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17:37:23     712



服装,鞋;帽,珠宝,饰品制造的工具及其制品制作技术毯子1.本技术为,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20/022797、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2080047199.7、国际申请日为2020年6月10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21年12月27日)、发明名称为“毯子”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2.本发明涉及一种毯子。背景技术:3.以往,在幼儿的防寒用的毯子之中,具有不仅作为蒙布来使用而且还能够安装在抱带或婴儿车等的背带上来使用的毯子。已经提出有为了在使用背带时不露出幼儿的脚底而设置有袋状的装脚部的毯子(参照专利文献1。)、或通过拉出带子而能够形成袋状的毯子(参照专利文献2。)等。4.此外,已经提出有一种通过将毯子的下部翻折并用纽扣闭合两侧,从而能够暂时性地形成袋状的收纳部的毯子。例如,存在有一种如下的毯子,其通过在大致方形形状的毯子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处设置有按扣等扣件,并将毯子折弯而使扣件卡合,从而能够维持包裹了幼儿的脚的折弯状态(参照专利文献3。)。5.在先技术文献6.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15088号公报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038746号公报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9065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11.像上述那样暂时性地形成收纳部的类型的毯子,在使用于背带上的情况下,通过翻折从而能够包裹住幼儿的脚,通过将翻折展开从而能够作为盖毯等蒙布来使用。由于能够以对应多种用途的形状来使用,因此便利性较高。12.但是,有时会因幼儿的活跃的活动而使纽扣的卡合脱离。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毯子中,如果在使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卡合时幼儿的脚接触了该卡合部分,则接触时的负载会很大,从而有时卡合会发生脱离。此外,由于上述扣件和折弯位置之间开口,因此有时幼儿的脚会从开口部分中露出,从而使防寒作用也不充分。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维持翻折状态、且防寒性优异的毯子。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毯子(100a、100b),其特征在于,在毯子(100a、100b)下部的左右两侧处具备第一纽扣组(31),第一纽扣组(31)具备上侧的纽扣组(31a)和下侧的纽扣组(31b),上侧以及下侧的纽扣组(31a、31b)具备一个或多个纽扣,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被设置在毯子(100a、100b)的互不相同的面上,通过将毯子(100a、100b)的下部翻折并使上侧的纽扣组(31a)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相互卡合,从而维持了毯子(100a、100b)的翻折状态。16.发明效果1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于维持翻折状态、且防寒性优异的毯子。附图说明18.图1为从外料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毯子的俯视图。19.图2为从衬里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毯子的俯视图。20.图3为示出了处于翻折状态的毯子的俯视图。21.图4为示出了处于被卷起的状态的毯子的俯视图。22.图5为示出了安装在抱带上的毯子的使用例的立体图。23.图6为示出了安装在婴儿车上的毯子的使用例的立体图。24.图7为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毯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25.以下,关于本发明的毯子的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结构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代表例),且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以下所说明的结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上,是指附图中的方向y1,所谓下,是指附图中的方向y2。此外,所谓右,是指附图中的方向x1,所谓左,是指附图中的方向x2。26.图1为,从外料1a侧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毯子100a的俯视图。图2为,从衬里1b侧示出了毯子100a的俯视图。27.毯子100a作为防寒用具而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作为小棉被包、盖毯等蒙布来使用。此外,毯子100a还可以安装在抱带、婴儿车、儿童座椅等的幼儿的背带上来使用。虽然毯子100a在展开时呈大致方形,但可以通过将毯子100a的下部翻折,从而暂时性地形成将幼儿的脚底包裹住的袋状的收纳部。28.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毯子100a具备毯子主体1以及兜头帽10。毯子主体1呈大致方形,且在外料1a的整个面上缝合有衬里1b,端部被实施了绲边处理。当毯子主体1是在外料1a与衬里1b之间配置有棉或羽毛等的绗缝时,则在防寒性上更加优异,从而较为优选。29.虽然作为外料1a以及衬里1b的原材料并未被特别限定,但作为外料1a,可以使用在保暖性、防水性、抗风性等上较为优异的原材料,例如尼龙、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30.作为衬里1b,可以使用在肌肤的触感、柔软性、保暖性等上较为优异的原材料,例如羊毛、毛皮、棉等。31.毯子100a具备后文叙述的第一纽扣组31等多个纽扣。毯子100a上所使用的各种纽扣例如为按扣,并以具有凸状的卡合部的公扣和具有凹状的卡合部的母扣成对儿的方式被配置。32.在图1以及图2中,内侧较黑的双圆圈表示被设置有凸状的卡合部的纽扣的面,外侧较黑的双圆圈表示被设置有凹状的卡合部的纽扣的面。单圆圈表示没有卡合部的纽扣的面。此外,虽然毯子100a上所使用的各种纽扣的原材料并未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树脂、金属等,但从抗过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树脂。33.(第一纽扣组)34.在毯子主体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纽扣组31。第一纽扣组31具备被配置在上侧的纽扣组31a、和被配置在下侧的纽扣组31b。35.以衬里1b成为内侧的方式在翻折位置j处翻折毯子100a,并通过使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卡合,从而维持了毯子100a的翻折状态。通过将幼儿的脚收纳在利用翻折而被形成于毯子100a的下部的袋状的收纳部中,从而能够将脚底包在里面,进而提高了防寒性。36.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被配置在毯子100a的互不相同的面侧。因此,在使两者卡合时,以外料1a与衬里1b面对面的方式使毯子主体1的上侧的配置有纽扣组31a的部分和下侧的配置有纽扣组31b的翻折部分重叠在一起。37.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被配置在衬里1b侧的面上,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被配置在外料1a侧的面上,但被配置的面也可以为相反的关系。此外,虽然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为凹状,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为凸状,但进行卡合的形状也可以为相反的关系。当被配置在衬里1b上的卡合部为凹状时,触碰卡合部时的不舒适感较少,从而较为优选。38.图3示出了处于翻折状态的毯子100a。配置有下侧的纽扣组31b的毯子主体1的下部被翻折,并且在该翻折部分的左右两端部上,重叠了配置有上侧的纽扣组31a的毯子主体1的左右两端部。39.被配置在外料1a侧的面上的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凸状的卡合部、和被配置在衬里1b侧的面上的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凹状的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维持了翻折状态。40.以此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置,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并非仅在翻折了的状态下卡合,而是在分别配置有它们的毯子主体1的左右两端部被重叠的状态下卡合。纽扣组31a以及31b的各个卡合部位于被重叠的毯子主体1之间,由于卡合部分在收纳部内没有露出来,因此能够防止在收纳部内幼儿的脚与卡合部分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41.由此,能够缓和在接触时施加的负载,从而抑制了卡合脱离的情况,从而易于维持翻折状态。此外,通过毯子主体1的重叠从而能够堵塞收纳部的左右两侧的开口,进而更加提高了防寒性。4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的纽扣组31a的纽扣数为四,多于下侧的纽扣组31b的纽扣数三。因此,能够选择构成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四个纽扣中的使之与下侧的纽扣组31b卡合的三个纽扣,从而改变翻折位置j。43.由此,能够根据幼儿的身长或婴儿车的座面的高度等来调节处于翻折状态的毯子10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例如,通过选择构成纽扣组31a的四个纽扣中的上侧的三个纽扣,从而能够缩短毯子10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通过选择下侧的三个纽扣,从而能够伸长毯子10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44.另外,构成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的纽扣数也可以相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不是使上侧的纽扣组31a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全部卡合而是使其一部分卡合,从而对翻折位置j进行调节。45.在毯子主体1的下部的左右中央部处,配置有一对第六纽扣36a以及36b。一对第六纽扣36a以及36b分别被配置在翻折位置j的上侧和下侧。46.通过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相互卡合,进一步地,一对第六纽扣36a以及36b相互卡合,从而更加稳定地维持了毯子100a的翻折状态,进而能够防止翻折部分的中央部的下垂。47.此外,由于翻折部分的上侧的开口被局部闭合,因此更加提高了防寒性。进一步地,由于通过翻折而形成的袋状的收纳部被分为左右,因此能够分别地收纳幼儿的双脚。48.(扣环形成部)49.在毯子主体1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置有扣环形成部4l以及4r。扣环形成部4l以及4r形成用于将毯子100a安装在抱带、婴儿车、小汽车或自行车的儿童座椅等的幼儿用的背带上的扣环。扣环形成部4l以及4r具备安装部件41、一对第二纽扣32a以及32b、一对第三纽扣33a以及33b。50.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41为,从毯子主体1向上侧延伸的带状部件。安装部件41也可以向毯子主体1的左右两侧延伸。通过将安装部件41卷绕在背带的带、腰带、框架等被安装部件上而形成扣环,并使一对第二纽扣32a以及32b相互卡合、或者使一对第三纽扣33a以及33b相互卡合,从而能够将毯子100a安装在背带上。51.在一对第二纽扣32a以及32b之中,第二纽扣32a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1的与毯子主体1相反一侧的端部处,第二纽扣32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上部的左右两端部处。52.在一对第三纽扣33a以及33b之中,第三纽扣33a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1的中央部附近处,第三纽扣33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上部的左右中央侧。53.在图3中,例示了第二纽扣32a以及32b相互卡合的扣环形成部4r、和第三纽扣33a以及33b相互卡合的扣环形成部4l。当在像扣环形成部4r那样使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卡合的情况下,毯子100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并未发生变化。54.另一方面,当在像扣环形成部4l那样使第三纽扣33a以及33b卡合的情况下,由于毯子100a的左右两侧向左右中央侧被翻折,因此毯子100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短。55.因此,在对婴儿车等的尺寸较大的背带的安装中,能够优选地使用一对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在对抱带等的尺寸较小的背带的安装中,能够优选地使用一对第三纽扣33a以及33b。以此方式,能够根据背带的尺寸来调节安装时的毯子100a的尺寸。56.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1上的第二纽扣32a和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上的第三纽扣33b相互不卡合。例如,第二纽扣32a和第三纽扣33b的各个卡合部为相同的凹状,从而相互不卡合。同样地,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1上的第三纽扣33a和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上的第二纽扣32b也是卡合部的形状相同的凸状,从而相互也不卡合。57.因此,能够防止使不成对的纽扣彼此误卡合从而使毯子100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对于婴儿车、抱带来说都不适合的情况。另外,不仅可以将卡合部的凹凸的形状设为相同,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使卡合部的尺寸或结构不同,从而使它们相互不卡合。58.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和第三纽扣33a以及33b的颜色、图案、尺寸、形状等外观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形成对的纽扣彼此的辨别。例如,能够将第二纽扣32a以及32b设为白色,将第三纽扣33a以及33b设为黄色,并使第二纽扣32a以及32b的直径大于第三纽扣33a以及33b。59.(伸缩部)60.在毯子主体1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置有伸缩部5。即使是相同种类的背带,左右方向的尺寸也会因厂商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也许有时会与安装于背带上时的毯子100a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不匹配。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伸缩部5进行伸缩来匹配背带的尺寸,从而提高毯子100a的通用性。61.虽然本实施方式的伸缩部5通过在毯子主体1的上端部处设置橡胶线并使橡胶穿过其内部而被形成,但是只要伸缩自如即可,并未被限定于该形成方法。62.(扣件)63.毯子100a具备收纳用的扣件6、和一对第四纽扣34a以及34b。扣件6为,从毯子主体1起延伸的带状部件。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扣件6向毯子主体1的右侧(方向x1)延伸,但延伸方向既可以为左侧(方向x2),也可以为下侧(方向y2),并未被特别限定。64.第四纽扣34a被配置在扣件6上,第四纽扣34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上。第四纽扣34b在毯子主体1的左右方向上位于中央部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为与扣件6相对应的位置。第四纽扣34a以及34b的卡合部被配置在毯子100a的互不相同的面上。65.通过在使毯子100a向上下方向折叠一次或多次后,向左右方向卷起并使一对第四纽扣34a以及34b卡合,从而维持了毯子100a的被卷起的状态。由此,容易进行收纳以及搬运。66.图4示出了毯子100a被卷起的状态。通过第四纽扣34a以及34b的卡合从而使毯子100a维持了被卷起的状态,进而被紧凑地收纳起来。67.(口袋)68.在毯子100a的外料1a侧处,设置有隧道式口袋7。口袋7作为口袋口71而具备连接隧道的两个开口。在将毯子100a安装在抱带上的情况下,抱带的穿戴者能够将手放入到口袋7中进行防寒。此外,能够通过放入到口袋7中的手来对被抱带支承的幼儿进行支撑。69.(兜头帽)70.兜头帽10被形成为下方开口的圆顶状,开口周缘的一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毯子主体1的上端部上。本实施方式的毯子100a具备用于安装兜头帽10的一对第七纽扣组37a以及37b。71.第七纽扣37a被配置在兜头帽10的开口周缘的一部分、例如半圈量的周缘部上,第七纽扣37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上端部上。72.通过第七纽扣37a以及37b相互卡合,从而能够将兜头帽10安装在毯子主体1上。另外,兜头帽10也可以通过拉锁等的纽扣以外的接合件而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毯子主体1上。73.兜头帽10具备被配置在头顶部上的第五纽扣35。第五纽扣35具备收纳用的、与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上的第四纽扣34b卡合的卡合部。74.通过第五纽扣35和第四纽扣34b相互卡合,从而能够将兜头帽10固定在毯子主体1上。另外,只要能够固定お兜头帽10即可,第五纽扣35的配置位置并未被限定于头顶部。75.(使用例1)76.图5示出了被安装在抱带上的毯子100a的使用例。抱带c1具备幼儿的支承体c11、与支承体c11连结的一对肩带c12以及腰带c13等。通过将毯子100a的安装部件41卷绕在肩带c12的周围并使第三纽扣33a以及33b卡合,从而能够将毯子100a安装在抱带c1上。77.毯子100a的下部被翻折起来并使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卡合,从而形成了幼儿的脚的收纳部。由于收纳部的左右两端部的翻折的毯子主体1彼此重叠而闭合了左右两侧的开口,因此防寒性较高。78.此外,第四纽扣34b和第五纽扣35卡合,从而将兜头帽10固定在毯子主体1上,不使用时的兜头帽10不会在幼儿的头部周围飘动。79.(使用例2)80.图6示出了被安装在婴儿车上的毯子100a的使用例。通过将毯子100a的安装部件41卷绕在婴儿车c2的把手架c21的周围并使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卡合,从而能够将毯子100a安装在婴儿车c2上。81.在婴儿车c2的情况下,也与抱带c1同样地,将毯子100a的下部翻折起来并使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卡合,从而形成了幼儿的脚的收纳部。此外,第六纽扣36a以及36b卡合,从而幼儿的脚的收纳部被分为右脚和左脚的各自的收纳部。由于通过卡合而使收纳部上侧的开口被局部闭合,因此更加提高了防寒性。82.如以上的内容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毯子100a通过纽扣组31a以及31b的卡合而维持了使下部翻折的状态。上侧的纽扣组31a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互不相同的面上。83.因此,纽扣组31a以及31b的各个卡合部位于配置有它们的毯子主体1之间,没有露出于翻折的内侧。也就是说,由于各个卡合部没有与幼儿的脚直接接触,因此不易因幼儿的活跃的活动而使卡合脱离,并且易于维持翻折状态。84.此外,被设置为用来向背带进行安装的、一对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和一对第三纽扣33a以及33b彼此外观有所不同,也不进行卡合。因此,容易进行婴儿车用的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和抱带用的第三纽扣33a以及33b的辨别,从而能够防止错误的组合下的卡合。85.虽然上文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被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以及变更。86.(改变例1)87.虽然上述毯子100a的安装部件41的形状为带状,但是只要能够形成用于卷绕在背带上的扣环即可,也可以使用三角形形状、大致方形形状等其他的形状的安装部件。88.图7为,从外料1a侧示出了具备三角形形状的安装部件42的毯子100b的俯视图。由于毯子100b除了没有兜头帽且安装部件的形状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与上述的毯子100a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89.安装部件42为直角三角形形状,夹着直角的两条边中的一条边被安装在毯子主体1上,另外一条边向毯子主体1的左右两侧延伸。90.第二纽扣32a以及第三纽扣33a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2的上端部上,第二纽扣32b以及第三纽扣33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上端部上。在毯子100b中,不仅在毯子主体1上配置有伸缩部5,而且在安装部件42的上端部上也配置有伸缩部5。91.第二纽扣32a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2的左右两端部上,第二纽扣32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左右两端部上。第三纽扣33a被配置在安装部件42的左右中央部处,第三纽扣33b被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左右中央侧。92.使第二纽扣32a以及32b卡合时的毯子100b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长于使第三纽扣33a以及33b卡合时的长度。因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纽扣32a以及32b能够作为婴儿车用而优选地使用,第三纽扣33a以及33b能够作为抱带用而优选地使用。93.(改变例2)94.毯子100a以及100b被形成为大致方形,纽扣组31a以及31b被上下排列成一列。但是,只要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被配置在毯子100a以及100b的互不相同的面上即可,毯子的形状或纽扣的配置并未被限定于此。95.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自毯子主体1的翻折位置j起,下侧被形成为与上侧相比向左右方向突出,并在该突出部分上配置有下侧的纽扣组31b。能够使毯子主体1的下部翻折,并使翻折部分的突出部分进一步翻折,从而使纽扣组31a以及31b卡合。96.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上侧的纽扣组31a的卡合部和下侧的纽扣组31b的卡合部配置在毯子主体1的互不相同的面上,从而使卡合不易脱离。97.(改变例3)98.虽然毯子100a以及100b的上侧的纽扣组31a以及下侧的纽扣组31b由于具备多个纽扣,因此卡合不易脱离,从而较为优选,但是各个纽扣组31a以及31b所具备的纽扣数也可以为一个。99.本技术要求基于2019年6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即日本特愿2019-121861号的优先权,并援引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100.符号说明101.100a、100b…毯子;1…毯子主体;1a…外料;1b…衬里;31…第一纽扣组;31a…上侧的纽扣组;31b…下侧的纽扣组;32a、32b…第二纽扣;33a、33b…第三纽扣;4r、4l…扣环形成部;41、42…安装部件;5…伸缩部;6…扣件;7…口袋;10…兜头帽。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