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豌豆种植栽培技术|豌豆的营养价值

作者:admin      2022-04-12 00:00:47     574



豌豆属于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叶具小叶4-6片,托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子房无毛,花柱扁。荚果肿胀,长椭圆形;种子圆形,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豌豆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料或燃料。在此,帮农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豌豆的种植栽培技术和豌豆的营养价值。

豌豆种植栽培技术|豌豆的营养价值

一、豌豆种植栽培技术

1、选地:

豌豆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较耐瘠薄但怕涝,应以疏松,含有机质多,排灌方便,PH值在6.5~8的微碱性土壤为宜,豌豆忌连作。

2、品种:

合欢 (日本)、中豌4号、中豌6号。

3、播种时间:

小春(12月下旬~1月中旬 )、大春(7月上旬~8月上旬),苗期遇低温或霜冻影响不大,但在开花结荚期遇霜冻会影响产量,故在播种时要注意盛花期避开重霜期。

4、种植方法:

播种前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酸钙20~30公斤,钾肥10公斤,多数采用平畦栽培,低洼多湿地可垄栽,条播或穴播。为了提高产量,适当密植,一般亩用种量为6~8公斤,每亩基本苗2.8~3万株左右。穴点播行距25~30厘米 ,株距8~10厘米 ,每穴2~3粒;也可开行条播,一般行距20~30厘米、株距3~6厘米或穴距8~10厘米,每穴2~3粒。播种后踩实以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吸水并保墒,盖土厚度4~6厘米。豌豆种子大,发芽时间长,播种太浅,易风干失水,造成缺苗断垄。

豌豆种植栽培技术|豌豆的营养价值

5、中耕管理:

齐苗后中耕二次,第一次苗高 8厘米 左右时,追施尿素 10公斤 或浇人粪尿500~1000公斤,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和根系扩大,早生大分枝,增加花数和提高结荚率。第二次中耕时进行培土,护根防寒,以利幼苗生长,中耕时视苗情结合浇水追肥一次,弱苗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中耕深度应掌握前浅后深的原则,要避免伤根,开花结荚后每亩施尿素或复合肥5~10公斤,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

豌豆属蔓生和半蔓生植物,在株高 20厘米 左右应搭架吊线。多数搭篱架(高度2~ 2 .5米),植株旁插竹杆,竹竿架的架杆间距1~1.5米左右,篱架顶用铁丝串联固定(高度1.8~2米),篱架两头用木桩固定,用棉线挂在豌豆茎蔓并连在铁丝上。当豌豆长到50厘米 以上,底角用围线围住防止倒伏,半蔓生种可支较矮的简易篱架,横绑1~2道。种植密度大或植株分枝多时,绑架时可适当疏枝打叉,以利通风透光。

6、病虫害防治: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病虫治。苗期要注意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的防治,可用百树得、敌百虫、乐斯本等浇根防治地下害虫。用根菌消、敌克松、多菌灵等防治根腐病。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的虫害主要是:斑潜蝇、蚜虫和夜蛾,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进行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褐斑病,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粉锈宁、硫磺悬浮剂进行防治。

豌豆种植栽培技术|豌豆的营养价值

7、适时采收:

一般以豆荚肥大饱满呈圆形,荚皮尚未变老,而豆仁幼嫩为采收最佳时期。采摘时要细心,以免折断花序和茎蔓。

二、豌豆的营养价值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毒之功效。对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调和脾胃

用于脾虚气弱,或吐泻脾胃不和。

通利大肠

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

抗菌消炎

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豌豆种植栽培技术|豌豆的营养价值

调颜养身

《本草纲目》里记载,豌豆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因为它一般从食物中摄取,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用豌豆粉洗浴,可除去污垢,面色光亮。

乳汁不通

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

防癌治癌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患者宜食,每次50克。哺乳期女性多吃点豌豆还可增加奶量。

豌豆粒多吃会腹胀,易产气,尿路结石、皮肤病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不宜食用;此外,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者也要慎食。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