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浅谈育雏和育成鸡管理在自然条件下选择**的季节育雏,不仅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对今后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2~3月出壳的鸡又称早春鸡,具有较高的育种与经济价值。因为春季育雏气温好控制,自然光照与日俱增,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雏鸡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疾病少,成活率高。早春鸡中雏阶段正赶上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运动,因而体质强健。到8—9月,绝大多数鸡就能产蛋,即使到了冬天也大都能继续产蛋,直到第二年秋天才换羽,产蛋时间长达1年。同时,所产的蛋也较重,种蛋合格率高,孵出的雏鸡品质也好。而秋季育雏鸡气候条件虽好,但在雏鸡育成后期光照时间长,性成熟提前,成年时体重和蛋重较轻,产蛋持续时间短。因此春季育雏较好。l. 接雏 良好的开端对形成一个均匀度良好、高质量的鸡群非常重要。这一点尤其对公鸡更为重要注意雏鸡的运输时间,以及在哪些状况下应激会加剧。在雏鸡运输之前,对雏鸡的一些处理如剪冠、断趾等操作也会增加鸡只运输途中的应激。保持1日龄雏鸡到达后的正常体温,这与给雏鸡提供饲料和饮水同样重要。雏鸡到达前2~3d预热整个鸡舍。预热的特殊意义是使地板温度升高。1日龄雏鸡的热量散失大多通过地板,即使空气温度足够高,凉的地板也会使雏鸡感到寒冷。雏鸡到达时,地板温度(混凝土地板)必须至少达到27℃。定时检查雏鸡体温(用体温计插入泄殖腔),大约为40℃。为防止雏鸡过热,可以通过加大育雏伞与垫料之间的距离,为雏鸡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温度范围。小鸡到达之前应将饮水器中备好水。注意**饲养密度维持在每平米30~35只。**在7d之内,使雏鸡扩散到整个鸡舍。尤其是公鸡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育雏开始,因为公鸡受到的应激比母鸡大。在开始阶段,可给予每**每公斤体重1m3的通风量。2. 公母分饲 育雏阶段**采用公母分饲,以便对公母鸡进行准确地饲喂,使身体正常发育。如果公母鸡混饲,它们至少应该在6—8周以前分饲。对于公鸡的育雏尤其要注意,因为公鸡对育雏期间的管理和鸡舍环境十分敏感。经常地运动对公鸡获得理想的骨骼体型和肌肉发育有好处。同时要保持垫料干燥,以保持公鸡脚垫的质量。3. 断喙 断喙会造成较大的应激,所以只有非常需要时才进行断喙。断喙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因此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人员对所有鸡群进行精确、均匀的操作。断喙应于公母鸡4~7日龄时进行。如果可能,公鸡可以比母鸡略晚几天断喙,并且比母鸡断的少(母鸡断喙长度为距鼻孔3mm,则公鸡断喙长度为距鼻孔5mm。)4. 体重和均匀度 4.1 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在育成期控制体重和均匀度是非常必要的。控制好体重和均匀度的前提是必须定期称重。4.1.1 体重为了掌握雏鸡体重发育情况,必须坚持每周称重。用称得的体重计算出全群的平均体重,称重鸡只要达到足够数量(**2:1)。一般的方法是在鸡舍内2—3个位置,用围栏圈住部分鸡只,然后对所有围住的鸡进行称重。计算出全部鸡只的体重。当不是每日限饲时(如采用5—2限饲方案),可在无饲日称重。每日限饲时,在喂料之前称重。4.1.2 均匀度不仅鸡群的平均体重非常重要,而且体重的分布也同样重要。体重分布或变异受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为了使均匀度测定的相对准确,必须为更多的鸡称重,并且逐只称重。要获得更准确的数据,至少称200只左右的样本,**是300只。把鸡用围栏围起来,围住的鸡全部称重。在生产现场,普遍使用的是10%均匀度称重之后,计算出体重在平均体重±10%体重范围的鸡只数量,这个数量与所有被称重鸡数的百分比就是10%均匀度。4.2 体重管理育雏期的主要目标是在完成一个平滑的生长曲线下使体重和均匀度达到标准。在育雏期,体重的增长曲线远比育成末期的体重重要。如6周龄体重标志着对鸡只骨骼结构开张的程度。**周雏鸡自由采食,根据鸡群状况、运输条件、接雏时间等决定开始限饲的时间,但不应该太迟,以免雏鸡早期饲喂过度。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当每日采食量达到32~359时开始限饲。12周后理想的体重增长曲线应与标准曲线重合或平行于标准曲线。因为在此期间,性激素系统开始发育,此过程依靠于体重的增长。为了控制体重的增长,需要每周对鸡进行称重。对体重增长曲线的分析有助于调整饲喂量。一般来说,饲喂量调整后,体重不会马上发生变化,而在2周后产生效果。应避免过快和幅度过大的饲喂量调整,使生长曲线尽可能地平滑。因为公鸡比较容易**地增加体重,所以应对公鸡的体重控制给予额外的关注。为了使公鸡在产蛋期有良好的表现,在育成期按照海波罗公司推荐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标准进行饲养管理十分重要。4.3 均匀度管理在产蛋开始时有一个均匀度高的鸡群,对今后的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尽量保持鸡群的均匀度。均匀度通过体重得到反映,但事实上,均匀度是反映鸡群中鸡只个体发育的情况,而不是表示相同体重鸡的数量。均匀度也与鸡争抢饲料有关。由于饲料量的限制,低营养水平饲料会加剧鸡只对饲料的争抢,从而导致均匀度**。因此,应限制饲料的能量,适当**鸡群的饲料量。重要的是保持鸡群较高的均匀度,并尽可能随时进行校正,防止鸡群发育中变异现象的发生。造成均匀度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雏鸡到场时温度较低;运输途中脱水;不正确的断喙;育成料能量水平过高;采食空间不足,送料速度慢或饲料分层现象;饮水空间不足,供水速度慢或供水不足;疫病、饲养密度高、应激为改善鸡群均匀度,要尽早根据体重进行分群。**在4周,最迟不超过5周做全群称重分群。目标是均匀度达到80%。在10周以前再做一次分群。10周以后不再调整大小鸡群,保持每个栏的鸡群体重与建议的生长陆线平行增长。转群时,根据性器官发育情况分群,以避免对发育不良的鸡只过度刺激。如果采食空间不足,则可采用隔日限饲的饲养方法。送料时间不能超过4~5min,如果送料时间超过4~5min,则需要在料线上安装附料箱。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开春浅谈育雏和育成鸡管理
作者:admin
2023-07-06 08:01:38
0
- 下一篇: 鲁甸生猪产值(鲁甸生猪产值多少)
- 上一篇: 生猪定点销售(生猪定点销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