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距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发镜头模组、测距装置及电子设备。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测距装置一般利用发射光信号与回波光信号的差异,得到被摄物体的距离、速度以及方位等信息,且测距装置一般通过发射镜头将发射光信号射向探测区域,并通过接收镜头接收回波光信号;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存在的畸变不匹配问题,影响了测距装置的测距性能。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发镜头模组、测距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畸变不匹配,导致测距装置测距性能下降的问题。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发镜头模组,用于将一发光源产生的发射光信号射向探测区域,并接收由探测区域内目标物体反射的回波光信号,收发镜头模组包括,6.发射镜头,所述发射镜头为f-theta镜头,包括至少一片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m1|≤0.25%,m1为所述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m1|为所述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7.接收镜头,所述接收镜头为f-theta镜头,包括至少一片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n1|≤0.25%,n1为所述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n1|为所述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8.具体地,所述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满足以下条件式:m1=[(f1*θ1-f1*tanθ1)/f1*θ1]*100%,式中:f1为所述发射镜头的有效焦距,单位为mm;θ1为所述发射镜头的总发射视场角;和/或[0009]所述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满足以下条件式:n1=[(f2*θ2-f2*tanθ2)/f2*θ2]*100%,式中:f2为所述接收镜头的有效焦距,单位为mm;θ2为所述接收镜头的总接收视场角。[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镜头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发射视场角与各所述发射视场角下所述发射镜头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一曲线,所述接收镜头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接收视场角与各所述接收视场角下所述接收镜头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二曲线,所述第二曲线与所述第一曲线至少部分重合。[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曲线与所述第一曲线完全重合。[0012]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所述发射模组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横向发射视场角与各所述横向发射视场角下所述发射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一子曲线,所述接收模组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横向接收视场角与各所述横向接收视场角下所述接收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二子曲线,所述第二子曲线与所述第一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发射模组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纵向发射视场角与各所述纵向发射视场角下所述发射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三子曲线,所述接收模组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纵向接收视场角与各所述纵向接收视场角下所述接收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四子曲线,所述第四子曲线与所述第三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0013]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所述发射模组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对角线发射视场角与各所述对角线发射视场角下所述发射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五子曲线,所述接收模组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对角线接收视场角与各所述对角线接收视场角下所述接收模组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满足一第六子曲线,所述第六子曲线与所述第五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0014]作为具体地实施方式,所述发射镜头用于对所述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及扩束处理,所述接收镜头用于对所述回波光信号进行缩束及聚焦处理。[0015]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镜头包括沿着所述发射光信号的光路设置的缩角镜头组件和扩束镜头组件;所述缩角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缩小所述发射光信号的发散角,以对所述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所述扩束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扩大经过所述缩角镜头组件准直后的发射光信号的总发射视场角。[0016]进一步地,所述接收镜头包括沿着回波光信号的光路设置的缩束镜头组件和会聚镜头组件;所述缩束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缩小所述回波光信号的总接收视场角;所述会聚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将经过所述缩束镜头组件缩小视场角后的回波光信号聚焦在所述探测器上。[0017]优选地,所述发射镜头和所述接收镜头结构相同,且所述发射镜头沿着发射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与所述接收镜头沿着回波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相反。[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包括:[0019]至少一个发射模块,包括发光源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发射镜头;[0020]至少一个接收模块,包括探测器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镜头;[0021]所述发光源用于向所述发射镜头输出发射光信号,所述探测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并经过所述接收镜头的回波光信号。[0022]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源包括呈一维或二维阵列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其中,位于同一列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射视场角均相同和/或位于同一行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射视场角相同。[0023]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探测器包括呈一维或二维阵列分布的多个探测单元;其中,位于同一列的每一所述探测单元的接收视场角均相同和/或位于同一行的每一所述探测单元的接收视场角相同。[002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0025]上述任一项的测距装置;[0026]以及安装件,用于将所述测距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0027]本技术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测距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和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控制为小于或等于0.25%,以使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的畸变匹配,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畸变不匹配,导致测距装置测距性能下降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技术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测距装置及电子设备,采取在设计发射镜头和接收镜头时,对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和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进行控制,以此达到减少后期接收到的图像的畸变量的效果,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对后期接收到的图像的畸变进行矫正的方式而言,可以大大提升测距装置的运算速度,降低系统运算负担,提升测距效率。另,本技术将发射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设计成小于或等于0.25%,接收镜头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设计成小于或等于0.25%,可以使得发射镜头在整个总发射视场角内的f-theta畸变与接收镜头在整个总接收视场角内的f-theta畸变大致匹配,解决相关技术中测距装置在大视场角处的光线接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升测距装置在大视场角处的测距精度,提升测距装置的测距范围。附图说明[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中发射镜头的畸变图像;[00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中接收镜头的畸变图像;[00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的测距装置中发射镜头的畸变图像和接收镜头的畸变图像的匹配图;[00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中发射镜头相对畸变在半物高的变化曲线图;[00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中接收镜头的相对畸变在半视场角的变化曲线图;[00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中发射模组的一种光路结构示意图;[003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距装置中接收模组的一种光路结构示意图;[003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距装置中发射模组的一种光路结构示意图;[0038]图10是图9提供的测距装置中接收模块的光路结构示意图;[0039]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距装置中发射模组的另一种光路结构示意图;[0040]图12是图11提供的测距装置中接收模块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42]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0043]实施例一[0044]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100,包括发射模组110和接收模组120,发射模组110用于产生发射光信号,并将发射光信号按照预设的探测视场角射向探测区域,接收模组120用于接收从探测区域内的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光信号,通过一信号处理系统(未图示)将发射模组110发射的发射光信号与接收模组120接收的回波光信号进行适当处理后比较,获取探测区域内物体的距离、速度、方位等相关信息。[0045]更具体地,发射模组110包括发光源111和发射镜头112,发光源111用于产生发射光信号,发射镜头112用于接收发光源111产生的发射光信号,并将发射光信号按照预设的探测视场角射向探测区域;接收模组120包括探测器121和接收镜头122,接收镜头122用于接收探测区域内的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光信号,并将回波光信号会聚于探测器121,由探测器121将回波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系统;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组成收发镜头模组。其中,测距装置100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较远距离的探测区域进行探测,而测距装置100的测距能力受到收发镜头模组中发射镜头112的畸变和接收镜头122畸变的影响,其中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畸变不匹配会导致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下降。[0046]举例来说,发光源111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且多个发光单元按照一维或二维阵列排布;发光源111发出发射光信号时,可将多个发光单元划分成若干个发射块,每个发射块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然后以发射块为单位依次发射光信号,相应地,探测器121接收发射块发射的光信号时,采用多个探测单元对发射块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接收;如,一个发射块原本可以对应4*4个探测单元,一旦发射镜头112的畸变和接收镜头122的畸变不匹配,一个发射块可能仅对应2*4个探测单元或1*4个探测单元,导致探测器121接收到的能量不足,进而导致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下降。[004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满足以下条件:[0048]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均为f-theta镜头,且满足以下条件式一:|m1|≤0.25%,|n1|≤0.25%;式中:m1为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m1|为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为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n1|为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0049]更具体地,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均为f-theta镜头,是指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均按照h=f*θ设计,具体是指通过给发射镜头引入一负畸变使像高h=f*θ,有利于产生无畸变图像。[0050]更具体地,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m1以及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n1均为f-θ畸变,通常也称作f-theta畸变。[00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100通过将收发镜头模组中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以及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控制在0.25%以内,以使发射镜头112的畸变与接收镜头122的畸变匹配,降低由于发射镜头112的畸变和接收镜头122的畸变不匹配导致探测器121接收到的能量不足,影响测距装置100的探测性能,比如测距性能。[0052]更具体地,发射镜头112的畸变图像如图2所示,接收镜头122的畸变图像如图3所示,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畸变图像匹配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按照h=f*θ设计,且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与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均小于或等于0.25%时,发射镜头112的畸变与接收镜头122的畸变|n1|匹配。[0053]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与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相等;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与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可以不相等。[0054]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中的收发镜头模组存在视场角越大,图像的畸变程度越严重的问题,导致相关技术中测距装置在大视场角处的测量精度低,测距范围小。[00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按照h=f*θ设计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保证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0.25%,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0.25%,以使发射镜头112在整个总发射视场角内的f-theta畸变与接收镜头122在整个总接收视场角内的f-theta畸变大致匹配,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测距装置100在大视场角处的光线接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升测距装置100在大视场角处的测距精度,进而扩大了测距装置100的测距范围。[0056]与此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通过对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类型以及畸变参数进行设计,达到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畸变匹配,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对后期图像的畸变量进行矫正的方式而言,提升了测距装置100的运算速度,降低了信号处理系统的运算负担,提升了测距效率。[0057]具体地,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0.25%,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0.25%时,发射镜头112产生的发射光斑的相对畸变随半物高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图5中横坐标为光斑的相对畸变,纵坐标为发射镜头112物面上的半物高,其中,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在半物高内与半物高呈正相关,而根据h=f*θ可知,发射镜头112物面上的物高,与发射镜头112的发射视场角成正比,因此,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在半发射视场角内与发射视场角呈正相关,即发射视场角越大,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越大;接收镜头122接收到的图像的相对畸变随半接收视场角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图6中横坐标为接收图像的相对畸变,纵坐标为接收镜头122的半发射视场角,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发射镜头112产生的发射光斑的相对畸变随半物高的变化趋势与接收镜头122的接收图像的相对畸变随半视场角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实际上,发射镜头112产生的发射光斑的相对畸变随半视场角的变化趋势与接收镜头122的接收图像的相对畸变随半视场角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0058]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满足以下条件式二:m1=[(f1*θ1-f1*tanθ1)/f1*θ1]*100%,式中:f1为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单位为mm;θ1为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0《θ1《π。由上述条件式二可知,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m1与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f1及总发射视场角θ1有关,通过对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f1和总发射视场角θ1的合理设计,即可使得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25%,原理简单,便于设计。[0059]其中,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θ1根据实际探测需求确定,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f1满足以下条件式三:h1=f1*θ1,式中:h1为发光源111中发光单元形成的总发光面的尺寸,单位为mm。结合上述条件式三,在已知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和θ1发光源111发光源111形成的总发光面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得出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f1,再结合实际所需的总发射视场角设计发射镜头112的具体结构,然后根据设计得到的发射镜头112的有效焦距、总发射视场角及上述条件式二验证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25%。[0060]若验证得到的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大于0.25%,可以通过调整发射镜头112的具体结构,以使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25%,至于发射镜头112的具体调整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出限定。[0061]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光源111包括呈二维阵列分布的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形成一发光面,多个发光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面组成发光源111的总发光面;发光源111中发光单元形成的总发光面的尺寸h1包括总发光面的横向尺寸h1x;相应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θ1包括发射镜头112的横向视场角θ1x;发光源111中发光单元形成的总发光面的尺寸h1还包括总发光面的纵向尺寸h1y;相应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θ1还包括发射镜头112的纵向视场角θ1y。[0062]进一步地,发光源111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发光单元沿着横向设置,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发光单元沿着纵向的物高相等,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发光单元的横向视场角设置为相等,进而实现发光源111中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单元的沿着横向的等角分辨率;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发光单元沿着纵向设置,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的纵向视场角控制为相等,进而实现发光源111中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发光单元沿着纵向的等角分辨率。[0063]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光源111中发光单元形成的总发光面的尺寸h1还包括总发光面的对角线方向尺寸h1d;相应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θ1d还包括发射镜头112的对角线方向视场角θ1d。[0064]进一步地,发光源111位于同一对角线方向的多个发光单元沿一对角线方向设置,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对角线方向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对角线方向视场角控制为相等,进而实现发光源111沿着对角线的等角分辨率。[0065]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在横向、纵向以及对角线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实现等角分辨率。[0066]请再次参阅图1,发射模组110除包括发光源111和发射镜头112外,还包括发射板113,发光源111用于发射光信号;发射镜头112位于发光源111发射的发射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上,用于以实际所需的探测视场角向探测区域发射光信号,发射板113与发光源111连接,可以用于承载发光源111,并为发光源111提供供电信号、控制信号等。[0067]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接收镜头122还满足以下条件式四:n1=[(f2*θ2-f2*tanθ2)/f2*θ2]*100%,式中:f2为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单位为mm;θ2为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0《θ2《π。由上述条件式四可知,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与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f2及总接收视场角θ2有关,通过对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f2和总接收视场角θ2的合理设计,即可使得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25%,原理简单,便于设计。[0068]其中,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θ2可以根据实际探测需求确定,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f2满足以下条件式五:h2=f2*θ2,式中:h2为探测器121中探测单元形成的总成像面的尺寸,单位为mm。结合上述条件式五,在已知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和探测器121中探测单元形成的总成像面的尺寸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得出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f2,再结合实际所需的总接收视场角θ2设计接收镜头122的结构,然后根据设计得到的接收镜头122的有效焦距f2、总接收视场角θ2及上述条件式四可以验证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25%。[0069]若验证得到的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大于0.25%,可以调整接收镜头122的镜头的结构以使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25%,至于接收镜头122的具体调整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出限定。[0070]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探测器121包括呈二维阵列分布的多个探测单元,每个探测单元均形成一成像面(或者像素面),多个探测单元形成的多个成像面组成探测器121的总成像面;探测器121中探测单元形成的总成像面的尺寸h2包括总成像面的横向尺寸h2x;相应地,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θ2包括接收镜头122的横向视场角θ2x;探测器121中探测单元形成的总成像面的尺寸h2还包括总成像面的纵向尺寸h2y;相应地,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θ2还包括发射镜头112的纵向视场角θ2y。[0071]进一步地,探测器121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探测单元沿着横向设置,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行的多个探测单元的横向视场角控制为相等,进而实现探测器121沿着横向的等角分辨率;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探测单元沿着纵向设置,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探测单元的纵向视场角控制为相等,进而实现探测器121沿着纵向的等角分辨率。[0072]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探测器121中探测单元形成的总成像面的尺寸h2还包括总成像面的对角线方向尺寸h2d;相应地,接收镜头122的总发射视场角θ2d还包括接收镜头122的对角线方向视场角θ2d。[0073]进一步地,探测器121位于同一对角线方向的多个探测单元沿一对角线方向设置,根据h=f*θ,可将位于同一对角线方向的多个探测单元的对角线方向视场角控制为相等,进而实现探测器121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等角分辨率。[0074]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接收镜头122在横向、纵向以及对角线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实现等角分辨率。[0075]进一步地,接收模组120除包括探测器121和接收镜头122外,还包括接收板123,接收镜头122位于探测区域内目标物体反射的回波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上,且将回波光信号传输至接收板123;接收板123与探测器121连接,用于承载探测器121,并为探测器121提供供电信号、控制信号等。[0076]如图8所示,接收模组120还包括防护件124和滤光片125。滤光片125设置于接收板123上探测器121之前,用于滤除射向探测器121的回波光信号中的干扰光;提高了探测器121接收的信噪比,进而提高了获取的探测区域中目标物体的信息的准确度;防护件124设置于滤波片125之前,起到防尘、保护元器件等作用。[0077]需要说明的是,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条件式二计算得到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条件式计算得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出限定。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条件式四计算得到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条件式计算得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出限定。[0078]为进一步的提升发射镜头112与接收镜头122的畸变匹配度,提升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可选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发射视场角与各发射视场角下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一曲线,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接收视场角与各接收视场角下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二曲线,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可以至少部分大致重合。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为正畸变,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为负畸变,将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可以使得重合部分的视场角所对应的正畸变与负畸变相互抵消,改善畸变现象,提升测距装置100的测量精度,进而提升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0079]可选地,由于大视场角处的图像的畸变量较大,因此,可以控制第二曲线对应大视场角处的一第二曲线段与第一曲线对应大视场角处的一第一曲线段大致重合。其中,大视场角可以为大于或等于80°的视场角。如,第一曲线中对应发射视场角在90°至120°之间的第一曲线段可以与第二曲线中对应接收视场角在90°至120°之间的第二曲线段大致重合。举例来说,发射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a,接收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a,发射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b,接收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b。[008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a为58%,b为30%。[0081]小视场角处的图像的畸变量较小,因此,第二曲线对应小视场角处的一第四曲线段与第一曲线对应小视场角处的一第三曲线段的差距较小,可结合实际需求控制第四曲线段与第三曲线段大致重合或不要求第四曲线段与第三曲线段是否重合。其中,小视场角为小于80°的视场角。发射视场角处于小视场角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小于或等于2%,接收视场角处于小视场角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小于或等于2%。[0082]优选地,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整体可以大致重合,以使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内每个发射视场角对应的正畸变与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内每个接收视场角对应的负畸变均能够相互抵消。[0083]优选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与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匹配。[0084]可选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可以大致呈四棱锥型,接收模组120的总接收视场角可以大致呈四棱锥型。四棱锥型的总发射视场角可以大致分为横向总发射视场角和纵向总发射视场角,四棱锥型的总接收视场角可以大致分为横向总接收视场角和纵向总接收视场角。[0085]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横向发射视场角与各横向发射视场角下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一子曲线,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横向接收视场角与各横向接收视场角下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二子曲线;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纵向发射视场角与各纵向发射视场角下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三子曲线,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纵向接收视场角与各纵向接收视场角下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四子曲线。上述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可以为:第二子曲线与第一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和/或,第四子曲线与第三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0086]可选地,在第二子曲线与第一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时,第二子曲线对应横向大发射视场角处的曲线段可以与第一子曲线对应横向大接收视场角处的对应曲线段重合。在第四子曲线与第三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时,第四子曲线对应纵向大发射视场角处的曲线段可以与第三子曲线对应纵向大接收视场角处的曲线段重合。[0087]举例来说,横向发射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m,横向接收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m,横向发射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n,横向接收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n。纵向发射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p,纵向接收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p,纵向发射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q,纵向接收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q。[0088]优选地,第二子曲线可以与第一子曲线整体大致重合,第四子曲线可以与第三子曲线整体大致重合,以使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与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完全匹配,测距装置100的测距精度更高。[0089]可选地,还可以对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对角线视场角进行设计。具体地,发射镜头112的总发射视场角内的各对角线发射视场角与各对角线发射视场角下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五子曲线,接收镜头122的总接收视场角内的各对角线接收视场角与各对角线接收视场角下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满足一第六子曲线。上述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可以为:第六子曲线与第五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0090]可选地,在第六子曲线与第五子曲线的至少部分重合时,第六子曲线对应对角线大发射视场角处的曲线段可以与第五子曲线对应对角线大接收视场角处的曲线段重合。举例来说,对角线发射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x,对角线接收视场角在12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x,对角线发射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可以为y,对角线接收视场角在90°时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也可以为y。[0091]优选地,第六子曲线可以与第五子曲线整体大致重合,以使发射镜头11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与接收镜头122的相对畸变的绝对值完全匹配,提升测距装置100的测距精度。[0092]可选地,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的重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通过发射镜头112产生的光斑图案得出发射镜头112的第一曲线,通过接收镜头122的接收图像得出接收镜头122的第二曲线,经仿真方式调整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视场角、畸变量等参数使得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重合,最后将实际的接收镜头122设计成仿真过程中第二曲线与第一曲线重合时所对应的接收镜头122即可。[0093]在本实施例中,发射镜头112包括沿着发射光信号的光路设置的缩角镜头组件和扩束镜头组件;缩角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缩小发射光信号的发散角,以对所述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扩束镜头组件,位于缩角镜头组件的出光侧,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扩大经过缩角镜头组件准直后的发射光信号的总发射视场角。[0094]更具体地,发光源111位于缩角镜头组件的物方焦平面,缩角镜头组件对发光源111输出的发散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扩束镜头组件通过对经过缩角镜头组件准直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线偏折处理,以扩大射向探测区域的光信号的视场角。[0095]在其他实施例中,缩角镜头组件采用准直镜,扩束镜头组件采用扩束镜。[0096]参照图7所示,作为一种示例性的方案,发射镜头112包括第一透镜1121、第二透镜1122、第三透镜1123和第四透镜1124,其中,缩角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1121、第二透镜1122和第三透镜1123,扩束镜头组件包括第四透镜1124。[0097]本技术对于缩角镜头组件所包括的透镜的数量并不作出限定,只需满足能够缩小发射光信号的视场角,对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即可;同理,对于扩束镜头组件所包括的透镜的数量并不作出限定,只需满足能够扩大发射视场角即可,发射镜头112的组合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满足更多使用需求。[0098]在本实施中,接收镜头包括沿着回波光信号的光路设置的缩束镜头组件和会聚镜头组件;缩束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缩小回波光信号的总接收视场角;会聚镜头组件,位于缩束镜头组件的出光侧,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用于将经过缩束镜头组件缩小视场角后的回波光信号聚焦在所述探测器上。[0099]更具体地,缩束镜头组件通过对回波光信号进行光线偏折处理,以缩小回波光信号的总接收视场角;探测器121位于会聚镜头组件的像方焦平面,用于将经过缩束镜头组件缩小视场角后的光信号聚焦在探测器121上。[0100]参照图8所示,作为一种示例性的方案,接收镜头包括第五透镜1221、第六透镜1222、第七透镜1223、第八透镜1224、第九透镜1225和第十透镜1226;其中,缩束镜头组件包括第五透镜1221,会聚镜头组件包括第六透镜1222、第七透镜1223、第八透镜1224、第九透镜1225和第十透镜1226。[0101]本技术对于缩角镜头组件所包括的透镜的数量并不作出限定,只需满足能够缩小回波光信号的视场角,接收大视场角的回波光信号即可;同理,对会聚镜头组件所包括的透镜的数量并不作出限定,只需满足能够将回波光信号聚焦在探测器121上即可,接收镜头122的组合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满足更多使用需求。[0102]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镜头模组通过将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及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0.25%,使得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包括的透镜数量在六个以下时,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依旧较佳,可大大缩减测距装置100的体型,便于实现小型化设计。[0103]在本技术中,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均为f-theta镜头,且满足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m1|≤0.25%,接收镜头122f-theta畸变的绝对值|n1|≤0.25%;发射镜头112发射视场角和接收镜头122的接收视场角匹配,至于发射镜头112的具体结构,比如透镜的数量、种类以及排布,接收镜头122的具体结构,比如透镜的数量、种类以及排布,本技术对此并不做限制。[0104]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测距装置100及安装件,安装件用于将测距装置100安装于电子设备。[0105]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上述电子设备为激光雷达,发光源111包括一个或多个激光源,多个激光源呈一维或二维排列;且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激光源可以选用连续发光光源,也可以选用脉冲发光光源;激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实施例并不以激光源的类型为限;探测器121中的探测单元为激光探测器,激光探测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激光探测器呈阵列排列。激光探测器可以为雪崩二极管(avalanche photo diode,apd)、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复合硅光电倍增管(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mppc)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0106]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手机、电脑等任意的具有光电探测功能的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出限定。[0107]其中,安装件可以为壳体或支架等具有装配功能的器件,用于将测距装置100安装于电子设备上。[0108]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测距装置100可实现大视场角探测及高精度探测等,因此电子设备也具有广视场角、高测量精度等优点。[0109]实施例二[0110]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的结构相同,只需在安装时,将接收镜头122沿着回波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设置为与发射镜头112沿着发射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相反,以使接收镜头122的第二曲线与发射镜头112的第一曲线的重合。[0111]如图9和10所示,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包括第一透镜1121、第二透镜1122、第三透镜1123和第四透镜1124,缩角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1121、第二透镜1122和第三透镜1123,用于缩小发射光信号的发散角,以对所述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扩束镜头组件包括第四透镜1124,用于扩大经过缩角镜头组件准直后的发射光信号的总发射视场角;接收镜头122包括第四透镜1124、第三透镜1123、第二透镜1122和第一透镜1121,此时,缩束镜头组件包括第四透镜1124,会聚镜头组件包括第三透镜1123、第二透镜1122和第一透镜1121。[0112]如图11和12所示,在另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发射镜头112包括第十透镜1226、第九透镜1225、第八透镜1224、第七透镜1223、第六透镜1222和第五透镜1221,其中,缩角镜头组件包括第十透镜1226、第九透镜1225、第八透镜1224、第七透镜1223和第六透镜1222,用于缩小发射光信号的发散角,以对所述发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扩束镜头组件包括第五透镜1221,用于扩大经过缩角镜头组件准直后的发射光信号的总发射视场角。[0113]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光路的可逆性,可采用相同结构的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只需在安装时,将接收镜头122沿着回波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设置为与发射镜头112沿着发射光信号光路的装配方向相反即可,便可实现接收镜头122的第二曲线与发射镜头112的第一曲线的重合,设计简单,便于加工。[0114]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收发系统通过将发射镜头11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及接收镜头122的f-theta畸变的绝对值均控制在小于或等于0.25%,使得发射镜头112和接收镜头122包括的透镜数量在六个以下时,测距装置100的测距性能依旧较佳,可大大缩减测距装置100的体型,便于实现小型化设计。[011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收发镜头模组、测距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9 10:35:11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