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汤的做法 滑子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汤料的美好添加品。 而且附着在滑菇菌伞表面的粘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滑子菇汤更是将滑子菇的营养价值融入汤料里,使得滑子菇更加具备营养价值。 滑子菇汤的做法
滑子菇汤的做法极为简易,但是却十分鲜美好喝!各位妈妈们,在逛菜市场不知道该买什么的时候,在家里不妨试着做滑子菇汤。
滑子菇汤主料:油菜心、北豆腐
滑子菇汤辅料:鸡腿菇、滑子菇
滑子菇汤调料:盐、鸡精、胡椒粉、米酱
滑子菇汤烹制方法:
1、将油菜摘洗干净切成段,鸡腿菇切成小丁和滑子菇洗净备用,豆腐切成薄片,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切宽条备用;。
2、锅中留余油,放入鸡腿菇和滑子菇大火翻炒片刻,倒入少量清水,加盐、鸡精、胡椒粉调味,烧开后放入米酱、油菜心、豆腐条微煮一会,至酱汁溶化烧沸即可出锅。
该滑子菇汤特点:汤味鲜美,酱香浓郁。
滑子菇鸡蛋汤的做法前文说了,滑子菇汤做法极为简易。滑子菇鸡蛋汤是对滑子菇汤的营养价值的加成,但是,做法依旧是极为简单。喜欢吃鸡蛋的朋友可以做滑子菇鸡蛋汤哦!
滑子菇鸡蛋汤原料:滑菇、鸡蛋
滑子菇鸡蛋汤配料:葱、姜、盐、鸡精、胡椒粉、水淀粉、香菜
滑子菇鸡蛋汤制作方法:
1、滑菇、香菜洗净备用,香菜切末,大葱、生姜切片。
2、起油锅,葱花、姜片爆香,下入滑菇略炒。
3、加清水大火煮开2分钟,去浮沫,以水淀粉勾芡,鸡蛋搅匀打入锅内,加盐、鸡精、胡椒粉调味关火,最后撒入香菜末。
滑子菇的营养价值滑子菇同它的“同门师兄弟”一样,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滑子菇菇子实体丛生,菌盖表面有一层极粘滑的粘胶质,表面黄褐色,中部红褐色,无鳞片。滑菇是世界上五大宗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盖淡黄色至黄褐色,成熟期金黄色,边缘略淡,后期出珍珠菇菌现放射状条纹,菌盖圆心较小,菌杆柱形,菇体小至中大丛生,有粘液和黄色鳞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每100g含有粗蛋白35g,高于香菇和平菇,其外观亮丽、味道鲜美,鲜滑菇口感极佳,具有滑、鲜、嫩、脆的特点,菌丝生长温度3-32℃,出菇温度6-20℃,适各种料栽培,转化率120%以上,抗杂高产易栽,除食用价值较高外,菌盖表面所分泌的粘多糖,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滑菇的热水提取物对于移植小白鼠皮下的肉瘤s-180,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6.5%,完全萎缩率为30%。
每100g干菇含粗蛋白质21.8g、脂肪4.25g、碳水化合物64.8g、纤维素7.35g。子实体含丰富的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自然界多生长于壳斗科(Fagaceae)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桩上,松木或未完全死亡的阔叶树杆上也能生长。
滑子菇的食用禁忌滑子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附着在滑菇菌伞表面的粘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滑子菇含有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烟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其它各种氨基酸。据有关专家试验,其提取物对小白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抑制率均为70%。
滑子菇汤并未有许多食用禁忌。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滑子菇的其它做法蘑菇的做法总是有很多的,滑子菇也不例外。下面这个滑子菇豆腐羹口感嫩滑,味道纯美,实在是值得品尝啊!
滑子菇豆腐羹用料:豆腐、滑子菇、虾仁、豌豆、胡萝卜、火腿、海鲜菇
滑子菇豆腐羹调料:盐、鸡精、油、黄酒、麻油、水淀粉
滑子菇豆腐羹做法:
1、将滑子菇、切碎的海鲜菇及豌豆分别在开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入晾凉的水中。
2、虾仁去砂线,用黄酒腌一下,胡萝卜、火腿切丁。
3、锅内倒入少量的油,下各种配料翻炒,加盐,少加一点水。
4、待水开的时候将豆腐放入,稍微炖一会,加鸡精、加水淀粉勾薄欠,倒入少量的麻油炒匀即可出锅。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