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6 21:34:25     300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背景技术:2.市场上现有广泛使用的旁路开关大多只能由作业人员在现场获取各种工作参数,对旁路作业的操控具有时空上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对长期建立的旁路系统的各项参数保持一个有效的监测。为提高电力系统旁路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对旁路系统的长期监测,需在旁路开关中设置相应的传感监测设备,但是在旁路开关内设置相应的传感监测设备时,由于旁路开关中高温的影响,便要考虑传感监测设备的数据线设置方式,避免通入旁路开关内部的数据线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3.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92132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旁路开关用集成式柔性出线套管,包括导电棒、环绕导电棒设置的屏蔽环,以及环绕屏蔽环设置的罗氏线圈,所述导电棒与罗氏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橡胶套,绝缘橡胶套将屏蔽环注塑在内,绝缘橡胶套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罗氏线圈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可见该专利所述出线套管用于小型旁路开关的过流过压保护,其集成化程度高,能够同时对通过套管进入旁路开关内部的电流、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测,有效避免通入旁路开关内部的电缆由于过载或者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保持旁路开关的正常运行。但是该专利中温度传感器与导电棒的距离较远,无法实现精确的温度监测。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既能保证温度传感器与旁路接头接触件距离近,还可保证温度监测的精确性,运行参数监测系统可对旁路开关运行参数进行长期、稳定、精确的监测。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6.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包括旁路开关外壳、设于旁路开关舱门上的数据收发模块以及插设于旁路开关外壳上的线缆头接线柱,线缆头接线柱包括旁路接头接触件以及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设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与数据收发模块无线通信连接。7.作为优选方案,数据收发模块包括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数据转发器,无线温度传感器与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无线通信连接。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内壁上,数据转发器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外壁上。9.作为优选方案,线缆头接线柱还包括套设于旁路接头接触件外的绝缘层,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嵌设于绝缘层内。10.作为优选方案,线缆头接线柱还包括贴合设于绝缘层表面的一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互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转发器连接。11.作为优选方案,旁路开关舱门上设有供数据线通过的过线器。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线器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底部。13.作为优选方案,旁路开关外壳上插设有多个所述线缆头接线柱。14.作为优选方案,旁路开关舱门上设有泄压孔。15.还提供一种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还包括云端服务器、数据管理终端,云端服务器与数据转发器无线通信连接,云端服务器与数据管理终端无线通信连接。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7.本实用新型将旁路开关中带线的温度传感器更换成无线温度传感器,并将无线温度传感器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设置,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没有数据线,因此其不会被高温破坏,避免了安全隐患,并且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设置,其监测温度的精度更高。18.由于直接通过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设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传输数据,其传输距离受限,尤其是在其嵌入式设置于绝缘层内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旁路开关舱门上设置数据收发模块,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包括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数据转发器,无线温度传感器与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内壁上,数据转发器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外壁上。即可通过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统一接收所有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传输的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发器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而传输至数据管理终端。附图说明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的剖视图。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后舱门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2.图3是一种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3.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线缆头接线柱,11-旁路接头接触件,12-绝缘层,13-无线温度传感器,14-电流电压互感器,21-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2-数据转发器,3-过线器,4-泄压孔,5-旁路开关外壳。具体实施方式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25.实施例一:26.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包括旁路开关外壳5、设于旁路开关舱门上的数据收发模块以及插设于旁路开关外壳上的多个线缆头接线柱,本实施例中为6个。线缆头接线柱1,线缆头接线柱1包括旁路接头接触件11以及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11设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13,无线温度传感器13与数据收发模块无线通信连接。27.本实用新型将旁路开关中带线的温度传感器更换成无线温度传感器13,并将无线温度传感器13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11设置,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13没有数据线,因此其不会被高温破坏,避免了安全隐患,并且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13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11设置,其监测温度的精度更高。28.具体地:29.参照图2、图3所示,数据收发模块包括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4g数据转发器22,无线温度传感器13与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设于旁路开关后舱门内壁上,数据转发器设于旁路开关前舱门外壁上。30.线缆头接线柱1还包括套设于旁路接头接触件11外的绝缘层12,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13嵌设于绝缘层12内。31.线缆头接线柱1还包括贴合设于绝缘层12表面的一对电流电压互感器14,电流电压互感器14通过数据线与数据转发器22连接。3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直接通过贴合旁路接头接触件11设置的无线温度传感器13无线传输数据,其传输距离受限,尤其是在其嵌入式设置于绝缘层12内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旁路开关舱门上设置数据收发模块,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包括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数据转发器22,无线温度传感器13与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设于旁路开关后舱门内壁上,数据转发器22设于旁路开关前舱门外壁上。即可通过无线温度参数接收器21统一接收所有无线温度传感器13无线传输的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发器22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而传输至数据管理终端,保证了数据传输,也尽量减少了旁路开关内部的线路设置。33.进一步地,旁路开关舱门上设有供数据线通过的过线器3,所述过线器3设于旁路开关舱门底部,旁路开关舱门上设有泄压孔4。过线器3用于通过连接旁路开关内部与旁路开关外部的线路。由于旁路开关箱体是气密耐压的,里面充高压六氟化硫气体以提升绝缘性能,所以需要密封的过线器3,并且设于底部可以更好的保护线路,必要时也需要相应的泄压孔4进行泄压。34.实施例二:35.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旁路开关运行参数监测系统,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可精确监测运行参数的旁路开关,还包括云端服务器、数据管理终端,云端服务器与数据转发器无线通信连接,云端服务器与数据管理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数据管理终端为用户手机。36.通过智能旁路开关自身的4g数据转发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云端服务器实时接收来自旁路开关的各项数据,然后用户手机通过特定app由互联网连上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所保留的各项旁路开关数据就可以在app上直观的展现。各项数据有特定的传感器接收产生,并且统一由4g数据转发模块收集信息发送出去。本实用新型所述监测系统实现了旁路开关运行参数长期、稳定、精确的监测,将作业中旁路开关电流、电压,以及自身工作产生的温度等数据传输到作业人员手机app上,在必要时向相关作业人员发送报警短信或者其他警示,使作业人员可以在任意时刻和位置对该设备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全方位的监控,提升了旁路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