多个所述带束帘线,在轮胎半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带束帘布层中的至少1组以所述带束帘线互相交叉的方式重叠。10.在本发明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多个带束帘布层包含从轮胎半径方向内侧朝向外侧重叠的第1带束帘布层、第2带束帘布层、第3带束帘布层以及第4带束帘布层,所述第1带束帘布层所包含的所述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比所述第2带束帘布层、pressure”。25.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轮胎1的扁平率为65%以下。扁平率是指上述正规状态下的轮胎截面高度ht与轮胎截面宽度wt的比例。另外,在胎侧部3配置有表示花纹、文字等的微小的凸部的情况下,轮胎截面宽度wt是将上述凸部除外而测定的。并且,轮胎截面高度ht是从胎圈基线bl测定的轮胎截面的最大高度。胎圈基线bl是穿过适用于轮胎1的轮辋的轮辋直径位置的轮胎轴向线。26.轮胎1包含胎面部2、与胎面部2的轮胎轴向的两侧相连的胎侧部3以及与胎侧部3的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相连的胎圈部4。27.在图2中示出了胎面部2的放大剖视图。如图2所示,胎面部2包含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个周向槽10。周向槽10包含一对胎肩周向槽12和设置在一对胎肩周向槽12之间的至少1条胎冠周向槽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胎肩周向槽12之间以隔着轮胎赤道c的方式设置有2条胎冠周向槽11。28.胎冠周向槽11构成为在承受最大载荷的接地时闭合的细槽。另一方面,一对胎肩周向槽12分别构成为在承受最大载荷的接地时不闭合的宽槽。上述最大载荷是指,在各种规格已确定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确定各规格的最大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 capacity”。在各种规格未确定的轮胎的情况下,上述最大载荷是指轮胎能够继续行驶的载荷中的最大的载荷。29.如图1所示,轮胎1包含:胎体6,其从一方的胎圈部4经由一方的胎侧部3、胎面部2以及另一方的胎侧部3而到达另一方的胎圈部4;以及带束层7,其配置在胎面部2的内部。30.胎体6例如包含1张胎体帘布层6a。胎体6例如也可以由多个胎体帘布层6a构成。胎体帘布层6a例如通过使钢制的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按照70°~90°的角度排列而构成。31.胎体帘布层6a具有主体部6a和折返部6b。主体部6a在一对胎圈部4之间延伸。折返部6b与主体部6a相连并且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32.带束层7例如在胎面部2中配置于胎体6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带束层7包含多个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金属制的带束帘线。并且,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的一对外端分别位于比一对胎肩周向槽12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33.在图3中示出了一方的胎侧部3的一部分及胎面部2的一半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从轮胎赤道c到带束层7的一对外端的带束半宽w2为胎体半宽w1的55%~85%。胎体半宽w1是从轮胎赤道c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处的胎体6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不牺牲滚动阻力、湿路性能的情况下提高耐偏磨损性能。作为其理由,可推测以下机理。34.在本发明中,通过胎冠周向槽11为上述细槽,能够维持胎面部2的中央部的刚性,进而能够抑制滚动阻力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胎肩周向槽12为上述宽槽,所以能够确保湿路性能。35.通常,扁平率为65%以下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的胎面端附近和轮胎赤道附近,带束层7的约束力的差大,存在与行驶时的劣化相伴的外径生长量的差大的倾向。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带束半宽w2确定为胎体半宽w1的55%~85%,能够使胎面部2的各部分的外径生长量均匀,能够改善耐偏磨损性能。在本发明中,考虑通过这样的机理,能够在不牺牲滚动阻力、湿路性能的情况下提高耐偏磨损性能。36.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各结构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方式。因此,本发明即使不具有以下说明的结构,当然也能够发挥上述效果。并且,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轮胎中,即使单独应用以下说明的各结构中的任意1个,也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性能的提高。此外,在将以下说明的各结构中的几个结构复合应用的情况下,能够期待与各结构对应的复合性能的提高。37.带束半宽w2优选为胎体半宽w1的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由此,能够抑制滚动阻力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耐偏磨损性能。38.带束层7包含在轮胎半径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带束帘布层。本实施方式的带束层7包含从轮胎半径方向内侧朝向外侧重叠的第1带束帘布层7a、第2带束帘布层7b、第3带束帘布层7c以及第4带束帘布层7d。即,本实施方式的带束层7由4片带束帘布层构成。1个带束帘布层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朝相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带束帘线。并且,在轮胎半径方向上相邻的带束帘布层中的至少1组以带束帘线互相交叉的方式重叠。这样的带束层7能够有效地加强胎面部2。39.第1带束帘布层7a所包含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优选比第2带束帘布层7b~第4带束帘布层7d所包含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大。这样的带束帘线的配置有助于减小锥度,提高行驶稳定性。40.第1带束帘布层7a所包含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41.第2带束帘布层7b~第4带束帘布层7d所包含的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2°以下。这样的第2带束帘布层7b~第4带束帘布层7d能够将锥度维持得较小,并且能够发挥优异的胎面加强效果。4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带束帘布层7a~第4带束帘布层7d中的各个带束帘布层的外端位于比胎肩周向槽12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并且,至少第2带束帘布层7b~第4带束帘布层7d的从轮胎赤道到轮胎轴向的帘布层外端的帘布层半宽为从轮胎赤道到胎肩周向槽12的槽中心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图2所示)的110%~170%。在优选的方式中,第1带束帘布层7a的帘布层半宽也被设为上述范围。包含这样的带束帘布层的带束层7能够抑制滚动阻力的增加,并且能够可靠地抑制胎面端附近的外径生长。43.作为第1带束帘布层7a的带束半宽的第1带束半宽wa例如为胎体半宽w1的65%~80%。作为第2带束帘布层7b的带束半宽的第2带束半宽wb例如为胎体半宽w1的75%~85%。作为第3带束帘布层7c的带束半宽的第3带束半宽wc例如为胎体半宽w1的65%~80%。作为第4带束帘布层7d的带束半宽的第4带束半宽wd例如为胎体半宽w1的50%~7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4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带束层7设为上述结构,能够充分地发挥加强效果,并且能够可靠地抑制胎面部2的外径生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作为其加强部件,仅设置有带束层7,未设置其他加强部件(例如,帘线卷绕成螺旋状的冠带层等)。由此,胎面部2的重量增加得到抑制,能够将滚动阻力维持得较小。45.如图2所示,从轮胎赤道c到一对胎肩周向槽12的槽中心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优选为胎体半宽w1(图3所示,以下同样如此)的4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由此,能够发挥胎肩周向槽12优异的排水性能。46.胎肩周向槽12的最大的槽宽例如为6.0mm~16.0mm,优选为8.0mm~14.0mm。这样的胎肩周向槽12能够抑制滚动阻力的增加,并且能够作为宽槽而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47.从轮胎赤道c到一对胎冠周向槽11的槽中心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2优选为胎体半宽w1的10%~20%。由此,能够抑制胎面部2的中央部的偏磨损,并且能够提高湿路性能。48.胎冠周向槽11的最大的槽宽例如为1.0mm~3.0mm,优选为1.5mm~2.5mm。这样的胎冠周向槽11能够抑制滚动阻力的增加,并且能够作为细槽而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49.在图4中示出胎面部2的平面图。如图4所示,胎肩周向槽12和胎冠周向槽11分别优选为锯齿状延伸。这样的胎肩周向槽12和胎冠周向槽11有助于提高湿路行驶时的牵引性能。50.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呈锯齿状延伸的胎肩周向槽12与胎冠周向槽11的轮胎轴向的最小的距离l3优选比带束层7所包含的带束帘布层的外端间的最大的距离l4(图2所示)大。由此,充分确保了胎冠周向槽11与胎肩周向槽1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耐偏磨损性能。51.并且,胎面俯视时的胎冠周向槽11的槽中心线的轮胎轴向的振幅量优选比从胎冠周向槽11的底部到带束层7的距离d1(图2所示)小。同样,胎面俯视时的胎肩周向槽12的槽中心线的轮胎轴向的振幅量优选比从胎肩周向槽12的底部到带束层7的距离d2(图2所示)大。由此,能够抑制胎冠周向槽11周边的偏磨损,并且能够发挥胎肩周向槽12优异的排水性能。52.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仅设置有2条胎肩周向槽12和2条胎冠周向槽11,未设置其他周向槽。由此,可靠地发挥上述效果。5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而实施。54.【实施例】55.基于表1~2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构造的尺寸295/60r22.5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1,试制了胎冠周向槽11构成为槽宽10mm的宽槽的轮胎。作为比较例2~3,试制了带束半宽偏离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的轮胎。各测试轮胎除了表1~2所示的规格之外,还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测试了各测试轮胎的滚动阻力、湿路性能以及耐偏磨损性能。各测试轮胎的共同规格及测试方法如下。56.安装轮辋:9.00×22.557.轮胎内压:1000kpa58.《滚动阻力》59.在转鼓试验机上施加一定的纵向载荷并且使上述测试轮胎按照一定速度行驶,测定其滚动阻力。结果用以比较例1的上述滚动阻力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表示滚动阻力越小。60.《湿路性能》61.使安装有测试轮胎的测试车辆以60km/h进入湿路面,测定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结果用以比较例1的上述制动距离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小,表示湿路性能越优异。62.《耐偏磨损性能》63.使安装有测试轮胎的测试车辆在市区中行驶一定距离之后,测定胎面部的磨损量。结果用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胎面部的磨损最大的部分的磨损量与胎面部的磨损最小的部分的磨损量的差。数值越小,表示耐偏磨损性能越优异。64.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65.【表1】[0066][0067]【表2】[0068][0069]从测试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在不牺牲滚动阻力、湿路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耐偏磨损性能。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2-06 18:26:50
307
关键词: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车辆用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 上一篇: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