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白念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这种疾病是由白念球菌引起的,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患病的宝宝会觉得口腔不适。那么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每个宝妈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宝宝生病,如果宝宝得了鹅口疮,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鹅口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1、可以用医生建议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再用冷水调匀,用棉签蘸取入口,从宝宝的下唇抹到左腮两次,上唇到右腮两次,舌头两次,每隔8小时一次,每天三次,一天入口量不超过一片,最好在喂奶后40分钟进行治疗,防止宝宝吐奶。要注意停药后七天宝宝才能打各种疫苗,到医院进行其他治疗时也要跟医生说明宝宝的治疗情况。
2、将25克小苏打溶解于500ml的矿泉水中,用小苏打溶液清洗宝宝的口腔;
3、喂完奶后用龙胆紫溶液滴在宝宝的舌下,让宝宝舌头进行活动使整个口腔沾到溶液,每日滴2-3次,再同时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
4、妈妈也可以对宝宝进行按摩治疗,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肝经和清心经各按摩300次,揉小天心、清胃经、揉板门各50次,再按揉大椎穴1分钟,要注意按摩要在医生指引下进行,不能过于用力。
鹅口疮症状是什么鹅口疮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是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同阶段的鹅口疮的症状也各有不同。
感染初期,口腔黏膜会发生充血和发红的现象,还有乳白色、微高起斑膜,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不久后斑膜会融合成白色斑片,像奶凝块,无痛,常出现在舌、颊、腭和唇内黏膜上,不易用棉棒或者湿纱布擦掉。
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被发现,也无明显痛感,只有在进食时宝宝才有痛苦的表情。
感染严重时,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啼哭、哺乳困难,还有可能发生轻度发热。受损的黏膜不断扩大,可蔓延到咽部、牙龈和扁桃体,更有甚者会蔓延到食道和支气管,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的现象,还有可能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球菌病,影响免疫功能。
鹅口疮的病因是什么鹅口疮是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而白色念球菌常存在于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内,数量少的时候不引起疾病,但如果大量繁殖就会引起疾病。
在喂养的时候,如果奶瓶和奶嘴消毒不彻底,或者进行哺乳时妈妈的乳头和乳晕不清洁,都有可能使宝宝感染到白色念球菌,从而引起鹅口疮。
宝宝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这时牙床有肿痛感,因此很多宝宝都很爱咬手指或者玩具,这时如果感染有白色念球菌的食物、衣物或者玩具进入宝宝口中,则很容易引起感染。
母亲的阴道如果感染了白色念球菌,那么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接触到母亲的分泌物,这时也有可能发生感染。
如果宝宝长期服用抗生素或者用激素治疗不当,容易造成体内的菌群失调,这时念球菌也可能会乘虚而入,引起感染。
怎么鉴别鹅口疮鹅口疮会在宝宝口中产生白色斑状,和滞留奶块还有小儿口疮病容易混淆,应该如何鉴别呢?
用手电筒照看观察宝宝口中的疮疡,鹅口疮一般分布在舌上、牙龈、上颚和颊内,呈淡黄色或者灰白色,溃疡如豆般大小,局部灼热疼痛,周围有红晕。而普通的口疮溃疡一般偏黄,大小不等。妈妈可以尝试用棉签轻轻擦拭宝宝口中的斑点,如果很容易清理干净,则是滞留奶块,如果很难弄干净且宝宝的嘴有出血的症状,则可能是鹅口疮。
感染鹅口疮的宝宝一般身体比较虚弱,常见于抗生素或者激素治疗的宝宝,而患普通口疮的宝宝则一般会有感冒的症状,饮食也会偏热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而且发病率比较高。
怎么预防鹅口疮知道了鹅口疮的病因,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鹅口疮呢?
1、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宝宝使用的东西最好是一次性的,如果没有条件,那么在平时生活中,宝宝经常使用的奶嘴、餐具等要经过高温消毒后才可以使用,最好洗干净再蒸10-15分钟。
2、宝宝用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要经常用开水煮沸消毒。
3、在喂奶后,母亲要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母亲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内衣,定期剪指甲,在抱宝宝的时候要先洗手。
4、在给宝宝喂奶之后,可以再喂些温开水,这样可以冲洗宝宝口中的奶汁,防止霉菌生长繁殖。
5、在幼儿园的孩子,用具不要混用,以免交叉感染,孩子也要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欧诺个,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6、如果孕妇在怀孕是发现阴道感染霉菌病,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以免传染到宝宝。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