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扭力梁悬架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背景技术: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主机厂在推出车型时越来越注重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电动化、个性化、智能化在引领着潮流;符合大众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出,围绕实用性,构造比较简单、空间布局合理、耐久性能优异、舒适性高、成本相对经济的扭力梁式悬架受到青睐。3.扭力梁结构是汽车底盘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起到传递力的作用,以平衡车轮的上下跳动、减少汽车的晃动,保证汽车的稳定行驶。4.扭力梁结构选用的横梁为了提高轻量化程度,横梁从过去的封闭式结构,到目前逐渐应用液压成型、热成型等工艺制造,但重量占仍比较大。5.扭力梁结构由于左右连接臂的强度及结构需求,连接臂的形式有多种,形状过于多样化。6.现有的扭力梁式悬架结构,其在左右连接臂与横梁两端搭接焊接处,受力较大,属于应力集中区域,容易发生疲劳开裂等现象,制约了扭力梁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产品存在重量大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右集成臂中的纵臂和弹簧支架与扭力横梁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9.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纵臂为弧形管。10.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纵臂的外圆面上设有线束支架。11.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弹簧支架的一端与纵臂外圆面贴合,弹簧支架的另一端与扭力横梁表面贴合。12.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扭力横梁的端部上与纵臂贴合,扭力横梁两端部内均设有加强板。13.有益效果:扭力横梁的刚度设置及铰接处的调校,在一定的范围内载荷/刚度的比值相应变化,以解决现悬架承载能力不足且因载荷不同导致乘坐舒适性等性能差异大的问题;扭力横梁采用槽钢状结构有利于轻量化,并解决了现有市场上闭口式扭力梁横存在设计结构复杂、成型困难、占比重大等问题;纵臂、弹簧支架、扭力横梁三者为整体式结构,可以减小扭力横梁与纵臂的连接处存在易损坏的可能性,保证汽车扭力梁结构的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量化、紧凑的设计,适用于多型号车辆,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5.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图。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纵臂结构图。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扭力横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包括左集成臂1、右集成臂2和扭力横梁3;所述左集成臂1的结构:包括纵臂101、铰接件102、法兰盘103、减震器支架104和弹簧支架105,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右集成臂中的纵臂和弹簧支架与扭力横梁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19.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所述纵臂101为弧形管,异形变截面管状的纵臂,采用刚性连接扭力横梁,承载跳动的负荷能合理有效分散传递至车身;其结构有利于轻量化,且不影响强度要求;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纵臂101的外圆面上设有线束支架106,这样便于固定线束;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铰接件102由外筒和衬套组成,外筒与扭力横梁焊接,衬套压装至衬套外筒内;特定倾向及单向移动结构,保证了铰接处的可靠性;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弹簧支架105的一端与纵臂外圆面贴合,弹簧支架的另一端与扭力横梁表面贴合,这样能增大焊接面积,从而提高连接处的强度;23.如图4所示,所述扭力横梁3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301,扭力横梁的端部上与纵臂贴合;槽型扭力横梁有利于轻量化,且不影响强度要求;贴合能增大焊接面积,从而提高连接处的强度;24.如图4所示,所述扭力横梁3两端部内均设有加强板302,用于分散集中在纵臂中间位置、横梁两端位置的应力。25.装配说明:扭力横梁上的铰接件以及固定于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上的减震器和压簧与车身连接,法兰盘与轮毂上的轴承固定连接;轮胎的跳动,通过轮辋、轮毂轴承传递至扭力梁悬架本身,扭力梁悬架通过铰接、主簧、副簧传递至车身,跳动多级、多通道被削弱。技术特征:1.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右集成臂中的纵臂和弹簧支架与扭力横梁的另一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为弧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的外圆面上设有线束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支架的一端与纵臂外圆面贴合,弹簧支架的另一端与扭力横梁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横梁的端部上与纵臂贴合,扭力横梁两端部内均设有加强板。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包括左集成臂、右集成臂和扭力横梁;所述左集成臂的结构:包括纵臂、铰接件、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纵臂采用从柔性端向刚性端逐渐截面变小的变截面结构,铰接件固定于纵臂的柔性端上,法兰盘、减震器支架和弹簧支架固定于纵臂的刚性端上,扭力横梁的一端部与纵臂和弹簧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右集成臂的结构与左集成臂相同;所述扭力横梁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贯通槽;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量化、紧凑的设计,适用于多型号车辆,便于推广应用。用。用。技术研发人员:贺泽东 杨进斌 韩瑞远 徐涛 雷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实车身部件(湖北)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4.25技术公布日:2023/7/5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新能源车用扭力梁式悬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7 06:05:54
541
关键词: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卫星天线骨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 上一篇: 一种滑移式橡胶护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