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气式发动机。背景技术:2.发动机范围很广,内燃机、外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甚至未来利用核能的发动机,本质是把其它能源形式如化学能、内能等转化为机械能,简化理解就是把气体内能最大限度转化为气体动能。可以说,发动机就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喷气发动机做到结构极简、造价极低、效率极高、可靠性极高,特点一定是运动部件尽量减少或无、增压增速燃烧、持续燃烧、更大质量空气参与燃烧、吸气喷气无阻碍。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气流运动去实现,而现有的喷气式发动机不具备喷射气流直接作用于吸入气流的功能,因此性价比与效率较低。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气式发动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喷射气流直接作用于吸入气流的功能,性价比与效率较低的问题。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5.一种喷气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腔体,所述发动机腔体内设置有若干气流导出单元与气流导入单元,相邻的所述气流导出单元与气流导入单元组合形成气流单元;6.所述发动机腔体内两端设置有锁压组件,所述发动机腔体内两端设置有补流组件,相邻的所述锁压组件与补流组件组合形成发动机单级导流结构。7.作为优选,所述锁压组件包括两个气流单元,两个气流单元设置在发动机腔体内对应一端,所述锁压组件由两个气流单元并联形成。8.作为优选,所述补流组件包括若干气流单元,每个所述气流单元设置在发动机腔体内对应一端,所述补流组件由每个气流单元串联形成。9.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腔体外表面设置有外部管道,所述外部管道管口位于对应的气流单元位置。10.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气流导出单元与气流导入单元之间留有间隙。11.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气流导出单元、气流导入单元分别与发动机腔体之间可拆式连接。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3.1、燃烧室提供内能,引导气流定向喷射,根据伯努利原理,利用发动机喷射气流,通过气流导出单元,吸入气流,随后根据缩口增压原理,通过气流导入单元图,吸气增压,通过外部气流导管实现逐级加压,通过将气流单元并联形成锁压组件,保障燃烧室增压,通过气流单元串联形成补流组件,保障了进气量,相对于传统的喷气式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喷射气流直接作用于吸入气流的功能,性价比与效率较高,性能较为可靠。14.2、通过设置间隙,使气流导出单元引出的气流,从而尽可能完整的压入气流导入单元中,增加了对气流的利用率。15.3、通过将每个气流导出单元、气流导入单元分别与发动机腔体之间可拆式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换不同形状、结构的气流导出单元与气流导入单元,同时还能够对气流导出单元、气流导入单元的分布及其不同排列组合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飞行器的使用环境来及时对气流导出单元、气流导入单元的形状、结构、分布与排列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吸气喷气截面积调控,确保气流顺畅,能吸入更多质量空气压入燃烧室。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单级气流走向示意图;19.图4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截面积示意图;20.图5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单元结构示意图;21.图6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导出单元结构示意图;22.图7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导入单元结构示意图;23.图8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锁压组件结构示意图;24.图9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补流组件结构示意图;25.图10为本发明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发动机单级导流结构示意图。26.图中:1、发动机腔体;2、气流导出单元;3、气流导入单元;4、气流单元;5、锁压组件;6、补流组件;7、发动机单级导流结构;8、外部管道。具体实施方式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8.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喷气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腔体1,发动机腔体1内设置有若干气流导出单元2与气流导入单元3,相邻的气流导出单元2与气流导入单元3组合形成气流单元4;29.发动机腔体1内两端设置有锁压组件5,发动机腔体1内两端设置有补流组件6,相邻的锁压组件5与补流组件6组合形成发动机单级导流结构7。30.锁压组件5包括两个气流单元4,两个气流单元4设置在发动机腔体1内对应一端,锁压组件5由两个气流单元4并联形成。31.补流组件6包括若干气流单元4,每个气流单元4设置在发动机腔体1内对应一端,补流组件6由每个气流单元4串联形成。32.发动机腔体1外表面设置有外部管道8,外部管道8管口位于对应的气流单元4位置。33.燃烧室提供内能,引导气流定向喷射,根据伯努利原理,利用发动机喷射气流,通过气流导出单元2,吸入气流,随后根据缩口增压原理,通过气流导入单元3,吸气增压,通过外部气流导管实现逐级加压,通过将气流单元4并联形成锁压组件5,保障燃烧室增压,通过气流单元4串联形成补流组件6,保障了进气量,相对于传统的喷气式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喷射气流直接作用于吸入气流的功能,性价比与效率较高,性能较为可靠。在飞行器喷气时,发动机定向燃烧,先经过锁压组件5,再通过补流组件6,喷射气流沿发动机腔体1喷射并且先通过气流导出单元2,再通过气流导入单元3。在飞行器吸气时,喷射气流将气流导出单元2中的气流引出,使空气流入发动机腔体1,并完成加速,完成加速的气流,通过气流导入气流导入单元3的缩口增压导入外部管道8,吸入的气流通过外部管道8,逐级加压,气流最终进入燃烧室定向燃烧。34.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邻的气流导出单元2与气流导入单元3之间留有间隙。35.通过设置间隙,使气流导出单元2引出的气流,尽可能完整的压入气流导入单元3中,增加了对气流的利用率。36.如图6、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气流导出单元2、气流导入单元3分别与发动机腔体1之间可拆式连接。37.通过将每个气流导出单元2、气流导入单元3分别与发动机腔体1之间可拆式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换不同形状、结构的气流导出单元2与气流导入单元3,同时还能够对气流导出单元2、气流导入单元3的分布及其不同排列组合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飞行器的使用环境来及时对气流导出单元2、气流导入单元3的形状、结构、分布与排列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吸气喷气截面积调控,确保气流顺畅,能吸入更多质量空气压入燃烧室。38.该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9.使用时首先,燃烧室提供内能,引导气流定向喷射,根据伯努利原理,利用发动机喷射气流,通过气流导出单元2,吸入气流,随后根据缩口增压原理,通过气流导入单元3,吸气增压,通过外部气流导管实现逐级加压,通过将气流单元4并联形成锁压组件5,保障燃烧室增压,通过气流单元4串联形成补流组件6,保障了进气量,相对于传统的喷气式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喷射气流直接作用于吸入气流的功能,性价比与效率较高,性能较为可靠。在飞行器喷气时,发动机定向燃烧,先经过锁压组件5,再通过补流组件6,喷射气流沿发动机腔体1喷射并且先通过气流导出单元2,再通过气流导入单元3。在飞行器吸气时,喷射气流将气流导出单元2中的气流引出,使空气流入发动机腔体1,并完成加速,完成加速的气流,通过气流导入气流导入单元3的缩口增压导入外部管道8,吸入的气流通过外部管道8,逐级加压,气流最终进入燃烧室定向燃烧。40.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气流截面积图对应位置计算表:[0041][0042][0043]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喷气式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7-12 19:38:18
532
关键词:
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