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什么是热性惊厥

     2023-02-20 07:30:11     603



什么是热性惊厥 近期,朋友圈疯传一段题为《有幼童的家长注意了!这种情况三五分钟就没命了!》的视频,视频里提到年幼的宝宝发烧时如果护理不当,往往容易发生热性惊厥,并且三五分钟内就可能因此丧命……很多妈咪看到后都说被吓得不要不要的。实际上,热性惊厥并没有视频中说的那么可怕,但很多妈咪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导致热性惊厥不断加重。那么小儿热性惊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宝宝发烧时要警惕热性惊厥?妈咪们都应该认真了解!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小儿神经系统病症,也是宝宝在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良性、自限性神经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宝宝,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脑发育快速,但脑兴奋和抑制系统不稳定,脑部容易受影响。而6个月以下的宝宝脑发育极不成熟,5岁以上的宝宝脑发育则接近完善,因此发生热性惊厥的可能性都比较低,妈咪们不必太担心。

宝宝发生热性性惊厥发作次数都比较少,时间也比较短,大脑因此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真正导致严重后果的,是由热性惊厥惊厥时,体温往往超过38℃,身体会出现抽搐症状,一般持续数秒至10分钟后自然缓解,且惊厥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宝宝的神智也会恢复。当然,如果惊厥时间过长,妈咪们就要采取特殊护理了。

热性惊厥严重吗

宝宝发生热性惊厥时,大部分热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通常外在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目光凝滞、声音突然变尖等,妈咪要特别注意观察。

如果宝宝出现热性惊厥的次数多、发作持续时间长,甚至合并了其他神经异常等症,就对身体的影响较大了。严重的热性惊厥的确可引起宝宝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多动症等智力发育障碍。因此,妈咪在宝宝热性惊厥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救治,最大限度确保宝宝安然无恙。

宝宝患热性惊厥怎么治

宝宝因热性惊厥而全身抽搐时,牙齿也容易因抽搐而咬伤舌头,此时,很多妈咪会不自觉地阻止宝宝嘴巴紧闭,比如直接用手指塞进嘴里,其实其实这么做不仅会让宝宝牙齿受损,也可能咬伤妈咪的手指!各位妈咪不妨按照以下步骤正确处理:

Step1:用柔软材料塞在宝宝的嘴角

宝宝惊厥发作,妈咪应立即让宝宝躺下,并将宝宝头部偏向一侧,如果宝宝出现呕吐,应让呕吐物及粘液自然流出;同时将筷子或牙刷柄用软布条、手绢等包好,放在宝宝的上下牙齿之间,以保持呼吸畅通。记得将身旁的危险物品拿开,注意开窗透气。一般数分钟后,宝宝因惊厥引起的抽搐就会自然停止。

Step2:前往医院治疗

宝宝长时间惊厥或者惊厥得不到控制,妈咪要第一时间带宝宝到医院治疗。治疗宝宝惊厥一般用地西泮,肌注1-3分钟后就见效,但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较短(15-20分钟),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20分钟后重复肌注。在宝宝的惊厥反应控制后,仍应继续应用抗惊厥药物。

Step3:退热

治疗惊厥后要采用降低体温的措施来进行退热。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头部冰敷、冰水擦浴、酒精擦浴等,而药物降温法有口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妈咪要听取医生的建议,给宝宝选择适当的退热护理方式。

Step4:治疗原发病

宝宝热性惊厥多由感染性疾病所致,在治疗惊厥和高热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原发感染,避免惊厥再次发作哦。

热性惊厥注意事项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相信很多妈咪还存有疑问,主播就有关热性惊厥的常见问题给各位妈咪解疑释惑,妈咪们赶紧给自己做做功课吧!

Q1:热性惊厥与遗传有关吗?

A1:热性惊厥有明显的遗传性,如果粑粑麻麻有惊厥史,宝宝出现热性惊厥的机率为30%-60%。热性惊厥遗传的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外显性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由年龄决定或者在特定的发病阶段,特殊的感染环境才会表现出现。所以,妈咪如有惊厥史,家中更要配备齐全的退烧药,一旦宝宝发热,及早采取退热措施,避免宝宝出现热性惊厥症。

Q2:打疫苗易引发热性惊厥吗?

A2: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发热,并且某些疫苗的确会引起热性惊厥,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和麻风腮疫苗。所以,如果想预防热性惊厥,妈咪带宝宝接种疫苗时要详细询问医生,避免宝宝因接种疫苗而出现不良症状。不过,妈咪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热性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Q3:热性惊厥会反复发作吗?

A3:热性惊厥复发的机率为30%,复发可能性与初次惊厥的年龄、惊厥时发病者神经系统状况及惊厥类型有关。初次起病年龄越小,复发的危险性越大,若初次起病出现在1岁内,热性惊厥复发的可能性为50%。所以,宝宝初次发作后,再次发热时要尽快降温,并及时服用抗惊厥药以预防惊厥。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