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装置。背景技术:2.三坐标测量仪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模具装备、齿轮测量、叶片测量机械制造、工装夹具、汽模配件、电子电器等精密测量,但是目前,三座标测量仪测量工件,首先该测量仪需放置在一个恒温和恒湿的环境中,然后由人工将工件放置在三座标测量仪测量区域即工作台上,最后人工依次完成校核和测量。3.在此过程中,需要人不断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平台上,造成了人力的浪费,同时人工容易出错,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装置。技术实现要素: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装置。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装置,包括钢制平台;7.恒温箱,设于所述钢制平台上方;8.前置平台,设于所述恒温箱内部;所述前置平台包括左工位平台和右工位平台,所述左工位平台与右工位平台中间设有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平台下部与轨道配合,所述轨道与三坐标测量仪相连,所述三坐标测量仪位于前端工位台的后侧;9.存储组件,设于所述前置平台一侧,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工件;10.上料组件,设于所述存储组件内部,所述上料组件用于为工件 自动上料。11.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组件包括:12.壳体,设于所述恒温箱内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右工位平台远离所述左工位平台一侧,所述壳体靠近右工位平台一侧的侧壁上开设开口;13.至少两个箱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箱体上方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和开口之间连接有滑轨;14.支撑板,设于所述箱体内部。15.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16.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部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位置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17.第二气缸,设于所述箱体底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1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安装传输带,至少两个所述箱体放置于所述传输带上。19.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与所述箱体下表面形状相同。2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连接有制动件。21.有益效果:通过在钢制平台上设置恒温箱,保证检测过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通过在恒温箱内部放置存储组件,用于将待测工件提前存储在其中,并且通过上料组件对存储组件中的待测工件自动上料到工作台上,实现自动上料,减少人力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24.附图标记列表:钢制平台1、恒温箱2、左工位平台3、右工位平台4、移载机构5、三坐标测量仪6、壳体7、开口8、箱体9、通孔10、滑轨11、支撑板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传输带15、滚轮16、制动件17。实施方式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26.实施例1,根据图1-图2作进一步解释说明。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6装置,包括钢制平台1;28.恒温箱2,设于所述钢制平台1上方;29.前置平台,设于所述恒温箱2内部;所述前置平台包括左工位平台3和右工位平台4,所述左工位平台3与右工位平台4中间设有移载机构5,所述移载机构5平台下部与轨道配合,所述轨道与三坐标测量仪6相连,所述三坐标测量仪6位于前置平台的后侧;30.存储组件,设于所述前置平台一侧,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工件;31.上料组件,设于所述存储组件内部,所述上料组件用于为工件 自动上料。32.所述存储组件包括:33.壳体7,设于所述恒温箱2内部,所述壳体7位于所述右工位平台4远离所述左工位平台3一侧,所述壳体7靠近右工位平台4一侧的侧壁上开设开口8;34.至少两个箱体9,设于所述壳体7内部,所述箱体9上方侧壁上开设通孔10,所述通孔10和开口8之间连接有滑轨11;35.支撑板12,设于所述箱体9内部。36.所述上料组件包括:37.第一气缸13,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7内部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13位置与所述通孔10位置相对应;38.第二气缸14,设于所述箱体9底部和所述支撑板12之间。39.所述壳体7内部安装传输带15,至少两个所述箱体9放置于所述传输带15上。40.所述传输带15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与所述箱体9下表面形状相同。41.所述壳体7底部安装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上连接有制动件17。42.当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6装置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待测工件放置在箱体9内部的支撑板12上表面,并且将两个箱体9内部均放满待测工件,随后操作人员将两个装满待测工件的箱体9放置在传输带15上,由于传输带15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形状和箱体9下表面相同,因此可防止在传输带15运动过程中,避免箱体9在传输带15上发生位移,保证箱体9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当箱体9放置完成后,设于箱体9底部和支撑板12之间的第二气缸14伸长,进而带动支撑板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待测工件向上运动,当第二气缸14伸长的长度后待测工件的厚度相同时,第二气缸14停止运动,此时待测工件处于开设于箱体9上方的通孔10中,随后固定连接壳体7内部侧壁上且位置与通孔10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气缸13伸长,第一气缸13端部伸入通孔10内部将待测工件推送至固定连接在通孔10和开设于壳体7侧壁上的开口8之间的滑轨11上,随后待测工件从滑轨11上滑落从开口8掉落,最后从开口8掉到右工位平台4上,随后经移载机构5送至三坐标测量仪6处用于测量,后端测量结束后经移载机构5将测量完毕的工件运出至左工位平台3,右工位平台4待测工件经移载机构5运送至后端测量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随后第二气缸14再次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得新的待测工件继续位于通孔10内部,等待第一气缸13再次工作;43.当其中一个箱体9内部的待测工件全部测量完毕后,传输带15转动将第二个箱体9传输带15工作位置,随后操作人员将空的箱体9取出,并将其内部再次装满待测工件,在此过程中,通过两个箱体9的相互配合,使得工作可持续不间断,保证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一气缸13和第二气缸14的相互配合,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待测工件的自动上料;44.另外由于三座标测量仪对环境要求苛刻,因此通过将壳体7整个放置在恒温箱2中,保证检测环境的稳定,减少外部环境对检测造成影响,通过在壳体7底部安装滚轮16,可以当需要移动壳体7时,通过滚轮16可以任意搬运壳体7,减少搬运难度,通过在滚轮16外部安装制动件17,可以使得需要停止壳体7时,转动制动件17,使得滚轮16固定不动,保证工作过程的稳定。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自动上下料三坐标测量仪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7 17:14:44
427
关键词: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