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07 18:11:40     544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电池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背景技术:2.锂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作为当今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猛增,导致很多电池超级工厂应运而生,锂电池是一种相对清洁的新能源,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主要含有n-甲基吡咯烷酮、碳粉、有机脂类和重金属离子等。虽然相对水量较少,但废水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差,不可生物降解,有一定毒性。如果将未经彻底处理的锂电池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将极大地影响水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3.而现有技术中,处理锂电池废液通常设置有处理池,如现有技术中的发明专利cn112687972a-一种锂电池废液中钴处理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有电解池和气浮池用于处理电池废液,但是电解池和气浮池的占用面积大,电解池和气浮池且在处理锂电池废液的过程中,会将产生废气,废气会进入大气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一般电解池和气浮池是通过混凝土搭建,存在无法移动和搬运、使用不灵活和搭建周期长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解决了现有通过处理池处理锂电池废液,存在使用不灵活和会将废气排入大气环境,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6.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其包括呈封闭结构的处理罐,所述处理罐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中央处理系统;7.处理罐内设置有多块密封隔板,所述多块密封隔板沿处理罐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块密封隔板用于将处理罐分割成多个反应区域,多个反应区域由上至下依次为废液收集区域、反应沉淀区域、微生物降解区域和底部过滤排泄区域;8.废液收集区域和处理罐的顶部形成密封区域,处理罐顶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废液料斗装置和废气排气装置;9.废液收集区域通过带有第一电磁阀的管道与所述反应沉淀区域连通;10.反应沉淀区域所在处理罐位置的侧壁上设有絮凝剂添加装置和沉淀物卸料装置;11.反应沉淀区域通过带有第二电磁阀的管道与所述微生物降解区域连通;带有第二电磁阀的管道管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反应沉淀区域侧壁上设置有检修窗口;12.微生物降解区域所在处理罐位置的侧壁上设有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3.微生物降解区域通过带有第三电磁阀的管道与所述底部过滤排泄区域连通,底部过滤排泄区域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过滤装置连通;14.所述曝气装置、废液料斗装置、第一电磁阀、沉淀物卸料装置、第二电磁阀、光合细菌投放装置和第三电磁阀均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15.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为plc控制器。16.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处理罐顶部固定连接的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上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底端穿过处理罐的顶部位于所述废液收集区域内的底部,充气管自由端端部连接有带有多个出气孔的曝气头;17.所述废液料斗装置包括呈上大下小斗状结构的进液斗,所述进液斗的底部穿过处理罐顶部与废液收集区域连通,进液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液通断且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18.废气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处理罐顶部且与废液收集区域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连通有废气过滤模块,所述废气过滤模块包括与废气管连通的废气箱体,所述废气箱体内可拆卸连接有多块活性炭板。19.进一步地,所述废气箱体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活性炭板穿过的缺口,每个所述缺口内均设置有一块活性炭板,每块活性炭板的形状与废气箱体的横截面相匹配;每个缺口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橡胶圈。20.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沉淀区域所在处理罐位置的侧壁上设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第六电磁阀,采样管的末端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电ph计和废水成分检测装置;21.所述絮凝剂添加装置包括与处理罐外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酸液添加箱、碱液添加箱和絮凝剂添加箱,酸液添加箱内填充有酸液,碱液添加箱内填充有碱液,絮凝剂添加箱内填充有重金属捕捉剂;22.每个添加箱内均设置有一个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各个添加箱内的液体泵入反应沉淀区域内。23.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沉淀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沉淀物排泄口,所述沉淀物排泄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模块;沉淀物排泄口的下侧与反应沉淀区域底部的所述密封隔板上端面平齐;24.反应沉淀区域底部的密封隔板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贯穿所述处理罐;25.沉淀物卸料装置包括设置有位于反应沉淀区域底部密封隔板上端面的刮板件,刮板件一端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刮板件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反应沉淀区域底部密封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转动轴与反应沉淀区域底部密封隔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环;26.位于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伞状从动齿轮;所述处理罐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水平设置有一根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伞状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伞状主动齿轮。27.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罐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刮板件包括第一刮板杆,所述第一刮板杆呈中空柱状结构,第一刮板杆的横截面呈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字形结构;28.第一刮板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刮板杆,所述第二刮板杆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的方式与第一刮板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刮板件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二刮板杆的尾端与第一刮板杆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第二刮板杆的自由端上滚动设置有滚珠;29.第一刮板杆和第二刮板杆的下端面均与所述反应沉淀区域底部的所述密封隔板上端面接触;30.所述转动轴与第一刮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位于反应沉淀区域底部密封隔板的边缘处。31.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物排泄口的竖直投影呈圆弧结构,沉淀物排泄口对应的圆弧直径与所述密封隔板的直径相同,沉淀物排泄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刮板杆的一端所在位置相接;32.第一刮板杆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呈圆弧结构的推块,所述推块外侧的弧长大于沉淀物排泄口的弧长,推块外侧的圆弧线对应的圆弧直径与所述密封隔板的直径相同。33.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罐外部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位于所述沉淀物排泄口的下方,过滤箱内设置可拆卸连接有过滤板,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与沉淀物排泄口连通的管道,沉淀物排泄口处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为常闭状态;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微生物降解区域连通的排水管;过滤箱通过支撑架与处理罐的侧部固定连接。34.进一步地,所述光合细菌投放装置包括与所述微生物降解区域连通的光合细菌液添加箱;35.微生物降解区域内竖直设置有多根光源灯柱,多根光源灯柱以所述处理罐的轴线为中心环向间隔均匀设置,每根光源灯柱的两端分别与微生物降解区域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密封隔板密封连接;36.微生物降解区域还设置有灯柱刮壁装置;37.微生物降解区域底部的密封隔板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水平贯穿微生物降解区域底部的密封隔板;处理罐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一根位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状主动齿轮;38.灯柱刮壁装置包括设置于微生物降解区域中心位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数量与多根光源灯柱数量相同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圆环刮板,每个所述圆环刮板均与光源灯柱的圆周外壁接触;39.螺纹杆的顶端与微生物降解区域顶部的密封隔板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底端穿过微生物降解区域底部的密封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螺纹杆的底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伞状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伞状从动齿轮。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多块密封隔板将处理罐分为多个反应区域,具体地,废液收集区域用于存放锂电池废液,反应沉淀区域用于对锂电池废液进行酸碱平衡、对锂电池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和对锂电池废液中的不容物进行沉淀,微生物降解区域通过微生物对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消除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使得锂电池废液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中的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将存放、酸碱平衡、沉淀重金属离子和不容物以及降解有机物的功能集中在一起,且在对锂电池废液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被废气排气装置中的活性炭板捕捉,不会将有害气体泄出,不会产生二次污染。41.2、本发明通过将废液收集区域、反应沉淀区域、微生物降解区域和底部过滤排泄区域集成在处理罐中,整个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的搬运更为方便快捷,相较于通过处理池的方式处理锂电池废液,本方面可将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直接设置于生产车间,减少了锂电池废液的转运,使用灵活,更适用于锂电池生产车间。42.3、本发明通过光合细菌投放装置将光合细菌液泵入微生物降解区域内,光源灯柱为光合细菌提供光源,光合细菌在光源灯柱的作用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对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进行微生物降解作用,达到锂电池废液处理的目的。43.4、本发明通过在反应沉淀区域设置有沉淀物卸料装置,实现对反应沉淀区域内沉淀的重金属离子絮状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刮除至沉淀物排泄口,压滤模块用于对重金属离子絮状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在过滤板上形成滤渣饼便于将有害物质进行固化,而过滤后的锂电池废液继续通过排水管进入微生物降解区域内,进行微生物降解反应。附图说明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45.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46.图2为曝气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47.图3为废液料斗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48.图4为废气排气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49.图5为絮凝剂添加装置安装在处理罐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0.图6为沉淀物卸料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51.图7为压滤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52.图8为灯柱刮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53.图9为刮板件设置在反应沉淀区域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4.图10为刮板件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55.图11为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6.其中,附图标记为:1、处理罐;2、中央处理系统;3、密封隔板;4、废液收集区域;5、反应沉淀区域;6、微生物降解区域;7、底部过滤排泄区域;8、曝气装置;81、充气泵;82、充气管;83、曝气头;9、废液料斗装置;91、进液斗;92、第四电磁阀;10、废气排气装置;101、排气管;102、废气箱体;103、活性炭板;104、缺口;105、密封橡胶圈;11、第一电磁阀;12、絮凝剂添加装置;121、安装架;122、酸液添加箱;123、碱液添加箱;124、絮凝剂添加箱;13、沉淀物卸料装置;131、刮板件;1311、第一刮板杆;1312、第二刮板杆;1313、推力弹簧;1314、滚珠;1315、推块;132、转动轴;133、第一伞状从动齿轮;134、第一电机;135、第一传动杆;136、第一伞状主动齿轮;14、第二电磁阀;15、过滤网;16、检修窗口;17、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71、光合细菌液添加箱;18、第三电磁阀;19、出水口;20、外部过滤装置连通;21、采样管;22、第六电磁阀;23、电ph计;24、废水成分检测装置;25、沉淀物排泄口;26、压滤模块;261、过滤箱;262、过滤板;263、第五电磁阀;264、排水管;265、支撑架;27、第一安装槽;28、光源灯柱;29、灯柱刮壁装置;291、第二电机;292、第二传动杆;293、第二伞状主动齿轮;294、螺纹杆;295、支撑板;296、安装孔;297、圆环刮板;298、第二伞状从动齿轮;30、第二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57.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58.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其包括呈封闭结构的处理罐1,处理罐1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中央处理系统2;优选但不局限地,中央处理系统2为plc控制器。59.处理罐1内设置有多块密封隔板3,多块密封隔板3沿处理罐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块密封隔板3用于将处理罐1分割成多个反应区域,多个反应区域由上至下依次为废液收集区域4、反应沉淀区域5、微生物降解区域6和底部过滤排泄区域7。60.废液收集区域4和处理罐1的顶部形成密封区域,处理罐1顶部设置有曝气装置8、废液料斗装置9和废气排气装置10;具体地,废液收集区域4用于存放锂电池废液,并通过曝气装置8向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锂电池废液进行充氧。6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曝气装置8包括与处理罐1顶部固定连接的充气泵81,充气泵81上连接有充气管82,充气管82的底端穿过处理罐1的顶部位于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底部,充气管82自由端端部连接有带有多个出气孔的曝气头83,通过中央处理系统2启动充气泵81,充气泵81通过充气管82和曝气头83向锂电池废液充氧,提高锂电池废液的含氧量,为后续微生物降解处理做好准备,同时向锂电池废液充氧,可以使锂电池废液中的不溶于水的杂质不易沉淀堵塞带有第一电磁阀11的管道;而且通过向废液收集区域4充氧,可以使得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有害气体泄出至废气排气装置10,废气排气装置10用于收集泄出的有害气体,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大气环境而造成二次污染。62.具体地,如图4所示,废气排气装置10包括设置于处理罐1顶部且与废液收集区域4连通的排气管101,排气管101上连通有废气过滤模块,废气过滤模块包括与废气管连通的废气箱体102,废气箱体102内可拆卸连接有多块活性炭板103;活性炭板103用于收集泄出的有害气体。63.具体地,废气箱体102上开设有多个供活性炭板103穿过的缺口104,每个缺口104内均设置有一块活性炭板103,每块活性炭板103的形状与废气箱体102的横截面相匹配;当活性炭板103达到使用寿命后,可以通过缺口104更换装配新的活性炭板103;每个缺口104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橡胶圈105,密封橡胶圈105用于封堵活性炭板103顶部与缺口104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有害气体通过间隙进入到大气环境而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64.如图3所示,废液料斗装置9的设置,便于锂电池废液通过废液料斗装置9进入到废液收集区域4内。具体地,废液料斗装置9包括呈上大下小斗状结构的进液斗91,进液斗91的底部穿过处理罐1顶部与废液收集区域4连通,进液斗9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液通断且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92。65.废液收集区域4通过带有第一电磁阀11的管道与反应沉淀区域5连通;66.反应沉淀区域5所在处理罐1位置的侧壁上设有絮凝剂添加装置12和沉淀物卸料装置13;67.反应沉淀区域5通过带有第二电磁阀14的管道与微生物降解区域6连通;带有第二电磁阀14的管道管口处设置有过滤网15;反应沉淀区域5侧壁上设置有检修窗口16;检修窗口16的设置,便于检修人员的手臂进入,当过滤网15出现堵塞时,便于拿出过滤网15进行手动清理。68.微生物降解区域6所在处理罐1位置的侧壁上设有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7;69.微生物降解区域6通过带有第三电磁阀18的管道与底部过滤排泄区域7连通,底部过滤排泄区域7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9,出水口19通过管道与外部过滤装置连通20;70.曝气装置8、废液料斗装置9、第一电磁阀11、沉淀物卸料装置13、第二电磁阀14、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7和第三电磁阀18均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71.具体地,本发明中的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的工作流程为:生产线上的锂电池废液可以通过管道直接与进液斗91连通,当需要处理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锂电池废液时,需要通过中央处理系统2关闭第四电磁阀92,锂电池废液暂时存放至进液斗91内,避免后续的锂电池废液的进入,当处理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锂电池废液达到预设处理时间后,通过中央处理系统2打开第一电磁阀11,将废液收集区域4内的锂电池废液排入反应沉淀区域5内,然后关闭第一电磁阀11,打开第四电磁阀92,将进液斗91的锂电池废液继续排放至废液收集区域4内,实现废液收集区域4的连续处理。72.如图1和图5所示,通过絮凝剂添加装置12用于向反应沉淀区域5泵入酸液或碱液,用于调节反应沉淀区域5中锂电池废液的酸碱性,使得反应沉淀区域5中锂电池废液的ph值在6~7,适合于后续微生物的降解处理;通过絮凝剂添加装置12向反应沉淀区域5泵入重金属捕捉剂,重金属捕捉剂与锂电池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絮状沉淀物,重金属捕捉剂的反应时间为2~3min,然后中央控制系统打开第二电磁阀14,将反应沉淀区域5中锂电池废液流入微生物降解区域6内,由于过滤网15的设置,使得重金属离子絮状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沉淀在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的上端面,接着启动沉淀物卸料装置13,将絮状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刮除至沉淀物排泄口25,压滤模块26用于对重金属离子絮状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在过滤板262上形成滤渣饼便于将有害物质进行固化,而过滤后的锂电池废液继续通过排水管264进入微生物降解区域6内,进行微生物降解反应。73.具体地,如图7所示,压滤模块26包括设置于处理罐1外部的过滤箱261,过滤箱261位于沉淀物排泄口25的下方,过滤箱261内设置可拆卸连接有过滤板262,过滤箱261的顶部设置有与沉淀物排泄口25连通的管道,沉淀物排泄口25处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的第五电磁阀263;第五电磁阀263为常闭状态;过滤箱261的底部设置有与微生物降解区域6连通的排水管264;过滤箱261通过支撑架265与处理罐1的侧部固定连接。74.通过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7将光合细菌液泵入微生物降解区域6内,对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进行微生物降解作用,达到锂电池废液处理的目的,使得锂电池废液达到排放标准。75.处理完后的锂电池废液符合排放标准后进入底部过滤排泄区域7,底部过滤排泄区域7内的锂电池废液中含有微生物絮状物,通过出水口19排出至外部过滤装置,对锂电池废液中的微生物絮状物进行二次过滤沉淀后,排放沉淀完后的锂电池废液。76.在本实施例中,反应沉淀区域5所在处理罐1位置的侧壁上设有采样管21,采样管21上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的第六电磁阀22,采样管21的末端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的电ph计23和废水成分检测装置24;电ph计23和废水成分检测装置24用于检测反应沉淀区域5内锂电池废液的ph值和废水成分,当ph值和废水成分满足预设值后,表明反应沉淀区域5中的当前锂电池废液反应完成,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打开第二电磁阀14,将反应后的锂电池废液排入微生物降解区域6。具体地,废水成分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为cod、bod、浊度、电导率、和总有机碳等参数。77.具体地,如图5所示,絮凝剂添加装置12包括与处理罐1外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架121,安装架121上设置有酸液添加箱122、碱液添加箱123和絮凝剂添加箱124,酸液添加箱122内填充有酸液,碱液添加箱123内填充有碱液,絮凝剂添加箱124内填充有重金属捕捉剂;每个添加箱内均设置有一个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水泵,水泵用于将各个添加箱内的液体泵入反应沉淀区域5内。78.为了实现对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封闭隔板上端面的沉淀物进行刮除,反应沉淀区域5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沉淀物排泄口25,沉淀物排泄口25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模块26;沉淀物排泄口25的下侧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上端面平齐。79.如图6所示,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7,第一安装槽27的一侧贯穿处理罐1。80.沉淀物卸料装置13包括设置有位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密封隔板3上端面的刮板件131,刮板件131一端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轴132,转动轴132一端与刮板件131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密封隔板3位于第一安装槽27,转动轴132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密封隔板3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1.位于第一安装槽27内转动轴13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伞状从动齿轮133;处理罐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134,第一电机134的输出端上水平设置有一根位于第一安装槽27内的第一传动杆135,第一传动杆135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一伞状从动齿轮133啮合的第一伞状主动齿轮136。82.进一步地,过滤网15的上端面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上端面平齐,当第一电机134驱动刮板件131绕转动轴132旋转时,刮板件131下端将过滤网15上的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刮除至沉淀物排泄口25,避免堵塞过滤网15。83.具体地,处理罐1为中空圆柱结构。如图9~图10所示,刮板件131包括第一刮板杆1311,第一刮板杆1311呈中空柱状结构,第一刮板杆1311的横截面呈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字形结构。84.第一刮板杆13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刮板杆1312,第二刮板杆1312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的方式与第一刮板件131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刮板件131的长度方向同向,第二刮板杆1312的尾端与第一刮板杆1311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1313,第二刮板杆1312的自由端上滚动设置有滚珠1314。85.第一刮板杆1311和第二刮板杆1312的下端面均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上端面接触。转动轴132与第一刮板杆131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132位于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密封隔板3的边缘处。86.在推力弹簧1313的推力作用下,无论刮板件131处于哪个位置,刮板件131的整体长度相对应的发生改变,始终将第二刮板杆1312的自由端上的滚珠1314与反应沉淀区域5的侧壁抵紧接触,更加彻底地刮除反应沉淀区域5底部的密封隔板3上的沉淀物和不溶于水的杂质。87.进一步地,沉淀物排泄口25的竖直投影呈圆弧结构,沉淀物排泄口25对应的圆弧直径与密封隔板3的直径相同,沉淀物排泄口25的一侧与第一刮板杆1311的一端所在位置相接;第一刮板杆1311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呈圆弧结构的推块1315,推块1315外侧的弧长大于沉淀物排泄口25的弧长,推块1315外侧的圆弧线对应的圆弧直径与密封隔板3的直径相同。推块1315与沉淀物排泄口25的配合,避免刮板件131存在刮除死角。88.在本实施例中,光合细菌投放装置17包括与微生物降解区域6连通的光合细菌液添加箱171;微生物降解区域6内竖直设置有多根光源灯柱28,多根光源灯柱28以处理罐1的轴线为中心环向间隔均匀设置,每根光源灯柱28的两端分别与微生物降解区域6顶部和底部的密封隔板3密封连接。光源灯柱28为光合细菌提供光源,光合细菌在光源灯柱28的作用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对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进行微生物降解作用,达到锂电池废液处理的目的。89.如图8和图11所示,微生物降解区域6还设置有灯柱刮壁装置29;微生物降解区域6底部的密封隔板3内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0,第二安装槽30的一侧水平贯穿微生物降解区域6底部的密封隔板3;处理罐1外壁上设置有与中央处理系统2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机291,第二电机291输出端上设置有一根位于第二安装槽30内的第二传动杆292,第二传动杆29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状主动齿轮293;90.灯柱刮壁装置29包括设置于微生物降解区域6中心位置的螺纹杆294,螺纹杆294上螺纹连接有一个支撑板295,支撑板295上设置有数量与多根光源灯柱28数量相同的安装孔296,每个安装孔296内均设置有圆环刮板297,每个圆环刮板297均与光源灯柱28的圆周外壁接触。91.螺纹杆294的顶端与微生物降解区域6顶部的密封隔板3转动连接,螺纹杆294的底端穿过微生物降解区域6底部的密封隔板3位于第二安装槽30内,螺纹杆294的底端上设置有与第二伞状主动齿轮293啮合的第二伞状从动齿轮298。92.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机291旋转,第二电机291通过第二传动杆292、第二伞状主动齿轮293和第二伞状从动齿轮298带动螺纹杆294旋转,而旋转螺纹杆294实现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支撑板295的竖直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板295上的圆环刮板297对圆周外壁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提高光源灯柱28的透光率和照射效率,保持光能的持续供给,提高了光合细菌微生物降解处理效率;同时竖直运动的支撑板295可以对微生物降解区域6内的锂电池废液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实现将光合细菌液混合均匀,也可以提高光合细菌对锂电池废液处理效率。93.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多块密封隔板3将处理罐1分为多个反应区域,具体地,废液收集区域4用于存放锂电池废液,反应沉淀区域5用于对锂电池废液进行酸碱平衡、对锂电池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和对锂电池废液中的不容物进行沉淀,微生物降解区域6通过微生物对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消除锂电池废液中的有机物,使得锂电池废液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中的锂电池废液处理机构,将存放、酸碱平衡、沉淀重金属离子和不容物以及降解有机物的功能集中在一起,且在对锂电池废液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被废气排气装置10中的活性炭板103捕捉,不会将有害气体泄出,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