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提高养殖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作者:admin      2022-04-10 01:17:02     464



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世界明珠”,具有繁殖力强、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等特性。曾出现过月龄体重达55公斤的羔羊。利用这些特性,科学饲养,把好三关,效益明显。

第一关、选择纯种

为了达到小尾寒羊的选择纯度,在引进时必须掌握以下特征:

一、形态标准:1.公羊头颅大、脖子粗、头上有一对螺旋形大角,母羊头颅小、脖子细、头上有两个小角或无角。2.四肢高健、端正、体躯修长、呈圆筒状。3.尾巴肥大,呈圆扇状,尾尖上翻至飞节以上。

二、毛型特点:1.袭皮型。这种类型在群体构成中约占55%~90%。特点是毛股清晰,花弯明显,产羔率高。2.细毛型。在群体构成中约占10%~14%,特点是毛细而密,花弯较小,产羔率稍低。3.粗毛型。在群体构成中不足10%,特点是毛粗壮,花弯大,产羔率居中。

三、繁殖特性:纯种小尾寒羊发情以春秋季节较为集中,初配期公羊8个月,母羊6-7个月,发情周期16~18天,发情持续24~36小时,妊娠期平均为150天左右,平均胎产羔数为2.5只,羔羊初生重平均为3.6公斤,断奶成活率90%以上。

第二关、提高产羔成活率

提高饲养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关键,是提高产羔成活率。主要措施是:

一、把好母羊妊娠关。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红肿,有沾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最佳“火候”,要抓住时机配种。处女羊发情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绝时要进行站立保定。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次情期配种。妊娠期需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要喂优质饲料,保证营养需要。山区应避免在陡坡上放牧,以防流产。冬季要给妊娠母羊饮温水,不可饮带冰渣的水。

二、产羔哺乳关:分娩后,先让母羊舔食羔羊身上的胎水,天冷时要生火取暖。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当母羊一胎多羔,奶头和奶水相对不足时,人工哺养是最好的弥补办法。即将鲜牛奶、奶粉、小米汤等装入奶瓶中喂给。

三、羔羊疾病关:常见的疾病有,缺铁、缺硒营养性拉稀和细菌性下痢。对此,要在兽医指导下应用升血铁制剂及加硒微量元素等,菌痢要用药物及时治疗。

第三关、公羊快速育肥

发展食草型小尾寒羊,是一项投资少、易管理、设备简单、见效快的致富门路。断奶后快速育肥,半年屠宰,体重可达75公斤左右,净肉率42%以上,每只公羔羊可出净肉32公斤以上,售价近500元,加上羊皮价值百余元,共计600元,半年仅喂精料90公斤,饲草150公斤,投入200元,自繁自育公羔羊可获利400元。如买公羔羊育肥,每只200元左右,扣除草料成本,也可获利200多元,是一项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合理组群:买羊时,尽量挑选年龄、体格大小一致的,以便于管理和搭配饲料。

二、补足精料: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发育快,对营养成分需求多,一定要补足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其精料喂量按体重的1%~1.5%为宜,每天晚上把精料和草粉拌在一起喂给。

三、防病驱虫:注射羊四联或三联疫苗,每只皮下5毫升。统一驱除体内寄生虫,可用丙硫咪唑(又名抗蠕敏、肠虫清),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空腹灌服,每天1次,连服三天。也可用硫双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75~100毫克用药,1次口服。

四、供足饮水:冬季要饮20℃~30℃的温水,温水中每只羊每天加食盐10~15克。

五、卫生运动:夏季要搭凉棚,冬季采取暖圈育肥,羊舍要干净卫生,空气新鲜。以舍为主饲养的,每天要把羊赶到路边、沟边运动2次,每次1小时。

以上内容由帮农网收集整理,仅作为《提高养殖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有更好的农村实用技术,欢迎给帮农网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栏目投稿。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