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冶金;铸造;磨削;抛光设备的制造及处理,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球淬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背景技术:2.马氏体合金磨球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淬火工艺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组织。磨球淬火是将磨球加热到某一个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液中进行快速冷却,最终得到马氏体磨球。现有的淬火设备有些会设置有搅拌装置,对淬火箱中的淬火液进行搅拌,使其温度均匀,便于对磨球进行冷却淬火,但如果把搅拌装置安装在淬火箱的下方,搅拌轴和淬火箱连接处需要进行充分密封,当密封不到位时容易出现漏液现象,如果把搅拌装置安装在淬火箱的上方,则淬火箱不易上料和下料;另外,淬火箱中淬火液在淬火过程中会出现少部分蒸发现象,且磨球在淬火后向外移出时,会带走部分淬火液,导致淬火箱内的淬火液变少,现有的淬火箱不易对淬火液的水位进行监测。技术实现要素: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5.(二)技术方案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所述淬火箱上设有升降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水位筒、浮块和盖板,所述水位筒和淬火箱之间设有连通管,浮块设置在水位筒内,盖板设置在水位筒的顶部,且盖板的下方设有开关,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升降板和导向杆,所述淬火箱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升降板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液压缸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且液压缸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板并和升降板的下表面连接,导向杆的顶端和升降板固定连接,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和支撑板滑动配合。7.优选的,所述淬火箱内设有料箱,料箱的顶部两端均设有叉取块,叉取块上设有叉槽,便于通过叉车叉取料箱以及料箱内的磨球。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水位筒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的两侧设有刻度线,便于通过人工对水位进行观察。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淬火箱的对称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进液管设置在淬火箱靠近顶部处,出液管设置在淬火箱靠近底部处,便于进液和出液,也便于淬火液在淬火箱和外界制冷设备之间进行循环交互。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便于控制流量。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延长块,所述开关设置在延长块的下表面,且开关外设有防水膜,防水膜的边缘和延长块固定连接,所述延长块和盖板上均设有排气孔,防止淬火液不慎进入到开关内,且排气孔可以防止水位筒内压强过高或者过低。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料箱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通槽,便于淬火液进行流通。13.(三)有益效果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5.1、本实用新型中在淬火箱的一侧设置有监测装置,便于通过观察窗对水位进行监测,且盖板上设有排气孔,当水位上升和下降时,防止水位筒内压强过高或者过低;16.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升降装置,带动料箱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料箱内的磨球上下移动,带动淬火箱内的淬火液进行晃动,提高冷却效率,且便于料箱上料和下料;17.3、本实用新型中在水位筒内设置有浮块,在盖板延长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关,当浮块向上移动到开关处时,此时进水量和出水量相同,保持水位恒定,当浮块向下移动离开开关时,此时进水量增加,出水量减少,使淬火液流入到淬火箱内,对磨球进行淬火。附图说明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箱的结构示意图;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水位筒的结构示意图。23.图中:1、淬火箱;2、水位筒;3、浮块;4、盖板;5、连通管;6、开关;7、液压缸;8、升降板;9、导向杆;10、支撑板;11、料箱;12、叉取块;13、叉槽;14、观察窗;15、刻度线;16、进液管;17、出液管;18、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延长块;21、防水膜;22、排气孔;23、通槽。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5.实施例1:26.请参阅图1-5,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包括淬火箱1,淬火箱1上设有升降装置和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水位筒2、浮块3和盖板4,水位筒2和淬火箱1之间设有连通管5,浮块3设置在水位筒2内,盖板4设置在水位筒2的顶部,且盖板4的下方设有开关6,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7、升降板8和导向杆9,淬火箱1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10,升降板8设置在支撑板10的上方,液压缸7设置在支撑板10的下方,且液压缸7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板10并和升降板8的下表面连接,导向杆9的顶端和升降板8固定连接,底端贯穿支撑板10并和支撑板10滑动配合。27.请参阅图1-5,淬火箱1内设有料箱11,料箱11的顶部两端均设有叉取块12,叉取块12上设有叉槽13。料箱11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通槽23。在使用时,在料箱内放置磨球,并通过叉车插入到叉槽内,将该料箱叉入到加热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加热完毕后,通过叉车将该料箱叉入,并移动到淬火箱处,将料箱放在淬火箱中,并将叉取块放在升降板的上表面。28.请参阅图1-5,水位筒2上设有观察窗14,观察窗14的两侧设有刻度线15。盖板4的下表面设有延长块20,开关6设置在延长块20的下表面,且开关6外设有防水膜21,防水膜21的边缘和延长块20固定连接,延长块20和盖板4上均设有排气孔22。在使用时,延长块20插入到水位筒2中,盖板4和水位筒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当水位上升时,此时带动浮块3向上移动,直到浮块3和延长块20下表面的开关6贴合,此时开关6将信号传输到外界的控制系统中,水位停止上升,浮块3在上升过程中,水位筒2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孔22排出,防止水位筒2内的气压升高。29.请参阅图1-5,淬火箱1的对称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且进液管16设置在淬火箱1靠近顶部处,出液管17设置在淬火箱1靠近底部处。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19。在正常淬火过程中,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均和外界制冷设备进行连通,冷淬火液通过进液管16进入到淬火箱1中,对淬火箱1中的磨球进行降温冷却再通过出液管17从淬火箱1中排出,重新进入到外界制冷设备中进行制冷,形成循环,且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19此时控制进液量和出液量保持一致,使淬火箱1内的水位尽量保持恒定;当水位下降后,此时第一电磁阀18控制进液管16的进液量增加,第二电磁阀19控制出液管17的出液量减少,从而使此时的淬火箱1处于进液状态,当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此时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19再恢复到正常状态。30.实施例2:31.综上,在使用时,在料箱11内放置磨球,并通过叉车插入到叉槽13内,将该料箱11叉入到加热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加热完毕后,通过叉车将该料箱11叉入,并移动到淬火箱1处,将料箱11放在淬火箱1中,并将叉取块12放在升降板8的上表面,此时进液管16和出液管17均和外界制冷设备进行连通,冷淬火液通过进液管16进入到淬火箱1中,对淬火箱1中的磨球进行降温冷却再通过出液管17从淬火箱1中排出,重新进入到外界制冷设备中进行制冷,形成循环,且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19此时控制进液量和出液量保持一致,使淬火箱1内的水位尽量保持恒定,启动液压缸7,使其带动升降板8沿导向杆9的方向上下移动,在移动时,液体通过通槽23处进行流动,从而实现淬冷液的流动和并提高磨球的淬冷效果。32.实施例3:33.综上,在使用时,延长块20插入到水位筒2中,盖板4和水位筒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当叉车将料箱11从淬火箱1中叉出时,此时料箱11以及磨球会带有部分淬冷液,此时水位下降后,浮块3离开延长块20下表面的开关6,开关6信号传递到外界控制系统中,此时第一电磁阀18控制进液管16的进液量增加,第二电磁阀19控制出液管17的出液量减少,从而使此时的淬火箱1处于进液状态,当浮块3和延长块20下表面的开关6贴合时,此时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19恢复到正常状态,保持进液量和出液量相同,维持水位尽量恒定,此时再将下一个料箱11和磨球放入到淬火箱1中,此时水位会上升一段距离,但不会没过浮块3,因此水位和开关6之间仍存在一段距离,为了防止开关6不慎进水,将防水膜21附在开关6外,且防水膜21和延长块20固定连接。34.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它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中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选考虑是焊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马氏体合金磨球生产中淬火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6 12:05:18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