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背景技术:2.近年来,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轻薄小型化的结构特点也逐渐成为光学镜头的发展趋势。相关技术中,在满足光学镜头轻薄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下,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光学镜头的高清成像要求。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光学镜头的轻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修正光学镜头的像差,提高光学镜头成像品质。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所述十片透镜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以及第十透镜:5.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6.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7.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8.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9.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10.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11.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12.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13.所述第九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14.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15.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54《ttl/imgh《1.59;16.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即光学镜头的半像高)。17.本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提供的正屈折力及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凸凹面面型设计,有利于保证第一透镜具有足够的光线汇聚能力,配合第二透镜的正屈折力及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凸凹面面型设计,可以辅助第一透镜汇聚光线,有利于校正第一透镜产生的部分像差;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利用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相反的屈折力可以相互抵消彼此所产生的部分像差,进而使得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学镜头中贡献更少的像差占比,同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面型设计均为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可以减小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形状差异,以提高光学镜头组装的可匹配性以及良品率;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可以相互平衡彼此产生的像差,可以降低光学镜头的公差敏感度,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第五透镜的双凸面型和第六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适当增大入射光线的偏转角,扩大光学镜头的成像圆,从而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能够缩短光学镜头投影在光轴方向上的路径,以控制光学镜头的总长,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第八透镜提供的正屈折力及凸凹面型设计可以减轻物侧透镜的屈折力负担和像差校正负担,能够最终平衡物侧各透镜在汇聚入射光线时所带来的难以校正的像差,并能够配合物方透镜以进一步汇聚入射光线,以压缩光学镜头的总长;第九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十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的相互配合,不仅有利于矫正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产生的像差,保证光学镜头的像差平衡,有利于边缘视场光线以较小的偏转角向成像面平缓的过渡,使得像面边缘也可获得较高的相对亮度,避免暗角,提升成像质量,还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大像面的特征,以匹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18.此外,通过使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54《ttl/imgh《1.59,从而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保证光学镜头的组装敏感度处于平衡状态,还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具备大像面的特性,匹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以拍摄处物体更多的细节。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35《f/epd《1.5。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epd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满足上述条件式时,可使光学镜头具有较大的孔径、较高的通光量,进而提高光学镜头在暗环境下工作时的成像效果,此外,还有利于减小边缘视场的像差,保证边缘视场具有足够的相对亮度,避免出现暗角。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7.5°/mm《hfov/f《8°/mm。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的一半。通过控制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与光学镜头的焦距的比值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光学镜头在一定的焦距下,获得更大的视场角,以使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摄远成像功能,从而增大光学镜头对远距离物体的摄像范围,并呈现更加清晰的拍摄效果。而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过大,会造成轴外视场畸变过大,导致图像外围会出现扭曲现象,降低光学镜头的成像性能;而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光学镜头的焦距过长,不利于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而视场角过小,不利于满足光学镜头的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影响光学镜头的拍摄质量。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3≤f1234/f《1.35。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f1234为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的第一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屈折力贡献量,减小光线偏转角,降低所述光学镜头敏感度,同时,第一透镜组屈折力强度足够,光线得以有效偏转,有利于缩短第一透镜组的总长,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特点。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6《f56/f78910《-0.8。其中,f56为包括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第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f78910为包括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以及第十透镜的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的屈折力均衡分配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各个透镜中,有利于平衡光学镜头的整体像差,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2《(r22-r21)/f2《2.1。其中,r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二透镜为光学镜头提供合适的正光焦度,使第二透镜获得足够的光线汇聚能力,有利于消除第一透镜产生的杂散光,矫正色差,促进光学镜头各种像差的平衡,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4.5《r51/r52《-1。其中,r51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时,第五透镜的面型得以合理控制,可有效控制第五透镜的像散量贡献,保证中间视场的成像质量,有利于矫正光学镜头的像差,保证光学镜头畸变量的均衡,同时,避免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光轴处的面型过于弯曲,有利于降低第五透镜的加工难度,提升第五透镜的良品率。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88《(ct1+ct2+ct3+ct4)/ct14《0.95。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ct14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的距离。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足够的空气间隙占比,保证光学镜头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有利于缩短光学镜头的总长,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稳定性。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6《sag102/sag71《2.1。其中,sag102为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十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满足上述条件式时,第三透镜组的物侧与像侧的面型得以合理控制,可使光线有效偏折,有利于缩短光学镜头的总长,校正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即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所产生的像差,有利于光学镜头搭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提高成像质量。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第十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过大,第十透镜的面型弯曲度过大,不利于第十透镜的成型组装稳定性;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第十透镜的面型过于平缓,对光线偏折不足,不利于第三透镜组校正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产生的像差,降低成像品质。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7《|(sag92-sag91)/(sag82-sag81)|《1.2。其中,sag92为所述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九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九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91为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82为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81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约束第九透镜和第八透镜的面型,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配合,保证边缘视场光线具有较小的偏转角,以提升光学镜头的边缘视场的相对亮度,同时可以避免第九透镜过于弯曲,提高第九透镜的可加工性。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弯曲程度差异过大,不利于矫正光学镜头的场曲球差等像差,无法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矢高差异过大,敏感度增加,不利于第九透镜的加工成型。28.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像侧。具有所述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能够在实现光学镜头的轻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修正光学镜头的像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29.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光学镜头的轻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修正光学镜头的像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镜头采用十片透镜,对各个透镜的屈折力、面型进行设计,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控制光学镜头的总长的同时,使得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54《ttl/imgh《1.59,进一步使得光学镜头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保证光学镜头的组装敏感度处于平衡状态,还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具备大像面的特性,匹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以拍摄处物体更多的细节。附图说明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3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33.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mm)、像散曲线图(mm)及畸变曲线图(%);34.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35.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mm)、像散曲线图(mm)及畸变曲线图(%);36.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37.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mm)、像散曲线图(mm)及畸变曲线图(%);38.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39.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mm)、像散曲线图(mm)及畸变曲线图(%);40.图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41.图10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mm)、像散曲线图(mm)及畸变曲线图(%);42.图11是本技术公开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43.图12是本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45.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4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4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4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50.请参阅图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100,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具有屈折力(例如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第八透镜l8具有正屈折力,第九透镜l9具有屈折力(例如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屈折力。5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或凹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o处为可凸面或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或凹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s16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九透镜l9的像侧面s18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第十透镜l10的物侧面s19于近光轴o处可为凸面,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于近光轴o处可为凹面。52.本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100中,第一透镜l1提供的正屈折力及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于近光轴o处的凸凹面面型设计,有利于保证第一透镜l1具有足够的光线汇聚能力,配合第二透镜l2的正屈折力及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于近光轴o处的凸凹面面型设计,可以辅助第一透镜l1汇聚光线,有利于校正第一透镜l1产生的部分像差;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利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相反的屈折力可以相互抵消彼此所产生的部分像差,进而使得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在光学镜头100中贡献更少的像差占比,同时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面型设计均为物侧面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可以减小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形状差异,以提高光学镜头100组装的可匹配性以及良品率;第五透镜l5的双凸面型和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搭配具有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能够适当增大入射光线的偏转角,扩大光学镜头100的成像圆,从而提高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质量,同时能够缩短光学镜头100投影在光轴方向上的路径,以控制光学镜头100的总长,有利于光学镜头100的小型化设计;第八透镜l8提供的正屈折力及凸凹面型设计可以减轻物侧透镜的屈折力负担和像差校正负担,能够最终平衡物侧各透镜在汇聚入射光线时所带来的难以校正的像差,并能够配合物方透镜以进一步汇聚入射光线,以压缩光学镜头100的总长;第九透镜l9具有屈折力,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屈折力,且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像侧面s20于近光轴o处均为凹面,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的相互配合,不仅有利于矫正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产生的像差,保证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平衡,有利于边缘视场光线以较小的偏转角向成像面101平缓的过渡,使得像面边缘也可获得较高的相对亮度,避免暗角,提升成像质量,还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0大像面的特征,以匹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53.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可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电子设备,则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 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选用塑料,从而使得光学镜头100具有良好的光学效果的同时,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轻便性。此外,塑料材质更易于透镜的加工,从而可降低光学镜头的加工成本。5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中至少一个透镜的材质也可以为玻璃,具有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效果及较佳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中还可设置至少两种不同材质的透镜,例如可采用玻璃透镜及塑料透镜相结合的设计,但具体配置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而确定,此处不加以穷举。55.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还包括光阑102,光阑102可为孔径光阑或视场光阑,其可设置在光学镜头100的物侧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光阑102也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例如设置在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56.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还包括滤光片l11,例如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设于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之间,从而可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因此,光学镜头100可作为红外光学镜头使用,即,光学镜头100能够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也能成像并能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5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54《ttl/imgh《1.59。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所述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于所述光轴o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100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即光学镜头100的半像高)。具体地,ttl/imgh可以为1.541、1.544、1.56、1.576或1.589等。通过控制光学镜头100的总长和半像高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保证光学镜头100的组装敏感度处于平衡状态,还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100具备大像面的特性,匹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以拍摄处物体更多的细节。5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35《f/epd《1.5。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100的焦距,epd为所述光学镜头100的入瞳直径。具体地,f/epd可以为1.355、1.405、1.450、1.490或1.499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可使光学镜头100具有较大的孔径、较高的通光量,进而提高光学镜头100在暗环境下工作时的成像效果,此外,还有利于减小边缘视场的像差,保证边缘视场具有足够的相对亮度,避免出现暗角。5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7.5°/mm《hfov/f《8°/mm。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100的焦距,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100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具体地,hfov/f可以为7.550°/mm、7.805°/mm、7.950°/mm或7.99°/mm等。通过控制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与光学镜头100的焦距的比值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光学镜头100在一定的焦距下,获得更大的视场角,以使光学镜头100具有良好的摄远成像功能,从而增大光学镜头100对远距离物体的摄像范围,并呈现更加清晰的拍摄效果。而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光学镜头100的视场角过大,会造成轴外视场畸变过大,导致图像外围会出现扭曲现象,降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性能;而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光学镜头100的焦距过长,不利于光学镜头100的小型化,而视场角过小,不利于满足光学镜头100的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影响光学镜头100的拍摄质量。6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3≤f1234/f《1.35。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1234为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以及第四透镜l4的第一透镜组的组合焦距。具体地,f1234/f可以为1.30、1.320、1.340或1.349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一透镜l1至第四透镜l4的屈折力贡献量,减小光线偏转角,降低所述光学镜头100敏感度,同时,有利于使得第一透镜组的屈折力强度足够,光线得以有效偏转,有利于缩短第一透镜组的总长,实现光学镜头100的小型化特点。6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6《f56/f78910《-0.8。其中,f56为包括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的第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f78910为包括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具体地,f56/f78910可以为-0.850、-1.00、-1.35、-1.55或-1.599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100的屈折力均衡分配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各个透镜中,有利于平衡光学镜头100的整体像差,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6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0.2《(r22-r21)/f2《2.1。其中,r22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所述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r21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所述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焦距。具体地,(r22-r21)/f2可以为0.25、0.8、1.0、1.5、1.8、2.05或2.09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第二透镜l2为光学镜头100提供合适的正光焦度,使第二透镜l2获得足够的光线汇聚能力,有利于消除第一透镜l1产生的杂散光,矫正色差,促进光学镜头100各种像差的平衡,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6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4.5《r51/r52《-1。其中,r51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所述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r52为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所述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具体地,r51/r52可以为-4.4、-4.3、-3.5、-2.5、-1.5、-1.2或-1.18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第五透镜l5的面型得以合理控制,可有效控制第五透镜l5的像散量贡献,进而保证中间视场的成像质量,有利于矫正光学镜头100的像差,保证光学镜头100畸变量的均衡,同时避免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于光轴o处的面型过于弯曲,有利于降低第五透镜l5的加工难度,提升第五透镜l5的良品率。6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0.88《(ct1+ct2+ct3+ct4)/ct14《0.95。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l1于所述光轴o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l2于所述光轴o上的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l3于所述光轴o上的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l4于所述光轴o上的厚度,ct14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的距离。具体地,(ct1+ct2+ct3+ct4)/ct14可以为0.89、0.90、0.91、0.93或0.94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有利于使得光学镜头100具有足够的空气间隙占比,保证光学镜头100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有利于缩短光学镜头100的总长,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稳定性。6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6《sag102/sag71《2.1。其中,sag102为所述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的矢高),sag71为所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的矢高)。具体地,sag102/sag71可以为1.65、1.70、1.80、1.95、2.0或2.05等。满足上述条件式时,第三透镜组的物侧与像侧的面型得以合理控制,可使光线有效偏折,有利于缩短光学镜头100的总长,校正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即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所产生的像差,有利于光学镜头100搭配更高像素的感光芯片,提高成像质量。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s20的矢高过大,第十透镜l10的面型弯曲度过大,不利于第十透镜l10的成型组装稳定性;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第十透镜l10的面型过于平缓,对光线的偏折不足,不利于第三透镜组校正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产生的像差,降低成像品质。6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0.7《|(sag92-sag91)/(sag82-sag81)|《1.2。其中,sag92为所述第九透镜l9的像侧面s18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九透镜l9的像侧面s18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九透镜l9的像侧面s18的矢高),sag91为所述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的矢高),sag82为所述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s16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s16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s16的矢高),sag81为所述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与所述光轴o的交点至所述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的最大有效半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的矢高)。具体地,|(sag92-sag91)/(sag82-sag81)|可以为0.71、0.75、0.8、0.95、1.0、1.1、1.15或1.19等。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约束第九透镜l9和第八透镜l8的面型,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配合,保证边缘视场光线具有较小的偏转角,以提升光学镜头100的边缘视场的相对亮度,同时可以避免第九透镜l9过于弯曲,提高第九透镜l9的可加工性。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弯曲程度差异过大,不利于矫正光学镜头100的场曲球差等像差,无法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和像侧面s18的矢高差异过大,敏感度增加,不利于第九透镜l9的加工成型。67.以下将结合具体参数对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进行详细说明。68.第一实施例69.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向像侧依次为光阑10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滤光片l11。其中,关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此处不再赘述。70.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八透镜l8具有正屈折力,第九透镜l9具有正屈折力,第十透镜l10具有负屈折力。71.更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像侧面s2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像侧面s4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像侧面s6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像侧面s8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像侧面s10于近光轴o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像侧面s12于近光轴o处均为凹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像侧面s14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像侧面s16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s17、像侧面s18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十透镜l10的物侧面s19、像侧面s20于近光轴o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72.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4.939mm、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fov=75.847°、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6.16mm、光圈数fno=1.49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1给出。其中,沿光学镜头100的光轴o由物侧向像侧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各元件的顺序排列。在同一透镜中,面序号较小的表面为该透镜的物侧面,面序号较大的表面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如面序号2和3分别对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表1中的y半径为相应面序号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近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为该透镜于光轴o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后一表面于光轴o上的距离。光阑102于“厚度”参数列中的数值为光阑102至后一表面顶点(顶点指表面与光轴o的交点)于光轴o上的距离,默认第一透镜l1物侧面到最后一枚透镜像侧面的方向为光轴o的正方向,当该值为负时,表明光阑102设置于后一表面顶点的像侧,若光阑102厚度为正值时,光阑102在后一表面顶点的物侧。可以理解的是,表1中的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1中各个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73.表1[0074][0075]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十透镜l10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0076][0077]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y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项高次项相对应的修正系数。表2给出了可用于第一实施例中各个非球面透镜s1-s2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0078]表2[0079][0080]请参阅图2中的(a),图2中的(a)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430nm、470nm、510nm、555nm、610nm以及650nm下的纵向球差图。图2中的(a)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2中的(a)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球差数值较佳,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质量较好。[0081]请参阅图2中的(b),图2中的(b)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555nm下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单位为mm。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t和弧矢成像面弯曲s,由图2中的(b)可以看出,在该波长下,光学镜头100的像散得到了较好的补偿。[0082]请参阅图2中的(c),图2中的(c)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555nm下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单位为mm。由图2中的(c)可以看出,在波长555nm下,该光学镜头100的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0083]第二实施例[0084]请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向像侧依次为光阑10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滤光片l11。其中,关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此处不再赘述。[0085]进一步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屈折力的区别在于: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第九透镜l9具有负屈折力。在第二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面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面型的区别在于: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0086]第二实施例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4.928mm、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fov=75.744°、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6.16mm、光圈数fno=1.49为例。第二实施例中的其他各项参数由下表3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3中的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3中各个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0087]表3[0088][0089][0090]在第二实施例中,表4给出了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各个非球面透镜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个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0091]表4[0092][0093][0094]请参阅图4,由图4中的(a)纵向球差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4中的(a)、图4中的(b)以及图4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0095]第三实施例[0096]请参照图5,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向像侧依次为光阑10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滤光片l11。其中,关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此处不再赘述。[0097]进一步地,在第三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一致。同时,在第三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面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面型一致。[0098]第三实施例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4.885m、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fov=76.314°、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6.218mm、光圈数fno=1.41为例。第三实施例中的其他各项参数由下表5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5中的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5中各个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0099]表5[0100][0101]在第三实施例中,表6给出了可用于第三实施例中各个非球面透镜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个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0102]表6[0103][0104][0105]请参阅图6,由图6中的(a)纵向球差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6中的(a)、图6中的(b)以及图6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0106]第四实施例[0107]请参照图7,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向像侧依次为光阑10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滤光片l11。其中,关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此处不再赘述。[0108]进一步地,在第四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一致。而在第四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面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面型的区别在于: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0109]第四实施例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4.833mm、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fov=76.938°、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6.1mm、光圈数fno=1.44为例。第四实施例中的其他各项参数由下表7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7中的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7中各个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0110]表7[0111][0112][0113]在第四实施例中,表8给出了可用于第四实施例中各个非球面透镜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个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0114]表8[0115][0116][0117]请参阅图8,由图8中的(a)纵向球差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8中的(a)、图8中的(b)以及图8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0118]第五实施例[0119]请参照图9,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100共有具有屈折力的十片透镜,十片透镜沿光轴o从物侧向像侧依次为光阑10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和滤光片l11。其中,关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以及第十透镜l10的材质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此处不再赘述。[0120]进一步地,在第五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一致。而在第五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面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透镜的面型的区别在于: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像侧面s14分别为凸面和凹面。[0121]第五实施例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4.943mm、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fov=75.683°、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6.278mm、光圈数fno=1.38为例。第五实施例中的其他各项参数由下表9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9中的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9中各个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55nm。[0122]表9[0123][0124][0125]在第五实施例中,表10给出了可用于第五实施例中各个非球面透镜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个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0126]表10[0127][0128][0129]请参阅图10,由图10中的(a)纵向球差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10中的(a)、图10中的(b)以及图10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0130]请参阅表11,表1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各关系式的比值汇总。[0131]表11[0132][0133][0134]请参阅图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200包括感光芯片201和上述的光学镜头100,所述感光芯片201设置于光学镜头100的像侧。光学镜头100可用于接收被摄物的光信号并投射到感光芯片201,感光芯片201可用于将对应于被摄物的光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可以理解的,具有上述光学镜头100的摄像模组200能够在实现光学镜头100的轻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修正光学镜头100的像差,提高光学镜头100的成像品质。[0135]请参阅图1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壳体301和上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设于壳体301以获取影像信息。其中,电子设备300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监控器等。可以理解的,具有上述摄像模组200的电子设备300,也具有上述光学镜头100的全部技术效果。即,电子设备300能够在实现光学镜头100的轻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修正光学镜头100的像差,提高光学镜头100的成像品质。[0136]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2-06 20:04:09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