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15:03:34     409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背景技术:2.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3.传统的预制盖梁的体量较大,施工与运输均要采用重型设备,其施工成本高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多节段盖梁施工的占比正逐年提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多节段预制盖梁,但是多节段预制盖梁的湿接缝浇筑的施工往往采用传统的贝雷架结构体系,由于预制盖梁的高程相对较高,传统的钢管立柱架设耗时耗力,导致施工的进度减缓,延迟施工周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同一项目的盖梁宽度和高度会有一定变化,盖梁的预制和安装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从而导致现存湿接缝的模板系统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实际情况。4.基于以上,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包括:上梁,所述上梁用于搭设在两侧的盖梁上,作为承重件;以及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用于设置在盖梁下与接缝对应,作为支撑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梁、所述底板组件连接;以及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将接缝的底部与侧部封闭,与接缝共同形成注料空间。7.优选的,所述模板组件包括有:底面模板组件,所述底面模板组件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封闭接缝的底部;以及侧面模板组件,所述侧面模板组件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接触,另一端沿着接缝的侧部延伸,用于封闭接缝的侧部。8.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包括有:斜面侧板模板,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接触;以及若干三角支撑件,若干所述三角支撑件沿着所述侧面板的延伸方向分布,并连接于所述侧面板上,作为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支撑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活动连接;以及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上远离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个顶点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用于调节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倾斜度。9.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有:第一螺纹杆件,所述第一螺纹杆件的一端伸入所述三角支撑件上开设的柱孔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以及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件螺接,与所述三角支撑件抵接。10.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还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固定连接;以及轴销,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销连接;所述底板组件上开设有槽孔,所述轴销插接于所述槽孔中,与所述槽孔滑动连接。11.优选的,所述侧面模板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以及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12.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件包括有:第二螺纹杆件,所述第二螺纹杆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桩;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件上,并与所述固定桩抵接。13.优选的,所述底面模板组件包括有:底面模板,所述底面模板置于所述底板组件上,所述斜面侧板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模板接触;以及若干杆件,若干所述杆件分布于所述底面模板下端,与所述底面模板连接。14.优选的,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有:下梁,所述下梁用于设置在盖梁下端,所述上梁与所述下梁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及若干加强梁,所述加强梁搭设于所述下梁上,所述加强梁与所述底面模板组件固定连接。1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若干螺纹吊筋,所述螺纹吊筋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梁,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梁;以及若干第三螺栓,所述螺纹吊筋分别与所述上梁、所述下梁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三螺栓连接。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首先避免了传统湿接缝模板施工时需要大量搭设支架,资源浪费的技术缺陷,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其次,本吊模系统可实现侧面模板组件的倾斜角度可调节、位置可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宽度和角度的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同时可以克服盖梁预制和安装偏差带来的施工误差;再者,本吊模系统方便形成标准化和定型化的模板系统,浇筑后脱膜施工方便,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约施工费用。附图说明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节段预制盖梁的拼接示意图;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吊模系统搭设在接缝中的侧视图;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吊模系统搭设在接缝中的正视图;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梁的侧面示意图;2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的结构示意图;24.图中:25.上梁1;26.底板组件2,下梁21,加强梁22,槽孔221;27.连接件3,螺纹吊筋31,第三螺栓32;28.模板组件4;29.侧面模板组件41,斜面侧板模板411,三角支撑件412,纵楞4121,竖楞4122,斜楞4123,横楞4124,第一伸缩件413,第一螺纹杆件4131,第一螺栓4132,托盘4133,连接杆414,固定桩415,第二伸缩件416,第二螺纹杆件4161,第二螺栓4162,轴销417;30.底面模板组件42,底面模板421,杆件422;31.侧板模板43;32.注料空间5;33.盖梁6;34.接缝7。具体实施方式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36.传统的预制盖梁的体量较大,施工与运输均要采用重型设备,其施工成本高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多节段盖梁施工的占比正逐年提高。多节段预制盖梁湿接缝7浇筑的施工往往采用传统的贝雷架结构体系辅助完成,然而由于预制盖梁的高程相对较高,传统的贝雷架结构体系的架设耗时耗力,导致施工的进度减缓,延迟施工周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37.基于以上,本技术提供实施例,具体为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的最佳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38.如图1所示为多节段预制盖梁6的拼接示意图,其中每两个盖梁6之间就会产生一个接缝7,每个接缝7内均需要填充混凝土以形成完整的盖梁,本实施例以两个盖梁6与盖梁6中间的一个接缝7为例,说明本吊模系统的具体方案。39.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吊模系统搭设在接缝7中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本吊模系统搭设在接缝7中的正视图,其中本吊模系统包括有上梁1,上梁1用于搭设在两侧的盖梁6上,作为整个吊模系统的承重件,在本实施例中,上梁1由两个双拼工字钢制备,分别固定在两侧的盖梁6上;40.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本吊模系统还包括有底板组件2,底板组件2用于设置在盖梁6下与接缝7对应,以便于后续灌注混凝土时,作为混凝土的支撑件;41.具体的,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组件2包括有下梁21,下梁21由两个双拼工字钢制备,均设置在盖梁6下端,在俯视面上,下梁21与上梁1共同形成为方形结构;还包括五组加强梁22,每组加强梁22由两根方钢管组成,加强梁22沿着下梁21的延长方向分布,均匀搭设于下梁21上,形成稳固的支撑作用。42.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本吊模系统还包括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梁1、底板组件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具体包括有四个螺纹吊筋31,四个螺纹吊筋31由精轧螺纹钢筋制备,分别对应上梁1与下梁21的端部,且一端穿过上梁1,另一端穿过下梁21;还包括有若干第三螺栓32,螺纹吊筋31分别与上梁1、下梁21之间均通过第三螺栓32连接。43.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本吊模系统还包括有模板组件4,其中模板组件4置于底板组件2上,用于将接缝7的底部与侧部封闭,与接缝7共同形成注料的空间5,在施工时,向注料空间5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卸本吊模系统即可。44.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模板组件4的正视图,模板组件4具体包括有底面模板组件42,底面模板组件42置于底板组件2上,用于封闭接缝7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底面模板组件42包括有底面模板421,底面模板421由6mm的厚钢板制备,底面模板421的上端用于直接和混凝土接触,对混凝土形成限制和支撑作用,底面模板组件42还包括有六个杆件422,六个杆件422均由槽钢制备,均匀分布于底面模板421下端,上端与底面模板421焊接,下端焊接于加强梁22上。45.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模板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模板组件4具体还包括有侧面模板组件41,侧面模板组件41一端与底面模板组件42接触,另一端沿着接缝7的侧部延伸,用于封闭接缝7的侧部,在施工时直接和混凝土接触,以对混凝土的侧部形成限制和支撑作用。46.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为盖梁6的侧面示意图,其侧面的形状导致了接缝7的侧面包括了一小段斜面a,而多节段盖梁6在制造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宽度和高度会有一定的变化,导致该斜面的倾斜度和位置存在差异,而为了保证接缝7被精确浇筑,本技术在该斜面处单独设置了可调节的模板。47.具体的,如图4所示,侧面模板组件41包括有斜面侧板模板411,斜面侧板模板411由6mm厚的钢板制备,其一端与底面模板421接触,使模板组件4的底面与侧面衔接处密封;48.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为了使斜面侧板模板411的倾斜度可调节,侧面模板组件41还包括有五个三角支撑件412,若干三角支撑件412沿着侧面板的延伸方向分布,并连接于侧面板上,作为斜面侧板模板411的支撑结构,且其一端与底板组件2活动连接,以防止侧面模板组件41掉落;还包括有第一伸缩件413,第一伸缩件413的一端与三角支撑件412上远离斜面侧板模板411的一个顶点连接,另一端置于底板组件2上,用于调节斜面侧板模板411的倾斜度,即控制第一伸缩件413伸缩,可以带动三角支撑件412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斜面侧板模板411转动一定角度,以调节斜面侧板模板411的倾斜度。4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三角支撑件412具体为:包括有纵楞4121和竖楞4122,纵楞4121采用单拼槽钢制备,其延伸面焊接于斜面侧板模板411上,竖楞4122采用双拼槽钢制备,其一端与纵楞4121焊接,另一端置于加强梁22上,纵楞4121和竖楞4122共同形成三角结构。5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三角支撑件412的强度,三角支撑件412还包括有斜楞4123,斜楞4123采用两个单拼槽钢制备,其一端与纵楞4121焊接,另一端与竖楞4122焊接。5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三角支撑件412的稳定性,三角支撑件412有横楞4124,横楞4124采用两个单拼槽钢制备,其延伸方向与斜面侧板模板411的延伸方向一致,且焊接于斜面侧板模板411上。52.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为第一伸缩件413的正视图,第一伸缩件413具体为:包括有第一螺纹杆件4131,第一螺纹杆件4131的一端伸入竖楞4122上开设的柱孔内,另一端焊接托盘4133,并通过托盘4133支撑于加强梁22上;还包括有第一螺栓4132,第一螺栓4132与第一螺纹杆件4131螺接,与竖楞4122的端部抵接,需要调节斜面侧板模板411的倾斜度时,只需要螺旋第一螺栓4132,使第一螺栓4132始终抵接竖楞4122的端部。53.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使斜面侧板模板411的位置可调节,侧面模板组件41还包括有:固定桩415,固定桩415采用方钢管制备,固定焊接于加强梁22上;还包括有第二伸缩件416,第二伸缩件416的一端与三角支撑件412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桩415连接,控制第二伸缩件416伸缩即可以调节斜面侧板模板411的位置。54.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二伸缩件416具体为:包括有第二螺纹杆件4161,第二螺纹杆件4161的一端与竖楞4122焊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桩415上开设的腰型孔内;还包括有第二螺栓4162,第二螺栓4162螺接于第二螺纹杆件4161上,并与固定桩415抵接,需要调节斜面侧板模板411的位置时,螺旋第二螺栓4162,使第二螺栓4162始终抵接于固定桩415上即可。55.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三角支撑件412与底板组件2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侧面模板组件41还包括有连接杆414,连接杆414一端与竖楞4122焊接;还包括有轴销417,连接杆414的另一端与轴销417焊接;同时加强梁22上还开设有槽孔221,轴销417插接于槽孔221中,与槽孔221滑动连接,如此可实现斜面侧板模板411调整的同时不会使斜面侧板模板411掉落。56.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模板组件4还包括有侧板模板43,位于侧面模板组件41上端,与侧面模板组件41通过螺栓连接呈一个整体,使侧面模板组件41、底面模板组件42、侧板模板43与接缝7共同形成上端开口的注料空间5,在注料空间5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相应强度后拆除本吊模系统重复利用即可。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