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1.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设备。背景技术:2.基于滞后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dc/dc convertors)中通常包括虚拟电感器电流纹波产生器,用于产生电流纹波,以确保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小负载时,也可以稳定运行。3.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设备对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体积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小负载也可以稳定运行的同时,尽量减小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体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4.本公开提出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设备。具体方案如下:5.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电感器、电容器、工作模式选择支路、反馈支路、纹波电流产生支路、电流注入支路及控制信号产生支路;6.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连接端与直流输入电压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感器的一端、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的输入端及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7.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电容器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8.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及所述反馈支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变换后的直流电压;9.所述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注入支路的输出端、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的输出端及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10.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11.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控制端连接。12.本公开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包括上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13.本公开实施例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设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包括互相连接的纹波电流产生支路、反馈支路及电流注入支路。通过电流注入支路向电路中注入电流来补偿泄露至反馈支路的电流,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保证了控制信号产生支路接收到的电流纹波不会由于电流泄露而降低,保证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4.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15.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16.图1为一种相关技术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19.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20.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21.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2.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3.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24.图1为一种相关技术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25.如图1所示,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包括开关s1和s2、输出电感器l、输出电容器co、工作模式选择支路、反馈支路、纹波电流产生支路、加法器及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6.其中,开关s1导通、s2断开时,输入直流电压vin经过l为co充电,并输出电压vout;s1断开、s2导通时,c通过l和s2放电。27.工作模式选择支路,检测通过l的电流,当通过l的电流较大时,可以选择pwm工作模式,也就是控制s1和s2,以固定的频率工作,并通过不断调整s1及s2在每个周期内的驱动脉宽来使得输出电压vout稳定。当通过l的电流较小时,则选择psw工作模式,也就是以固定的频率及脉宽,但是驱动脉冲时有时无的驱动信号,来控制s1和s2工作。另外,电路中的rco为电容器co的等效电阻,电流源iload用于表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负载。28.纹波电流产生支路,基于lx端子的电压值,产生对应的电流纹波。之后加法器将纹波电流产生支路产生的电流纹波与反馈支路输出的电流纹波叠加后,再输入至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以使得控制信号产生支路根据接收的叠加后的电流纹波,准确的调整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确保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任何负载状态时都可以稳定运行。29.上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由于采用了加法器将反馈电流及产生的电流纹波进行叠加,从而导致电路整体的尺寸较大。而若将反馈电流与电流纹波直接连接,又可能会导致纹波电流产生路产生的电流纹波注入反馈支路,不就会影响反馈支路的可靠性,而且导致最终输入至控制信号产生支路的控制信号不准确,而影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0.本公开提出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直接将纹波电流产生支路的输出端与反馈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同时在该端点接入电流注入支路,以利用电流注入支路向该端点注入电流,从而避免纹波电路产生支路产生的电流文本注入反馈支路,从而即降低了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尺寸,又避免了纹波电流产生支路对反馈支路的影响,保证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1.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件21、第二开关组件22、电感器23、电容器24、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反馈支路26、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电流注入支路28及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32.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21的第一连接端与直流输入电压(如图2中的vin)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21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2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感器23的一端、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入端及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33.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2的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电容器24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34.所述电感器2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器24的另一端、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出变换后的直流电压;35.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出端与电流注入支路28的输出端、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输出端及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36.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2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2的控制端连接。37.可选的,第一开关组件21及第二开关组件22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开关组件,或者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开关组件。3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若第一开关组件21与第二开关组件22为相同类型的开关组件,则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可以分别互补的脉冲信号,以分别驱动第一开关组件21及第二开关组件22分时导通。39.而若第一开关组件21与第二开关组件22为不同类型的开关组件,则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可以输出相同的脉冲信号,以分别驱动第一开关组件21及第二开关组件22分时导通。此时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可以为同一输出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40.另外,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可以采用过零检测(zero crossing,zc)组件对通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选择pwm工作模式,或者选择psm工作模式。比如,在通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流大于或等于某个阈值时,选择pwm工作模式,而在通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流小于某个阈值时,选择psm工作模式。41.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也可以接入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的其他端点,只要可以准确检测到通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流即可,比如,过零检测组件也可以与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42.由于反馈支路26与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之间不通过加法器连接时,在小负载情况下,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产生的电流纹波可能会有部分泄漏至反馈支路26,使得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得到的电流纹波并非期望的电流纹波,从而导致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产生的控制信号的准确性降低。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反馈支路26与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接入端接入电流注入支路28,利用电流注入支路28向电路中注入电流,来补偿泄漏至反馈支路的电流文本,以尽量保证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得到的电流纹波为期望的电流文本,从而保证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可以产生准确的控制信号,保证了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可靠工作。并且,电流注入支路可以直接采用输出电流较小的电流源,电流源的体积小于加法器体积,从而在保证了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在小负载可以可靠工作的同时,降低了直流电压变换电路体积。43.另外,由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工作在pwm模式时,第一开关组件21在每个导通周期内都会导通,而工作在psm模式时,第一开关组件21会跨一个或多个导通周期才会导通一次。也就是说,在pwm模式和psm模式时,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并不会在每个导通周期内都有直流电压输入,相应的每个导通周期内lx端子处的电压值,在pwm模式和psm模式时也会不同。44.若在pwm模式和psm模式时,仅基于lx端子处的不同电压值产生纹波电流,就会导致在pwm模式的每个导通周期内产生的纹波电流,与psm时输出脉冲信号的导通周期内产生的纹波电流相同。也就是说,在小负载时注入的纹波电流与大负载时,注入的纹波电流相同,也可能会导致在小负载时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并不能可靠工作在psm模式,而是频繁的在psm模式及pwm模式之间切换,从而不仅使得电路在小负载时无法可靠工作,而且影响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压的准确性。因此,本公开中,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用于基于第二输入端输入的工作模式,调整其输出的纹波电流,以保证无论在pwm模式下还是在psm模式下,其输出至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纹波电流都与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及工作模式适应。4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反馈支路26可以由分压组件构成,比如反馈支路26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互相串联的电阻元件,并且反馈支路26的输入端为互相串联的电阻元件间的连接端,以实现对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压是采样和反馈。46.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包括互相连接的纹波电流产生支路、反馈支路及电流注入支路。通过电流注入支路向电路中注入电流来补偿泄露至反馈支路的电流,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保证了控制信号产生支路接收到的电流纹波不会由于电流泄露而降低,保证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48.如图3所示,图2中所示的电流注入支路28中包括电源281及第三开关组件282。49.其中,第三开关组件28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2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组件282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出端及所述电流纹波产生支路27的输出端连接。50.其中,控制第三开关组件282是否导通的控制信号,可以由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产生,或者也可以由其他控制支路产生,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51.可选的,由于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作用是在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处于小负载时,对反馈支路输出的电流文本进行补充的。也就是说,在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处于大负载时,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可能不需要工作,此时也不会存在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产生的电流纹波注入反馈支路的问题,相应的,电流注入支路28此时也可以不接入电路,此时即可控制第三开关组件282断开,而仅在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输出电流纹波,且满足电流泄漏条件时,再控制第三开关组件282闭合。52.可选的,电源281可以为电流源,或者也可能为电压源,本公开的对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为了尽量保证电流注入支路28注入电流可以补偿泄露至反馈支路26中的电流,本公开中可以采用电压源,并在电流注入支路28中接入第一电阻(图中未示出)。53.可选的,第三开关组件282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压源282连接。或者,第一电阻也可以串接在第三开关组件282与电流纹波产生支路27的输出端之间,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5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一电阻还可以是可变电阻,从而通过调整第一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来灵活的调整电流注入支路28注入电路中的电流值。55.可选的,所述电流注入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283、电流源284及第四开关组件285。56.其中,所述第二电阻28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组件28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283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出端及所述电流源284的一端连接;57.所述电流源28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28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组件285的另一端与所述地连接。58.本公开中为了进一步避免泄漏电流流入反馈支路26,还可以在反馈支路26与电流纹波产生支路27直接接入与地连接的支路。如图3所示,由a点泄漏至反馈支路26方向的泄漏电流,可以通过第四开关组件285及电流源284支路流入地。59.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泄漏电流的大小,选择电流源284,以尽量保证电流源284提供的电流大小与泄漏电流大小匹配,从而保证反馈支路26不会被注入电流纹波。60.另外,如图3所示,图2中所示的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采样组件271及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61.其中,所述电压采样组件271,用于基于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确定当前的电压采样率,并基于所述电压采样率对所述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第一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采样,以在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信号下输出不同的采样电压;62.所述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用于基于所述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的采样电压,产生纹波电流。63.可选的,如图3所示,电压采样组件271可以包括:第一电阻271a及第一可变电阻271b。64.其中,所述第一电阻271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2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271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变电阻271b的一端及所述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的输入端连接;65.所述第一可变电阻271b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271b的控制端与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出端连接,以基于不同的工作模式选择信号选择不同的阻值接入所述电压采样组件271。66.如图3所示,电压采样组件271,基于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确定当前的电压采样率,进而基于电压采样率,调整第一可变电阻271b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使得电压采样组件271在pwm模式和psm模式时,输出不同的采样电压,进而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就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纹波电流。67.电压采样组件271的结构如图3所示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可变电阻271b,在pwm模式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大于在psm模式时接入的电阻值。也就是说,电压采样组件271,在pwm模式时输出的采样电压,大于在psm模式时输出的采样电压,从而使得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在pwm模式时产生的纹波电流大于在psm模式时产生的纹波电流。由此,可靠避免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进入psm模式后,由于注入的纹波电流过大,而导致频繁切换回pwm模式的问题。6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电压采样组件271中的第一电阻271a及第一可变电阻271b的位置还可以互换,以实现在pwm模式及psm模式下,输出不同的采样电压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一可变电阻271b,在pwm模式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小于在psm模式时接入的电阻值的方式,来实现电压采样组件271在pwm模式时输出的采样电压,大于在psm模式时输出的采样电压的目的。69.可以理解的时,由于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输出的信号在此仅是用于控制第一可变电阻271b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接入不同的阻值,为了简化电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时,输出给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不同的信号。比如在pwm模式时,向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输出信号“1”,在psm模式时,向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输出信号“0”,相应的,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在接收到信号“1”时,即可选择一个电阻值接入电压采样组件271,而在接收到信号“0”时,即可选择另一个电阻值接入电压采样组件271,以实现在psm模式及pwm模式时,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不同的采样电压。70.可选的,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包括:第一电容272a。71.所述第一电容272a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采样组件2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72a的另一端与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9的第一输入端连接。72.本公开实施例中,直接利用第二电容272a从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的电流中提取交流电流,作为纹波电流,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7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为了避免第二电容272a从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的电流中提取交流电流过大,如图3所示,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中还可以包括:电阻r1及电容c1。74.其中,如图3所示,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采样组件2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地连接。75.由于电阻r1及电容c1构成的支路与地连接,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的电流中的部分电流则可以通过电阻r1及电容c1流入地,从而避免了通过第一电容272a产生的纹波电流过大。7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电压采样组件271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可能较大,从而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中还可以包括一限流支路。如图3所示,通过电阻rlpf及电容clpf来对输入纹波电流产生组件272中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77.需要说明的是,限流支路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公开中仅是示意性说明。78.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纹波电流产生支路中采用电容输出电流纹波,且电流注入支路采用电流源及开关组件构成,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向电路中注入电流以补偿泄露的电流,电路结构简单、且灵活性高。79.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80.如图4所示,图2中所示的控制信号产生支路28包括:误差放大组件281、比较器282及控制信号生成器283。81.其中,所述误差放大组件281的输入端与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组件281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28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为所述比较器282提供与所述反馈支路26的输出值对应的基准电压;82.所述比较器282的第二输入端与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28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产生器28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83.所述信号产生器283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产生器283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2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产生器284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2的控制端连接。84.由于反馈支路的输出值可以反应负载变化情况,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误差放大组件,基于反馈支路的输出值向比较器提供对应的基准电压,从而使得比较器针对负载的变化情况,可以快速响应,从而为信号产生器产生更适合当前负载状态的控制信号提供了条件。8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由于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负载发生突变时,比如从轻负载切换至重负载时,电路的工作模式也需要从psm模式切换至pwm模式,为了避免误差放大组件会导致跟踪的延迟,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电路的实际工作模式,对调整误差放大组件的增益进行调整。86.可选的,如图4所示,误差放大组件281中,包括第二可变电阻r2、放大器ea、第六电阻r3、第五开关组件sw5及第二电容c2。87.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反馈支路的输出端fb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放大器ea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r3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r2的控制端与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出端连接;88.所述第六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组件sw5的一端连接;89.所述第五开关组件sw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ea的输出端及所述比较器28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组件sw5的控制端与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的输出端连接;90.所述放大器ea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电压vref连接。91.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基于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输出的信号,来控制可变电阻r2接入误差放大组件281中的值,并且利用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输出的信号,来控制sw5的闭合或关断,来使得fb端子处的电压变化可以快速传输到ea的输出端。92.举例来说,工作模式选择支路25输出的pwm信号下控制可变电阻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于psm信号下控制可变电阻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得在轻负载时误差放组件281具有更高的增益,从而可以将fb处的电压变化高速的传输到ea的输出端,以改善从轻负载切换到中负载时的负载特性,并且负载调节及线路调节特性也可以得到改善。9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还可以将第二可变电阻r2接入至运算放大器ea的反馈支路,在psm模式及pwm模式时,分别控制r2将不同的电阻值接入反馈支路,来实现对ea增益的调节,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94.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图4所示的误差放大组件281的结构仅是示意性说明,一切可以实现基于不同的控制模式,对误差放大组件281的增益进行调节的电路结构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9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反馈支路26可以有分压组件构成,比如反馈支路26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互相串联的电阻元件,并且反馈支路26的输入端为互相串联的电阻元件间的连接端。96.可选的,为了对反馈支路26采集的电流纹波的大小及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产生的电流纹波的大小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将反馈支路26采集的电流纹波纹波电流产生支路27产生的电流纹波进行融合前,还可以先将两个纹波电流分别通过相应的系数处理器,如图4中的k1及k2。97.其中,k1及k2的系数大小,可以分别基于直流电压变换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结果及器件参数确定,此处对此不做限定。9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若第一开关组件21的类型与第二开关组件22的类型相同,那么如图4所示,信号产生支路28中还可以包括反相器284。99.所述反相器284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产生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28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2的控制端连接。100.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以与反馈端输出的电压值对应的基准电压为依据,结合产生的纹波电流及输出端的纹波电流,产生控制信号,从而保证无论控制信号可以更及时、更准确的响应负载状态的变化,并且在pwm模式与psm模式变换时,相应的调整误差放大组件的增益,改善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从轻负载到重负载切换时的负载瞬态特性。101.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步骤:102.步骤51,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103.具体的,本公开中,可以利用电流传感器来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104.可选的,由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小负载时,才需要切换至psm控制模式,因此也可以用过零检测器来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其中,过零检测器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本公开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105.步骤52,根据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确定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106.可选的,可以在负载电流值大于或等于某个阈值时,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为pwm工作模式,而在负载电流值小于某个阈值时,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为psm工作模式。107.步骤53,基于目标工作模式,对注入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电流纹波进行调整。108.由于目标工作模式是基于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负载电流确定的,当负载电流较小时,目标工作模式为psm模式,当负载电流较大时,目标工作模式为pwm模式。而若在小负载时注入的纹波电流与大负载时,注入的纹波电流相同,也可能会导致在小负载时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并不能可靠工作在psm模式,而是频繁的在psm模式及pwm模式之间切换,从而不仅使得电路在小负载时无法可靠工作,而且影响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压的准确性。因此,本公开中,通过基于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调整注入直流电压变化电路中的纹波电流的大小,以保证无论在pwm模式下还是在psm模式下,注入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纹波电流都与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及工作模式适应,从而使得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产生的控制信号更准确更可靠。109.可选的,还可以基于目标工作模式,对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调整。110.由于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负载发生突变时,比如从轻负载切换至重负载时,电路的工作模式也需要从psm模式切换至pwm模式,为了避免误差放大组件会导致跟踪的延迟,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电路的实际工作模式,对调整误差放大组件的增益进行调整。比如,在目标工作模式为psm工作模式时,增大误差放大组件的增益,从而使得在轻负载时误差放大器具有更高的增益,从而可以将输出端的电压变化高速的传输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以改善从轻负载切换到中负载时的负载特性,并且负载调节及线路调节特性也可以得到改善。11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然后根据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确定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再基于目标工作模式,对注入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电流纹波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直流电压变换支路不仅在小负载时可以可靠工作,而且无论在何种工作模式下都可以稳定输出高精度的直流电压。112.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包括:获取模块61、确定模块62及处理模块63。113.其中,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114.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确定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115.处理模块6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对注入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的电流纹波进行调整。116.可选的,上述处理模块63,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对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调整。117.其中,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原理,可以参照本公开其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1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控制装置,首先获取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然后根据当前的负载电流值,确定当前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再基于目标工作模式,对注入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产生支路中的电流纹波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直流电压变换支路不仅在小负载时可以可靠工作,而且无论在何种工作模式下都可以稳定输出高精度的直流电压。119.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设备。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述,该设备中包括直流电压变换电路71及用电负载72。120.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直流电压变换电路依据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当前的工作模式,产生纹波电流,从而保证无论在pwm模式,还是psm模式下,产生的纹波电流都更适合当前电路的实际工作状态。由此,不仅保证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可以在小负载时稳定运行,而且避免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pwm模式及psm模式间的频繁切换,保证了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无论工作在那种模式下都可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从而使得设备中的各用电负载可以可靠工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12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17:04:16
742
关键词: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