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及控制方法。背景技术:2.线缆在加工过程,可能需要应用到多层金属屏蔽层,以改善线缆传输过程中电磁环境。金属屏蔽层的加工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绕包或者拖包的方式。而在金属屏蔽层拖包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拖包一个胶带层,上述的胶带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热熔,从而将金属屏蔽层形成优质的固定。以上的胶带层的厚度或者材料选择均可以通过胶带种类地更换来实现。3.然而在进行金属屏蔽层和胶带进行拖包的过程中,由于线缆的末端生产过程中,直接将产线上不停生产出的线缆直接截断成盘,那么金属屏蔽层还是胶带都需要进行替换,而上述替换过程需要产线工人进行状态监控,以及手动将替换料粘接在用尽料的末端操作。特别替换时间不可能非常精确把控,此时工人需要在该位置处等待,且操作需要一定的熟练度,也就使得在该工序处的难度提升,耗时提升。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线缆拖包过程中,替换料的粘接过程人工操作难度较高,较难实现自动化,且需要进行替换带更换的时间不能精确把控,需要等候的问题。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用于将组成线缆的屏蔽箔带与胶带包裹于缆芯,所述拖包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长度方向上顺序设置有存储组件、粘贴组件、导向组件和拖包模具组件;6.所述存储组件包括固定盘以及周设于所述固定盘的三个放料盘组件,所述放料盘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放料盘,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放料盘连接于所述固定盘,所述放料盘的设置方向对应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7.所述粘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架的第一承托件,所述粘贴组件还包括第一吸盘件、第二吸盘件、导向柱组和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承托件通过所述导向柱组将所述第二吸盘件支撑,所述第一吸盘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盘件沿所述导向柱组滑动,所述第一吸盘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负压口,所述第二吸盘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负压口,所述第一吸盘件和所述第二吸盘件上分别接入有第一负压管和第二负压管;8.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屏蔽箔带和所述胶带的导向槽结构;9.所述拖包模具组件厚度方向上贯穿有成型孔;10.其中,所述基架上对应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有控制器。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件还匹配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一承托件在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形成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到所述控制器。12.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盘组件在所述固定盘上均匀周设,所述连接件呈臂状,所述连接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盘,所述连接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料盘。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在竖直方向内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基架,且所述固定盘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基架长度方向重合。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压管和所述第二负压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各自导通的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件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吸盘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接触开关,所述第一吸盘件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二吸盘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接触开关,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开关控制所述第一阀件的工作,所述第二接触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阀件的工作。16.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盘可旋转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放料盘的上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放料盘上对应三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置有三个安装结构,所述粘贴组件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可拆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中,所述霍尔传感器获取的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1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子导向组件,所述子导向组件在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包括:19.s1、控制器接收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20.s2、若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则控制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吸盘件分别与第一承托件以及第二吸盘件结合。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件还匹配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一承托件在所述基架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形成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到所述控制器。22.s2的步骤包括:23.若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则控制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吸盘件与第一承托件以及第二吸盘件结合,并同时控制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承托件沿基架的长度方向运动;24.s2的步骤之后包括:25.s3、控制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承托件回到原位。26.本发明提供的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及控制方法,第一承托件与第二吸盘件固定连接,而第一吸盘件通过第一驱动结构的控制在导向柱组上滑动,从而能与第一吸盘件和第二吸盘件形成可分离的结合;第一承托件的上表面以及第一吸盘件的上表面分别用于承托屏蔽箔带和胶带,而第一吸盘件的下表面和第二吸盘件的下表面分别用于吸附屏蔽箔带的替换带和胶带的替换带;使用单个第一驱动结构通过驱动的方向不同,第一吸盘件可以分别与第一承托件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吸盘件的下表面结合而完成自动的粘接动作。附图说明2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的示意图(第一个视角);28.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29.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的示意图(第二个视角);30.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的示意图(第三个视角);31.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32.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中存储组件的示意图(三个放料盘组件进行了针对调整);33.图7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中存储组件的示意图;34.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3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36.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3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38.参照图1至7,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用于将组成线缆的屏蔽箔带110与胶带120包裹于缆芯130,所述拖包装置包括基架200,所述基架200长度方向上顺序设置有存储组件300、粘贴组件400、导向组件500和拖包模具组件600;39.所述存储组件300包括固定盘310以及周设于所述固定盘310的三个放料盘组件320,所述放料盘组件320包括连接件以及放料盘,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放料盘连接于所述固定盘310,所述放料盘的设置方向对应所述基架200的长度方向;40.所述粘贴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架200的第一承托件410,所述粘贴组件400还包括第一吸盘件420、第二吸盘件430、导向柱组440和第一驱动结构450,所述第一承托件410通过所述导向柱组440将所述第二吸盘件430支撑,所述第一吸盘件42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组440,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盘件420沿所述导向柱组440滑动,所述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负压口421,所述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负压口431,所述第一吸盘件420和所述第二吸盘件430上分别接入有第一负压管422和第二负压管432;41.所述导向组件500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屏蔽箔带110和所述胶带120的导向槽结构;42.所述拖包模具组件600厚度方向上贯穿有成型孔;43.其中,所述基架200上对应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0设置有控制器。44.现有技术中,线缆在加工过程,可能需要应用到多层金属屏蔽层,以改善线缆传输过程中电磁环境。金属屏蔽层的加工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绕包或者拖包的方式。而在金属屏蔽层拖包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拖包一个胶带层,上述的胶带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热熔,从而将金属屏蔽层形成优质的固定。以上的胶带层的厚度或者材料选择均可以通过胶带种类地更换来实现。然而在进行金属屏蔽层和胶带进行拖包的过程中,由于线缆的末端生产过程中,直接将产线上不停生产出的线缆直接截断成盘,那么金属屏蔽层还是胶带都需要进行替换,而上述替换过程需要产线工人进行状态监控,以及手动将替换料粘接在用尽料的末端操作。特别替换时间不可能非常精确把控,此时工人需要在该位置处等待,且操作需要一定的熟练度,也就使得在该工序处的难度提升,耗时提升。45.固定盘310与基架200可以是一体结构,固定盘310作为放料盘组件320的安装基础。由于一般情况下,蔽箔带或者胶带120形成的料盘本身是可以旋转的,因此放料盘在连接件上的固定可以是铰接或者固定连接(也即是放料盘本身是可旋转的或者是固定的)。固定盘310作为安装基础,不限定为圆盘状结构,具体三个放料盘组件320的周设指代三者围绕固定盘310上的某个点周设。三个放料盘组件320不限定分别装置屏蔽箔带110的料盘、胶带120的料盘、替换带的料盘中的哪一个,事实上随着拖包过程的进行屏蔽箔带110还是胶带120先耗尽是不一定的,那么替换带具体是屏蔽箔带110还是胶带120也是灵活处理的。比如一号位置的放料盘组件320安装的是屏蔽箔带110的料盘,二号位置的放料盘组件320安装的是胶带120的料盘,检测到胶带120将先用尽,那么三号位置的放料盘组件320安装的是胶带120作为替换带;当替换带被使用后,三号位置变成胶带120的料盘,一号位置仍为屏蔽箔带110的料盘,二号位置准备安装替换带的料盘。在后续实施例中,对放料盘组件320的结构将进行具体限定。46.在粘贴组件400中,第一承托件410形成基础支撑,第一承托件410上方分别为第一吸盘件420和第二吸盘件430,其中第一承托件410与第二吸盘件430固定连接,而第一吸盘件420通过第一驱动结构450的控制在导向柱组440上滑动,从而能与第一吸盘件420和第二吸盘件430形成可分离的结合。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以及第一吸盘件420的上表面分别用于承托屏蔽箔带110和胶带120,而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和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分别用于吸附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和胶带120的替换带。通过第一负压管422接入负压,从而在第一负压口421处形成负压,从而避免替换带意外跌落,通过第二负压管432接入负压,从而在第二负压口431处形成负压,从而避免替换带意外跌落。第一驱动结构450的驱动可以是液压、气压或者电机等。例如,当替换带为胶带120时,在其接头处添加粘接部(胶带或者胶水),接头设置位置在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此时第二负压口431的负压吸附限制替换带的跌落),当第一驱动结构450收到的工作信号后,驱动第一吸盘件420上移而与第二吸盘件430结合,也就完成了替换带与既有胶带120的粘接过程。第一吸盘件420设置于第一承托件410与第二吸盘件430之间,那么使用单个第一驱动结构450通过驱动的方向不同,第一吸盘件420可以分别与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结合。47.在导向组件500上设置的导向槽结构可以提升屏蔽箔带110和胶带120的输送稳定以及位置稳定,那么在拖包的过程中形成包裹效果更佳,当然导向组件500也可以对应缆芯130设置有引导结构。相应的导向组件500可以是分割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结构,那么以上的子机构能形成更好的稳定效果。48.通过拖包模具组件600上的成型孔实现,将胶带120与屏蔽箔带110拖包于缆芯130的外周,在感应加热装置中,胶带120热熔形成流体状态的胶质,从而将屏蔽箔带110粘接于缆芯130。49.控制器对于第一驱动结构450的工作控制可以是定时式的或者触发式的。定时式的控制,可以根据缆芯130匹配的计米器数据结合胶带120的长度或者屏蔽箔带110的长度来计算并进行通知;或者采用传感触发的方式进行探测并进行通知。50.综上,第一承托件410与第二吸盘件430固定连接,而第一吸盘件420通过第一驱动结构450的控制在导向柱组440上滑动,从而能与第一吸盘件420和第二吸盘件430形成可分离的结合;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以及第一吸盘件420的上表面分别用于承托屏蔽箔带110和胶带120,而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和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分别用于吸附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和胶带120的替换带;使用单个第一驱动结构450通过驱动的方向不同,第一吸盘件420可以分别与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结合而完成自动的粘接动作。51.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件410还匹配有第二驱动结构460,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驱动所述第一承托件410在所述基架200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0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的驱动形成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连接到所述控制器。52.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450用于实现粘接过程,可以是屏蔽箔带110或者胶带120。以屏蔽箔带110为例,由于线缆生产过程中,线缆处于不间断的输送状态,那么在第一驱动结构450的工作过程,第一吸盘件420进行夹持粘接的过程中,屏蔽箔带110可能受力过大产生形变甚至断开。而为了实现粘接过程,夹持的持续时间以及保压时间提升,利于粘接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粘贴组件400的基础第一承托件410设置为可以运动的,那么在第一吸盘件420完成夹持动作的过程中,整个粘贴组件400还能沿着基架200的长度方向运动(屏蔽箔带110受到的纵向拉扯力大幅度降低),当完成粘接动作后,粘贴组件400重新被第二驱动结构460驱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备下次粘接动作的进行。第二驱动结构460的工作一方面要匹配第一驱动结构450的工作,而第二驱动结构460的驱动速度需要协调于缆芯130的输送速度。53.参照图1至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盘组件320在所述固定盘310上均匀周设,所述连接件呈臂状,所述连接件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盘310,所述连接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料盘。54.由于三个放料盘组件320不限制安装何种耗材,且不限定哪个用于替换耗材存放。比如当上方的两个放料盘组件320正在进行放料操作,需要使用到下方的一个放料盘组件320作为替换耗材存放位置,此时通过以上摆臂以及铰接的特性使得三个放料盘组件320的相对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进料角度,而避免放料盘组件320之间材料带的相互干扰。放料盘之间具有优选位置设置,从而实现最佳进料,以上的摆臂的结构使得三个固定盘310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多样性大幅度提升,那么也就能尽可能接近最佳放料位置。5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310在竖直方向内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基架200,且所述固定盘310的旋转平面与所述基架200长度方向重合。56.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上一个实施例中,放料盘组件320的空间位置可以调整,固定盘310本身也能旋转,此时整个存储组件300的使用自由度更大。例如,固定盘310铰接于基架200,同时在固定盘310与基架200之间设置一个弹性件,那么固定盘310可以旋转的同时,还能在任意角度上固定;在固定盘310上可以设置操作杆,以降低驱动固定盘310所需要的力。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压管422和所述第二负压管432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各自导通的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58.若第一负压管422和第二负压管432提供的负压持续导通到第一负压口421和第二负压口431,那么多余时间段内提供负压则造成能量的浪费以及干扰屏蔽箔带110与胶带120的正常输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控制负压在需要的时间提供,此时在吸附替换带的同时,不会产生其他不利的因素。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的控制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在后续实施例中将继续介绍。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接触开关,所述第一吸盘件420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接触开关,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开关控制所述第一阀件的工作,所述第二接触开关控制所述第二阀件的工作。60.在本实施中,以第一接触开关为例,当且设置在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时,此处替换带为屏蔽箔带110,正常输送的屏蔽箔带110在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拖行,而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通过手动放置于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的第一负压口421位置处,并通过第一接触开关开启第一阀件,进而将负压引入到第一负压口421,从而限制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发生异常位移。当第一驱动结构450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使第一吸盘件420与第一承托件410结合,此时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与屏蔽箔带110粘接,并且第一接触开关被触发,此时第一阀件被关闭,进而第一负压口421的负压消失,屏蔽箔带110的运转不再受到干扰。相应的,当第一接触开关设置在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时,操作控制的方式是相似的。6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受控于所述控制器。62.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吸盘件420的运动直接控制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的关闭,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协调整体个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的工作。比如当第一驱动结构450完成工作后,控制器相应控制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的工作,以关闭负压。63.参照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盘可旋转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放料盘的上设置有磁性件321,所述放料盘上对应三个所述磁性件321分别设置有三个安装结构(图未示),所述粘贴组件400还包括霍尔传感器(图未示),所述霍尔传感器可拆的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中,所述霍尔传感器获取的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6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箔带110的料盘、胶带120的料盘或者替换带的料盘均需要与放料盘形成固定连接,那么在缆芯130的加工过程中,放料盘才会一同旋转,相应的磁性件321才能起到功用。磁性件321的形状不限制为点状的,可以是沿着放料盘的径向延伸,那么获取信号的难度下降。在使用的过程中,霍尔传感器的固定位置需要选择即将用尽的料盘对应的放料盘上。例如,某个放料盘固定安装有屏蔽箔带110的料盘,料盘上的屏蔽箔带110即将用尽,此时换上对应的替换带的料盘,将替换带的接头处添加粘接部,并吸附固定于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那么也就完成了替换带;此时将霍尔传感器固定到即将耗尽屏蔽箔带110的放料盘对应的安装结构处,当屏蔽箔带110耗尽后,放料盘不再旋转,控制器获得了上述信号后,控制粘贴组件400完成粘接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霍尔传感器与磁性件321的匹配实现对存料是否用尽进行监控,而霍尔传感器的可拆设置能降低控制器的逻辑控制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了控制的难度。放料盘必须要进行旋转,以屏蔽箔带110为例,在放料盘的两个盘面可以夹持固定屏蔽箔带110的卷盘,那么在屏蔽箔带110的卷盘旋转的过程中,放料盘也会旋转。安装结构连接于连接件,而霍尔传感器设置于安装结构,此时不管放料盘组件320处于何种状态,霍尔传感器均能与磁性件321形成配合。6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500包括多个子导向组件500,所述子导向组件500在所述基架2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66.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子导向组件500间隔40厘米串联设置,使得屏蔽箔带110与胶带120的输送过程得以稳定,从而在经过拖包模具组件600时形成规则的包裹造型。当然在子导向组件500的厚度方向上,需要对应屏蔽箔带110与胶带120的导向通槽。6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包括:68.s1、控制器接收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69.s2、若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则控制第一驱动结构450驱动第一吸盘件420分别与第一承托件410以及第二吸盘件430结合。70.首先本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的控制动作只有第一驱动结构450的动作以及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的动作,由于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的存在,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的工作可以同步于第一驱动结构450;然后第一吸盘件420是与第一承托件410还是第二吸盘件430结合不做逻辑判断,实际上也很难进行逻辑判断(除非进行人工每次调整),本控制方法直接第一承托件410以及第二吸盘件430均进行结合,那么逻辑的简单程度进一步得以降低。71.以上的控制方法需要与人工操作结合;人工确认将耗尽的放料盘;人工操作将霍尔传感器固定于将耗尽的放料盘对应的安装结构;人工安装替换带的料盘安装到三个中放料盘未进行放料的一个;人工根据将耗尽的放料盘确认打开第一接触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中对应的一个;人工在替换带的结构上附胶后,将接头放置于对应的第一负压口421和第二负压口431中的一个;此时控制方法开始起到作用,控制器接收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若第一预设时间内(如3秒)未接收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此信号来自磁性件321的反馈),则控制第一驱动结构450驱动第一吸盘件420分别与第一承托件410以及第二吸盘件430结合(以上顺序不分先后)。7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件410还匹配有第二驱动结构460,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驱动所述第一承托件410在所述基架200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50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的驱动形成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结构460连接到所述控制器。73.s2的步骤包括:74.若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则控制第一驱动结构450驱动第一吸盘件420与第一承托件410以及第二吸盘件430结合,并同时控制第二驱动结构460驱动第一承托件410沿基架200的长度方向运动;75.s2的步骤之后包括:76.s3、控制第二驱动结构460驱动第一承托件410回到原位。77.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一个第二驱动结构460以完成在粘接过程中,粘贴组件400随缆芯130一同运动,以降低在粘接过程中,对屏蔽箔带110和胶带120的作用力。那么控制器协调第一驱动结构450与第二驱动结构460的工作。7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及控制方法,第一承托件410与第二吸盘件430固定连接,而第一吸盘件420通过第一驱动结构450的控制在导向柱组440上滑动,从而能与第一吸盘件420和第二吸盘件430形成可分离的结合;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以及第一吸盘件420的上表面分别用于承托屏蔽箔带110和胶带120,而第一吸盘件420的下表面和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分别用于吸附屏蔽箔带110的替换带和胶带120的替换带;使用单个第一驱动结构450通过驱动的方向不同,第一吸盘件420可以分别与第一承托件410的上表面或者第二吸盘件430的下表面结合而完成自动的粘接动作。7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线缆金属屏蔽箔拖包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5 18:05:28
955
关键词: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