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鞋;帽,珠宝,饰品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背景技术:2.现有的口罩产品中,其口罩本体与设于口罩本体两侧的挂耳绳通常都是固定连接的,而口罩本体是不能长期重复使用的,通常只能佩戴1天,这种情况下,挂耳绳只能随口罩本体一起被丢弃,经济性不好,使用成本较高,存在一定浪费。另一方面,口罩的佩戴舒适度也是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试想,人们戴着口罩不舒服,自然就会排斥戴口罩,那么,口罩的防尘作用也势必会大打折扣。而挂耳绳会对口罩的佩戴舒适性有很大影响。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12164999u提出了一种口罩,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设于口罩本体两侧的挂耳绳,挂耳绳两端分别与口罩本体的侧边缘上部和下部连接;口罩本体的顶端中部设有用于使口罩本体与人体鼻梁处相贴合的鼻梁筋;所述口罩本体中部沿横向设有多个可以展开的褶皱;口罩本体的两侧,在每一侧边缘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均设有一固定孔;挂耳绳由硅橡胶制成;挂耳绳的端部从口罩本体的内侧穿过固定孔伸出至口罩本体外侧,并通过设于挂耳绳端部的阻挡部与固定孔配合实现与口罩本体的连接。本技术方案的口罩,其口罩本体与挂耳绳以可拆形式连接,挂耳绳可重复使用,在口罩本体需要更换的时候,可以将挂耳绳拆下装到新的口罩本体上,减少浪费,节约了使用成本。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不足:5.现有的口罩虽然通过口罩本体与挂耳绳的可拆形式连接,使得挂耳绳可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浪费,节约了使用成本,但是,由于现有的口罩均为一体式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层上的灰尘无法进行清理,从而使得口罩防尘效果变差,进而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造成物资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之一,使得口罩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口罩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层,口罩本体与内层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一侧为开口设置,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层,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固定条的数量为三个,且呈阵列分布在过滤层的内部,内层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口罩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毛面相匹配的魔术贴勾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从而使得口罩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防尘效果,而口罩本体以及内层可进行多次清洗,不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的黏合,从而不仅使得过滤层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出口罩本体,而且使得人们对过滤层的更换较为方便,通过固定条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一方面可以使得人们在往口罩的空腔内部放置过滤层时更加轻松方便,另一方面,通过按压固定条,可使固定条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口罩更加贴合人们面部,从而提高人们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8.优选地,位于过滤层内上下端的固定条距离口罩本体的边缘外侧为厘米设置;可以使得过滤层顶部的固定条与鼻梁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口罩的气密性。9.优选地,耳带上活动连接有垫片;可以增大耳带与耳朵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人们在佩戴口罩时更加舒适。10.优选地,垫片的数量为四个,且分为两个一组;可通过移动耳带上的两个垫片,可将两个垫片移动至合适位置,从而提高佩戴口罩使得舒适性。11.优选地,内层通过高密度无纺布制成;内层的亲肤材质为高密度无纺布,具有舒适亲肤无刺激,排湿透气不闷热的优点,从而使得人们在佩戴口罩时更加舒适。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3.该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通过口罩本体与内层之间的空腔,可将过滤层放置在空腔内部,进而有效地提高口罩的防尘效果,通过空腔一侧的开口设置,当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空腔内部的过滤层取出,并更换新的过滤层,从而使得口罩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防尘效果,而口罩本体以及内层可进行多次清洗,不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横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17.图中:1、口罩本体;2、耳带;3、内层;4、过滤层;5、固定条;6、魔术贴毛面;7、垫片。具体实施方式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19.请参阅图1-3,一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口罩本体1两侧的耳带2,口罩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层3,口罩本体1与内层3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一侧为开口设置,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层4,过滤层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5固定条5的数量为三个,且呈阵列分布在过滤层4的内部,内层3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6,口罩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毛面6相匹配的魔术贴勾面。20.具体的工作原理及实施方式:根据专利号cn212164999u现有技术可以得到现有的口罩均为一体式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层4上的灰尘无法进行清理,从而使得口罩防尘效果变差,进而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造成物资的浪费;因此,存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设计上述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当人们佩戴口罩时,首先通过耳带2,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耳朵上,通过固定条5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面部,提高口罩的气密性,以便使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时,人们可通过口罩本体1与内层3之间的空腔一侧的开口将空腔内部的过滤层4取出,并更换新的过滤层4,从而使得口罩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防尘效果,而口罩本体1以及内层3可进行多次清洗,不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的黏合,从而不仅使得过滤层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出口罩本体,而且使得人们对过滤层的更换较为方便,通过固定条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一方面可以使得人们在往口罩的空腔内部放置过滤层时更加轻松方便,另一方面,通过按压固定条,可使固定条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口罩更加贴合人们面部,从而提高人们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位于过滤层4内上下端的固定条5距离口罩本体1的边缘外侧为1厘米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得过滤层4顶部的固定条5与鼻梁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口罩的气密性。2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耳带2上活动连接有垫片7,通过滑动耳带2上的垫片7,可将垫片7滑动至耳根后,从而增大耳带2与耳朵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人们在佩戴口罩时更加舒适。2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垫片7的数量为四个,且分为两个一组,人们佩戴口罩时,可通过移动耳带2上的两个垫片7,可将两个垫片7移动至合适位置,从而提高佩戴口罩时的舒适性。24.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内层3通过高密度无纺布制成,内层3设置为高密度无纺布,具有舒适亲肤无刺激,排湿透气不闷热的优点,从而使得人们在佩戴口罩时更加舒适。25.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可以过滤灰尘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15:05:56
683
- 下一篇: 一种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 上一篇: 无人机抛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